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长立式泵结构分析及选用_通大水泵_新浪博客
加长立式泵用于从地面下一定深度的浆液池向地硕输送浆液。立式泵一般安装在浆液池的顶盖上,电机置于高处,泵体和叶轮浸在液面以下。浆液泵在启动前无需灌泵,使用很方便。洗选行业用浓缩车间介质或煤泥水扫地泵、排水泵、介质添加泵、精煤离心液泵、电厂的排污水泵、石灰石浆液池泵、事故浆液池泵等均可考虑使用立式泵。

        但对于加长立式泵的结构,一直是困扰泵类厂家的难题。

        现场浆液池的设计深度不同,随浆液池的深度加深,根据泵的使用要求,长度不一。坑深3米以内,一般采用加长管型式。若用户要求随时都可能启动液下泵,则泵体插入深度必须足够长,以使浆液淹没叶轮,保证立式泵随时可以启动。在这种情况下,泵结构采用加长轴的形式,但当加长轴超过一定长度时,考虑机加工和热处理设备能力,需要采用两段轴联结构来满足浆液池深。泵体插入深度与支承跨度、支承刚性、轴材料、轴径、联轴器等集中载何因素有关,由于对轴的对中要求等因素的制约,加长轴立式泵的极限插入深度有一定限制,立式泵最长的插入深度可按客户的要求来选择。

       加长泵大致有三种结构型式。

     (1)一段轴+吸入管

       此种结构型式是使用最普遍、最多的一种立式泵,电机通过轴直接带动叶轮旋转。适用于坑深3米以内,标准泵型B+C=1500,吸入管长度大约1.5米,滤网底部至浆液池底一般在0.2-0.3米左右,如果滤网距离离坑底太近,容易堵塞滤网,有时在工况比较恶劣的情况下(如浆液太稠或颗粒太大等),叶轮下方安装绞刀,并且使用空间距离坑底太大,浆液池中的浆液很难排完。

      此种结构是我厂最常用的型式,轴通过两组轴承支撑,轴承体和电机位于浆液池之外,这样有利于保护轴承和电机,防止浆液腐蚀。因泵轴较短,在动转时的挠度和振动都小,且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运行严稳,使用寿命长,维修方便,深受广大用户欢迎。

      但蜗壳下方安装吸入管,致使叶轮距坑底2米左右,因泵启动时必须淹没叶轮,这样启动液位相对比较高。不适用于随时启动的泵位。

     (2)两段轴+滑动支撑套

        对于坑深大于3米的工况,采用两段轴+滑动支撑套。下段轴用滑动支撑套来支撑轴,减少泵轴在动转时的挠度和振动,一般根据轴的设计长度加设两个支撑套。

     (3)两段轴+单端机封

加长立式泵结构分析及选用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加长立式泵结构分析及选用_通大水泵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