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图》特种邮票今日xx 两岸画家共绘新图
中新太仓网3月20日电 (李克祥)以《富春山居图》整幅画卷为蓝本的特种邮票今天在江苏常熟举行xx式,目前分存大陆与台湾的国宝先在邮票上实现了“团圆”。 “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温家宝总理在3月14日的中外记者会上,以《富春山居图》真迹遭一分为二,隐喻两岸分治,并以两幅画合成一幅展出,期许两岸由分走向合。 此次发行的《富春山居图》特种纪念邮票共6枚,为6连张形式,全套面值9.30元。邮票将原画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刻画于方寸之间,显得精美而壮观。 元代大画家黄公望于1269年出生于江苏常熟,艺术上以山水画见长,被称为元四家之首。1347年至1350年间,他在浙江富阳创作完成纸本水墨画《富春山居图》,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笔墨清润、意境悠远,有“画中之兰亭”的美誉,是中国xx传世名画之一。 600多年来,《富春山居图》屡遭劫难,清顺治年间遭火焚后成为两段。前半卷纵31.8厘米,横51.4厘米,被另行装裱,定名为《剩山图》,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现在通称“无用师卷”,纵33厘米,横636.9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两岸文化界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将该图“破镜重圆”,“合璧”展出还历史名作的本来面目,但至今尚未实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花鸟画家何水法先生以提案的形式倡议,由第三方机构向两方商借《富春山居图》真迹,在今年,也就是此画创作完成660周年之际,在作品诞生地浙江富阳展出。提案得到了冯骥才、梅葆玖、冯远等文化界名人的签名附议。 据悉,浙江省博物馆已经在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商议合展《富春山居图》。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单国霖认为,两岸同文同种,所有的遗产都是中华民族的遗产,应当抛弃政治上固执的见解,找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务实态度,尽早实现合展。 常熟市是江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常熟文化界人士期望,将来《富春山居图》“团圆”时,能回到黄公望的家乡展览,让家乡人民也能欣赏到国宝真迹。(完) 2010年03月20日 17:11 资料来源:太仓新闻网 |
浙江在线3月20日讯(记者张玎)今天上午9点,在一首《云水禅心》的古曲中,一位扮演黄公望的老者和十二位少女出现在富阳富春江畔的舞台上,他们在众人瞩目下,挥毫泼墨,共同“绘制”百年名画《富春山居图》,而这幅百年名画的特种邮票xx式及两岸画家《富春山居图》卷圆合邀约活动也在此刻隆重举行了。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大画家黄公望脍炙人口的一幅名作,乃黄公望画作之冠,被誉为“画中之兰亭“。该画于1347年开始,至1350年完成。清代顺治年间惨遭火焚,断为两段,前半卷纵31.8厘米,横51.4厘米,被另行装裱,重新定名为《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纵33厘米,横636.9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富春山居图》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数百里初秋的秀丽景色,笔墨清润、意境简远,是历代书画爱好者追捧的国画珍品。
此次获得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批复同意发行的特种邮票是以《富春山居图》整幅画卷为蓝本,共6枚,全套面值9.3元,邮票规格为60×30毫米。在今天的xx式现场,包括海协会副会长王在希先生,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黄坤明先生,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冯新生先生等在内的12位省市及各部门相关领导还在特种邮票纪念版上做了签名留念,并发送了首批加盖富阳纪念邮戳的《富春山居图》首日封。
邮票xx式结束后,来自宝岛台湾和大陆的多位知名画家还共同展示了{zx1}绘制的新《富春山居图》。同时,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常委、xx画家何水法先生也代表富阳全体市民向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及有关部门发出邀约书,希望存放在两地的《富春山居图》真迹能够在画作故里富阳得以合璧展示。
2010-03-20 19:42 信息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张 玎
附:
在电视上看完温家宝会见中外记者,我从书柜里取出《富春山居图》画册,凝神而视。浩渺山水间,仿佛回荡着“大痴”先生黄公望顽皮的笑声……
□哲
世界文物搬迁史上的一个奇迹
六百多年前,黄公望画《富春山居图》时,大概没有想到,这幅画日后会一分为二,隔海相望。重逢之日,遥遥有期。
六十多年前,当文物工作者保护国宝南迁时,他们也不知道一渡海,就难以回头。人不如画,等不得。
“索予明这一走,就永别了亲人。之前,南京局势混乱,他托一个朋友把50多岁的母亲送回了老家。谁知道,这一别就是30多年。1981年他终于回到大陆探亲,得知母亲已经去世。他是家里的独子,他走了后母亲就孤单一人。母亲的房东告诉索予明,他母亲的身体很差,有病的时候没人照顾,‘有时一口面条还没到口里,就掉到地上去’……”在纪录片《台北故宫》中,这些比比皆是的“小故事”,只是“护宝者”们坎坷人生中的碎片,不起眼,可是捡起来,还是锋利的。
1933年,为躲避战火,紫禁城里的国宝文物开始南迁。在大陆历经长达15年的七次迁移之后,一大部分国宝因历史的原因,被分批运到了台湾。1965年在新落成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安家,结束了32年的颠沛流离。
19557箱文物精华,在遍地烽火中翻山越岭,寻找喘息安歇之地。途中惊险无数,却总是死里逃生,人物无恙。“护宝者”之一那志良先生后来回忆道:“我才开始相信古物有灵,否则大家为什么总能在敌机轰炸,千钧一发时安然离去,翻车翻船也都平安无事?”
1989年,当台北“故宫博物院”第二任院长秦孝仪对大陆运台文物进行清点时,发现经过那么多年风风雨雨,除了一本书里少了一页满文原档女尸图外,所有文物全部在册。这无疑是世界文物搬迁史上的一个奇迹。
事之奇迹,人之常情,最是令人动容。知道这些故事,才能体会到温总理希望“分居”两地的《富春山居图》真迹合一,寓意是多么美好。
偷梁换柱,
保住了这幅稀世珍宝
《富春山居图》享誉千古,但它的作者黄公望,却有着坎坷的一生。他父母早逝,命途多难,还曾牵涉牢狱之灾。以今天的价值标准来看,他绝不是一个成功人士。他为自己起了个号,叫“大痴”,痴于山水,隐姓埋名。他画完《富春山居图》时,已79岁了。
这幅xx名画笔墨中流淌的,不是技巧,是一个痴字。
黄公望画《富春山居图》,是送给他的好朋友无用禅师的。无用禅师怎么会想到六百多年后,他留下来的画,终于有用了一回?而且用得恰到好处,恰到妙处。这恐怕是禅师也参不破的机锋。
什么是有用和无用呢?
对于一个“好学生”,“十万个为什么”是有用的书,“喜羊羊和灰太狼”就是闲书。
对于股民,股市经典是有用的书,古诗经典就是闲书。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有用和无用的界限也越来越清晰。现在如果你送一本中国传世画册给一个美术系的学生,他会告诉你,不用了,我是动漫专业的。到头来,《富春山居图》还是只能送给无用禅师。
这又应验了米兰·昆德拉的名言。人们一思索,上帝就发笑。有用和无用,在历史面前,都是狭隘的。
《富春山居图》流传于世,被称为画中《兰亭序》,让世代书画家、收藏家神往不已。清顺治年间,收藏家吴洪裕得到了《富春山居图》。他临死前,叫家人拿来此图,在他面前展开,看了一会,叫人把画烧掉。
心爱的东西,宁愿毁了,也不留给别人。世间有多少人这般幼稚?
幸亏吴洪裕还有个侄子吴静庵,偷偷把烈火中的《富春山居图》抢救出来,扔进另一幅画,偷梁换柱,保住了这幅稀世珍宝。
心爱的东西,哪怕跳入火海,也要保存它。世间有多少人如此痴情?
皇帝觉得很没面子,
宣布真迹为赝品
《富春山居图》逃离火海,但是已被烧成了两截。较小的前半幅被命名为《剩山图》。较长的后半幅称为《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装裱师傅把原本位于画尾端的董其昌题跋裁下,放到画首,巧妙地遮挡了火烧的痕迹。“两幅”画从此在不同的收藏家手中辗转,流传后世。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后来流到了乾隆皇帝手中,他大吃一惊。因为他已经收藏了一幅《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的赝品,并“叹为”真迹,还在上面题诗盖印的,自娱自乐。当见到真正的真迹后,皇帝觉得很没面子,就宣布真迹为赝品,但还是买下了这“赝品”。大家也不说破,反正真假都在宫中。
识学风雅,世间有多少人这样不懂装懂?
至于《剩山图》,曾被画家吴湖帆用商彝换回。吴湖帆为此给自己起了个得意洋洋的别号,“大痴富春山图一角人家”,可见其欢喜之心。沙孟海先生得知《剩山图》的下落
拥有与放弃,世间有多少人理解宝物随缘?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经历了抗战时期的文物南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迁徙与守望,也是冥冥中的随缘而往,随缘而留吧。宝物有灵,无用不痴,有缘相聚。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