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话围棋
――三中围棋的由来与发展之一
“海纳百川.周福生杯第三届围棋大合手”在如梦轩举行,一时间在海上刮起一阵围棋旋风。
随之,如下问题接踵而至:三中围棋由谁启蒙?经历哪些发展阶段?为何时至今日而历久不衰?其间又有哪些逸闻趣事?
作为三中围棋大部分发展阶段的亲历者与见证人,本人仅就个人所知,作为一家之言,尝试对上述问题释疑xx,谬误之处,待方家指正。
谁是三中围棋的启蒙之师?由于时间久远,说法不一,目前流行几个不同版本:
一曰“廖杏轩启蒙说”。持这种说法的代表为宝森,其文“另一种形式的纪念——海纳百川.周福生杯第三届围棋大合手侧记”可为明证。
二曰“侯承德启蒙说”。持这种说法的代表为斋主,其在“另一种形式的纪念——海纳百川.周福生杯第三届围棋大合手侧记”后的跟帖亦可证明。
三曰“无师自通说”,或为“模糊概念说”,亦有人持此观点。
平心而论,在三中老三届校友中认同“侯承德启蒙说”的人较多,它在一定程度上有较大可信度,“廖杏轩启蒙说”则基本可看作“道听途说”,何有如此说法,容在下慢慢说来:
侯承德老师曾为1955~1958年三中副校长,爱好围棋,据现在许多同学说,当初许多校友就是从侯老师那里知道围棋为何物且在他的教授下学会下棋的,这一说法目前在三中老校友中较为流行。
对{dy}种说法持否定的同学认为,廖老师只是喜欢围棋,但围棋水平不高,当时在学校时就有许多同学赢过他,若是从他那里学的围棋,何以会在很短时间内就超越他了呢?虽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但那也必须是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学习钻研后始可达到的境界,怎么可能在学棋之初就学生超越老师呢,故廖老师为启蒙老师的说法难以成立。
不同意侯老师为启蒙老师的人认为,在xx期间,侯老师已靠边站,自顾不暇,哪有闲情逸致教人下棋,且围棋为“四旧”之物,在扫荡之列,在人人自危之际,侯老师何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教学生下棋呢?
持第三种观点的同学认为,围棋进入我们视野,那已是1968年的事情,当时急风暴雨式的文化革命已进入尾声,1968年的文化革命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进入“后xx时期”,当时的三中校园一片萧条,满园衰草,同学无所事事,只能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当时正值风华少年,一种“维特式的烦恼”的暗潮在胸中涌动,一种“报国无门、无力回天”的郁闷之情在心中弥漫。当时流行在三中校园里的一首诗充分表达了部分高年级同学的苦闷之情:“春去也,蛤蟆噪如鼓,两年分配无消息,害得她不理我…”。看来,一部分不安分的高年级同学准备离开纷扰的尘世,踟躇徘徊在“伊甸园”外了。
而更多的同学的精力需要找到一个释放方式,围棋的公平性、竞争性及趣味性吸引了我们,作为一个剩余精力的释放口,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进入到这黑白世界,于是围棋和我们朝夕相处,如影随形、不离不弃地与我们这辈子结下不解之缘。
综上所述,究竟谁是三中的围棋启蒙老师的说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执一词、莫衷一是。
实际上,现在去弄清究竟谁是当年三中的围棋启蒙老师已无多大意义,就像炎、黄二帝是传说中的“中华人文始祖”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说,廖、侯两位老师不也是我们当年学习围棋的“人文启蒙老师”,难道不是吗?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