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故事—病退篇(5)_滴水湖畔_新浪博客

 回家的故事--病退篇(5

余杰



我的机遇好一些

 

    能不能说阿彦回家的故事是一个“阴差阳错”的事情呢?把自己顶替的一个名额让给了自己的哥哥,结果是“因祸得福”呢?唉,命运就是这样在难以预料。

    阿彦说----

 

    在1978年秋天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可以通过顶替离开云南回到上海。那时,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的心里别提多么高兴了。我可以顶替我的父亲回家了。这时家里发生问题了:只有父亲一个名额可以顶替,但是我的哥哥在安徽插队,那里也很苦的。哥哥来信与我商量,是否把这个名额让给他。因为哥哥已经结婚了,嫂子已经可以通过顶替回到上海。如果我顶替了,哥哥再要想其他的办法。我那时是光棍一个,没有什么后顾之忧的。我一口答应了,我想搞病退回家。我本来就有胃病,在农场这些年越来越厉害了,搞病退是没有问题的。为此哥哥和嫂嫂都很感谢我。这样我就病退回家,进了里弄的生产组工作。我们做的是书籍的装订。国营的印刷厂把印好的书籍拉到我们这里,我们用裁纸机把书裁剪好,然后在机器上装订,简单的重复劳动。

    哥哥嫂嫂进了父亲的工厂,生活开始还可以的。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到了90年代,国有企业混不下去了,倒闭了。哥哥嫂嫂都下岗回家了。哥哥以后去学开出租车,很辛苦的。嫂子到一家商场里当营业员。

    与哥哥嫂嫂一比,回家后我算是很幸运的。我在生产组里工作,后来街道要搞人口的普查,可能是我在工作中的表现比较好一些,领导上就把我借去了。搞了两年的人口普查,正好街道后勤科要招人,我也就报了名。你想,我在那里干了两年了,大家都熟悉了。我很快就被录用了。到了95年,区政府的机关事务局招人。由于我在街道就和他们很熟悉了,我就又跳了一级,到区政府工作了。我的机会好一些吧,就是我们知青出身的人,要比别人辛苦。我在生产组的时候就去读了电大,拿到了大专的xx,要不然那里还会有现在的位子?要是我当时顶替了父亲,进了国有企业现在也是一名下岗再就业的人了。

 

    阿彦说,在工作中,我感到我们知青的{zd0}的优势就是能比别人吃苦。什么加班加点,我都无所谓了。要不是这样干,我也早就回家抱孩子了。我很珍惜现在这个公务员的岗位,我们知青一没有后台,二没有知识,就靠这样的机会和拼搏才能有这样的结果,真的不错了。我是很满足了。

 

    阿彦寄语知青朋友:面对今天的生活,我们要好好珍惜。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谁叫我们都生在50年代呢!命该如此吗?谁说的清楚!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回家的故事—病退篇(5)_滴水湖畔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