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济后果——如果纳粹胜利4_普世价值万岁的空间_百度空间

“主宰民族”的世界统治

纳粹的宣传,他们为欧洲及世界准备的“新秩序”,不仅将实现他们对德国人民的诺言,而且将为欧洲其他各国开创一个更好的世界。纳粹直截了当的描写将来的世界是德意志“主宰民族”支配的世界体系,其他各民族对于德国由如天空诸卫星之围绕太阳。纳粹自命他们这个体系是世界各国可以接受的,因为它在日常生活中给各国以经济及社会利益。纳粹在讨论时事的言论,描述这些利益,虽不如他们宣传“新秩序”的体制特色那样具体,但他们这些自夸的描述足以暴露他们的目标与计划。

一 纳粹对于未来世界的诺言

当纳粹开始实行其军国主义方案时,他们告诉德国人民说:大家必须为枪炮而工作,不要为牛油而工作。自1936年到1939年,事实证明纳粹对德国人民的警告并非虚语:德国的生产愈趋愈集中于军备工业及与军备有关的工业。自1939年大战爆发以后,德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愈来愈被抑低。食品的计口分配已经落到健康生活所需要的水平之下,住所的缺乏与时俱增,衣着奇缺,许多家用物品不是停止生产,即是产量不足,甚至“从快乐生力量”的享乐也削减或取消了。德国的军事成功并不能减轻德国的老百姓所受的战争艰苦。德国在战场的成功迄不能扩增其物品的供给,足够恢复劳工大众1937年到1939的消费水准。而这时期的消费水准尚不及1927年至28年的。即是{zh0}战的德国人,对于这种生活情形,亦只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不表示失望。所以,为维持人心计,纳粹必须向德国人民宣传他们将来的征服带来无限的利益。国内这种心理现象,使纳粹不得不愈来愈对德国人民发出诺言:坚称必定设法使战后的生活更安逸快乐。最努力宣传战后生活美满的人是劳工阵线主任雷博士。

自法国战败屈服后,雷氏开始对德国工人宣传:政府将来必定以国家的社会政策,大大提高工人的生活水平。他允诺将来政府会实行一个巨大的建造公共住宅方案,以解决现在的住所缺乏问题,并减轻现时住室人口过挤与住所恶劣清形。雷氏更答应在战后一年,准备造成300万辆“平民汽车”——一种轻便小汽车,而这300万辆汽车的制造将使数百万工人获得工作。(注:在大战很久,纳粹以宣传此事,并使许多人分期付款订车。战事发生,纳粹无法交货。但在战事发生前,纳粹已一再展期交车,此事引起很大的失望。)纳粹更允诺战后德国人民将享受宽厚的老年退休金及其他社会安全利益。据说,战后德国必定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社会性国家”,让德意志“主宰民族”有十足的工作而无失业的顾虑,能享受良好的工作条件与生活条件,{jd1}的社会安全,即优良的娱乐水准。雷氏并允诺:战后德国将立刻造出100艘大舟,xx“快乐生力量”运动之用,并且将照庐根灞(Ruegenbach)的模范,开辟100处海滨娱乐区。希特勒自己亦向德国人夸口道:他祈求的是为一切德国人创造一个有文化,美丽与平等机会的乐园。

纳粹一方面以这种璀璨的前途,引诱德意志“主宰民族”的分子,另一方面对于次等的民族与国亦发生若干快意的诺言。自然,按照纳粹的种族理论与帝国主义原则,非德意志民族必须甘心接受较次的待遇。根据思想上的及政治上的理由,纳粹认定战后世界应该为各级民族与国家组成的一个等级体系,在其中各民族与各国家所属的地位和所享的利益,应该按照其“种族价值而定”。若干民族,如瑞典人,挪威人,丹麦人,荷兰人,既是属于诺迪克与日耳曼种,所以依据种族论,有权享受比其他民族较优的生活,并且在某种限度内,得参与领导职务(工作)。在次一等“种族价值”的民族为北部法兰西人(南部法兰西人因为与非洲黑人通婚而“污贱了”血统),北部意大利人,及一部分西班牙人。英国人与爱尔兰人又颇多的诺迪克血统成分。纳粹对于英爱两民族在这种组金字塔中的地位,殊少明白表示。英爱两民族在理论上无疑地可以列入瑞挪丹荷等此等诺迪克种与北意,北法民族之间的一级。

在东欧一线,纳粹认为斯拉夫族,即使不确然是“文化毁灭者”,至少不是“文化继承者”,不过在斯拉夫人中还可以分出若干等级。捷克人斯洛伐克人,斯洛文尼亚人,因为与德国人有近水楼台之雅,也许地位要高一些。克洛提人,保加利亚人,塞尔贝人又要次一级,波兰人无疑被认为斯拉夫族中的殿军,匈牙利人,希腊人和罗马尼亚人自然逃不出东欧这个低级种族体系。希特勒和他的助手准备用纳粹化的欧洲经济和纳粹化的世界经济之种种新办法使世界各民族依照上述“种族价值”的等级,度其生活。这些新办法于手续之主要结果,据纳粹说,将造成一个{yj}的工商繁荣(Mengen Konjunktur),即是产量提高,就业充足,贸易兴旺的永远现象。经济界的活动将达到高度隆盛,而纳粹的统治,财政及计划贸易的各种又足以维持之。

这幅战后纳粹世界图画,在被征服各国的人民看来或者不无若干动人的地方。但是当纳粹讨论到具体办法时,便是另一副口气。他们认为战后世界的工作将比以前的艰苦数倍,大批的劳工将编成xx似的一团一团地由甲国移往乙国,从丙国转到丁国。一为纳粹高级官吏斯托次芳博士这样写道:“将来,劳工市场的紧张依然会存在,我们必须将劳动后备军加以计划与编制。现在这一代人将来的每日工作时间必须比以前更长。”纳粹预料由于强迫改组经济,强制“消灭工业”,人为规定贸易途径,及服从德国需要与德国政策之结果,在大部分欧洲,生活水准将被降低。由此看来,纳粹对世界及欧洲非德意志各民族的诺言,与1939年纳粹德国国内施行的方案,含有同样的自相矛盾成分。纳粹宣传之目的即在掩藏这个事实。而造成一种有利于他们征服计划的心理。

二 作今日欧洲“主宰”的纳粹

就欧洲的非德国各民族而言,纳粹诺言的价值如何,已经有事实的揭露。自从1940年以来,在德国征服或支配下的各国各地,所谓欧洲“新秩序”以实际存在于纳粹统治的设施中。这些实际设施已暴露纳粹为有关各民族所准备的命运及其意义。在“新欧洲”的纳粹统治之政治型,是昭然若揭。在种族价值“较低”的各国,例如波兰,德国官员已经接受其直接行政,波兰人民立即沦于公开的隶属状况中,波兰原来的统治阶层和知识阶层已被纳粹推倒而尽量消灭。在塞尔贝亚,纳粹实行的办法似与此相同。

在若干国家,纳粹将其领土加以某种变更,以酬劳忠实的纳粹卫星国,但同时不令任何方面满足,使各卫星国及傀儡政权,互相敌视而不得不争向纳粹摇尾乞怜。在种族“较高”及工业较发展的欧洲各国,纳粹尽量在表面上维持其原状。如果某某国愿意与“新秩序”“合作”,纳粹便维持原有统治阶层的地位,而添派当地的纳粹分子参加政权,并将整个政治置于德国征服者支配之下。如果被征服的国家不肯“合作”,德国即xx他的政权,令当地的纳粹组织新政府而代之。对于若干国家,最著者如对比国的保皇党,法国沦陷区的法西斯派,纳粹似乎不急于直接德国的纳粹人物主持当地的政权,既然因为纳粹不愿被征服的人民面前,太露骨干涉他们的政治。纳粹大概希望只要暗中使用金钱,可以使亲德运动好像出于自发的,一如纳粹当年在德国是赖国内与国外大工业家的经济支持而成功。

纳粹用两种方法破坏各被征服民族的内部统一。一是在每一被征服国家制造当地的一个亲纳粹小集团,如上所述。其次是尽量利用一切可能机会,培植鼓励当地的各种分裂(独立)运动。纳粹在各征服国的经济设施,其目的不外求立刻尽量榨取当地的物资财力与人力并进速促成各国与德国工业“协调”。纳粹用的方法是:(一)勒令各国缴纳军事占领维持费;(二)组织各该国与德国合股公司;(三)设立德国银行;(四)支配各国的银行等办法。所谓“占领费”数额是在大得可观。据英国政府调查所得的统计,德国像各占领国强迫招收的“占领费”,包括德国驻军维持费及各种实物负担在内,依那些国家未被占领前的外汇率计算,每年总数为十万万五千万英镑。上次大战后依杨格计划,拟向德国征收的款,{zg}额不过每年一万万两千五百万英镑。1941年3月8日安东尼斯库(Anotonescu)透露一点消息。他说直至当时为止,“被邀请到”罗马尼亚,或“行军经过”罗马尼亚的德国xx已经费去罗国十万万罗元。不过他又掩饰道:德国驻在罗国,使它能够复员而节省了一兆兆罗元。(见1941年3月8日△△社罗京电)。安东尼斯库这个数字也许会令人误会,以为德国向各国勒索而得的“占领费”只等于各国原来的本国军事费用负担。事实并非如此,即安东尼斯库所举的数字可靠,一兆兆罗元是代表罗国动员到顶点时的军费。无论如何,安东尼斯库的话足以证明:即是对纳粹“亲善”的各占领国亦须向德国纳贡,以买得纳粹的“保护”。德国在各占领国征收的占领费,超过德国驻军的实际费用甚大。例如,德国每年向法国征收的占领费六兆兆比国法郎,约等于比国未战败时非常军事预算所规定的军费。除征收占领费外,德国在各占领国又掠取xx物资,以公开或欺诈的方式,没收铁路车辆,将在各国发现的原料存货,加以侵占而运往德国。

德国这种掠夺政策的一个结果,是1941年2月1日,法兰西银行报告德国驻军当局在该银行尚有五三兆兆存款未用。3月22日,维琪政府向法兰西银行借得100兆兆法郎的无息xx,交给德国当局作一部分占领费,而在此次战前,法兰西银行的发行总额不过130兆兆法郎。德国人用一部分这样取得的资金,大量购进法国工业的股票及法国支配的外国工业的股票,因而支配法国的各种企业。例如,德国人已经收购法国各大银行的百分之四五或百分之四九的股票。那个几乎垄断法国广告事业的哈瓦斯公司(Havas Publicity)的遭遇亦如此。1941年3月,纳粹又组织了一个德法合股公司,支配法国许多工业部门,这大公司的法国股东股票只略占多数。中立观察家相信法国的其他外国的“多数股东”既是分散的,德国人不难实行支配(见3月9日△△社维琪讯)。如果纳粹将在法国实施的办法,推行于他处,——事实上,纳粹已经在那样做——战后欧洲的结构将受很大的影响(除非纳粹战败),纳粹用其掠夺政策,不仅获得当前的利益,并在把握将来欧洲生产的成果。纳粹名义上“付出”当地的通货,购买工业,但这些代价实际是挂账。所以,被占领的各国人民向德国人纳过数十年的捐税后,他们才可以从德国人那里收到他们“卖给”德国人的工业之“代价”。(意味纳粹由各国人民身上榨取金钱以付偿从他们手中夺去的工业。纳粹实未偿出一文。)

在各占领国内,德国的横征暴敛造成当地的通货膨胀,而受影响{zd0}的是工人及支薪过活的大众。股票被德国人收买的各股东欲从公款里获得补偿。纳粹除掠夺各国的经济资源外,又设法扩大其在欧洲的货币统治及金融统治。他们已在努力将欧洲大陆立刻一举而变为一个“德国马克集团”。在各被征服区,马克与当地通货同时法币,至于当地通货与马克的兑换率则由德国政府规定。纳粹又发行各种“占领马克”,在各占领区通用,其价值亦随德国马克而定。

“占领马克”{zx0}行使于波兰。当波兰被德军侵占后,全部信用机构随即崩溃。纳粹于是在波兰设立德国信托局,以维持通货流通,供给信用xx。这些办法后来又推广至西欧各占领区,但在西欧各占领区的德国信托局,任务较简单,主要只限于以一种货币供给各地的德国占领军,让他藉此招购军需及其他物资。“占领马克”随各占领区而异,德意志银行不予承兑。在各占领区,纳粹的货币办法不xx一致。在德国已经正式吞并的各区域,马克是{wy}的法币。除法国外,所有其他占领国内,纳粹会将当地通货对马克的兑汇率略加提高,使超过占领前德国官价之上。纳粹行这政策,一半是为政治理由,一半是为经济理由:他们要藉此使各占领区内的工资与物价结构更配合德国的工资与物价结构。纳粹政府在荷兰与比利时的措置可以作例,证明德国如何操纵汇率,以图自私,而损害当地人民的利益。德国人侵入荷比两国时,即大量收购肉类,牛油,牲畜,及家禽,他们付给比荷当地农人的价格,表面上似乎不低。反正,比荷的农人非将其物产卖给德国人不可,因为德国已将他们海外禾粮来源切断,使他们无法继续养活其牲畜,大体上,德国方面是用清算协定的办法,收购比荷两国的农产品。结果,被占领他的本国政府用当地通货付价给农人,而德国方面付给各被占领地政府的却用占领马克信用款的记账。后者的清算账上,于是积存巨额的占领马克或马克信用。1940年7月22日德国政府突然将比国法郎的汇率贬低为每一比国法郎只值百分之八的德国马克。同时又将荷兰的通货贬值,只等于占领前对德国马克汇率的百分之一又小数点三三三。关于比国法郎贬低汇率事,德国官方的解释是说:占领开始时期规定的十个比国法郎等于一个马克是临时汇兑率,现在已经不符合德国马克与比国法郎的“内部关系”。柏林官方这一解释也有它的道理,但它并未说明造成比国法郎贬值的实际情形。上述的纳粹办法无异强迫比国膨胀通货,因为比国政府不得不增加钞票发行,对比国人民,为德国购货付款。在理论上,德国在比国有马克信用作清算存款,又有占领马克预支比国各银行,足以作比国通货增加之基础。但在实际上,德国或是不将德国商品运交比国,以维持两国间清算账目的平衡,或是延期交货,而占领马克又在德国不能通用。因这些原因,比国通货便真正膨胀了。德国于是对这种情形加以法律的承认,改变比国法郎与德国马克的兑换率,使马克的汇价增高。这不过是纳粹剥削整个外国民族之时髦方式的{zh1}一着。纳粹所谓各国通货间的“内部关系”,听起来好像是个公正无私的科学名词,实际只是上述剥削异国的巧妙饰辩。

在所有依赖德国市场的欧洲各国,纳粹政策的共同趋势是设法将马克{zh1}变成欧洲的领导通货。例如,在占领保加利亚,征服南斯拉夫之前,纳粹已经在执行清算协定时,将德国马克对保南两国通货的兑换价值提高。对其他各国,例如匈牙利亦是如此。1940年11月以后,南,保,匈等国,依清算协定办法与德国方面抵账时,不得不增加他们通货对德国马克的贴水。除上述各种操纵别国的通货办法外,德国已xx统治各占领区的一切外汇。纳粹在每一占领区,设立一所“外汇保护局”,所有各银行及信用机构必须向外汇保护局详细呈报其一切外国资产,值钱的东西,珍珠宝石等。它的保险箱只有当外汇保护局代表到场时,方许开启。各国这类资财,究竟有多少被纳粹劫掠而运往德国,现时尚不知道。除对波兰与比利时外,德国对其他被征服国的银行及金融机构,尚未有根本的改变。就大体而言,纳粹维持原有的银行与金融机构,但在德国设立一个“领导银行”(Bankdirigent)将那些银行与机构,置于它的支配之下,并修改他们的规章法令,使其适合他们的体系。这些改变的重要特点为:(一)给德国政府以几乎无限制的借款权;(二)将现有黄金准备运往德国,而由德意志银行发给“黄金证书”执存。这一切纳粹措施的总结果是将那些国家的金融xx隶属于德国金融体系。它使纳粹征服者可以为政治或经济理由,任意操纵各国的金融。德国的私家银行与半私人银行,在各被征服国又大大扩展其营业,这更加重德国操纵各国金融的趋势。1941年4月,德国劳工银行——劳工阵线设立并经营的——宣布在荷兰与比国设立分行,并准备在华沙与克拉考,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设立分行。劳工银行荷兰分行的资本定为300万基尔顿(荷兰银币,平时约值美金一元)。其中三分之一由德国劳工银行负担。比国分行的资本定为1000万比国法郎。同时,德国的德瑞士德纳银行(Dresdner Bank)在比京设立一分行,名为大陆银行,资本亦为1000万比国法郎(见1941年4月20日,xxxx柏林电讯)。纳粹与各被征服国及各附庸国订立的清算协定,实与纳粹的通货政策,金融政策“占领费”有相当效果。在1941年已有12个欧洲国家是通过柏林,而与挪威,荷兰,比利时,及波兰的“总政府”作经济往来。这12国包括中立国如瑞士瑞典,及巴尔干小国如保加利亚,希腊,洛克谢,甚至轴心伙伴意大利。纳粹政策是使各附属国通过柏林而实行清算。这政策使德国能吸取各国的商业精华,加强马克做欧洲基本通货的地位,并加强有关各国对纳粹经济与纳粹友谊之依赖。

三 纳粹能履行其诺言吗?

纳粹对德国人民及其余全部欧洲的诺言只在三个条件下,方能履行。纳粹必须自己能够组织欧洲的经济生活,使其效率日益增进。他们必须保持欧洲的秩序与安宁。他们必须维持欧洲与其余全部世界的关系。纳粹所以能够在发展高度生产并xx失业,是由于他们实行军国主义的经济,而后者所以能实现,是由于他们采取国家筹款政策,实行政治压迫,并限制人民的消费。假定轴心战胜,纳粹将来的问题,使他们能否对军事工业寻出适当的代替物,可以继续维持高度的生产,避免失业,因而阻止失业所引起对纳粹统治的危险,并扩大人民的消费。纳粹的欧洲经济发展计划即是他们对这问题的答案。这些计划准备:(一)更提高德国的工业化;(二)令欧洲的农业各国,用改良的方法,继续艰苦工作;(三)使欧洲各国与世界其它部分间贸易日益隆盛。纳粹认为这些计划准可以实现,而造成{yj}的工商繁荣。因为人民的需要是无限的,资源是富厚的,组织运用的能力是现成的,而纳粹的“成功之意志”是坚强的。

无疑的,纳粹创造了若干经济统治方法,这些方法是纳粹战后在技术上,仍有继续全部生产的可能。纳粹已经知道私人工业刺激公众消费的技术,大规模兴造公共工程的技术及奖励私人投资政府企业的技术。他们按这些方法,可以计划经济生活的拓张。如果他们能支配欧洲的经济与贸易活动,他们便能够在各附属国,施用那些技术。可是,同样无疑的,纳粹取得权力的方法和他们的政治社会思想,确实可以阻碍他们达成其目的。问题的焦点在纳粹的种族理论。这些理论使他们不能不在欧洲制造并维持经济及社会的不平等,而这些不平等必然会破坏他们自己的计划。德意志“主宰民族”必须有别于各低级民族——所以,后者的工作时间必须较长,工资必须较少,生活水准必须较低。将欧洲分化为工业的德国与其四周的农业各区,使可以实现德国的唯我独尊。如果这样,纳粹计划建立的庞大工业结构将缺乏充足的消费为其基础。诚然,德意志“主宰民族”将吸收很大一部分的生产品,但它的等级制度会使它非限制各低级阶层的消费不可。纳粹尽可建筑大的公共广厦,甚至建造雷博士常夸口的百艘游艇和百座海滨娱乐场。纳粹也许可以将整个欧洲满布大公路,如同德国的汽车大道并使欧洲的电车制度统一而扩展。公路上也许有几百辆“民众汽车”行使如梭。天空中也许有无数游乐飞机与xxx在往来翱翔。如果纳粹战胜,欧洲可以开始欣逢那样的战后繁荣。但是,那种繁荣依然缺乏(足以使其)继续的基础。

历史证明纳粹缺乏为满足普通公民的平时需要而运用生产的能力。纳粹既然准备降低欧洲很大一部分人口的生活水准,他们将来不免要破坏自己的计划之根基。纳粹的社会政治观念将阻碍并歪曲生产效率与力量之正常使用。维持欧洲秩序的问题既不简单,也不容易。在平时,东欧和东南欧,由南意大利到西班牙一带,为贫乏的农业区,而西南欧与西北欧如德国法国,斯堪的纳维亚,英国与荷兰,为较富足的工业区。在种程度内,纳粹准备加诸欧洲的尖锐不平等差别将符合农业欧洲与工业欧洲的原有划分。但,纳粹将于此种经济不平等外,添加社会的与种族的歧视,及个人的与政治的压迫。例如,波兰工人只许乘标有“波兰人”字样的车辆,而他们工资较低,工作时间较长,又被认为民族低贱的社会标记;波兰工人似难长此忍受下去。同样,捷克的,挪威的,荷兰的或其他各国的工人与农民也不能永远忍辱而不思反抗。纳粹如果战胜,当然会继续现行的扶植各国傀儡之政策,在各处制造一些与纳粹统治利益一致的集团。

纳粹可以扩大在各占领区施行的办法,将当地有政治野心或经济企图的集团,拉入纳粹体系中而加以支配。这种策略并非新发明,在过去试用时,也会暂时成功。但这些政略必然造成阶级分化与政治仇恨,结果必引起冲突。所以,纳粹的伎俩徒足以加重各国的阶级斗争,而种下全欧内战的种子。纳粹要在此种情形下维持欧洲的秩序,必须建立大规模的xx及相当大的常备军。这种生活情形,即对于无征不服的“主宰民族”,亦有不快的意义。那就是说,成千成万的德国青年工人不能参与戏院与海滨娱乐所之建造与享受,而须消磨其一生的大部分光阴在异国作戍卒。至于那部分可以安居国内的“主宰民族”,亦需贡献其一大部分精力,为海外的青年戍卒——“文化维护者”——制造军器。除非纳粹能有一个长时期的和平,去消化他们胜利之果,他们将无法履行其诺言。

希特勒向欧洲各国厌战的人民大事宣传而颇收效的有利口号是允诺为大家造成一个长时期的和平。但是,正如我们前边所指出的,纳粹统治的内部与外部条件,使纳粹的征服决不能限于欧洲大陆。为了思想与经济理由,大德意志的扩展不会有止境的,即令它xx征服了或支配了欧洲,即纳粹扩大“生活空间”的要求所必需的非洲部分,小亚细亚部分及亚洲部分。纳粹自称愿意依xx平等的基础,与其他“自然的生存空间”各国,共享世界霸权。纳粹可能会设法成立一个新的“国际联盟”,使欧洲各国的关系,表面上像是自动而平等的合作。纳粹也许会召集那个“御用国联”的代表们,通过{lx}们的建议,一如今日的德国国会。

德国创设一个纳粹式的国际劳工局也是可能的。1939年以前,每逢有欧洲的或国际会议或国际组织,无论是科学家的,工人的,或是其他性质的,纳粹无不极力争取支配权。1941年德国劳工阵线主持人雷博士已经设立一个“国际社会组织的中央局”。可见纳粹如果胜利,必将创造一种国际主义,以扩大自己的势力。一个纳粹的国联可以负担若干技术工作,例如讨论贸易问题,及规定纳粹国联不直接支配的地域之势力范围等事。有一事值得我们注意者,即大战发生以后,德国仍继续作国际联盟的中央禁烟局之会员。在某种程度内,轴心已经是纳粹国际组织的核心。签字于轴心协定的不仅德意日三大国,还有一些小的卫星国。

直至如今,轴心的讨论和谈判方法是由各独裁者举行会议,各小国的{lx}于必要时,常“被邀”出席,签字割弃自己的独立,领土或其他权利为所有物。纳粹如果胜利,为宣传计,他们也许会将现行的独裁者会商,改为一般的国际会议,使其更显出自由与自动合作的面目。上述各节并非将来纳粹统治必取的形态。依他们的理论,嗜好,和习惯说,纳粹无疑宁肯公开作统治者,而不肯装作合作者。如果纳粹胜利,他们大概会公开摆出统治者的面目。然而,今天纳粹在各征服区进行政治的“协调”时尚不得不小心翼翼,足见将来如果纳粹要消珥内乱和战争,他们对于各征服国更须谨慎从事,至少必须以今日同等的谨慎态度推行政令。但纳粹这种谨慎作风,由于其本身空虚无意义,而必然徒劳无功。在纳粹统治下的虚伪平等,怎能长期欺骗一切人民?纳粹坚信最强者应握统治之权,这种思想与平等xx背道而驰。即令战后的世界是按纳粹的策划,由各强国重加分割,其中若干强国亦会比其他强国更强大,因此有“权”奴役并统治次强者。纳粹当然会企图使德国成为强中的最强国,而支配万邦。于是纳粹体系内这种不安定的关系必然破坏纳粹世界的均衡。换言之,纳粹德国必须继续扩展,否则它做世界强国的命运必然告终。

此次大战后如有一个时期的“和平发展”,则这时期对于纳粹德国只能是一个为未来征伐而提高军事力量的准备时期。这就是说,即使纳粹战胜,在一个相当时期内,德国人民仍需生息于军国主义经济之下,虽然纳粹会像德国人民宣传那只是达到光明前途的一种“暂时”办法。客观的事实已经开始使纳粹自己认为前途大概是如此。希特勒本人已经开始宣称欧洲的改组是一种需时“数百年”的工作。即使对于一个纳粹分子,这也是一种漫漫的长夜。

美国在纳粹世界中

如果轴心战胜,美国将遭遇的问题必然是广大而复杂的。这些问题将牵涉整个美国文明。不过,一切这些问题的中心基础是美国与轴心各国的经济关系问题。这并非说经济利益超过其他一切利益。这不过是指明一个事实,即:如果美国的经济是与轴心体系无关而xx独立,其一切其他问题可以更易解决,并可以不必十分顾到纳粹及其轴心伙伴的意见。

一 美国对轴心物资的依赖

然而,在事实上,美国的经济是依赖若干区域的物资接济,而这些区域很可能为轴心所支配。美国需要欧洲,非洲与亚洲所特产的种种原料与半制造品。美国工业有许多种必不可少的基本原料如纤维类产品,矿物和油类,只可以在某些国家和地区购得,或是只能在那里以合理的价格购得,或是只能在那里购得充足的数额;而这些地方在政治与经济上将受胜利的轴心支配。国防的需要表露了美国依赖国外原料的程度是何等深大1940年3月美国军需局的报告附有一表,群列该局所谓战略的与重要的物资。

依军需局的定义,凡“国防所必需的”物资,“其战时的供给必须全部或局部倚赖于美国在美洲大陆的国境外的来源,而美洲必须严密加以保存,并管制其分配者,”即为战略物资。凡“国防所必需的”物资,“其战时的取得问题比较稍易(或因其必要的程度较差,或因可以在国内取得较充足的供给),而保存与分配的管制亦比较程度可以稍小者”是为极重要的物资。美国军需局的表,共列出十四种战略物资与十五种重要物资。前者为锑,铬,椰子()灰,锰,吕宋纤维,水银,云母,镍,石英,水晶,金鸡纳,树胶,丝,锡,钨,后者为铝,石棉,软木,石墨,兽皮,碘,木棉花,xx,光学玻璃,困醇,白金,制革硝料,一烷困,钒,羊毛。

关于战略原料,美国是依赖世界若干国家之供给。例如,美国大部分的锑是来自南美与中美,主要为墨西哥与玻利维亚两国供给。铬是一种最重要的工业原料,出产于苏联,南洛里西亚,南非xx,土耳其与古巴,这五个地方所产的锑占全世界产量百分之八十。1938年,美国由南非xx,菲律宾群岛,新卡里多尼亚,古巴,土耳其输入35万2000吨的锑。锰为钢铁工业的必要原料,美国的锰主要是由苏联,非洲黄金岸输入,但巴西,英属印度与古巴亦供给美国若干锰。吕宋纤维(麻)几乎xx自菲律宾输入。世界一大部分的水银是产于西班牙与墨西哥,而美国为世界{zd0}的水银消费者。世界金鸡纳霜树皮有百分之九十以上出在荷属东印度。美国所需的橡皮大部分来自马来半岛与荷属东印度,这两处的出产占世界橡皮生产总额百分之九十以上。美国自1936年至38年输入5500万镑的丝,这几乎全部来自日本。锡出产于马来半岛各国,荷属东印度及玻利维亚。自1930年至1940年间美国从外国输入的钨,比国内出产的钨,多过一半。供给钨的各国为中国,缅甸,玻利维亚,葡萄牙,马来与澳洲。关于重要原料方面,美国所需的羊皮,主要依赖欧洲,乌拉圭,阿根廷,澳洲,南非洲,与加拿大。软木大部分来自葡萄牙,西班牙与非洲。铝由南美洲的英属及荷属几尼亚输入不少。美国还输入南美洲的咖啡与可可,印度与锡兰的茶叶,中美的糖,南美与澳洲的羊毛,挪威的沙丁鱼,法国的香烟纸,土耳其的烟草,瑞典的珠宝(作裱的装饰)等等。这些物品的输入在1936年至38年比1926年至30年的数额增加颇多。倘若没有这些输入增加,则1930年至40年间,美国工业决不能有那么大的进展。

上表可以表明若干欧洲国家,特别是东亚与非洲各地,以某些必要原料供给美国,其贡献是何等重大。以橡皮,吕宋纤维(麻),金鸡纳霜,铬,钨,锡而论,远东为主要或重要的来源地。不错,这些原料中有若干种可以在南美或中美种植,或大加发展的;另有若干种可以寻出代用品。这种事业并非多年的努力不能有效,而在别处生产这些物品或代替品,其生产成本比较要高得多。

二 轴心体系下的美国贸易

美国对国外原料输入的依赖,只是对外贸易与美国人民福利有莫大关系的一项证明。另一种证明为美国输出贸易之广大。在所谓正常时期内,美国可移动的生产,约有百分之十是输出国外。从这一点可以窥见输出贸易对美国关系之重要。1929年美国输出品的总值为52万万4100万美金;1939年美国输出品总值为31万7700万美金。这个估计尚不能xx表示国外市场对于许多美国工业部门之重要关系,更不能xx说明若干美国工业对国外市场之根本依赖性。自1930年至40年间,美国烟叶的全部生产额约有三分之一是输出国外(只有1939年的为例外),棉花全部生产额的一半以上,磷酸盐体全部生产额的百分之四十亦是输出国外的。在工厂制成品中美国的缝衣机器,印刷机与装订机器,公事房用品,农事机器,与飞机等每年约有三分之一产量赖国外市场为尾闾。美国的汽车每年约有十分之一的产品是销售于国外。尚有各种工业产品依赖国外的大量购销。美国的输出品约有三分之二是销售于国外某些地方,这些地方,如果德国战胜,大概会陷入轴心的直接政治掌握中。1938年,欧洲各国吸收了,美国输出总额百分之四十二又小数点八(总额共值1311433480美金);亚洲吸收百分之十六又小数七;海洋洲吸收百分之三;非洲吸收百分之三又小数八。同年,欧洲从美国购入未炼制的物资,约值346787934美金,未炼制及制成的食品值274005789美金;半制造品值228901866美金;制造品值461737900美金。欧洲各国中购进美国货最多者为英联合王国,占美国对欧输出总额百分之十六又小数八。美国商品的最重要主顾在亚洲为日本,中国,菲律宾与印度,在非洲为英属南非洲。

美国对欧贸易

如果纳粹计划成功,欧洲也许能够生产更多的农作物,以供给自己的需要。不过,即令如此,欧洲在很长时期中,仍然缺乏许多种食粮,即大量的工业原料。但德国将来可以采行它过去的办法,为达到特种经济或政治目的,不计价格的高低,将上述食粮及原料的收购,从甲国改到乙国。德国可以设法减轻其对美国供给的依赖。自1913年以后,美国商品的欧洲销路本已逐年减少。如果德国将来减轻其对美国物资的依赖,则欧洲市场对于美国商品的吸收必更趋疲弱。为换取外面的进口品,欧洲将来必须输出制造品。在“欧洲新秩序”下,德国会变为主要的,甚至{wy}的制造品生产者,以其工业产品供欧洲的消费,并输出欧洲以外。德国会努力设法将它那更广大工业所生产各种商品,销售于东南欧,意大利,俄罗斯,以及拉丁美洲,亚洲与非洲。为控制其欧洲市场计,德国可能会设法减少欧洲输入的美国商品。为取得并保持欧洲以外的新市场计,德国必须廉价出售它的商品,或用其他胜过竞争者的办法。结果必然是美国工业制成品的欧洲市场日益衰落,而在欧洲以外的各国,特别是拉丁美洲各国,德国商品与美国商品的竞争必日趋激烈。

美国有一个改善他对纳粹欧洲的贸易地位之机会。如果欧洲需要美国商品,或需要美国资本,那都可以作为美国改进其对欧洲贸易的账本。但纳粹手中握有若干种武器,可以削弱美国讲价还价交涉的力量。因为,在“欧洲新秩序”体系下,纳粹可以将欧洲做一个单位与外边通商,而将这一切买卖垄断在自己手里,以期对美国获得最有力的贸易条件。纳粹可以令他们支配下的任何国,为纳粹利益计,随意减低,或延迟或停止美国商品的输入该国,而不管这种举动对该国人民发生什么影响。在纳粹的“欧洲新秩序”中,欧洲各国和美国贸易关系{zd0}者尤其英国与法国,将被迫而降低其生活水准,减少其输入并发展其对纳粹统治下各区的贸易关系。纳粹又可以使“新欧洲”减轻其对美国资本的依赖。1936年底,美国在欧洲各国的“直接投资”共达12万万4500万美金;间接投资比“直接投资”的数目更大得多。这些“直接投资”代表美国私人,商家及公司在欧洲的汽车,石油化学品,机器,电话设备,及其他各种工业中保有的利益。(见美国商务部出版:1936年“美国在外国的直接投资”报告书。)德国如今正扩展其对欧洲各种工业的金融支配权,美国投资者在欧洲的重要性与势力日益减低。亦如当{dy}次大战时一样,德国此次可以设法停止已经投入欧洲工业的资金向外流出,而强迫各种到期应付的股息与利息,再投入欧洲。大德意志将来控制荷兰,瑞士,英国及法国在欧洲积存的资本后,便可以用这一大批资金,进行大规模扩展工业的计划,而无需依赖美国资本的援助。

美国对远东的贸易

美国对远东的贸易地位与对欧洲的不甚相同。多年以来,美国在日本对外贸易中所占地位,比日本在美国对外贸易中所占地位,更为重要。美国平时销纳日本的输出品,超过任何别国,而近年来(按指太平洋战事发生前),美国又为日本输入商品之最重要供给者。1929年,日本对外输出品有百分之四五是销售于美国。日本生丝的主要销路在美国。1934年,因为日本生丝价格的跌落,比日本输出品平均价格的低落尤大,日本对美输出只占全部输出的百分之十八。这个百分比当1937年回涨至二十一,但1938年又下降为十六;换言之,1938年日本对美输出只占日本输出贸易的第二位。在另一方面,日本由美国得来的输入品,在1929年只占日本全部输入的百分之三十,在1937年增至百分之三四又小数五;换言之,当1937年,在日本的输入贸易中,美国是占{dy}位。美日两国的贸易关系一向是按互相依赖的原则发展。两国的经济历来是互相辅助而非彼此竞争的。当一九三十年代的初年,日本的工业化运动开始产生与美国竞争的成分,但尚未到足以引起严重威胁的程度。由于工业的一度繁荣及棉纱纺织品输出的增加,日本仰赖美国的原料与机器设备之程度亦加深了。日本于是成为美棉的{zd0}国外消费者,从1931年至1936年日本每年吸收美国出口棉花总额四分之一。此外,日本工业需要美国木浆,钢铁铜物品,机器及汽车的接济,数量亦与时俱增。

从另一方面看,美国从日本取得的最重要输入品为生丝。1938年,日本生丝占美国对日本输入贸易总额百分之六三又小数五。美国由国外输入的生丝,百分之八十至九十来自日本,而中国的生丝只占一小部分。美国得自日本的输入品,只有少数与美国工业有竞争性的;主要棉纱品,玩具,瓷器,电灯泡,铅笔,鱼类及少数几种制造品。可见,美国对东方贸易之内容与方向,与十九世纪的预期恰恰相反。那时代的美国人以为对东方的贸易主要是美国以制造品换东方的原料。

事实上,由东方输往美国的商品,和由美国输往东方的商品,均以原料与制造品为主。一个工业化正在进展的东方所要求于美国者,主要为美国特产的食品与织维物,而美国制造家最初在日本须与欧洲商品竞争,后来又须与日本商品竞争。远东市场今对于美国若干重要生产者集团,有重大的利害关系。最显著者为棉业。棉业为美国农业中xxxx的最依赖国外市场的实业。在平时,美国棉花全部产量的一半以上是销售于国外。远东的纺织工业发展以后,美国棉花的输出愈趋愈以东方为对象。自1931年日本纺织工业开始繁荣后,这个趋势发展尤其快。1931年以后,每年美棉输往远东者占美棉输出总额的六分之一;1931年至1941年以后,每年输往远东的美棉,占美棉输出总额约三分之一。第二个与日本及中国市场有重大关系的美国农业集团为烟业种植家,特别是弗几尼亚州,南加洛里那州,北加洛里那州,佐治亚洲,弗洛瑞达州的烟草种植者。小麦为美国第三种主要农业输出品,主要输往中国。至于非农业性实业中,与远东贸易有相当重要关系者,为石油,木料,化学肥料与汽车。美国对日与对华贸易虽有发展,在美国全部对外贸易中,仍只占很小地位。尤其就中国与日本这样国家的人口与物资而论,这种缺陷情形更为显著。但美国迄未放弃其增进东方贸易的多年期望。这就是美国对远东的经济发展,尤其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发生兴趣的根本原因。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方案所以引起美国的忧虑 ,其原因亦在此。

日本拟建立一个日元集团,在这集团内一切贸易由日本独占。在此种情形下,美国越过太平洋的贸易在战后将无恢复之希望,至于扩展更谈不到了。那时美国最理想的希望也不过如斐甫所说:“在日本支配下的中国,西方各国不会有任何地位。日本不会将中国xx封闭而不使西方各国插足。日本自身的原料缺陷会流出若干间隙,通过这些间隙,西方的贸易也许可以漏入一点到中国来。日本也许会允许它自己不能生产而又立即需要的资本商品在中国销售。日本也许会要求别国供给它那半集团主义统治为达到其自己的计而必须的商品,但决不会超过这个限度。”不过,在这局面中,尚有若干因素,可以给美国一种打破日本排他的独占政策的机会。即使日本建立了“大东亚共荣圈”,它仍然缺乏许多种原料。日本特别缺乏资本物资,已实行其工业扩展方案。美国现时在远东的直接与间接投资并不大。1936年美国在日本的投资约有1万万6500万美金。据1933年估计,美国在中国的投资总额约为1万万1700万美金。所以,将来扩大对远东的投资,机会很大。将来日本对这种局面的反应如何,要看德日两国联合行动的能力如何而定。发展对远东的贸易,亦为纳粹计划之一。纳粹如果能以信用xx方式援助日本解决其困难,日本必然会更不顾及美国的反对,而坚决执行其“大东亚共荣圈”方案。所以,在远东方面,亦如在欧洲一样,纳粹德国的目的与方法是美国贸易前途之大敌。

丁美洲

纳粹如果胜利,必然会发动对拉丁美洲的贸易攻势。纳粹直言不讳,他们认为南美洲,亦如东欧一样,是大可辅助工业德国的不足之一个地域。他们认为南美洲是一个廉价食粮与原料的一大来源,又是德国化学品,电器机械,玻璃,瓷器工业品的一大市场。但纳粹声称如果德国发展其对南美的贸易,不仅以增加“新秩序”下的欧洲繁荣,并且可以刺激南美与美国的贸易。关于纳粹这一方面的意见,1941年5月29日xxxx刊有顾德伊(John Cudahy)下列的报道:“德国工程师将用德国的设备,开掘隧道,铲平丘陵,开辟公路与交通路线,而南美洲日益发展的工业将购置德国机器。”这是不是说排斥南美洲的美国商业呢?我所访问的德国专家坚称这决不是排斥美国在南美的商业。他们说:现在销行于南美各市场的美国商品都是美国大规模生产的典型美国产品,并且是美国特别擅长而胜过别国的商品——例如客运汽车,大货车,电器冷藏器,无线电机,与商用机器。这般德国专家又告诉我说,这些美国商品之出现于南美市场,与德国的特种商品如颜料,刀剑类利器,纺织物等,并无竞争。但德国方面主张德国必须增加其对南美贸易最动听的理由是什么呢?

纳粹专家表示:购买力的提高可以使一个正在扩张的经济有广大发展,一如欧洲各国间两国单行贸易协定将引起广大发展一样。德国如将售货于南美所得的收益购进南美的羊毛,棉花,肉类,铜,兽皮及其他南美原料,那么南美可以获得有利的差额,用以多购大量的北美商品。所以,德国增加他的商业贸易,可以使各方面——即德国,南美洲与美国——均蒙其利。纳粹这一类的宣传与本书第十章的分析不符,其曲解事实,一望而知。我们在此处只须补充说明一点,即是:无论就过去的经验而言,或就将来的趋势而言,纳粹所称美国工业与德国工业各有其专门化,而这种不同处将会使美德两国在南美市场合作而不相竞争之说,xx无事实根据。此次大战之后,无论德国人民或被德国征服各国人民,均将迫切需要他们久已不能获得的农产物。他们为换进这些农产物及其他物资计,必须向海外销售商品。在此种情形下,纳粹将设法尽量争取南美市场,而将各种各样的商品在南美推销。纳粹那时还管什么与美国商品竞争不竞争。至于纳粹所称南美发展对德贸易后可以获得有利的贸易差额,用以购买美国商品,这也是欺人之谈。

纳粹所实行的以货易货制度及清算协定,其精义即在禁止凡对甲国有结余的各国不得将这种余款,移用以购买乙国的商品。就是因此之故,德国才迫使被征服各国在账面上持有极大数目的有利贸易差额,巴尔干各国才不能取得德国原先议定交予的商品,而不得不接受德国的口琴和阿司匹林。这些成千成万的无数口琴对巴尔干各国有何用处?但纳粹德国除了口琴与阿斯匹林外,不给别的东西。巴尔干各国如不接受口琴,则什么也得不着。倘若胜利的德国发展它那多面的清算协定,拉丁美洲的对外贸易必将受德国的支配。如本书前面所引用的,1940年7月15日范克博士的演说,将纳粹对于拉丁美洲的计划作更坦白的说明。关于美国及拉丁美洲,他还有如下的意见:“欧洲各国的经济团结必然使欧洲经济利益对世界经济体系中其他经济集团有更加的表现。美国必须放弃它能够强迫德国或欧洲接收其经济要求之思想。德国与南美洲各国通商,不需要美国作中间人。德国对南美的贸易关系必须按照他与南美各独立自主国家签立的自由协定而进行,否则宁可没有德国与南美的贸易。”换言之,在拉丁美洲,亦如在欧洲一样,纳粹的贸易方法及他们重视政治支配高于一切的政策,将来必然阻碍国际间一般和平贸易的进行,尤其会妨碍美国的和平贸易的进行。纳粹德国,即控制整个欧洲,非洲及近东,又与日本合作,在采用商品倾销政策,那时,美国必被迫退出它{zd0}部分的国外市场(参考1941年英国xxxx问题学会小册:“希特勒铁蹄下欧洲现在与将来”。)

三 纳粹与美国的冲突 轴心体系对于美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若细加分析,愈显出其严重。如果前面所列美国输入的二三十种原料,来源断绝,则美国必须在本国或其他国家设法生产。如果美国对外输出的棉花,烟草,小麦,水果等再受轴心影响而削减,则美国必须根本改组其农业。如果美国的工业输出品被轴心强硬驱逐出欧洲与远东,结果,或者是美国工业将有相当衰落,或者是美国加紧扩展别处的市场(如果采取这一办法,只有加紧发展拉丁美洲市场),或者是美国自己发展自给自足的经济。所以,纳粹“新秩序”可能使美国非在西半球学纳粹的榜样不可。换言之,美国必须在原料方面设法使美国自足或西半球自足,发展拉丁美洲的资源并生产代替物。美国必须使西半球的经济化为一体,以维持美国那各种大规模的工业。为使此办法有效计,美国又必须采用纳粹式的贸易统治与贸易办法。换言之,美国会被迫走上西半球排外经济之路,而自食其果。纳粹各国虽将逼迫美国走上这种经济路线,但不会让它和平向前发展。纳粹经济之侵入拉丁美洲,本带有社会破坏及政治分化的成分在内。为加强他们在拉丁美洲各国的地位计,纳粹及其伙伴必定设法削弱美国在拉丁美洲的经济势力与政治威望。为加强纳粹的“新秩序”计,德国现在正计划发展它的海权,建造历史上{zd0}的商业航队与海军舰队。轴心如果得志,德国与日本的海陆军联合力量,可以威胁美洲的安全与独立行动。

松冈洋右自柏林返抵东京后,日本英文时报(Japan Times Advertiser)于1941年4月29日发表所谓“试探性”和平条件,已将纳粹的计划明白表露。这些和平条件确实将美国在世界政治中降到次要地位,因为轴心各国要求自己的军力大过美国,又要求自己处置拉丁美洲而不许美国过问其事。这些条件为轴心方面首次公开透露的和平条件,值得逐条录出。依日本英文时报所刊,这些条件如下:(一)世界最强各国必须有{zd0}机会发展世界,并处置某些问题如同势力范围,资源,及政府形式。这是自然法则。有些强国必须藉国际的同盟,而不能靠自己的力量,已发挥作用的。凡欲维持这些强国之现状的企图必告失败。(二)事势所趋,将来负起解决世界和平之责的国家将为德国及它的小伙伴意大利;日本,英帝国,苏联与美国。世界和平应包括下列条款:
子、英美两国的海军力量合计应为轴心各国全体的海军力量相等,当两方的海军实力达到平等时,各国实行“海军休假”。
丑、直布罗陀,东地中海,马耳他,伊甸,红海,新加坡,香港诸要塞,及美国在太平洋各基地,与阿留申群岛上为对付日本而设的防务计划,必须一律取消,军事设备必须一律撤除。
寅、英国海军xx撤出地中海。苏黎世运河由英国与轴心共同管理。
卯、由直布罗陀海峡至索马利兰,全部北非洲交轴心掌握,只有法国可以保留若干殖民地,由轴心与法国共同管理其行政。某些英国的及非洲殖民地割归德国与意大利统治。南非必须xx独立,并废止对英的优待关税。
辰、欧洲大陆组成一个大组合国,置于德国支配之下,但各单位国对内自主,经济与政治的合作则以柏林为核心。
巳、英联合王国仍为英帝国的核心,其权利则逐渐移往加拿大。
午、德国的势力范围可以一直申至马马拉海(Mamara sea),除非马马拉海交土耳其与苏联共同管理,则又当别论。但德国有要求参加经营伊拉克与伊朗的油田之权。
未、美国的势力范围为加拿大,中美与南美,纽芬兰,格林兰,及各该地的小岛与领海,但美国需保证不在南美成立有害于轴心的优越势力;并保证德国与它的同盟各国在美洲享受充分的自由与机会均等。美国不得在夏威夷以西建立海军基地。夏威夷的防务必须削弱。
申、在太平洋方面,荷属东印度也许脱离荷兰,而由一种土人参加的独立政府统治之。英国太平洋属地之自治政府必须逐渐发展。所有一切太平洋各岛屿须聘用日本顾问,这些日本顾问责任在协调“大东亚共荣圈”的经济合作,特别注意于自然资源的保有。在聘用日本顾问之条件下,法属越南恢复独立。
酉、为对日的保证并表示信任计,苏联或许必须撤除西伯利亚的军备,不再设防,并解除海参威对日本的威胁。日本则减低它在伪满及蒙古的驻军到{zd1}限度。澳洲仍将保持于大英帝国之内,但须取消其移民限制,而以平等条件允许日本移民在澳洲居留。
戌、印度获得自治政府。
亥、全世界各地享有宗教与政治自由。(注:此项和平条件于1941年4月30日经xxxx转载。该报驻东京访员杜立朱附以按语说:“日本英文时报承认这是胜利者条件,但指称轴心国已经获优势地位可以提出任何条件强迫民主各国接受云”。)

如果轴心的这些和平条件被对方接受,则美国只有两条路可选择:不是投降轴心,即须反抗轴心。美国必然出而反抗轴心是“不待智者而后知”的。所以,倘若轴心在欧洲和亚洲战胜,它必然挟欧亚两洲之力与美国以武力相周旋,而美国必须大大扩充其军备以与轴心抗战。照这样往前看,贸易的退缩,奥达基式经济的建立与庞大的经济扩充,将降低美国的生活水准。国民生活水准的严重低落很少不引起痛苦的。这种变化往往激起政治与社会的纠纷,以及社会经济思想和制度上的变动。倘若轴心在欧亚两洲胜利,美国难免不变为纳粹扮演其制造内部变化的拿手好戏之场所,并利用它以实行其破坏生命,自由与人类尊严之毒剂。美国方面认识轴心方案如果成功,对于美国的打击有如此严重。这种认识即是美国反对轴心侵略的基础。因为轴心的主力是纳粹的军备力量,又因为纳粹公开鄙视民主价值,美国对轴心的反抗,便变为美国对纳粹的冲突。美国自身为利益及自己的前途计,深觉它不能任纳粹在此次大战中获得胜利。美国人民越来越明白纳粹如果胜利,美国必被轴心包围,亦如纳粹之不能忍受所谓英法对德国的包围一样。这种态度表现美国势必不让纳粹巩固其既得利益之决心,是与时俱进的。所以,在今日,美国俨然是与纳粹德国及轴心世界势不两立的敌人。即令明天,万一纳粹胜利,美国仍然是对纳粹德国及轴心世界势不两立的敌人。

(完)



郑重声明:资讯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济后果——如果纳粹胜利4_普世价值万岁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