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王利芬的朋友可以进来看看......

今日(2010.3.17)凌晨,央视主持人王利芬正式在博客中声明,她已辞去央视职务创办优米网,而优米网作为一个全新的网络平台也同期上线。<优米网 >

记得5年前到书城购买王利芬的《对话美国电视》,书城的工作人员一脸茫然的问,王利芬是谁?然后书城工作人员从影视节目制作类书籍找到新闻类,最终在大学教科书类别里找到了一本。面对我的感谢,一位年轻点儿的问,她是教电视制作的?我很无语。是啊,5年前她就是这个样子——最为一个制片人、主持人,节目受众面很窄,但她的书归类到大学教科书还是相当靠谱的。随着《赢在中国》的热播,很多观众认识她了。《赢在中国》之后,她寂静了一段时间,再露面时相貌身材变化极大,传言四起。美容是个人的事,适应是观众的事,看到她的新面孔,我也一时难以接受,人都有审美习惯啊。以下是我选载的几篇王利芬散文,希望大家喜欢。

王利芬散文:静默的感谢

http://www.sina.com.cn 2000112116:50

  因为我几乎有一年的时间不曾在那盏伴我十多年的灯光下和我喜爱的音乐声中写作了。回首之时心中真是暗暗吃了一惊,三十年的人生中曾经有近十年的时间写作几乎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当我试图重新找回这种我曾确信早以变成我生命中一部分的生活状态时,我发现时间的流逝近乎无情。我身旁依旧萦绕着柴柯夫斯基的降B小调{dy}钢琴协奏曲,我眼前的灯光温暖如昨, 然而我的文字和思绪却出奇的纷乱。

  我将柴柯夫斯基又换上了帕尔曼,于是,一种很是遥远的思绪在心头缓缓升起,然而,我依旧呆坐。

  时间真的很是无情。昨天灿烂的玖瑰今天在她无力地垂下的头上竟找不出她明艳的线索,昨天能牵动每一根兴奋神经的语言今天变成了老声长谈,昨天走着的那条小巷似乎在驶向幸福的彼岸,今天它却延伸得出奇地平庸,昨天写作对于我来说是生命中{zh0}享受,今天却变成一种煎熬。

  我的双手连我的昨天都抓不住,我还能拥有什么!我只好静听帕尔曼如泣如诉的琴声。一曲完后立体声音响中的掌声使我如同坐在他的台下一般。我常想,人生的舞台就是为这样的人设置的。每次在黑暗中听他的演奏时,我就透彻地体会到了人与人的巨大差异,体会到有些人的存在就是让众多的人感到自已的无足轻重。这位身残的小提琴家用身理上的缺限和流溢在他指尖的天才对上帝不公进行了{zh0}的嘲弄。

  终于在他的乐声中,我搜寻到了我曾有过的写作冲动,似乎每一次都是在台里的电梯中。

  记得有人说过负责放电梯音乐的人可以做广播电台的音乐编辑,而对于我来说,除了有此同感外,还心存一份感激之情。因为就是在这个来去匆匆的狭小的空间里,轻轻飘荡的乐声让我在忙碌忙乱的今天里常常接通了我的昨天。

  电梯中放的大部分音乐是恋人罗曼曲。这些曲子是在十多年前大学宿舍的一个很筒单的录音机里熟悉的,那台录音机的样子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因为我对西方音乐的熟悉几乎来自它。当时市面有一整套恋人罗曼曲卖,一共八盘,价钱已记不清,只记得当时认为很贵,我手中的几盒很为同伴们羡慕不已,同室的一位女伴听到蓝色的爱一曲时曾深情地说,如果谁送给她一套恋人罗曼曲她就嫁给谁。这位女伴的丈夫{zh1}是否送过这套曲子我至今不知,但我在这些旋律的包裹中却能检索青春期情感的踪影和理想轨迹。在那些熟悉而难忘的乐声中,我的心底常常会铺上一层春意的暖色,在这个主基调的色彩中,一切变得那么柔和可以理喻。

  电梯中有一次竟放了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片断,当时走进电梯的人很多,当这首曲子接触到我的耳膜时,我一下子回到一片黑压压的树林前。在武汉大学教书的日子里,我宿舍的窗户正好对着珞珈山,山上的大树黑黑的一片,每当黄昏来临,这片树林在橙黄的天际划上一道优美的曲线之时,我总习惯将走廊里锅碗瓢盆的声音关在门外,放着我喜爱的乐曲,向着窗外的方向坐着,当然培尔金特是我常放的曲崐目。然后看着暮色在树稍由淡变浓,南方的空气是湿润的,我伸手似乎就抓住刚刚消逝的光阴,因为我手中会留有一星半点的潮湿。{zh1}当我xx置身在黑暗中,对面枫园的点点灯光出现后,我便将点点的灯光想象成星星,而挡住灯光的林子在崐眼里也成为了森林,也就是在这时,在静静静地体会一钞一钞的时光流逝中,看着眼前的黑森林时,我似乎越来越理解了格里格,也理解了许多我终生仰慕的人。因为没有挪威的森林就没有格里格的培尔金特,没有芬兰的森林就没有西贝柳斯,没有德国的森林就没有贝多芬没有康德,没有俄罗斯的白桦林就没有柴柯夫斯基,我总是想,喜多朗当初在丝绸之路冥想时,一定将眼前的黄沙幻化成了无边的森林,崐否则,他的作品不可能走出东方音乐过于强调叙事的风格而跻身于世界音乐大师之列。

  要命的是,那天电梯已到20楼,而华彩乐段却刚刚出现,我真想等到听完再下,但是我还是下了,依依不舍地下了。下完之后问自已,为何不可以听完,为什么我的生活永远由一串串透着理智的日程和计划填充着?有时真想在一个不知道是星期几的日子去踏上一个不知目的地的行程。在电梯里这种刚刚遇上华彩乐段或者只剩下{zh1}一句时候真的一种折磨,有意思的是我竟没有一次因为听完整而忘了下电梯。可能是我成熟了理智了的缘故吧!但是,我真的害怕这种成熟的到来,它会挤压掉我生命中已经不太多的鲜活。所以我在遇到这种时候只好总是一下电梯之后便在心里将未完的乐段或乐句续起,就象续起一个旧日的幽梦。这种白日梦一走到办公室前就无影无踪。

  新闻没有昨天,永远只有明天即将发生的事在等待,然而人却需要昨天,它是我生存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维度。在劳碌之中我常常内心涌起感激之情,感谢这个我从不认识但曾让我常常在瞬间接通过去的人,是他让我不至于太清晰地感到昨天与今天的断裂声。在我身边,常常有这种一种让我涌起这种情感的人,我常常很难说得上这些人为我做了些什么,而是给我的一种感觉,长大之后我越来越看重这种感觉,它的厚重和整体远比单薄的语言耐人寻味。

  在编辑组有一群憨厚的人,他们整天在默默地做着许多不出名不得利但又必须有人做的事,他们的希望我很看重,即使在我没有灵感时我也要完成任务,我们这个时代似乎越来越看重精明看重算计而不再提起憨厚这两个本应是很好的字眼,我希望用我的尊重来对他们作一些微不足道的补偿。

  在我写这篇小文感谢那位不知名的放音乐同事时,我也一并感谢他们。

.

王利芬散文:让思绪飞翔1998.8.30日于北京)

http://www.sina.com.cn 2000112117:03

  听说本期调查月刊是想出一个有关上几周节目的特集,但我实在不想再让xx属于个人溟想的空间由工作来挤占,在电视上整天说着国家的话人民的话,下来写感想再继续说着有关节目的话,会对个人立体生活形成一个大扫荡。扫掉的是灵感和创造,剩下的是死气沉沉的宽敞。电视是大众的,文章是个体的,当这两者混淆不清时,它会让你在关于所谓节目的纠缠中逐渐变得机械而简单,从而反弹到工作状况时是一种苦役式的劳作。我们置身其中的带有大众流行复制特征的现代社会本身就在一点点消解人的个性,如果从事大众传媒的人再没有自已应有的空间,我害怕灵性会一点点变得粗糙甚至会渐渐长出一片荒芜的野草。

  所以在不工作的日子我宁愿让喜多朗带我领略日出日落的大漠风光,任凭格里格给我吹来波罗的海的和风,和歌德一起享受慕尼黑辽阔的森林下斑驳的阳光,听邓丽君用褪色的嘴唇诉说她爱的缠绵,请徐志摩挥洒出他在剑桥边招手的飞扬,让莫札特的安魂曲使我的魂灵肃静,乘着胡里奥歌声的翅膀在西班牙的上空俯看长空下白云的随意飘荡。。

  有时下班步行回家,满脸疲倦满眼发酸,籍着视线的模糊让繁忙的叫卖声和汽车喇叭声置于背景,让我所需要的人和事渐渐走入前景,然后打亮舞台的聚光灯,在细细的品味和揣摩中,美丽的一点点放大,动人的一点点凸现,动人和美丽的叠加能让人感到一种眩晕式的热情激荡。

  学者赵鑫珊走在上海南京路上猛抬起头看到西天一轮似滴血的残阳时发出了对生命消逝的感悟,在妻子孩子熟睡后面对黑沉沉的天幕心仪着天外星星,那是他作为哲人对生活的一种反思和追问,作为非哲人的我,更喜欢的是一种搜寻式的感知和一种行云流水式的畅想,这会放大生活的精妙,哪怕是一种灼人的浓情也不会在天长日久后退烧。一旦遇到一两个音符的诱发,它就会一点点如游丝般活跃起来,牵连出一串串波澜的回荡,即便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苦,也会在缓缓的吞咽中得到沉淀,使它作为打磨自已承受力的一个仪式,一个凭悼的依据,一种检测自已的幸福与否的测试仪,一次重新的打量或者埋葬。

  人最美好的阶段莫过于作为一个成熟女人或者男人对周遭感知最细腻的时光。有了这种细如丝缕般的感知才会有在溟想世界中飞翔。

  二年前我在曾在四川采访,汽车在一个又一个的大山中奔波跌宕,在身心憔悴的恍惚中,一座座青色的山峦从眼前重重叠叠掠过,仿佛我总也走不出他的屏障。在一整天的相依相随中,一股情感的涌流莫名地爬到胸口并慢慢激荡,车窗外的大山也变得越来越豁亮,满山都是泛着青绿色的鳞光,车在飞扬绿色中奔驰,绿色使车身在摇晃。我知道是那些山那些我走了一整天都不曾离开他们的山、那些沉默不语的山、那些厚重而可靠的山、那些永远也不移动的山、那些从不张扬从不夸耀的山、那些能溶解我的山让我感到了他的忠诚他的威严他的人格他的固守他的执着他的坚持他的不屈,他的默默的承受和从不启齿的委屈......他的扑面而来使我在凝望中热情如潮泪流满面,就好似一个游子历经世间苦难衣衫褴褛地和他的故乡相拥,因为只有故乡才能识别他的破衣褴衫包裹着怎样的辛酸和寸寸似断的柔肠。

  在马不停蹄地走南走北的疲惫中,在跋涉的困顿中,在失望的哀叹声中,山就是故乡山就是爱的故乡山就是精神羁旅的故乡。我现在理解了为什么张承志在清晨草原挂着露珠时跨过小沟猛地发现青春在体内嘎嘎作响,因为当山峦的青色浸透我的眼底时,我找到了我精神的锚地和我的向往。我不知道从前对于水的热情是否冥冥中上天为了让我更好地识别山的一种苦心安排,但无论如何山以他蛰伏在心底的热情拥抱了我的疲惫我的迟钝和我在此之前对他视而不见的漠然,他以极其的耐心和耐受力守侯了这份本该早就对他流的热泪和浓浓的感伤。

  心里有山的人生活才会轻快,因为有山的厚重相称托,轻快也是立体的,贝多芬的《春天奏鸣曲》中小溪的欢快是因为在大山的怀抱流淌;心里有山的人才敢漂泊才敢走远路,因为山是漫漫长旅中照耀前行的火光;山是锚地是驿站,山会守着你莫名的忧伤清晰的向往,守着你眉宇间的飞扬也守着你双眼的昏黄,守着你快乐的新生更会守着你不期而遇的死亡。

  当汽车穿行在山中,当车内有喜多朗的音乐在轰响,你会觉得如果眼前不是幸福走遍天涯海角都只会怅惘,你会渴望自已能做一棵树依恋在山的怀抱,枝叶摇动与山的呼唤混为绝响,你当然会品味出那该是一种怎样xx的神往!



郑重声明:资讯 【知道王利芬的朋友可以进来看看......】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