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支付的方向:捆绑信用卡实现无缝连接_liuweisen888的空间_百度空间

入股,他们合作新领域主要在于手机支付。日本手机支付目前可谓是全球起步最早、发展最成熟的。据相关数据,2008年日本的手机支付用户就已达4900万,占总人口的38.5%,手机支付市场规模达到47.3亿元人民币,占移动互联网产业总收入的11%。几乎所有的日常消费刷手机均可解决。

事实上,中国移动的入股行为也借鉴了日本的电信运营商,如日本的NTT DoCoMo就先后收购三井住友信用卡公司和瑞穗银行股份。

移动支付在通信技术上没有障碍,关键是如何解决商业模式和政策准入问题。

中国移动研究院经过两年研发准备,推出一种新的SIM卡,将NFC(近距离通信)芯片与SIM卡融合,实现电子支付和数据下载等多种功能,用户只要用手机接近读卡器,即可实现小额支付。

目前在上海,中国移动的用户只要携带更换了SIM卡的手机,就可以在一些、地铁站用手机实现支付。中国移动将为这些商家配置读卡器,目前每个读卡器的成本是3000元,而每个新型SIM卡的成本在50到100元,中国移动已经决定为此大规模投入进行推广。

事实上,5月份即将开幕的上海世博会就将首次采用中国移动的手机支付手段,将世博门票的数据传到中国移动用户的新型SIM卡中,实现无线支付。

中国移动手机卡的账户还将和用户的xxx或信用卡账户捆绑,一旦手机卡中的金额花完,用户就可以通过短信,将xxx或信用卡中的资金转入手机卡,还通过手机进行其他账户管理。

中国移动在无线支付环节不会得到任何提成,而且要负担前期SIM卡的推广成本以及为商铺提供读卡器的成本。而目的就是为了让用户离不开中国移动所提供的服务。

手机卡集成公交卡、xxx和钥匙等功能后,一系列新的应用模式将大规模展开——用手机对准读卡器,就可以实现坐公交地铁、看电影、餐馆付账;将手机放在嵌有NFC标签的海报前,可以下载电影内容、手机铃声和海报等。手机将占据用户口袋中最重要的位置,并可以取代钱包中的各种卡片。

通过手机短信接入方式进行小额支付,是中国最早的手机支付,这种方式从2001年运营商就开始推广,比如在网上购物,输入手机号码确认付款后,手机会收到一个短信密码验证,输入后就完成交易。第二种手机支付方式是手机WAP网站,购物后通过手机来支付。而通过手机里面的交易平台完成大额远程交易转账或付款,以及小额支付的刷卡手机,则是中国移动现在和未来的主打方向。



郑重声明:资讯 【手机支付的方向:捆绑信用卡实现无缝连接_liuweisen888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