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震荡,最终一定以某级别的第三类买卖点结束。但问题是,如何预先给出有参考价值的提示,也就是如何去监控这震荡是在逐步走强,还是逐步走弱,这是一个有操作价值的问题。当然,顺便地,可以为每次的震荡高低点的把握给出一个大致的区间。
一个中枢确立后,中枢区间的一半位置,称为震荡中轴Z。而每一个次级震荡区间的一半位置,依次用Zn表示,当然,最标准的状态,就是Zn刚好就是Z,但这是很特殊的例子。
显然,Zn在Z之上,证明这个震荡是偏强的,反之偏弱。震荡的中枢区间是[A,B],那么,A、Z、B这三条直线刚好是等距的,Zn的波动连成曲线,构成一个监视中枢震荡的技术指标。
当然,只要有波动,就可以用类似中枢、走势类型之类的手段去分析,不过Zn的数量不会过于庞大,不会超过9个数据,超过了,次级别就要升级了,所以这样的分析意义不大。
一般来说,这个指标是一个监视。这里,存在着一种必然的关系,就是最终,Zn肯定要超越A或B,为什么?如果不这样,就永远不会出现第三类买卖点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但必须注意,反过来,Zn超越A或B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出现第三类买卖点的,也就是,这种超越可以是多次的,只有{zh1}一次才构成第三类买卖点。不过实际上的情况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没有这么复杂,一般一旦有这类似的超越,就是一个很大的提醒,也就是这震荡面临变盘了。
一般来说,如果这超越没有构成第三类买卖点,那么一般都将构成中枢震荡级别的扩展,这没有{bfb}的{jd1}性,但概率是极为高的。
有了这些知识,对于中枢震荡的可介入性,就有了一个大概的范围。对于买来说,一个Zn在Z之下甚至在A之下的,介入的风险就很大,也就是万一你手脚不够麻利,可能就被堵死在交易通道中而不能顺利完成震荡操作。
同时,那些Zn缓慢提高,但又没力量突破B的,要小心其中蕴藏的突然变盘风险,一般这种走势,都会构成所谓的上升楔型之类的诱多图形。这种情况,反着,同样存在下降楔型的诱空,道理是一样的。
另外,中枢震荡中次级别的类型其实是很重要的,如果是一个趋势类型,Zn又出现相应的配合,那么一定要注意变盘的发生,特别那种{zh1}一个次级别中枢在中枢之外的,一旦下一个次级别走势在该次级别中枢区间完成,震荡就会出现变盘。
结合上布林通道的时间把握,这样对震荡的变盘的把握将有极为高的预见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