再谈大豆危机!

再谈大豆危机!

2010-03-22 16:44:26 阅读84 评论97 字号:

       一位博友给我昨天的博文评论说:“你的观点有误。大豆的国际市场价格是均衡的,不存在倾销的问题。应该考虑生产成本的问题。”

我感到十分悲哀,实在不想多说什么了,危机已经如此严重,但是为什么大多数中国人都这么想呢?我感到中国不是亡国灭种也真是没有道理了!

有时候也想,自己的博文没有几个人读得懂,还不会写风花雪月、俗不可耐的博文来增加点击率,干脆封掉算了。看看绝大部分博客的空间内容,现在突然明白了博客不是博学的、有思想的人的天地,是那些擅长博得访客的欢心的人玩的东西,有点文化的写博的人尚且如此,中国人的素质和灵魂是什么样子可想而知了!

我因为社会地位低,不能有效地掌握信息,非常遗憾不能对一些问题深入研究。但是根据种种迹象和产生的问题来反向推理,我得出我自己的观点,我做不到{jd1}正确,但是我能保证xx出于我的爱国心、危机感、责任感来认知评价这个世界!我不会怀有偏见地看问题,更不会教条地、平面的、孤立地看问题,我不希望问题严重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但是良好愿望不能代替残酷的事实,为了让大家进一步认识大豆危机的深层因素,请大家看看郎咸平先生的三篇博文,引自他的新浪博客,我个人认为郎咸平先生是中国少数几个名副其实的经济学家,我虽然狂傲不羁、目中无人,但是,我却十分佩服郎先生,中国真正强大之日,是郎先生这样的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并且真正付诸实践的那{yt}!

谁收购了我们的粮仓?(2009-12-01 16:42:43)

有不少的网友看了我上篇的博文,提出了几个疑问。哪四家公司控制着全世界粮食的生产与运销?他们是如何控制中国的?中国的企业遇到了什么问题?为了大家能更清清楚楚的认识现状,我有必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的更详细一些。

在2003年以前,小包装食用油在市场推广后,在中国形成了一个规模达200多亿元的食用油市场,全国各地分布了上百家压榨企业。同时,这个市场以每年20%~25%的速度快速发展。然而好景不长,2003年全行业全年实现利润21.89亿元的食用油行业,突然在2004年进入冰封期。而标志事件正是让国内大豆压榨企业记忆犹新的“2004年大豆危机”。

2004年,美国农业部率先调低大豆产量,导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价格连续上涨,涨幅近一倍。与此同时,不少大豆加工企业集中采购美国大豆。后来,美国农业部又调高产量数据,国际基金紧跟着反手做空,大豆价格突然直线下降。于是,巨大的价格落差一下子将众多中小企业逼向绝境。一般情况下,大豆压榨企业的资金大约有95%将用于原材料的采购。因此,大豆价格至为关键。在“2004年大豆危机”之后,国内压榨企业损失惨重,有近70%的企业停产,大量企业倒闭。

而此时在全世界控制着粮食生产运销的有四家公司,这四家公司的英文名字很有意思,在国际上叫做ABCD。{dy}家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所以叫做A ;第二家邦吉(Bunge)是B开头的,叫做B;第三家嘉吉(Cargill),C开头的,以叫C;第四家,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D。所以四大粮商的名字合在一起就叫做ABCD。它们趁机低价收购中国破产的压榨企业,参股多家大豆压榨企业。世界四大粮商进场收购了我国70%以上的停工企业,从此中国的大豆市场受制于四大粮商,

先看A,与新加坡丰益集团共同投资组建了益海嘉里集团,这个益海嘉里非常重要,有很多跟益海有关的故事,就是A公司创造出来的。金龙鱼就属于A,它在国内控股的工厂和贸易公司已经高达38家,还参股了鲁花等国内xx的粮油加工企业,工厂遍布全国,堪称全国{zd0}的粮油加工集团,它是属于A的,四大粮商之一A。

再来看B,2000年正式进入中国,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大豆和油籽供应商,目前该集团在中国已经运营三个大豆加工工厂,并且正在广州兴建另外一家工厂,这是B干的事。

C在中国20个省市投资了34家独资以及合资企业,在华投资项目包括饲料、蛋白、植物油,动物饲料和化肥等等。这是它做的事。

第四家D,从中国出口玉米的业务持续增长,在美国的棉花公司已经是中国{zd0}的棉花供应商。2003年,在中国的销售额就已经超过了16亿美元。

经过这轮洗牌之后,逐步形成了四大粮商控股或参股金龙鱼、福临门、鲁花等主要品牌的局面。是不是不可想象?你们现在买的各种食用油,包括鲁花、金龙鱼都是外资的。我们中国粮油85%都是外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2004年的时候,已经败于美国政府和华尔街联合发动的一场大豆金融战。失败的结果就是我们现在连每天食用的油都要看华尔街的脸色行事,它看你不顺眼就抬高价格,你就得多付钱。你能不能想象连吃的油都要受人家控制,炒个荷包蛋都不容易,这年头,日子怎么过?

你以为它们收购金龙鱼就是为了赚你买金龙鱼的钱吗?你以为这么简单吗?大豆价格提高了,金龙鱼油价提高了,然后赚你5%~10%的利润,就这么简单吗?我告诉你,你太小看它了。各位知不知道跟美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炒家关系密切的ABCD在做什么?它们在做全球产业链的整合。

请各位想一想,目前我们在终端零售方面打压价格,不准涨价;收购农民的产品又要求高价收购,这种倒挂现象你让粮商怎么扛得起呢?收购时要高价收购,卖的时候要低价卖,这就必然亏损。亏损怎么办呢?结果部分粮仓经营困难,负债沉重。这个时候,对于实力雄厚的外资四大粮商抛来的绣球,不少基层粮仓认为那是解困良方,于是被大量收购,这就是结果。

具体有多少粮仓被收购?不知道。不知道就是定时xx。如果连我都查不出来的话,我不相信还有谁查得出来。我先把话放在这里。我们的粮仓都被收购了,养猪的产业链都被收购了。那我请问,我们还有什么?还有鸡鸭没有被收购。如果连我都能想到鸡鸭还没有被收购,那应该已经被收购了,只是我们还不知道。我们还没有反应过来,等到反应过来就来不及了。这个问题以后再讲。

中国粮油:还有多少机会可以重来?          (2009-11-16 17:21:10)

据史书记载,中国人在黄帝时代就开始种植大豆,中国人种植的大豆曾经比全世界其他地区种植的总量还要多。大豆过去是中国在国际市场上{zj1}竞争力的农产品。1995年以前,中国一直是大豆净出口国;2000年中国大豆年进口量首次突破1 000万吨,成为世界上{zd0}的大豆进口国,此后几年,中国的大豆进口额连续攀升;最近 10多年里,中国大豆产量由原来的世界{dy},退居为继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之后的世界第四。为什么我们国家的大豆产量十分丰富,却需要进口“洋大豆”呢?为什么国际大豆价格调整,我们的粮油价格就发生变化呢?

从2009年4月份开始到6月底,大豆价格上涨了25%。这个价格是谁拉高的?在这里我告诉各位读者,这就是以华尔街为首的国际金融炒家的所作所为。这一群人也可以简单地叫做金融资本,他们已经xx控制了我国大豆的价格。当初这个事件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国际大豆价格一上升,我们的粮油价格就跟着上升?

大豆危机是怎么开始的?一般来说,美国大豆的质量比我们东北黄金大豆的质量要好。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它的出油率大概要高出1/6。而且在2003年之前美国大豆价格特别低,它的到岸价格甚至比我们东北黄金大豆便宜10%。因此一旦开放大豆进口,东北黄金大豆就将被洗劫一空,xx没有生存的可能。这场大豆危机是非常重要的危机,接下来我们就看看美国政府和华尔街是如何搞这场阴谋的。2003年8月份,美国农业部说天气不好,所以大豆库存数据要调低——美国农产品生产配额是由美国农业部决定的。大豆库存量降低那还得了,于是美国的金融炒家就开始大量建仓,因为美国政府不买了。怎么建仓呢?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交易价格从2003年8月份的{zd1}点540美分一路涨到了2004年4月份的1 060美分,涨得非常快。

因为美国政府要求美国的大豆产量降低,导致大豆价格从540美分涨到了1 060美分,创下了2003年之前30年的新高。这样的涨幅换做在中国的话,相当于每吨大豆从2 300元涨到4 400元,就是这么快。你知不知道这都是阴谋?{dy},农业部为什么要调低大豆的产量?第二,国际金融炒家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拉抬大豆的价格,而且拉抬得这么快?它们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让中国70%的大豆压榨工厂全部破产。由于中国压榨企业的恐慌心理,于2004年3月在一吨4 300元的历史高价下,{qg}了800多万吨大豆。

由于大豆价格大跌,结果损失惨重,有70%的压榨企业破产出局,大量企业倒闭,而在这个时候,你们知不知道有国际四大粮商这个说法呢?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在全世界控制着粮食生产运销的只有四家公司,它们趁机低价收购中国破产的压榨企业,参股多家大豆压榨企业。世界四大粮商进场收购了我国70%以上的停工企业,从此中国的大豆市场受制于四大粮商,而四大粮商和美国政府以及华尔街之间关系暧昧,在此得到了xx的证实。

我上面提到的问题,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完的,为了大家能更清楚的了解整个事情的经历,我建议大家读一下下面几本书。大家在读完之后,仔细想想一下,华尔街为什么能兴风作浪。

1、拉吉.帕特尔《粮食战争:市场、权力和世界食物体系的隐形战争》:目前国内讲食品问题及四大粮商的书很多,这是xxx的一本。如果要了解金融炒家在相关领域如何兴风作浪,同时参考我的著作《金融超限战》。

2、科林.里德《金融危机经济学:如何避免下一次经济危机》:未来的社会,有危机是常态,没危机就太幸福了,这次危机还没过,看点,有备无患吧。

3、肯.布兰佳《更高层面的领导》:肯.布兰佳在管理界,也算一号人物,本书是其集大成之作,在领导力方面具有很强的实操性。最近很多企业界老总听了我的讲座,希望为他的管理人员推荐一本取之即用的书,又体现了我在《谁在谋杀中国经济》所说的文化浮躁性,但基于其好学精神,我的助手找了几本,姑且认为这一本不错。

4、斯蒂芬.李柏《即将来临的经济崩溃》:这是一本在2008年销售异常火爆的一本书,作者拥有19年的专业股市预测经历,当然,他是有成功预测过的,比如成功预测了 20世纪90年代将是股市的黄金时期;科技股市场的崩溃即将来临;在2004年2月,当原油价格还在每桶33美元以下徘徊的时候,他又预言能源价格飞速上涨已经为时不远。但推荐给大家看的不是他关于股市的预测,而是他关于投资背后的理解。

现代东印度公司如何掠夺我们的粮食       ——(2010-01-27 14:44:51)   

1、东印度公司不属于过去

 经过这么一折腾,英国人发现xx贸易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就开始琢磨第二步了。1848年,东印度公司派经验丰富的皇家植物园温室部主管罗伯特·福琼前往中国。这家伙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他说他是苏格兰植物学家和探险家。我们当时愚昧无知啊,也搞不懂这个苏格兰跟和我们签订《南京条约》的英格兰有什么关系,于是这家伙就堂而皇之地进入了中国内地,深入福建山区,拿到了我们严加看管的茶叶种子,考察记录了茶叶的栽培方法。{zh1},他带回去了2万株小茶树和大约1.7万粒茶种,并带走了8个中国的茶叶工人和茶农。此后,印度的茶叶开始取代中国的茶叶登上贸易舞台。到1890年,印度茶叶占据了英国国内市场的90%。中国在这场贸易战和商业间谍战中xx落败,成为彻底的看客。

 我们总认为东印度公司是过去的故事了,哪里知道现代东印度公司已经重现江湖,那就是孟山都+四大粮商+华尔街。

 2、他们的玉米里“潜伏”着什么

 当年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派人来中国偷茶叶,今天的美国孟山都公司如出一辙,来中国偷大豆,第四章就讲述这个故事。孟山都拿到这颗大豆之后,回去就通过他们最{jd0}的调研,从大豆中找到了高产量以及抗病毒的基因。2000年,孟山都在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101个国家申请了64项专利。2003年之后,通过美国政府强迫我们进口这颗大豆的子子孙孙,从而淘汰了中国的大豆。而现代东印度公司的其他成员——华尔街开始拉抬大豆价格,直到4 400元一吨,而后再打压到2 000元一吨,从而导致了中国70%油脂压榨工厂的倒闭。现代东印度公司的另外一个成员——四大粮商趁此良机进入中国,低价收购了这些倒闭的工厂,从而使得现代东印度公司掌控了中国粮油市场85%的份额。

 旧帝国主义还得派人乔装打扮,从中国挖走8个高级工程师,在印度、斯里兰卡做了几十年试验之后才能偷走我们的东西。相比之下,新帝国主义更加可怕,只需要拿走一颗种子,一个人都不用挖走,在实验室做一下分析和试验,就可以申请64项专利了!旧帝国主义只能让贸易顺差慢慢消失,新帝国主义却让我们非但不能继续出口,反而要大量进口!过去他们是为了买茶叶,跑到墨西哥去挖银矿,现在却是把大豆种子卖给阿根廷和巴西,然后再把大豆卖给我们。

 现代东印度公司在大豆战中尝到了甜头,于是继续开打第二个战争——第五章所讲的玉米大战。他们延续大豆战的思路,继续向中国出口。首先,他们趁着中国玉米及其加工品(如淀粉、饲料等)价格倒挂的良机进入中国。由于我们的贸易加工商、饲料商等在价格倒挂之下遭受亏损,因此他们和东印度公司的成员之一四大粮商的愿望是一致的。四大粮商希望中国开放玉米进口,是因为它们控制了全世界90%的玉米交易量,中国的企业也希望开放玉米进口,以弥补价格倒挂所造成的亏损。{zh1}在双重压力之下,我们很有可能真的开放进口。由于美国政府在过去10年对玉米补贴了290亿美元,因此美国玉米特别便宜。一旦我们开放进口,美国玉米就会横扫中国市场,像大豆一样,立刻淘汰中国玉米,从而掌控饲料价格,进而掌控家禽家畜及其衍生产品包括蛋奶类的市场。

 如果中国政府不开放进口呢?其实对现代东印度公司而言这样更好,出口多累啊,现代东印度公司的另外一个成员孟山都干脆把种子送给我们,在广西种植迪卡007号和008号美国玉米,向太平天国学习,从广西开始北伐,淘汰东北玉米。现代东印度公司的手法可谓更上一层楼了。

 还可以再上一层楼,到了第六章的棉花大战,现代东印度公司一想,也别像大豆那样越洋折腾了,也别像玉米那样把种子送给广西农民耕种,干脆把棉花种子直接卖给我们算了,用我们自己的土地来进攻我们自己的市场。现代东印度公司成员之一孟山都非常聪明,它知道它带进来的棉花种子转基因抗虫棉33B一定会被抄袭,那怎么办呢?他们安置了一颗定时xx,真是聪明啊,简直令人拍案叫绝。结果就是抗虫棉33B生产出来的棉花在前三年没有问题,三年之后,如果你不继续向它买种子的话,你种出来的棉花就会一代不如一代。所以到了2009年,我们的棉花缺口高达200万吨。

 他们也不用像大豆战和玉米战那样,强迫我们开放进口了,因为我们现在再种棉花也来不及了,这么大的缺口只能依靠进口,所以我们会乖乖地开放进口。而开放进口的必然结果就是重蹈大豆和玉米的覆辙,美国棉花将立刻淘汰中国棉花,因为美国政府对棉花也进行了大量的补贴,美国棉农每种植100美元棉花,美国政府补贴89~129美元。

 现代东印度公司从大豆的强迫进口,升级到在中国种植玉米,再升级到中国自愿进口美国棉花,手段真是高明啊,佩服,佩服。

  3、剥开新帝国主义的“画皮”

 接下来的部分就是为各位读者剥开外资的“画皮”。核心的转变在于过去他们只是进口商,现在他们既是进口商也是出口商,并且更进一步利用自己强大的产业链整合能力,控制了整条产业链,从而操控了整个产业。为了详细说明新帝国主义的产业链整合思维,第七章和第八章将分别介绍两个案例。

 第七章从汇源收购案谈起,看外资收购中国企业的真面目。对于可口可乐来说,汇源可以收购,也可以不收购。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汇源拥有的只是制造环节和销售环节,而对于可口可乐来说,这些都不重要。可口可乐在中国有完整的灌装线,有完整的配送体系,至于销售攻势和品牌塑造方面,它更是中国饮料业的老师。汇源最有价值的资产其实是上游的橘园,可口可乐可以由此嫁接美国的经验,或者转手卖给美国的新奇士。所以,折腾了半天,汇源收购案其实已经是尾声。可口可乐如果能够收购汇源,就省些事儿,不用自己做了,不能收购也无所谓,不过就是稍微晚一点儿才能征服中国市场。

 第八章从沃尔玛谈起,看外资整合中国产业链的真面目。首先我想通过这个案例向读者提出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那么害怕外资?如果百度一下“外资并购”,就会发现互联网上对于外资的态度,不是大声疾呼的,就是耸人听闻的。可是这种疾呼和敌视说明了什么?说明的不是外资真的有多可怕,而是我们其实根本不知道外资究竟在做什么。其实,沃尔玛在中国真正的竞争优势就是它的产业链整合。沃尔玛就像一条贪吃蛇一样,吃完下游吃中游,吃完中游又扶植属于自己的上游,外资这种收购整条产业链的做法值得我们xx和学习。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再谈大豆危机!】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