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人做棱镜加工》,BU是朝上,BD是朝下,BI是朝内,BO是朝外

《教人做棱镜加工》,BU是朝上,BD是朝下,BI是朝内,BO是朝外

2010-03-17 23:40:02 阅读6 评论0 字号:

 

《教人做棱镜加工》,BU是朝上,BD是朝下,BI是朝内,BO是朝外

 

教人做棱镜加工,一定要用通俗的话或者更加实际的程序来说,言简意赅而易于接受,不然容易搞浑,当然,要充分的理解其中的道理对于许多只做加工或理论知识不怎么好的朋友确实是越听越糊涂,我现在举个例子,尽量简单的来讲,我已经分段,请一段一段来看,看懂一段才进行下一段,并先准备好-2D近视片一个,+4D远视片一个,-10D近视片一个。希望想明白怎么加工棱镜的朋友能学会.

先说个简单的: R -5.00DS  2Δ BU  ;L -5.00DS 4Δ BI  RPD 30mm LPD 31mm  PH 22mm

一:看右眼,两个棱镜,底向上,BU是朝上,BD是朝下,BI是朝内,BO是朝外,也有用360度标识法表示底向的,这个我们要了解,我们要先算出移心量,这里有个公式,很简单,移心量就是等于棱镜度数除以光度,比如此例就是2除5,也就是0.4,单位是厘米,那么就是4个毫米,这个算数题应该懂的吧.

二:好,知道了移心量,现在看方向,远视镜片是由无数个大小不同的底相对的三棱镜旋转组成,近视是由无数个顶相对的三棱镜旋转组成,所以近视片的底是在镜片边缘,顶在镜片中央,远视是底在中央,顶在边缘,说白了厚的在哪个方向底就在哪个方向,薄的地方在哪顶就在哪,这样讲是不是会明白些呢.

三:好,如果明白了上面的话了,但还是有些糊涂,那么现在你就拿个镜片放在你的眼睛前来,就拿个-2D的近视片吧,首先把光学中心对准瞳孔,近视片的光学中心就是顶,那是最薄的地方,当你把镜片往上走时,这时顶是不是就跑到眼睛上面去了?那么顶就朝上了,底自然就朝下了,懂了吗?至于这个时候你眼睛所遭受的棱镜度数,就等于这个近视片的度数乘以你往上推了多少个厘米,假如推动了0.5个厘米也就是5个毫米,那么此时就是2*0.5,就是1Δ,底在哪?底在下啊,薄的地方推到上面去了,就是顶推到上面去了,底,就在下面了嘛.也就是BD了咯.这下懂了吗?

四:好,如果说你还不懂,给自己点耐心,不要着急,那么请你现在再拿个远视片来,拿个4个D的吧,同样也是一样,把光学中心对准瞳孔,刚说了最薄的地方是顶,最厚的地方是底,远视片最厚的地方在中央,底就是在中央了,这个时候你把镜片还是往上推,这是最厚的地方跑到上面去了,也就是底在上面去了,那么就是底朝上了,是吧,棱镜度数就是4D乘你移动的厘米数,比如移动5个毫米也就是0.5个厘米,那么就是4乘0.5,就是2Δ,底朝上,就是BU了.

五:应该懂了吧,好,恭喜你,我们再回到刚才那个xx单,我们已经知道要移4个毫米了,底朝上,那么我们是不是要把薄的地方朝下呢,近视片最薄的就是光心了,那我们把光心往下推,顶就朝下了,底也就朝上了,那我们就把镜片往下移4个毫米,2ΔBU就搞定了.既然瞳高22,那么把右眼瞳高做18,就可以了。同理再看左眼,左眼是朝内,不再是上下动,而是内外动,内外,内就是鼻侧,外就是颞侧,颞侧,不懂?就是太阳穴的一侧,我们先算移心量,4除5,0.8cm,8个毫米,好,底朝内就是顶朝外,顶是最薄的地方,也就是把最薄的地方往外推,也就是把光心往外推,也就是把光心往太阳穴推,.结果就是把光心往太阳穴移8毫米,那把左眼单眼瞳距做成31+8,就是39mm就可以了.

当你想通了,这其实非常简单,算出移心量后,方向就是凸透镜移心方向与基底方向相同,凹透镜相反,这几个字就可以概括我上面说的所有了.

再说个比较特殊的xx单,先看例子:

R -6.50DS -1.00DC*65  2.5Δ B332

 L -7.00DS -1.50DC*35  2.5ΔB152     PD62 PH16

乍一看这个xx单,肯定是一头雾水,反正我拿到这种xx时,当时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这怎么算啊,方向怎么定啊,是吧,但是首先,我们不管这个xx单顾客是否能适应,也别抱怨哪个臭屁医生开的这种单子,有没有这种xx单,那肯定是有的,是什么斜视为什么要这么开xx,有没有道理,是不是胡诌,但我们现在是配镜师傅,那些我们不管,那就琢磨呗,算,这单子肯定是没法算的,那么,就没办法吗?对于只有炮桶式焦度计的朋友,这个就不好做了,但是有电子焦度计,这就简单了,首先,我们把菜单里的棱镜表示方式改成P-B表示,把片子放上去,把轴位放好,球镜和拄镜度数确定好,再移动镜片,这时屏幕在B这个后面会出现数字,从0-359的数字,右眼是332,那你就找那个位置,使屏幕显示B是332,再移动镜片使P为2.5,固定好,打出三个红点来,左边一个点中间一个点右边一个点,对吧,这时事情做了一半了,因为现在的焦度计的棱镜方向和我们测镜片时的方向是不一样的,正好相反,举个例子,你拿个-10.00DS的片子放在焦度计上,找好中心后垂直往下拉,我们知道按道理底向是朝上也就是朝90,但是你会发现你的焦度计显示的是B270,它的方向和我们测时的方向是不同的,这也是为什么检测眼镜时(拿拓普康CL-2500来讲)眼镜要朝外要把鼻托卡在鼻托垫上测量的道理,这样测出来的棱镜才是对的,好,我们知道了这个了,你要做的是把刚才打好点的镜片转动180度,也就是把刚才左边的点放到右边来,刚右边的点放到左边来,之后就按这个三个点去定加工中心就可以了,瞳距瞳高都不要变,照常加工.左眼也是一样.

做棱镜加工

棱镜眼镜主要用于校正斜视患者的视力,它不仅解决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前后的问题,还要矫正或训练眼肌麻痹或功能不足的问题。随着验光水平的不断提高,棱镜越来越多的出现在验光xx上,根据实际工作经历,浅谈一点棱镜眼镜加工制作与检测方面的体会。
一、制作棱镜的两种常用方法
1、移动光心法:
三棱镜是组成一切眼用透镜的最基本的光学单位,球面透镜和柱面透镜均可以看作是由无数个大小不等的三棱镜密接组成。当我们的视线偏离镜片光学中心注视物体时,会出现三棱镜效果(P=CF),我们可以在配装眼镜时,通过让镜片的光心不对准配戴者瞳孔中心的方法,使此时产生的棱镜效果恰好与验光xx上要求的棱镜效果相同,这就是移动光心法。移心距离可以通过C=P/F(C的单位为cm)计算,镜片的移心法则为:正镜片的移心方向与所需的三棱镜底向方向相同,负镜片的移心方向与所需的三棱镜底向方向相反。如下例:
一验光xx为:R:-5.00DS/-2.00DC×45  2△B135°
L:-5.00DS  镜架尺寸为52□18,镜架高度为40mm
PD为64mm,瞳高为25mm。
这付眼镜可以通过移动光心法使用库存镜片装配达到xx的要求。
R:水平方向屈光力F:-5.00+(-2.00) ×Sin245=-6.00D
   水平方向棱镜度P:2×cos45=1.4△BO
水平方向棱镜所需的移心量:
C=P/F=1.4/6=0.23cm=2.3mm内移
水平方向几何中心所需移心量
(52+18-64)/2=3mm内移
水平方向总移心量:2.3+3=5.3mm内移
垂直方向屈光力:-5.00+(-2.00)×cos245=-6.00D
垂直方向棱镜度P:2×sin45=1.4△  BU
垂直方向棱镜所需的移心量:
C=P/F=1.4/6=0.23cm=2.3mm下移
垂直方向几何中心所需移心量:
25—40/2=5mm 上移
垂直方向总移心量:5-2.3=2.7mm上移
L:水平方向移心量:(52+18-64)/2=3mm,内移。
垂直方向移心量:25-40/2=5mm上移。
装配这副眼镜时,在正常点轴的情况下,只需将右眼的光学中心水平方向内移5.3mm,垂直上移2.7mm,即可以保证xx中的棱镜效果,无需定做棱镜镜片。
2、车房定做
当镜架尺寸过大,镜片直径过小,镜片屈光度过小和所需棱镜度较大的情况下,就不能用移动光心的方法来完成棱镜加工,如+2.00DS生产5△,则C=P/F=5/2=2.5cm。显然光学中心移动2.5cm是不可能的,这时就需要车房定做棱镜镜片。一般是通过制作镜片厚度差的方法来完成棱镜的加工。如+2.00DS,折射率为1.50的透镜为产生5△,镜片直径为65mm,此时镜片在棱镜方向上的厚度差可根据公式P=100g(n-1)/d,求得:(P为棱镜度,g为厚度差,d为镜片直径,n为折射率)
g=Pd/100(n-1)=5×65/100(1.50-1)=6.5mm
在车房进行二次加工镜片时,改变透镜的边缘厚度,保证磨好的透镜在棱镜方向厚度差为6.5mm,此时镜片几何中心处的棱镜度就为5△。
二、棱镜眼镜加工制作的具体步骤:
上述两种方法均可以制作棱镜,实际加工棱镜的步骤为(以使用全自动磨边机为例)。
1、扫描镜架或衬板:
根据镜架选择合适的扫描方法:右眼扫描,左眼扫描或双眼扫描。
2、确定镜片加工中心点和加工基准线。
2.1  将镜片水平地放在焦度计的镜片支座上,将屏幕和xx的棱镜表示方法调整一致。
2.2.1  前后左右移动镜片,使焦度计屏幕上显示的球镜、柱镜、轴位,棱镜和棱镜基底方向均与xx上的一致。
2.2.2  按下打点器,打印出三个点,中间的一点即为加工中心点,三点的连线即为加工基准线。
2.2.3  靠近测量者的是镜片的上部,靠近焦度计档板的是镜片的下部,注意在镜片上标示左右眼和鼻侧位置。
3  上盘
3.1  根据镜架的几何中心水平距离输入或计算移心量。
3.2  根据镜片上的标示将镜片正确的放在上盘处。
(要注意镜片上下位置),移动镜片使镜片的加工中心位于移心点处,镜片的加工基准线,位于水平方向。
3.3  按下吸盘,使吸盘牢固地粘在镜片上。
4  磨边
4.1  将上盘后的镜片固定在磨边机上,夹紧镜片,注意棱镜镜片的厚薄差较大,应适当加大压力。
4.2  调整磨边机上磨边的大小和镜片边缘尖边角度,棱镜镜片的加工尖边角度为110°~120°,内外比例不能单纯考虑美观性,应首先考虑镜面角度,使左右镜面角度在170°~180°,在保证镜面角度的情况下,按照低度数为1:1,高度数内6外4或内7外3的原则,基底朝内的大棱镜要注意鼻托高度和棱镜厚端是否会碰到脸面。
4.3  磨边后进行倒棱和倒边处理,对于无框和半框眼镜要注意打孔的角度和开槽的位置,深浅等。
5  装配
将加工好的镜片装到镜架中,此时加工基准线要严格水平,同时注意镜面角度和内面与面部的距离。
三、检验
1. 一般有二种方法:
1.1方法一
1.1.1寻找具有标称值所显示的三棱镜度及底向的位置,并记录打点,与xx所明示的底向相比较是否一致,此时必须将眼镜的上或下框缘靠紧焦度计的靠板并平行移动。
1.1.2测量左右两镜片三棱镜度的位置间的水平距离及垂直距离,并与配镜者的瞳距相比较。若相等,则该三棱镜度符合xx要求;若不相等,则可通过计算看偏差是否在允差范围之内。(首先,根据xx中棱镜的大小、方向和测得的符合此棱镜的位置推算出光学中心位置,然后再根据P=FC,计算出xx中瞳距瞳高对应的镜片上位置处的棱镜度数和基底方向,根据棱镜度大小查找国家标准中的允许误差值,比较所计算值与xx的误差,是否在国家标准的允许误差范围内,确定配装眼镜是否合格。)
例:已知配装眼镜    R:-4.00DS/-1.00DC×60
L:-5.00DS/-2.00DC×120,双眼再各加2△(B.I),配镜者远用瞳距为65mm,观测得左右两镜片具有2△(B.I)的位置间水平距为63mm,判断该副眼镜的棱镜度加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R:水平方向屈光力为:-4.00+(-1.00) ×sin260=-4.75D
2△(B.I)的位置:63/2=31.5mm
              C=P/F=2/4.75=0.42cm=4.2mm  外移
单眼光学中心位置:31.5+4.2=35.7mm
单眼瞳距:65/2=32.5mm
          C=35.7-32.5=3.2mm=0.32cm。
单眼瞳距处棱镜度:P=FC=4.75×0.32=1.52(B.I)
国家标准允许误差:±0.25△,此处单眼棱镜度偏差为1.52-2.00=-0.48△,
不符合国家标准。
或简易计算法:
2△(B.I)的位置:63/2=31.5mm     单眼瞳距:65/2=32.5mm
两者相差1mm,由此引起的棱镜度偏差P=FC=4.75×0.1=0.48
不符合国家标准。
1.2方法二
1.2.1根据xx中的单眼瞳距和单眼瞳高确定瞳孔中心在镜片上的对应位置,在镜片上做出标记。
1.2.2将镜架的底部靠在焦度计档板上,眼镜的面型要水平,镜片上的标记点对准测量头的中心。
1.2.3读出此时焦度计屏幕上的屈光度和棱镜度及底向,根据棱镜度大小,查找国家标准中的允许误差值,判断配装眼镜是否合格。
2. 棱镜眼镜在检测时需注意:
棱镜镜片的厚薄差较大,在焦度计上打点和检测时需将棱镜{jd0}稍抬起,使镜片的前表面处于水平位置,因为棱镜镜片在磨边装配过程中,考虑到美观等因素,尖边位置往往在厚端的靠外处,也就是说镜片的外表面比里面更接近于水平线,因而在配戴眼镜时的视轴也更接近于外表面的光轴,而不是里表面的光轴,所以这个方向的度数应是实际矫正值,也就是说,焦度计在这个方向的测量值为实际矫正值。
总之,棱镜的加工制作要求精度比一般眼镜高,加工中心必须对准瞳孔,加工基准线,必须严格水平,我们只有熟练掌握磨边技巧,清楚棱镜加工的注意事项,并严把检测关,才能使装配的眼镜符合国家标准。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教人做棱镜加工》,BU是朝上,BD是朝下,BI是朝内,BO是朝外】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