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埋不住春天- 孔庆东- 孔庆东- 和讯博客
黄土埋不住春天 [原创 2010-03-20 22:20:51]   

 

 

黄土埋不住春天

 

昨夜无雨无雪,下了半宿黄土,北京已经好几年没出现这么不给政府面子的恶劣天象了。孔和尚一早去面试研究生,见校园里几匹肥猫,土头土脸,还在草坪上兀自奔窜,便开口喝道:“还他妈的祸害!你们这群脑满肠肥的王八蛋!把国家祸害成什么样啦?”猫对我的态度跟政府一样,好话就仰着脸听得很认真,坏话就扭过头假装没听见,继续沉溺于脏兮兮的躲猫猫运动中,倒显得孔和尚很没修养、很尴尬也。

上午面试了5名考生,有趣的是,5人都是外校的,但一追问,都受过北大毕业生之栽培,有的则是经常来北大听课也。考得都很不错,但可惜名额有限啊。北大平均每个导师带将近20个研究生,可中文系却每个导师平均不到1个。有关部门30年来大力扼杀文史哲,把大部分名额分给那些培养小商小贩的专业,不管是不是故意的,实际上都是在创造着亡国灭种的丰功伟绩也。

中午吃了盒饭,回来继续读吴晓东新出版的文集《文学的诗性之灯》。上海书店20101月版,是“海上风”丛书之一。吴晓东一直坚守他自我界定的文学性,并以此抵挡各种人生风云,由此xx出一种独特的格调和魅力。但这本书略微闪烁出一些他对文学性的反思和间离。他说是向《阳光与苦难》回归,我看不大像,书里涉及现代文学的那些文章普遍都传递了超出于“文学”之外的信息。中文系公认我们现代文学专业的学者都是“地主”,但在我们这个“地主群”里,吴晓东是多少带有“资产阶级韵味”的一个,我对吴晓东最经典的调侃就是“坐在炕头上喝咖啡”。读着吴晓东的文字,我不由得就想到一部法国电影:《资产阶级审慎的魅力》,这个片名的组合意象,用到晓东身上,是那么恰如其分也。

收到上海退休教师于国强的信,说在《教师月刊》0912期上读了孔庆东《妹子的麦》,感觉“这个姓孔的可真会写书评,古今中外,横绝八荒。” 于老师,您知道我的名字太晚啦,孔和尚的书评,从小学开始就卓然自成一家,常常三言五语,就让同学们五体投地,只是那时不曾写出来,更不曾发表罢了。

又收到湖南小胥的来信。既然带着孔老师的书到了新疆,那就心连浩漠、情满天山吧。你写的“原滋原味”应为“原汁原味”。你说我讲的道理很呵护人,是因为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看问题,站在时代的风浪上想问题,你分析得非常正确。大家都这样做,孔老师就用不着那么累了。

昨天319号,本来晚上要看话剧的,但是接到通知,要参加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筹备会,就把话剧放弃了。

白天读了些任不寐先生的文章。任不寐根据中新社的官方报道指出:中国每年发生伤害7000万人,死亡80万人,占总死亡数的11%伤害已成为中国130岁年龄段人群的{dy}死因。该消息来自第三届中国伤害预防与控制学术会议,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官员和各方专家与会。据世界银行估计,到2010年,中国每年将有140万人因伤害而夭折。这意味着中国每年发生200次九一一袭击,三四次南京大屠杀。这种悲剧在相当程度上是社会秩序崩溃的结果,而这种状况正是稳定压倒一切政策下发生的。政府固然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那些负有代表资格的各类精英,同样有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令政府极为欣慰的是,广大被洗脑的人民,对每天因各种伤害而血肉模糊死去的3千个同胞丧失了感觉,他们都被吸引到追问半个世纪之前的“三年困难时期”到底饿死多少人的问题上去了。正常的老死、病死之外,华夏大地每天打死、砍死、捅死、勒死、毒死、撞死、砸死、摔死、淹死、烧死达3千人,这就叫《今天是个好日子》。

《中国打工文化报》第9期用整个{dy}版讨论了中国反恐演习居然以工人讨薪为演练对象的反人民、反人类行为。中国几亿天天上网的朋友们,你们自以为通过上网就耳目灵通,知道天下信息了。你们知道中国的某些武警xx在进行反恐演习时,假想敌是“工人为了讨薪引发群体性事件”么?咱们遵照xxx同志的思想,且不论姓社姓资,世界上可有这样一个国家,公然让国家机器以它的底层人民为假想敌、随时准备剿灭吗?左派右派你们整天瞎吵吵啥呀?没准哪天反恐演习的对象就成了“少数学者吵架引发群体性事件”了。有朋友说我的《武大郎一周大事记》讽刺得太尖锐了,其实跟这件事比一比,我那篇文字简直是太温和啦。

《军事文摘》继续连载孔庆东的元帅情缘系列。0911期发表《晴天恨海陈老总》,12期发表《福寿双全智慧深》,2010年第1期发表《在韩国讲韩战》,第2期发表《长看春意在人间》。这不仅是一本以飞机大炮让军迷过瘾的专业期刊,同时也是一本站在中国人民立场的正义刊物。

《中华文学选刊》2010年第3期刊载的长篇是郭敬明的《小时代2.0》,语言极为粗糙,而且病句极多,以病句开始,以病句结尾,写得太不认真了。郭敬明的作品本来不以思想性和现实性见长,语言特色是其品牌的重要保证,如果这样不认真下去,就变成纯粹的商业写作了。

前天318号下午,到中文系与东京大学代田智明教授座谈,主要谈了xx问题。日本跟韩国一样,{zyx}的一批学者都是xx时期读着xxx的著作成长起来的。晚上在勺园用餐,喝的长城葡萄酒。晚上读了一些报刊。

《大学指南》20103月号《2010年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全解析》一文,高度评价了北大的语文题,认为将基础知识与创新能力结合得非常好,富有文化特色和历史高度。

《善者》2010年第3期继续载完孔庆东《儒家文化与侠义精神》。

《楚天都市报》经常发表我的博文,只给寄稿费却不给寄样报,说是因为有删节,怕我生气。孔和尚宽宏大度曰:“赦尔无罪。”于是日前寄来两份,除了31号发表的《妹子的麦》之外,21号还有个叫王光华的写了篇吹捧俺的文章《谁的岁月风满楼》。吹捧不要紧,只要情意真。吹捧我一个,幸福天下人。

《南方文坛》2010年第2期毛尖的文章和毛尖的专辑都非常好。我是在公交车上一气读完的。毛尖勇敢地说出:“在今天,批评将承担起历史上所有的文学任务。”这是我非常赞同的。王国维指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诗宋词元曲明说,那么当代最核心最重要的文体是什么?孔和尚告诉大家:“就是评论!”尽管其他文体还在发展延续,但只有评论,才能代表这个时代。这个时代{zyx}的评论家,就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作家。今天你收藏几本长篇小说,绝不如收藏几本孔庆东文集、毛尖文集更保值也。那些指责鲁迅不写长篇小说的糊涂虫们,就像指责女娲不穿衣服的小丈夫一样,其文学见识只能借用xxx的诗句说:“域外鸡虫事可哀。”

317,到高大哥那边办事,晚上吃的饺子,查了查宛平县材料。看到一则通知,大连市“预拌混凝土和工程检测协会”发布公告,增补大连新联混凝土有限公司董事长孔庆东同志为常务理事。孔和尚觉得“混凝土”这个意象不错,我不想当红花,也不爱当绿叶,我宁愿成为巍巍祖国脚下的一块呆傻粗笨的混凝土。

惊悉清华大学中文系的老系主任徐葆耕老师不幸于314日去世了。大家都很悯然。徐葆耕老师治学和为人都非常宽厚,深得我们这一代同行的敬重。我上大学时,得知他是电影《邻居》的编剧,非常崇敬,那是80年代初期非常优秀的影片,得过金鸡奖的。后来我又听说,xx后期那部惊天动地的《决裂》,徐葆耕老师也参与了编剧,而且北大中文系的一些知名教授还参与了表演,我更觉得徐老师了不起。我读研究生后,在导师钱理群家中,认识了徐葆耕先生和蓝棣之先生,他们都对我温勉有加。我当老师后,去清华请过徐葆耕老师来北大讲座。徐老师讲的清华学派,实事求是,不偏不倚,再现了老清华的风采。至今我走在清华校园,看到那些百年老建筑,都低回向往不已。看他身体一向清健,不料73岁就突然走了,真是令人悲伤无语。

收到一本墨武写的《江山》{dy}部《初入帝都》,云南人民出版社0911月版,号称“{zj1}阅读性历史小说”,6位作家推荐。我翻了翻,水平确实不孬,但远没有宣传得那么好。现在很多年轻作家,喜欢综合大师的特色于一炉,例如此书号称“金庸的故事,古龙的幽默,黄易的创意,二月河的厚度”,结果却是四不像。不如返归自我,就像韩寒郭敬明蒋方舟那样写,即便有些傻话、有些病句,也能真正留在文学史上。

《当代文坛》2010年第2期有几篇文章我很感兴趣。万秀凤对《平凡的世界》现象进行的历史考察及研究,宋琦、周俊《论武侠小说结构模式的变迁》,肖鹰《析中国大片的致命缺陷》,陈庆《博客文学:“零壁垒”的“自媒体”文学形态》,都论述了比较重要的问题。

另外推荐一本党刊。作为一名党支部书记,我其实很少阅读党组织给我订的刊物《北京支部生活》,因为我觉得这类刊物办得太死板、太官气。但最近一边开会一边读了2010年的第3期,还真有几篇文章吸引了我。一篇是孙果达的《四渡赤水甄义》,一篇是梁衡的《碑不自立,名由人传》,一篇是张宇写郭沫若的《见物思人忆文豪》,一篇是李志远《钱学森的“在意”和“不在意”》。和平年代的党刊,能有几篇文章让孔和尚这样挑剔的人读下去,也真是办得很有水平了。

窗外黄尘散去,夜空渐渐晴朗。是《梦驼铃》里唱的吧:“黄沙吹老了岁月,吹不老我的思念。”那么孔和尚说,黄土埋得住几只懒猫,埋不住势不可挡的春天。

说到春天,就想起80年代。写一段“郁保四照相”来结尾吧。

春暖花开,晨光明媚。海棠春睡诗社副社长郁保四,一大早在未名湖畔读英语,见后勤工人油漆长椅,便凑前问道:“师傅,这椅子几时方可以坐啊?”

师傅说:“天暖和啦,油漆干得快,大概晚自习时就能坐了。”

保四闻听,灵机一动。午饭后买了3包过期话梅,又向班长遇凯借了傻瓜相机,跑到83级宿舍道:“王哥,孔哥,海棠花都开哉。我买了话梅,借了相机,咱们到未名湖照相去吧。”

王孔皆很高兴,三人来到湖畔。

郁保四道:“二位哥哥坐到长椅上,我先给社长和书记照张合影吧。”

老孔谦让道:“长幼尊卑,不可废也。王社长德高望重,先给老王照张单人的吧。”

老王毅然摆手曰:“不。保四今天之举,令我十分感动。{dy}他心里装着咱们诗社,策划了这个大型摄影活动。第二他尊敬前辈,不居功自傲。第三他还、他还特意买了话梅。我们以前对保四的评价,有失公平啊。因此我决定,今天这{dy}张相,要给保四照,同意的举手。”

老孔连忙举手道:“赞成!保四坐下,我来给你照。”

保四摆手道:“小弟才疏学浅,兄长面前,哪里有小弟的座位?”

老王曰:“别谦让了,今天就破例一回,一定给你先照。”

保四踌躇曰:“先照也可以,站着照吧。”

老孔上前,一把夺过相机:“别推三阻四啦,王哥给你面子,你不能往未名湖里丢啊,快坐下。”

保四说:“不,我不能坐。”

老王过来,与老孔一边一人,捉定了郁保四的臂膀,就往长椅上按去。

保四挣扎尖叫曰:“哥哥,我不要啊!哥哥,我不要啊!”

二人不管保四之哀嚎,将他狠狠按到椅子上。老孔退后,咔咔便照。老王曰:“别闭眼,别闭眼!睁开,睁开!”

定睛一看,郁保四昏厥矣。

 

 

本期博客思考题:

 

1、          你知道什么是“士敏土”吗?(小学题)

2、          北京为什么会下黄土?(中学题)

3、          “地主”是不是意味着很“土”?(大学题)

  

郑重声明:资讯 【黄土埋不住春天- 孔庆东- 孔庆东-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