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近有理论学习各种米、谷物、豆子,不过这个在厨房是不会教怎么做的,因为太简单了。在国内我们也有好多米的品种,每种用于做不同的饭,在国外也是一样,各个国家常吃的或者有名的在新西兰基本都能买得到。
在上海我是很少吃米饭的,因为打小在东北张大,吃的都是那种蒸熟泛着亮光的大米,再吃南方米是没办法吃的。我觉得上海本地人也不爱吃米饭吧。说说我看到的几种米吧
今天我们用的是意大利大米arborio,圆粒的,煮的时候非常能吸汁,我觉得跟东北大米差不多,如果国内没这个米,你就用东北大米代替吧。老外是很少吃白饭的,他们做米饭都是用平底深锅sauce
pan,放各种肉汤和材料,边煮边搅,米吸收了汤汁,{zh1}变得很稠很稠,就像我们熬大米粥似的。用这种米还可以做一个非常有名的饭paella西班牙海鲜饭,放了很多食材,所以这个饭会很好吃,如果你有机会去西班牙旅游一定要去尝一尝啊。我由于没有saffron藏红花和smoked
paprika西班牙烟熏辣椒粉,这个我就做不了了。藏红花、黑松露和鱼子酱名列世界三大最昂贵食材,知道我为什么没有了吧。我知道这有个有这个饭,下次去尝一尝。
Jasmine泰国茉莉香米和basmati印度香米,这都是长粒的,煮好后都是散的,适用于咖喱饭和炒饭,我之前拿arborio做了次炒饭,{zh1}饭都烂得不像样子了。我当时买的时候还没搞清楚这两个米哪个是哪个国家的,就看jasmine超白,basmati有点颜色暗,我总觉得不是太白的可能比较健康,就拿了basmati,一念之差啊。相对于泰国和印度的东西,我还是更喜欢泰国的。在南美厄瓜多尔他们都吃这种散的米,好像也是长的,具体什么品种我就不知道了。
超市还有蓬莱米,是台湾非常有名的米。我还买了次寿司米,更东北大米差不多。糯米好多都是长粒的,我{zh1}终于买到圆粒的了,我也不知道什么区别,不过以前在国内吃的好像都是圆粒的。
Risotto
是传统的意大利米饭,它的做法在意大利是最为常见的做米饭方法。这个饭里面可以加入各种食材,肉、海鲜、蘑菇、蔬菜,什么都可以,就像我们的炒饭一样,自由发挥,不同的搭配就可以把这个饭做成千变万化的。我想尝尝它本身是什么味道的,所以做了个原味的,很好吃。
原料
洋葱 2tbsp 切很碎
橄榄油 45ml(3tbsp)
Arborio米 430g(2杯)
白葡萄酒 200ml(3/4杯)
鸡汤 1.25L(5杯)
Parmesan 奶酪 50g(1/3杯),磨碎
盐和胡椒适量
做法:
油里炒洋葱1-2分钟,然后加米(米不洗,直接放里),炒3分钟,加白葡萄酒,温火搅拌,煮3分钟,加入热的鸡汤,汤盖过米一些,中火加热搅拌,等汁都被吸收掉了,再加汤,搅拌至吸收,直到把鸡汤都加完了,米也熟了,加入盐和胡椒粉调味,搅拌至粘稠,关火,加入奶酪用叉子搅拌。{zh1}应该装盘的,那种有些深度,像汤盘那种,我家没有,就用碗了,好象只有中餐用碗装饭吧。我特别新买了2个好看的碗用于拍照。
如果要加肉或者蘑菇,就在{dy}次加汤的时候加入,鲜蘑菇要先和蒜和柠檬汁炒一下,干蘑在泡好后切好就加吧,肉的话也要先炒到快熟了,就可以放了。南瓜也可以在{dy}次加汤的时候放,如果是蔬菜,切好,{zh1}一次加汤的时候放。
这个饭做好了要芯有点硬硬的口感,和意大利面的要求差不多。做好了要趁热吃,放一会就会变干和芯变软了。关于喜欢硬硬的口感这个事情我分析了一下,可能是这样的,意大利人总吃奶酪,这个奶酪对牙齿是超级补钙的,所以我想他们的牙齿肯定很坚固,所以喜欢吃硬的东西,我虽然没吃多少奶酪,不过也不缺钙,牙也挺坚固,所以也爱吃那种硬的。
这个饭{zh1}的味道就是,略酸的葡萄酒香里融化了浓浓的cheese,老外向来都喜欢葡萄酒配奶酪的那种口感的。现在我也很喜欢奶酪,这款Parmesan
cheese帕尔玛奶酪是一种意大利硬奶酪,具有强烈的水果味道,一般超市中都有磨好成粉末状出售。这款cheese是我们在学校最常用的,不过{jd1}不廉价,因为西餐里特别是意大利菜系,汤、饭、意大利面都会放,PIZZA里放另外一种,很多点心里更是一定要有Cheese.
Parmesan
cheese我把它单独吃或者配面包吃,也很好吃,我觉得比我上次买的cheddar英国切达奶酪还要好吃,刚刚也买过Camembert法国的软奶酪,觉得味道太淡了,还是喜欢硬奶酪。我们学校旁过有个奶酪的品牌店,常常有试吃和优惠,上次优惠的那个好大一块,20元一个,30元2个,我还想买一块这个什么时候能吃完啊。现在按照我喜欢奶酪的趋势发展下去,买那种大块的指日可待了。一般硬质奶酪都是按块卖的,回家用那种像插萝卜那种插板,插丝或者插碎,然后放菜里,会增添很多风味,这就是西餐了。
再说说酒啊,新西兰是盛产葡萄酒的国家,以前是白葡萄酒很有名,现在红葡萄酒也很有名了。新西兰最有名的是其独特风格的长相思(Sauvignon
Blanc)酒,特别是南岛北端的万宝龙(Marlborough)出产的这种葡萄酒,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看了别人的介绍,买了个小瓶的尝一尝,大瓶的那种我可喝不了那么多,我这种喜欢尝试的就喜欢小包装,187ml,5元钱,和人民币也就20多吧,这个品牌montana在新西兰也是比较大的牌子,看来在产地享用美酒是不贵啊,这个montana不是西班牙语山的意思么?它的酒标上也有一座山,难道这个牌子和西班牙还有点渊源?这个口味微酸,有浓浓果香味,相比较喝来说,我更喜欢闻,谁要是能设计出这种味道的香水,肯定备受欢迎。我这种葡萄酒的菜鸟,要想发掘自己喜欢的酒,还是个漫长的过程,先从这瓶开始吧。多年来,90%的新西兰葡萄酒一直采用螺旋盖封瓶,使用木塞的法国却将其看作廉价酒品的包装标志。其实这个瓶盖哪个更利于保存酒,他们一直都有争论,不过我更觉得螺旋盖的一拧就开,很方便。新西兰产这个的,可能国民更把它当日常饮料吧。在超市里,如果一共有20排货架,其中有3排就是摆葡萄酒的,可见消费量真是大啊,好多西餐的菜式里面也是放葡萄酒的。这个虽然喝着是果香味,其实还是很醉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