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垣曲猴”

 

 

    “垣曲猴”,与芮城鬼、万荣诤等称谓一样,是对某一特定地域人群的谑称。它包含有多重元素,你很难说它是褒是贬亦或其他。“垣曲猴”就是对垣曲人的别称。这个别称可以说是对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人群共性的提取,也是这方水土孕育出的独特的群体个性。你说是褒也对是贬也对,戏谑也罢,轻侮也罢,就看叫的人和听的人心里怎么想了。

     作为高等灵长类动物的猴,是与人类最形像的动物。它们是人类的远亲,它们也有着高度发达的智慧,它们绝顶聪明,它们的生活习性也大多与人类相似。难怪人们说某人聪明时,就说他猴精猴精的。猴们与人类{zd0}的区别,就在于不是直立行走,不操同样的语言。

     山外人为什么管垣曲人叫猴呢?又是什么时候什么人开始管垣曲人叫猴的呢?这些历史公案的真相已无从确考,我们只能从人们的传说中联想个大概。据民间传说和史书记载,有这样两个故事:一则是“相传北宋咸平年间,朝廷大兴土木,扩建宫殿,诏谕天下名匠云集京都效力。凡是进京应诏的,都要经过府、州、县逐级选拔,到京还要经过测试才被录用。在许许多多被录用的能工巧匠里,有一位出类拔萃的垣曲小师傅。此人不但有精雕细刻,巧夺天工的高超手艺,且还有一套飞檐走壁、跳梁攀柱的绝技,在那高大的建筑物上来回行走,如履平地。他那xx般的绝招,当然博得了同行师傅们的称赞和钦佩,更得到了监工大臣们的赏识和青睐。日子一长,消息传进了皇上的耳朵。一日朝罢,皇上传旨,带领满朝文武,嫔妃太监,走出龙亭,来到工地,要看个究竟。监工大臣为了讨皇上的欢心,便向垣曲匠人使了个眼色。小师傅心领神会,抖擞精神,先来一个“金钩倒挂”,只见他一翻身,双脚钩住飞檐,身首朝下,两手自如地在柱子上雕龙刻凤。不多时,忽地又一转身,单脚踏菲甍,来了个“单鹤独立”。紧接着穿檐走东西,如玉女穿梭,攀柱奔上下,似流星赶月。只见他从高大的柱子上忽地滑下一截,又猛地攀上去。文武大臣看得眼花缭乱,赞不绝口,同行工匠连声喝彩。这时皇上也情不自禁地说:“妙!妙!真乃猴也。”谁知话音刚落,只见垣曲匠人刷地从高大的柱子上飞下来,跪在皇上面前高呼:“谢主龙恩,万岁,万岁,万万岁!”弄得皇上莫名其妙,问道:“谢恩为何?”垣曲匠人回禀:“万岁封我为侯,理当谢主龙恩。”皇上一想,“侯”、“猴”同音,怪不得谢恩,便随口说了句“免礼平身”,笑着摆驾回宫了。对于无意封侯之事,皇上不仅没有怪罪这个小匠人反而得出一个“君无戏言,功在受封”的结论。皇上又降旨,众卿议定,朝廷正式颁发诏书,封垣曲匠人为“万户侯”,食禄君俸。这位小师傅轻而易举地加官进爵,名列公卿,一时传遍京师,轰动天下。从此,垣曲出了一个“万户侯”,年长日久,慢慢地就叫成了“垣曲侯”,后来又因垣曲历山有xx,便有人戏称为“垣曲猴”了。”另则是“相传清代中期,运城一带的商人都是到西安去做生意。一年冬天,他们中的许多人都住在蒲州黄河岸边的一个小店内等待天明渡河。谁知就在这天晚上,北风呼啸,气温骤降,冻得大家都睡不着觉。无奈之中,大伙都去找店主要求加盖被子,可是由于店中的客人太多,所有的被子全都用上了。店主翻来找去,好不容易才找出了一条被子,但究竟该给谁呢?店主一时为难了,他想了许久,只好对大家说:“这里只有一条多余的被子,给谁都不合适,不给吧,又不近人情,我看还是大家都来上一点雅兴,各作一首小诗,表表各县的古迹,看谁能切中要害,这条被子就归谁盖,你们看行吗?”大伙听后,觉得倒也公道,于是便开始雅兴斗诗了。只见安邑县的一位商人首当其冲地吟道:“安邑县城一座塔,离天只有丈七八。” 他的话音刚落,一位永济的商人便接着说:“永济有座万固寺,把天磨得嘎吱吱。” 稷山的商人一听,把手一摆道:“你那算啥,听我的——稷山有座稷王山,一座稷庙高上天。” 正当稷山商人在沾沾自喜之时,岂料万泉的商人比他更高一筹,他笑了笑说:“万泉有座飞云楼,半截插在天里头。”说完就要动手去拿被子,垣曲商人一见,大吼一声:“慢着,还是听我的——垣曲有座猴王庙,拉开被子我睡觉。”说罢便走到店主身边,伸手去接被子。这时,店主微微一笑说:“还是垣曲的这位客官聪明,一语道破天机,切中要害,这床被子就给你吧!”各县的商人一听,个个都傻了眼,只好自认倒霉。 后来,此事被传开,人们都说,还是垣曲人精明。其实垣曲根本就没有什么出名的“猴王庙”,但是他能随机应变,击中要害真是精得像猴一样,于是就把“垣曲猴”的褒称给了垣曲人,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一种美谈。”这两个故事都是民间传说,是否真有其事,现在也无从考证。这样说来,大概在北宋年间,垣曲人就有这个称谓。那时的称谓,应该说是尊称或褒称。后一个故事就是一种谑称了,并且从后一个故事,还隐约能体会出,“垣曲猴”的谑称在此事之前已广为流传。

      不论“垣曲猴”的本义是什么,还是后人叫“垣曲猴”时的意思是什么,除北宋皇帝封的那个垣曲候外,其他垣曲人被叫“猴”时,脑子里是会有些异样的想法的。

      人毕竟自命为是不同于动物的东西,在内心深处生来就有一种对人以外的动物不屑和优先感。比神还可以,拿人比动物那怕是像猴子这样与人类是远亲的高等特殊动物,人也感觉是受到了侮辱和戏谑。垣曲人也一样,我也一样。尽管知道了“垣曲猴”有出处,人们叫出来,也未必就是轻蔑或骂人,但内心深处还是会排斥的。精明的垣曲先人们不但表达了心中的不快,而且还以猴的精明作了绝妙的回敬。有个笑话说:{yt},一个山外人和一个垣曲人在山上放羊,山外人就笑话垣曲人是猴。垣曲人也不急不恼,而是以同样的口吻对山外人说:你应该管我叫爹。山外人疑惑不解,垣曲人告诉他:在没有人之前,只有垣曲山上有猴,后来垣曲的猴翻山出关到了山外,山外的人都是那只猴子生的。山外人很郁闷,“垣曲猴”则哈哈大笑。再次见面,山外人不叫“垣曲猴”了,垣曲人反而一见面就管山外人叫儿子。这当然是聪明的“垣曲猴”编的故事,同样的段子还有多种版本。

      婆婆(奶奶)是我的启蒙老师,她教会了我说话,她给我讲各种各样的故事。童年及少年关于猴子的知识都是从奶奶那儿来的。

      猴子是动物,像人,比人还精。这是我参加工作之前对猴子的全部认知,因为我还没有见过真实的猴子。看见真正的猴子,不是在家乡的山里,不是在野外,而是在千里之外的省城太原动物园里,而且还是真正的老乡——垣曲猴。

      工作的次年冬天,由于和单位的司机师傅比较贯熟,单位派他到太原拉材料,同去的还有材料员和一个家在太原的单位职工,我也顺便搭车去了趟太原。这也是我平生{dy}次出这么远的门,更是{dy}次上太原这样的大城市。时值隆冬,天气特别的冷。记得我们是吃过午饭上的路。车是单位的箱式邮车,平时,主要是拉邮件的,有时,也到太原和河南山东等地为单位拉材料大米什么的。七十年代的卡车改装车,车况可想而知。驾驶室根本就没有空调,冬天全凭发动机散出的热量取暖,但穿着棉衣的我,没有感到一丝丝的暖气,没走出县城,就冻得受不了了。师傅看我没有出过门,没什么准备,就把车上盖东西的一床棉毯子扔给我。我裹着毯子龟缩在驾驶室的后排坐上,摇摇晃晃地朝太原进发。那时车况不好,路况更差,每小时仅能走出三二十公里。出了山外,天还下起了大雪,进入临汾地界天已擦黑,我们也没有停下车来用晚餐,只吃了口随身带的干粮,一路不停地冒雪在黑夜赶路。行至平遥地界,汽车开了锅,不能走了,需要加水。附近还没有水,我和师傅两人,提着水桶踏雪到一里开外的村子去打水。好不容易找到了水井,但井边是喇叭口且结满了溜冰,人不能靠前。井不深,但就差那么点打不上水来。没办法,我又返回去叫来了那两个人。我们四个人一人抱着一人的腰,好不容易地打上来一桶水。加上水,我们又继续前行,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终于在清晨赶到了太原。

     到了太原,我们也没有登记招待所休息,而是直接去器材公司装了材料,中午时分才登记安顿下来。吃过午饭,材料员要到省局办其他的事,司机要休息,家在太原的同事早上就回去了。我毫无睡意,{dy}次上太原这么大的城市,怎么着也得好好转转,因为决定第二天早上就回返,只有一个下午的时间。吃过午饭,打过招呼,我一个人就上了街。我虽参加了工作,但不算县城,除14岁时去过一趟运城外,这次突然置身于千里之遥的大都市,看到什么都新鲜。虽是寒冬,街上行人不多,但宽宽的马路,高高的楼房,街上穿行的俊男美女,那样都好看。那时,到城市就为逛公园。我没有丝毫的迟疑,来到街上,找到一个公交车停靠站,搭上公交车就直奔动物园。在动物园流连往返了一个下午,所有动物都看了好几遍。老虎、豹子、狼、狐狸、鹿、长颈鹿、大象、猴子等,都是平生{dy}次看见活的真的。进园时,对所有的动物在心理感情上距离都是一样的,但当来到了猴园,又{dy}眼看到垣曲猴的牌子时,对猴子的感情确切地说是对关在垣曲猴圈里的猴子一下子亲近了许多。过去似乎没有听说过垣曲有猴,更没有听说过还有一种猴叫垣曲猴。在千里之外的省城动物园,能看见猴,而且还是垣曲“老乡猴”,那感情那心情真是无以言表了。及至多年以后,忆起那次去省城,印象最深的就只有那垣曲“老乡”了。后来知道垣曲猴就是中条xx,也即遍布世界各地的xx。但垣曲猴是谁命名的,又是为什么把中条xx称垣曲猴,到现在这个疑问还挂在心里。中条山东北接太行王屋,西至芮城黄河边,绵延200多公里,界垮十五个县市,为什么独叫垣曲猴呢?看似费解其实也不费解,垣曲地处中条山的腹地,中条xx也只有垣曲地界才有,其他地方因纵深太小森林面积太小不适宜野猴种群的生存,所以,管中条xx叫垣曲猴就不难理解了。也许有关专家命名时多少受到人们管垣曲人叫“垣曲猴”的影响也未可知。

      垣曲人称“垣曲猴”,垣曲还真称的上是名符其实的猴的王国。垣曲的山上现在就生活着大量的中条xx,也即垣曲猴。垣曲猴是中国北方{wy}的猴类种群。现在世界上有很多猴的种群,尤其是xx,是现存猴科动物中最庞大和分布最广的种群。中国有多个省存在野生猴群,但黄河以北,仅有垣曲及其周围王屋山太行山区域有野生xx种群存在,可见中国北方只有这片区域适宜猴群的生存,当然也适宜猴的远亲——人类的生存。综观垣曲猴的分布及生活习性,垣曲猴有三大特点:自然条件优越,不思改变,从4000多万年前的曙猿到今天的垣曲猴,老也走不出垣曲的大山;精于算计,不善创新,在世界很多适宜猴科动物生存的地方,猴类不但有多种种群,而且还发展有黑猩狸,大猩猩等同科异类,但垣曲的猴就这一种;偏居一隅,喜好内斗,这点是所有猴类种群的特点。再人性化演绎一下,垣曲猴还有三个特点:看了不服,听了不信;聪明伶俐,好学上进;但凡出山,必成正果。返回头再看看垣曲这方土地上的人,是不是也同样具有这些特性呢?!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垣曲位于山西南端,运城市的东北隅。地理坐标为东径111°30' ——112°05',北纬34°59'—35°26'。东接河南济源市;东北与阳城、沁水县毗连;北、西北与绛县翼城交界;西接闻喜;西南与夏县相连;南隔黄河与河南新安、绳池县相望。极点直线距离东西65公里,南北48公里,总面积1619.68平方公里。垣曲地势东跨王屋,西距中条,南界黄河,北接太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地势北高南低。海拔一般在600—800米,境内东北角的舜王坪海拔2321.8米,为晋南{zg}峰;窑头的马蹄窝海拔仅176.7米,是山西的{zd1}点,也是黄河在山西的出界地。山区面积占72.24%,大山有历山、锯齿山、云蒙山、蚁山、天盘山、佛云山、麻姑山、流流山、诸冯山、八角山、贾宝山、石龙山、五女山等。丘陵区占25%。平原区仅占2.4%。垣曲属湿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冬季少雪干燥。由于山多,呈典型的立体气候,境内不仅适宜北方的植物农作物生长,而且南方的大部分植物在这里也可以找到适宜生长的地方。

    垣曲天生就是一块适宜各种生物植物生长繁育的好地方。现代考古发现,在4000多万年前,垣曲就是一片山青水秀,气候宜人(那时还没有人)的风水宝地,在这片地方生存着人类的远祖---曙猿.生活过100多万年至1万年以前的旧石器人类,更是在8000年前孕育了黄河文明的萌芽。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垣曲这片适宜人及动物生存的土地上,从古至今生活着这么一群,叫猴也罢,叫人也罢。他们是猴时,是猴中的精灵;是人时则是人中的人精。

郑重声明:资讯 【“垣曲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