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巴黎大皇宫(Grand Palais)观看装置艺术家Christian Boltanski的{zx1}装置“Personnes”(意即“人/没有人/任何人”)——全部都是衣服,更准确的说法是全部都是故衣,一方像堆填区那样,另一方面又整齐地放在规定方格内,用柱来分隔,放眼看去,就像用衣服堆成的墓碑——任何衫龄超过20年的人都会明白当中的吊诡,既悲凉又无奈,我们是否还要继续买?继续消费?答案是,还是会继续买继续消费,但可否在有反思的情况下进行?可否在不盲目的情况下进行?消费可否从盲从附和不能控制的冲动变成一种理性的选择?
这个问题恐怕不止我一个人在问,从2010春夏系列中多少看到端倪,2010春夏的{zd0}潮流其中两个就是透明和赤裸色。在这个潮流下衍生的就是xx或近乎肤色的隐形布料。设计师都不约而同地用上这些“没有颜色”的颜色,像胜利回归时装界的Phoebe Philo的Celine系列就只用了赤裸色、黑色和白色,于她,当然是从新出发的{zj0}象征,但是于社会整体,也是我们是否该还原至出发点,反思过去10 年的泡沫化,可有给我们任何提示,才再踏出下一步?
Prada主导的透明胶手袋和皮鞋,不能算是新玩意,但由她有规模地造,有板有眼有惊喜,是我选购新季度手袋和皮鞋的{sx}。但我也跟买手讨论,没有拉链的开口手袋,又透明,好像有点缺乏私隐,但随即我就明白这是切合互联网一代的文化——一切讲求分享,界线被融掉,用上这个设计,仿佛就是说,我不介意你知道我今天带了什么上街去!
将xx、赤裸色进一步推进的是Christopher Kane的2010系列,当中落了一点粉黄、BB蓝和他上季用过的格子,模特儿穿上后都像未发育的小女孩或某故事里的某种仙子。Gingham格子是某一种的家常,在这个对比之中,我们可以看到泡沫化的华丽;伦敦时装发烧友小圈子系列EG亦以xx丝带和肉色丝袜裤的简约材料而造出一些颇特别的设计。新一代设计师都希望洗尽铅华,返到最基本,看看衣服对我们的影响,是不是盲目追求的品牌定位、炫耀性消费和不可遏止的刷卡冲动,购物狂是病态,不值得歌颂。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