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场
竞赛场的表面须用指定的木板或被承认的材料铺着,而且要平滑,竞赛场以12米四方,表面不可有任何障碍物突出物为标准。为了需要,竞赛场也可设于高于地面20厘米以内的地方。竞赛场分为两个区域,两区域之间的境界称作境界线。 |
1:比赛场、境界线、安全区域 |
竞赛场中央部分有8米四方的境界,是用宽度7.5厘米白线标示,叫做境界线。境界线内的区域即是比赛场。 |
2:审判、副审、选手的位置 |
(1)审判的位置:从赛场中心点到审查员席的相反方向,离1.5米的地方,即是审判员的位置,用一个直径15厘米的圆表示。 |
(2)副审的位置:各角落离开50厘米的地方,用一个直径15厘米的白色院圈线表示副审的位置,用黑字写上1-4的号码。*近审查员席左边的圆为1,离开审查员席的左边为2,离开审查员席右边的为3,*近审查员席右边的为4。 |
(3)审查员的位置:和评判员的位置正好相反,从境界线中心离开3米的地方,即是审查员的位置,以直径15厘米的圆表示同时,审查员的位置应放置桌子和椅子。 |
(4)选手的位置:从比赛场中心左右离1米的地方,以直径15厘米的圆表示选手的位置。左圆是代表蓝方,右圆是代表红方。 |
(5)教练的位置:在蓝选手和红选手的位置旁边,从境界线中心起码离开3米的地方,各画直径15厘米的蓝圆圈和红圆圈,竞赛场在审查员位置的左方是蓝方教练的位置,右方则是红方教练的位置。 |
竞赛
跆拳道比赛包括两方--"Chung"(蓝)和"Hong"(红),双方以脚踢击打对手的头和身体或用拳击打对方的身体而得分。比赛分三个回合,每回合三分钟,两回合之间休息1分钟。选手可通过下述方法获胜:将对方击出场外,得分{zg},使对手被罚分达到3分,或对手被剥夺比赛资格。
比赛开始前,裁判分别发出"cha-ryeot"和"kyeong-rye"指令后,双方立正并相互鞠躬,然后裁判喊"Shi-jak"!宣布比赛开始。
得分
每个合理的攻击将得分,下述为合理的攻击:
a.击打对手的得分部位,除了头外,得分部位包括腹部及身体两侧,这三个部位标于对手的护具上。禁止击打对方小腹以下部位。
b.用规则允许的身体部位击打对手。须用正确紧握的拳头的食指和中指的前部或脚踝关节以下的部位击打对方。
若三位裁判中的至少两位对击打进行了认定并记录,则得分有效。
犯规
犯规是跆拳道比赛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不仅仅因为被罚3分--在高水平比赛中极为罕见--意味着自动失败。仅仅1个罚分就可左右比赛的胜负。
跆拳道犯规分两种:Kyong-go和gam-jeom。最常见的一种犯规Kyong-go或警告意味着罚0.5分,但是若仅有一次这种犯规则不计入罚分,除非再次犯规而累计罚1分。若选手抓、抱、推对方、逃避性地背对对方、假装受伤等时,则判Kyong-go。
另一种更为严重的犯规称为gam-jeom,将被罚1分。典型的犯规行为包括扔对手,在格斗中在对手双脚离地时故意将其放倒,故意攻击对手后背,用手猛击对手的脸部。
击倒
选手被击倒后裁判如拳击比赛一样开始10秒的读秒。在跆拳道比赛中一方由于对手发力而使其脚底以外的其他任何部位触地则判为被击倒。裁判也可在选手无意或无法继续比赛时开始读秒。
一旦出现击倒,则裁判喊"kal-yeo"意为"暂停",指示另一方退后,裁判开始用韩语读秒从1至10。即使被击倒的选手站起来欲继续比赛,他或她必须等待裁判继续读秒至8或"yeo-dul",然后裁判判定该选手是否能继续比赛。 若其无法继续比赛,则另一方以击倒获胜。
胜方
在除了决赛以外的其他比赛若以平局结束,则分数高的一方获胜。若双方仍旧平分秋色,则由裁判根据比赛中双方表现的主动性来决定在三回合各三分钟的比赛中哪一方占优。若为争夺xx的决赛,则双方进行第四回合即突然死亡回合的较量,率先得分者获胜,若无人得分,则裁判判定通过判断谁在该回合中占优而决定{zh1}的胜方。
防护服
??跆拳道是一项身体全面接触的运动,要求参赛选手穿防护服,头部、身上、前臂、胫骨、腹股沟佩带护具。比赛前所有参赛选手将接受检查以确保其穿上所要求的护具。
其他规则:
a.若同时出现的犯规在一种以上,则裁判以处罚较重的犯规为准。
b.若双方均被击倒且读秒至10后无法恢复,则击倒前得分高者获胜。
c.若选手得分后立即犯规,则其所获分数可判为无效,如故意摔倒(一种避免受击打的战术)。
d.头部被击中倒地的选手在30秒内不得参加比赛。
资格
1:选手资格
(1)属于某个在中国跆协注册的团体会员。
(2)当年度登记注册的运动员。
(3)必须持有中国跆协颁发的段位证书,或根据比赛要求持有响应的段位、级位证书。
2:选手的服装
(1)选手必须穿戴联盟所指定的跆拳道服装及防护用具。
(2)选手在上衣的背后须绣上号码。
(3)选手不能穿其他任何衣服以及附属品(如眼睛及装饰品)
重量级别
男子的重量 |
女子的重量 |
鳍量级:48公斤以下 |
鳍量级:40公斤以下 |
绳量级:48—52公斤以下 |
绳量级:40-44公斤以下 |
雏量级:52-56公斤以下 |
雏量级:44-48公斤以下 |
羽量级:56-60公斤以下 |
羽量级:48-52公斤以下 |
轻乙级:60-64公斤以下 |
轻量级:52-57公斤以下 |
轻量级:64-68公斤以下 |
中乙级:57-62公斤以下 |
中乙级:68-73公斤以下 |
中量级:62-67公斤以下 |
中量级:76-78公斤以下 |
重量级:67公斤以上 |
重量级:78-84公斤以下 |
|
超重量级:84公斤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