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客联盟:低碳概念xx都市新生活_中国帕客群:帕客运动,低碳生活帕 ...

2010-03-16 06:54:00 来源: (武汉)

      【帕客绿讯】在刚刚结束的的全国两会上,“低碳”成为一个重要的关键词,频频出现在代表委员们的议案提案中。俗话说,“人往高处走”。但在提倡健康生活方式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却追求“更低”:低脂、低盐、低糖、降压。而为应对全球变暖而再创的“新低”——“低碳”,则使低碳生活这一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得以迅速传播,并受到时尚人士的热捧。“低碳生活”,不光是指节电、节油、节气,它也可以带来健康享受。那么,为了节能减排,就让我们从改变衣、食、住、行、用、玩等生活细节入手吧——

衣:少买衣,多穿棉

生活场景

近日天气变暖,刘小姐迫不及待穿上了自己新买的花衬衣,却感觉身上瘙痒难耐,越抓越痒,皮肤上还出现了xx。到医院一查,原来是这件含有化纤的衣服导致的皮肤过敏。

减碳建议

资料显示,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即可减少2.5KG二氧化碳的排放。此外,棉质衣服比化纤衣服排放碳少,也更健康。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梁虹教授指出,毛织品、化纤品的衣物尽管穿起来轻松、挺括、色彩斑斓,但它们是通过化工原料提取,不仅排碳量高,还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容易导致过敏性皮炎,引起瘙痒、疼痛、xx或水泡。此外,化纤面料衣物透气和吸湿性差,影响汗液蒸发和皮肤呼吸,还容易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建议尽量少作为贴身衣物穿。

我们不妨通过搭配或改造,将一件衣服穿出不同风格,增加衣服的利用率,做一个省钱的时尚达人。此外,在面料选择上,不妨选择一些“低碳”材质,如棉质、亚麻、丝绸等xx织物,尽量避免选择化纤质地的服装。

食:少吃肉,多吃素

生活场景

小李是典型的“肉食动物”,近日偶尔体检,他被发现患有严重的脂肪肝。医生告诉他,正是因为他平时特别喜欢肉食,导致脂肪物质摄入过多,超过身体的生理需要,脂肪颗粒便在肝脏中积累下来诱发疾病。

减碳建议

数据显示,全球肉制品加工业排放的温室气体占排放总量的18%,甚至超过了交通业,而生产果蔬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仅为肉类的1/9。如果你从现在起转做一名素食主义者,每年的二氧化碳排量将减少约1.5吨。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夏豪教授指出,肉食者往往出现较低的健康水平。心脏病和癌症,尤其是胃癌、结肠癌的发病率与肉类的摄入量紧密联系,其他诸如憩室炎、大肠炎和阑尾炎等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也与食用肉类有关。调查发现,肉食者要比素食者早10年罹患各种退行性疾病。虽然我们并不提倡{jd1}的素食,但至少应该做到均衡膳食搭配,改变偏重肉食的习惯;少吃垃圾食品,多吃素菜瓜果。此外,低碳饮食还包括戒酒或适量饮酒,如果1个人1年少喝0.5千克酒,可减排二氧化碳1千克。

住:选择合适户型,避免过度装修

生活场景

尽管房价扶摇直上,多数人仍对豪宅大院趋之若鹜;而装修起来,更是无所不用之极。结果费时费钱不说,有时还因室内污染患病。

减碳建议

低碳时代,根据家庭人口数量选择合适户型最为重要,因为住房面积减少可以降低水电的用量,这在无形之中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节约了开支。研究表明,减少1千克装修用钢材,可减排二氧化碳1.9千克;少用0.1立方米装修用木材,可减排二氧化碳64.3千克。

室内装修应以简约、自然通风、采光为原则,不要过度装修。因为装修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对人体有很大危害。而在家庭内多摆放绿色植物,既可调节空气、xx异味,还可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

行:少坐车,多爬楼

生活场景

常年“蜗居”在办公楼里的人们,总是一边抱怨没时间运动,一边又视活动腿脚为大敌。上下一层楼,都要坐上电梯;距离不远,也要打的。而每天就在这上车下车、上楼下楼中,我们就为地球平添了几公斤的二氧化碳。

减碳建议

健康之道足下行。多走路,少坐车,上下楼尽量爬楼梯,这样既可以锻炼身体,也有利于减碳。

专家指出,远距离的上班族,应尽量选择低油耗、更环保的汽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而选择步行上班,可以健身、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每日食欲、防治颈椎疾病、促使骨骼强健、避免骨质疏松、锻炼两个足弓、预防静脉血栓等。此外,锻炼应选自然、健康的室外运动,而不是依赖电动健身器械来进行;应以适中强度进行,以不感到吃力为度。这样减碳又保健,可谓一举多得。

饮:随身带水杯,少喝瓶装水

生活场景

年轻的付小姐有辆心爱的车,上班靠它代步,xx就驾驶着它出游,这里变成了她移动的家,所以她总是在后备厢里放置足够的瓶装水,以保证随时有水喝。驾驶座旁边也会放瓶水,随时取用。

减碳建议

如今欧美一些国家正在掀起少喝瓶装水的倡议,好莱坞明星们也正兴起“自带水杯,喝健康温水”的小行动。因为生产瓶装水要比生产自来水所消耗的能源高1万倍,而那些瓶装水留下的聚酯瓶,无法自行降解,造成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董金狮指出,瓶装水在开封之后,如果短期之内不及时喝完,很容易滋生各种xx,发生变质,对身体带来不利的影响。另外,由于瓶装水所使用的聚酯瓶往往含有可能导致人体慢性中毒的双酚A、透明剂、色母剂等物质,尤其是当瓶子放置在温度很高的汽车后备厢里时,高温会让聚酯瓶发生变化,导致更多的有害物质渗透进入水中,成为健康隐患。

而一次性纸杯的大量使用则让我们听到了森林的哀吟。董金狮介绍,纸杯是一种存在较多隐患的饮水容器。首先有一些纸杯原料就是利用各种废纸制造的,尤其是纸杯上出现黑点、有异味,{jd1}不能使用;其次是很多纸杯都使用了荧光增白剂,而这种物质是一种明确的致癌物,由于纸杯都是“杯杯相套”放置的,所以纸杯的内壁也很容易被其他纸杯的外壁荧光增白剂所污染;同时,某些纸杯上所使用的油墨是劣质产品,其中所含的各种苯化物可能对身体造成潜在的伤害。因此,{zh0}不要长期使用纸杯作为日常饮水工具。

自带水杯,就可以让我们不但保护了环境,远离安全但不够健康的纯净水,还能让饮用水免受不安全饮具的污染,用新鲜活力的开水滋养身体,营造我们健康的身体水系。

用:拒绝“一次性”,科学用电器

生活场景

日常生活中,“一次性”的用具随处可见,如泡沫饭盒、一次性塑料勺、塑料购物袋、一次性木筷等;而忘关电脑显示器、只用遥控关电视、空调温度打到{zd1}等不科学的电器使用方式比比皆是。

减碳建议

塑料袋、方便筷——这两种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品,形象地展现了地球“发烧”的历程:人们大量使用塑料袋耗费石油资源,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一次性纸巾和卫生筷的大量使用,增加了树木的砍伐,减少了二氧化碳的吸收。研究证实,少用1个塑料袋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1克;只要少用10%的一次性筷子,每年就能减碳10.3万吨。

疾控专家指出,低碳生活应拒绝一次性用品。出门用餐可自带餐具,既环保,又防止了疾病的传播,健康又卫生;外出购物携带环保购物袋,尽量使用棉布质地的手帕;而随身携带水杯,还可以防止纸杯中荧光增白剂带来的健康危害。

此外过度使用电脑等电器,不仅辐射大,对身体损害大,容易产生疲劳,也增加二氧化碳排放。因此,应合理使用电视、冰箱、电脑等电器,及时切断其电源;空调在制冷时,尽量控制在26℃或以上。这些小细节小行为既减少能耗,还减少了垃圾,也有利于我们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帕客小贴士

二氧化碳计算器:算一算生活中的碳排放

烫衣服每件0.02千克

洗热水澡每次0.42千克

搭电梯上下一层楼0.218千克

开空调1小时0.621千克

看电视1小时0.096千克

听音响1小时0.034千克

开钨丝灯泡1小时0.041千克

用笔记本电脑1小时0.013千克

开车1公里0.22千克

每用1吨水0.194千克

搭高速列车1公里0.05千克

搭公交车1公里0.08千克

丢1公斤垃圾2.06千克

吃1公斤牛肉36.4千克



郑重声明:资讯 【帕客联盟:低碳概念xx都市新生活_中国帕客群:帕客运动,低碳生活帕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