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基础电子知识(185-226)

简单基础电子知识(185-226)

185)场效应晶体管的简称:场效应管

186)概念:是一种场效应原理工作的半导体器件。

187)分类:
(1)分为结型场效应管和绝缘栅场效应管两大类;
(2)又有N沟道和P沟道之分;

188)文字符号:VT

189)主要参数:
(1)饱和漏源电流
(2)夹断电压
(3)开户电压
(4)跨导
(5)漏源击穿电压
(6){zd0}耗散功率
(7){zd0}漏源电流

190)特点:由栅极电压控制其漏极电流,是电压控制器件。

191)主要作用:
(1)放大
(2)恒流
(3)阻抗变换
(4)可变电阻
(5)电子开关

192)缘缘栅场效应管也叫: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

193)绝缘栅场效应管简称:MOS场效应管

194)MOS场效应管的分类:分为耗尽型MOS管和增强型MOS管;

195)场效应管还可分:场效应管还有单栅极管和双栅极管之分

196)双栅场效应管:双栅场效应管具有两个互相独立的栅极G1和G2,从结构上看相当于由两个单栅极场效应管串联而成,其输出电流的变化受到两个栅极电压的控制。

197)场效应管的分类用图表示:
场效应管
结型:N沟道和P沟道
绝缘栅型:耗尽型和增强型;耗尽型:N沟道和P沟道;增强型:N沟道和P沟道

198)场效应管的图形符号:
结型N沟道,结型P沟道,MOS耗尽型单栅N沟道,MOS耗尽型单栅P沟道,MOS增强型单栅P沟道,MOS增强型单栅P沟道,MOS耗尽型双栅N沟道,MOS耗尽型双栅P沟道。

199)识别场效应管
(1)场效应管一般具有3只引脚(双栅管有4只引脚),分别是栅极G,源极S和漏极D。
(2)它的功能分别对应于双极型晶体管的基极B,发射极E和集电极C;
(3)由于场效应管的源极S和漏极D是对应的,实际应用中可以互换。

200)饱和漏源电流:饱和漏源电流IDSS是指结型或耗尽型绝缘栅场效应管中,栅极电压UGS=0时的漏极电流;

201)夹断电压
(1)夹断电压UP是指结型或耗尽型绝缘栅场效应管中,使漏源间则截止时的栅极电压;
(2)图5-26所示为N沟道的UGS-ID曲线,从图中可以明确看出IDSS与UP的意义;
(3)图5-27所示为P沟道管的UGS-ID曲线;

202)开启电压
(1)开启电压UT是指增强型绝缘栅场效应管中,使漏源间刚导通时的栅极电压;
(2)图5-28所示为N沟道的UGS-ID曲线,从中可以明确看出UT的意义;
(3)图5-29所示为P沟道的UGS-ID曲线;

203)跨导:
(1)跨导GM是表示栅源电压UGS对漏源电流ID的控制能力;
(2)即漏源电流ID变化量与栅源电极UGS变化量的比值;
(2)GM是衡量场效应管放大能力的重要参数;

204)漏源击穿电压
漏源击穿电压BUDS是指栅极电压UGS一定时,场效应管正常工作所能承受的{zd0}漏源电流;

205){zd0}耗散功率:是指场效应管性能不变坏时所能允许的{zd0}漏源耗散功率;

206){zd0}漏源电流:是指场效应管正常工作时,漏源间所允许通过的{zd0}电流;

207)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
场效应管的基本工作原理如图5-30所示(以结型N沟道管为例)
由于栅极G有负偏压(-UG),在G附近形成耗尽层;
(1)当负偏压(-UG)的{jd1}值增大时,耗尽层增大,沟道减小,漏极电流ID减小;
(2)当负偏压(-UG)的{jd1}值减小时,耗尽层减小,沟道增大,漏极电流ID增大;
(3)可见,漏极电流ID受栅极电压的控制,所以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型器件;
(4)即通过输入电压的变化来控制输出电流的变化,从而达到放大的目的;

208)放大
场效应管具有放大的作用;
(1)图5-31所示为场效应管放大器;
(2)输入信号UI经G1耦合至场效应管VT的栅极;
(3)与原来的负偏压相叠加,使其漏极电流ID相应变化;
(4)并在隔离直流后输出,在输出端即得到放大的信号电压U0;
(5)经C2隔离直流后输出,在输出端即得到放大了的信号电压U0;
(6)ID与UI同相,U0与UI反向;

209)恒流
场效应管可以方便地构成恒流源,电路如图5-32所示,恒流原理是:
(1)如果通过场效应管的漏极电流ID因故增大,源极电阻RS上形成的负栅压也随之增大,近使ID回落;
(2)反之亦然,使ID保持恒定;
恒定电流ID=UP的{jd1}值除以RS,
式中,UP为场效应管夹断电压;

210)阻抗变换
(1)场效应管很高的输入阻抗非常适合作阻抗变换,图5-33所示为场效应管的源极输出器;
(2)场效应管源极输出器具有更高的输入阻抗和较低的输出阻抗;

211) 可变电阻
(1)场效应管可以用作可变电阻,图5-34为自动电平控制电路;
(2)当输入信号UI增大导致U0增大时,由U0级二极管VD负向整流后形成的栅级电压-UG的{jd1}值也增大,使场效应管VT的等效电阻增大;
(3)R1与其的分压比减小,使进入放大器的信号电压减小,最终使U0保持基本不变。

211)阻抗变换
(1)场效应管很高的输入阻抗非常适合作阻抗变换,图5-33所示为场效应管的源极输出管;
(2)场效应管源极输出器具有更高的输入阻抗ZI和较低的输出阻抗ZO;

212)电子开关
(1)场效应管可以用作电子开关;图5-35所示为直流信号调制电路;
(2)场效应管VT1,VT2工作于开关状态,其栅极分别接入频率相同,相位相反的方波电压;
(3)当VT1导通,VT2截止时,UI向C充电;当VT2截止,VT2导通时,C放电;
(4)其输出U0便是导与输入直流电压UI相差的可变电压;

213)引脚识别与检测
(1)万用表置于“R*1K挡”用两表笔分别测量每两个引脚的正、反电阻;
(2)当某两个引脚间的正反向电阻相等,均为数千欧时,则这两个引脚为漏极D和源极S(可互换),余下的一个引脚为栅极G;

214)区分N沟道与P沟道场效应管;
万用表置于“R*1K”挡,黑表笔接栅极G,红表笔分别接另外两个引脚;
(1)如果测得两个电阻值均很大,则为N沟道场效应管;
(2)如果测得两个电阻值均很小,则为P沟道场效应管;
(3)如果测得结果不符合以上两种情况,则说明场效应管已损坏或接触不良;

215)估测场效应管的放大能力;
(1)估测结型场效效管的放大能力;
(A)万用表置于“R*100”挡,两表笔分别接漏极D和源极S;
(B)然后用手握住栅极G(加入人体感应电压),表针应向左或向右摆动;
(C)表针摆动幅度越大,说明场效应管的放大能力越大;
如果表针不动,说明该管已坏;
(2)估测绝缘栅场效应管(MOS管)的放大能力;
(A)由于其输入阻抗很高,为了防止人体感应电压引起栅极击穿,不要用手直接接触棚极G;
(B)而应手拿螺比刀的绝缘柄,用螺丝刀的金属杆去接触栅极G,判别方法与测量结型场效应管相同;

216)晶体闸流管:是一种功率型半导体器件,也叫可控硅,是一种具有3个PN结的功率型半导体器件;

217)分类:
(1)单向晶闸管;
(2)双向晶闸管;
(3)可关断晶闸管;

218)简称:晶闸管;

219)也叫:可控硅;

220)文字符号:VS

221)主要参数:
(1)额定通态平均电流;
(2)正反向阻断峰值电压;
(3)维持电流;
(4)控制极触发电压和电流;

222)特点:具有可控的单向导电性;

223)作用:晶体晶闸管具有以小电流(电压)控制大电流(电压)的作用;

224)晶体闸流管的图形符号
单向晶闸管(阳极受控)
单向晶闸管(阴极受控)
双向晶闸管;
可关断晶闸管;

225)晶体闸流管的引脚
(1)晶体闸流管有3只引脚;
(2)单向晶闸管的3只引脚分别是阳极A,阴极K和控制极G;

226)额定通态平均电流IT
指晶闸管通过所允许通过的{zd0}电流正弦电流的有效值;

227)正向阻断峰值电压UDRM
指晶闸管正向阻断时所允许重复施加的正向电压的峰值;

228)反向峰值电压URRM
指允许重复加在晶闸管两端的反向电压的峰值;

229)维持电流IH
指保持晶闸管导通所需要的{zd0}正向电流;

230)控制极触发电压和电流
控制极触发电压UG和控制极触发电流IG是指晶闸管从阻断状态变为导通状态时,所需要的最小的控制极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

231)工作原理
(1)单向晶闸管是PNPN4层结构,形成3个PN结,具有3个外电极A,K和G,可等效为PNP,NPN两晶体管组成的复合管,如图6-5所示;
(2)在A,K间加上正向电压后,管子并不导通;
(3)当给控制极G加上正电压时,VT1,VT2相继迅速导通;
(4)此时即使去掉控制极的电压,晶闸管仍维持导通状态;

232)无触点开关
(1)晶闸管可以用作无触点开关;
图6-6所示为xxx电路
(2)当探头检测到异常情况时,输出一正脉冲至控制极G,晶闸管VS导通使xxx切断开关S才停止报警;

233)可控整流
(1)晶闸管可以用作可控整流,电路如图6-7所示;
(2)只有当控制极有正触发脉冲时晶闸管才导通进行整流,而每当交流电压过零时晶闸管关断;
(3)改变触发脉冲在交流电每半周内出现的迟早,即可改变晶闸管的导通角,从而改变输出到负载的直流电压的大小;

234)检测PN结
(1)万用表置于“R*10欧”挡,
黑表笔(表内电池正极)接控制极G,红表笔接阴极K,这时测量的是PN结的正向电阻,应有较小的阻值;对调两表笔后测其反向电阻,应比正向电阻明显大一些;
(2)黑表笔仍接控制极G,红表笔改接至阳极A,阻值应为无穷大;对调两表笔后再测,阻值仍为无穷大,这是因为G,A为两个PN结的反向串联;

235)检测单向导电性
(1)万用表置于“R*1欧”挡,黑表笔接阳极A,红表笔接阴极K,表针指示为无穷大;
(2)用螺组织上刀等金属将控制极G与阳极A短接一下(短接后即断开),表针应向右偏转并保持在十几欧姆处,否则说明访晶闸管已损坏;

郑重声明:资讯 【简单基础电子知识(185-226)】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