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钢企又一次在铁矿石谈判中率先做出让步——据英国《金融时报》消息,日本钢企和全球矿商在今年的铁矿石谈判中已经达成初步协议,拟以与现货市场挂钩的短期合约取代有40年历史、基于年度合同和谈判的铁矿石定价体系。不过,双方仍需解决一些重要障碍才能达成最终协议。有分析人士认为,这对中国钢企不是一个好消息。

  谈判天平倾向矿商

  今年的铁矿石谈判自开启之初,本人国钢企便处在不利地位。和2008年铁矿石谈判中本人方态度强硬的情况截然不同的是,在2009年本人国经济强劲复苏的背景下,力拓、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三大矿商今年谈判的底气十足。必和必拓几乎在谈判一开始便提出要和现货价挂钩的合约取代过往的长协价;而在此后的谈判过程中,矿商的涨价要求从40%开始不断增加。就连过去一直比较低调的淡水河谷,今年也站到前台,不但提出高达90%-{bfb}的涨价要求,还一度传出要退出谈判的风声。

  对于矿商的提价要求,中国钢企不断表达了反对的态度,官方如商务部也明确表态要用贸易手段加以支持;此外,欧洲钢企也在海外进行了“声援”,对矿商的要求感到“愤慨”。

  但在强大的“供需关系”因素面前,这些反对的声音都收效甚微。“中国需求”成为国际市场上铁矿石等原材料的价格大幅飙升的关键理由。日前,工信部还提出警告:本人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已经接近70%,同比增长13%,进口量占世界铁矿石贸易量的75%.

  日企的“无间道”

  过去几年,在胶着的铁矿石谈判中,往往是日本首先和矿商达成一致,并且其协议总是倾向于接受矿商的要求。

  2008年,正是日本方面和淡水河谷首先达成铁矿石涨价71%的协议,使得中国钢企损失1400多亿元,接近全国钢企的利润总和;2009年,在全球经济不景气、钢企话语权增强的背景下,同样是日本方面和力拓首先签订铁矿石价格降价33%的协议,使得中国钢企谋取更大降幅的计划破灭。而今年,日企和矿商达成的“以挂钩现货价的短期协议替代长协价体制”的协议更是一个“重磅xx”,使得中国钢企在未来的谈判中陷入极为不利的局面。

  按照2009年每吨60美元的合同价,假如铁矿石价格涨幅为{bfb},今年的长协价将为每吨120美元,按照本人国2009年进口铁矿石6.3亿吨计算,这样的价格将让本人国钢企多付出约2500亿元人民币。而实际上,今年本人国的铁矿石进口数量还在不断上升,依据海关数据,今年前两月本人国铁矿石进口便同比增长21%,达到9607万吨。

  更让人担忧的是,假如铁矿石价格采取和现货价挂钩的形式,本人国钢企的损失还要大幅增加。现在,进口铁矿石的现货价已超过每吨140美元。

  效仿“日本模式”

  作为全球钢企的代表之一,日本方面何以会屡屡做出有利矿商的决定呢?一个关键因素是,日本钢企身兼“钢企”和“矿商”双重角色。

  以日本{zd0}的钢企新日铁为例。新日铁和日本{zd0}的综合商社——三井物产通过交叉持股和共同投资成为利益共同体,而三井物产持有淡水河谷的母公司15%的股份,此外投资力拓旗下三个矿山,和必和必拓又共同经营三座铁矿企业。据悉,其控股的铁矿产量已经位居全球第四,年开采权益超过4000万吨。

  此前,中国钢企也正在尝试向上述“日本模式”发展。日前,中国铝业和力拓签订备忘录,欲合作开发几内亚{sjj}铁矿项目,已操控和推断的铁矿石储量超过22.5亿吨。假如中国企业能在未来持续推进这类海外资源项目的开发,在国际商品市场上的话语权也许将逐渐增强,改变现在的被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