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印刷{zx1}技术发展趋势- zyh114132507 - zyh114132507 - 和讯博客
标签印刷{zx1}技术发展趋势 [原创 2010-03-20 21:05:32]   

标签主要应用于装饰、信息、识别、防伪、储运等五大领域。标签应用较多的行业和产品主要有:日化、化妆品、电子家电、医药、日用品、食品及饮料、超市零售和物流、工业相关产品、安全、防伪相关产品、环保相关产品等。

  据有关资料显示,全球标签市场发展迅速,2005年全球标签销售额预计达到620亿美元,近30年来每年增长5%~7%,各种标签产量达到330亿平方米,其中欧洲已超过100亿平方米,人均消费为15平方米。美国每年增长5%,日本每年增长3%~5%,中国、拉美地区、欧洲东部增长速度最快,为15%~20%。

  标签行业在欧美已经进入了一个稳定增长期,不干胶和薄膜材料增长迅速。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情况下,包装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是适应品牌设计的要求,一方面是适应贴标和实际使用的要求。在北美和欧洲,不干胶已经占到整个标签市场份额的50%左右,湿胶标签呈逐年下降趋势,薄膜材料比重增多,这与贴标机的大量使用和柔性版印刷的强势关系很大。另外,标签中缠绕标签、膜内标签和收缩膜套的增长率都超过了5%,其中收缩膜套去年在北美增长达14%,成为标签行业{zd0}的亮点,加上不干胶标签中薄膜材料的更多使用,这些都给印刷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印刷工艺更复杂,生产时减少浪费和提高生产率,产品更加精美,适合高速贴标,同样还要节省成本,这就要求有高生产率的机器设计,和投资针对专门业务的印刷机,业务发展后进行有效的组合,以面对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一些新的市场正在发展,如在国内刚起步的透明啤酒标市场。

  从国际上标签印刷采用新技术的情况和发展趋势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 非纸张和卷筒印刷的标签增长最快;

  * 数字设计和成像新技术应用比较广泛;

  * 多种用途、技术含量高的新品种的标签市场需要量大;

  * 射频识别标签(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来势迅猛。

  谈到新的技术动向,首先要数RFID无线射频智能标签,经过美国麦安迪、德州仪器等十几家公司5年的合作和开发,终于在麦安迪柔性版印刷机上实现了印刷天线和封装的联线生产,目前已经xx商业化,在北美已经有十几条线在正常运转,用印刷导电油墨的方法和联线封装,不但降低了RFID智能标签成本,同时也具备了高效和大量生产的基础,满足了未来物流领域的巨大需求,这项新技术也给标签印刷行业提供了空前的、巨大的发展机遇。

  据专家预测,到2015年全球预计每年将需要1万亿个射频标块,其中99%为标签形式。另据了解,全球{zd0}的零售商——沃尔玛公司最近已经要求前100家大供货商在2006年里,所有运到主要集散工厂的产品都要配有RFID标识;同样,也要求所有运到各个经销点的产品也都要用RFID(射频识别)。德国麦德龙集团于2004年11月开始大规模地扩展RFID的应用试验——“未来超市”。许多大应用系统开发商如Sun、SAP、Oracie、IBM、Microsoft等公司已经看到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商机,纷纷在其产品中集成RFID技术以满足未来这方面的巨大需求。这一举措已经被经济界人士认为是以“RFID”取代商品条码的一个明显信号。

  另外, RFID还具有难以伪造的特点,更容易得到普及应用。

  RFID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和工作上的便利,它意味着一种更为安全、高效、及时的数据采集方式,一个飞跃式发展的时代。而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会随之发生根本性变革,RFID的应用包罗万象,将是近年全球最热门的明星产业。

  这次我们在欧洲参观考察标签印刷企业还了解到国际上一些xxxx啤酒(如嘉仕伯、海内根等),现在他们都要求提供透明标签(塑料薄膜印刷),因为它对顾客更具有吸引力,更受消费者的青睐。在医药的药瓶上要求采用多层标签,把吃药的说明书印在多层标签里,一揭开标签即可看到使用说明,既方便又不易丢失。用起来非常方便,化妆品、洗涤用品等则普遍要求采用模内标签。

  国内标签印刷现状及市场新需要  [url=http://www.huizhouprint.com]惠州印刷[/url]

  我国的标签印刷始于 20世纪70年代末期,主要设备、技术、工艺和材料均来自日本、美国和台湾地区。

  目前标签印刷基本有三种印刷方式:凸版印刷、柔印、胶印。国内目前仍以凸印为主,柔印次之,少量用胶印印刷,今后发展趋势是柔印将占主导地位。


 

郑重声明:资讯 【标签印刷{zx1}技术发展趋势- zyh114132507 - zyh114132507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