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雨季] 采芝斋

    哪儿都有糖,苏州一块糖却独特。

    话说清同治九年(1870),有个姓金的河南人,在苏州观前街设摊卖糖,卖的就是普天下千篇一律的小方糖。有一年端午节,他见苏州小孩一根筷子戳了几个糯米小粽子,蘸着糖,边走边吃,好不开心。一个启发,就将自己的糖块也剪成了粽子形状,用根竹签串起来,每串五粒。苏州的粽子糖就这样问世了,他的店铺“采芝斋”也渐渐出名。

    又说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咳嗽不止,宫内太医久治无效,就传苏州名中医曹沧州进京为太后诊脉。曹医师进京,除准备了xx外,还特意在采芝斋定制了一些给老佛爷过药吃的苏式糖果。所谓定制,就是在糖果里放了些有助于医治咳嗽的中药川贝,名曰:贝母糖。不久,太后痊愈,把一半功劳记在了那贝母糖上,于是授旨,将苏州采芝斋糖果列为贡品。金老板很有宣传意识,乘机大做广告,宣扬“采芝斋秘制贡糖,xx太后毛病”,从此,采芝斋是“半爿药材店”的说法也响遍整个苏州城。

    采芝斋在百余年岁月里,不断打磨研发,不断推陈创新,把小小一块糖做成了几大系列。粽子糖系列,有晶莹透亮、人见人爱的本色粽子糖,有色泽淡绿、吃口清凉的薄荷粽子糖,有加入玫瑰花汁、中间有夹心的梅酱粽子糖。松粒糖系列,即以松仁为主料,外面裹上或薄、或稍厚的白色糖衣,糖衣薄的称“轻松糖”,稍厚的叫“重松糖”,有一点两者相同,就是雪白的糖衣上有星星点点的玫瑰花瓣,令人遐思。软松糖系列,形似枕头,通体透明,或饴糖本色,或玫红间隔,有无数松仁静卧其间,宛如镶嵌在水晶中央,很是诱人。吃口糯软,肥润柔香。脆松糖系列,与软松糖形同而味不同,软松糖吃的是糯软,脆松糖特点是松脆。此外,还有砂性糖系列、特色糖系列等。

    采芝斋糖果{zd0}特色是糖料中加入了具有强身健体作用的植物果物、鲜花等。贝母有止咳健胃作用,薄荷有润肺清痰功效,松仁中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玫瑰花可xxxx。此外,采芝斋糖果中还引入了胡桃、芝麻、杏仁、乌梅、陈皮、黑枣、花生、桂圆、山楂、桂花、佛手等等,查一查《本草纲目》,每一款都有“食补胜于药补”的疗效作用,如此想想,称采芝斋为“半爿药材店”并不为过。

    苏州人喜爱采芝斋糖果,逢年过节,家中必备,也常以此馈赠亲友。{gjldr}也喜欢,xxx总理1954年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在瑞士举行的日内瓦会议时,就曾以采芝斋糖果招待国际友人,采芝斋糖果因此亦有了“国糖”之谓。外国友人也钟爱,改革开放中,新加坡前总统王鼎昌、泰国副总理乍都隆、日本友人等都曾光临过采芝斋,新加坡资政李光耀的夫人对采芝斋更是情有独钟,1996年至2004年,曾四次光临呢!

    据说,采芝斋的糖果现有120余种产品配方,这还只是一个糖果类。更有糕点类,其中的枣泥麻饼、苏式酥皮月饼等味道独特;蜜饯类,其中的白糖杨梅、苏式话梅、金桔饼、青梅等不能不赞;炒货类,其中各种味道的西瓜子、椒盐胡桃肉等不能不说;咸味类,其中的虾子酱油、虾子鲞鱼也不能不写。但终与本文所写“苏州一块糖”偏了,打住!

郑重声明:资讯 【[江南雨季] 采芝斋】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