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硅酸钠生产工艺

    氟硅酸钠生产工艺
1 、氟硅酸
氟硅酸是一种络合卤酸。与其他由弱酸形成的络合酸一样,中心离子(Si4+)与弱酸根(F-)形成了较强的配位健。迫使氢离子(H+)移到络离子的外界,变得容易电离,酸性增强。氟硅酸只能存在于水溶液中,符合络合卤酸只能在它们同时生成离子时才能存在的一般现象。可以在低温下对它进行蒸发浓缩。在含25%(质量分数)的氟硅酸溶液中通入微弱空气,并于室温下减压浓缩,可以得到质量分数为40% 一45% 的氟硅酸;如用浓硫酸吸收HF和SiF ,常温下可得到质量分数约60%的氟硅酸。高于上述质量分数,氟硅酸将分解为HF和SiF 而挥发。在氟硅酸水溶液的蒸汽中HF和SiF 的物质的量比并不按氟硅酸的结构比例n(HF)/n(SiF )=2逸出,而是随氟硅酸质量分数的升高而降低。氟硅酸的质量分数为10.5%时,逸出的HF和SiF 物质的量比约5.6;质量分数为18.4%时,HF和SiF物质的量比约1.1;质量分数为30.8% 时,HF和SiF 物质的量比约0.29。因此理论上可用蒸馏的方法从氟硅酸中得到氢氟酸。氟硅酸的质量分数为13.3%时,其蒸汽中HF和SiF 物质的量比接近2。因此,用于生产氟硅酸钠时,氟硅酸的质量分数都{zh0}控制在13.3% ,或略低于此质量分数。
2 、氯化钠溶液
氟硅酸钠生产中,钠离子的来源主要有烧碱、碱、硫酸钠和氯化钠。采用碱做原料的母液接近中性,可减少废水处理费用;采用钠盐做原料的母液是稀盐酸(硫酸),废水处理费用较高。具体采用哪种原料要视各地的价格,并结合废水处理费用综合考虑。通常采用氯化钠做原料的综合费用{zd1}。为了减少母液量,氟硅酸钠生产通常使用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其中的杂质一般是Ca2+,Mg2+。因分离氟硅酸钠沉淀后的母液为质量分数6%左右的稀盐酸,多数杂质离子不会随氟硅酸钠沉淀出来。因此,不需对氯化钠溶液进行化学净化。
3 、配料比例
配料比例影响反应终了时的化学平衡,从而影响反应产率。许多企业的做法是,以氟硅酸为基准,按理论量的125%配氯化钠溶液。按此方式配料,依氟硅酸计算的产率一般只能达到84% ,原因是配料比例不适宜。适宜的比例应该是在反应终了时,使母液中钠离子维持在一个恰当的浓度,利用同离子效应使氟硅酸钠尽可能地沉淀出来。此Na 浓度约为0.35 mol/L。生产中,氟硅酸的质量分数会发生变化,所以,氯化钠的过量系数也必须随之变化。氟硅酸的质量分数从7.0%升高到14.0% ,且使用氯化钠饱和溶液时,适宜的过量系数从1.50下降到1.25。笔者多年按此配比组织生产,以氟硅酸为基准计算,反应和过滤工序(间歇生产)的产率大于92%。
4 、投料顺序
投料顺序主要影响成核速度和结晶生长速度,从而影响结晶产品的粒度和密度。生产中可以通过控制投料顺序和速度得到满足用户要求的产品,其核心是通过控制结晶过程的过饱和度,继而控制适宜的成核速度和结晶生长速度。
投料顺序一:将氯化钠溶液加入氟硅酸中,可得到大结晶、高密度产品。氟硅酸钠在酸性介质中的溶解度显著增加,所以采用此法投料的过饱和度最小,成核速度小,结晶生长快。
投料顺序二:将氟硅酸加入氯化钠溶液中,可得到胶状产品。实际生产中,一般使用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其粘度高,会降低离子在溶液中的运动速度。更为重要的是,大量氯离子(Cl-)的存在会大幅降低氟硅酸根离子(Si4+)在结晶晶面上的生长速度。因此,采用此法投料的过饱和度{zd0},成核速度快,结晶生长慢。投料顺序三:将氟硅酸和氯化钠溶液并流加入反应器中,可得到密实但稍细的产品。此法的{zd0}优点是可实现连续生产,结晶在相对稳定的过饱和度下长成。理论上,其结晶的粒度分布较集中。由于此法对操作管理和设备、仪表的可靠性要求高,目前采用的企业相对较少。
5、 搅拌强度
结晶过程中搅拌有以下作用:
1)可加速离子的扩散速度;
2)可缩短成核诱导期,降低成核过饱和浓度;
3)可加快结晶的线生长速度;
4)过饱和浓度越大,搅拌的效率越高,因此对结晶溶解度低而易形成极高过饱和度的溶液体系,以及高粘度的溶液体系,搅拌的作用最为显著;
5)固液结晶体系存在适宜的搅拌强度,由零搅拌起,搅拌效率随搅拌强度的升高而升高,但达到一定的强度后,搅拌效率不再提高,甚至会打碎结晶。从实际生产中得到:氟硅酸钠生产的反应工序的适宜搅拌强度在0.4~0.6 kW/m 。
6、 干燥过程
现今,越来越多采用气流干燥装置干燥氟硅酸钠,原因有3个:
1)开发出配套的煤气发生炉和与加热空气一体化的燃煤炉,解决了以煤为热源地区的困难;
2)装备制造水平提高,可靠性增强,投资降低;
3)采用气流干燥的产品外观好,并可进一步除去其中的硅胶,有效成分提高。
采用气流干燥须注意3个问题:
1)进料水分越低越好,极限水分质量分数不能大于9%,否则投料不畅;
2)注料中的游离盐酸必须洗干净,否则设备腐蚀加怯 ,且会使产品发黄,{zh0}的方法是过滤前加少量纯碱于氟硅酸钠料浆中进行中和,使液相pH在6.5左右,纯碱使用量以产品计一般为30~50 kg/t,这种方法既可提高产率,又可增加产品的白度。但应注意,加了纯碱之后必须即时过滤,否则水解反应会使产品的有效成分降低;
3)旋风收尘器后面必须设冷却装置,因为从收尘器来的物料温度必须到7()℃左右,产品中的水分质量分数才会小于0.5% ,有效成分质量分数才会大于99.0%而达到优等品标准,但包装材料不耐如此高的温度。
7 、母液的利用
用硫酸钠做原料,母液为稀硫酸,则其利用问题较好解决,如返回到萃取磷酸装置、混化装置等,但是硫酸钠的价格通常比氯化钠高许多。用氯原料,母液为稀盐酸,会腐蚀磷肥生产设备,解决的难度增大。笔者曾用稀盐酸母液分解磷矿擦洗矿尾矿,再分别采用一段和二段中和方式,并过控制一段中和的pH,得到有效磷质量分数从16% ~30%不等的沉淀磷肥。
8、 废水处理
氟硅酸钠生产的废水中,一般盐酸质量分数小于5%,氟质量分数小于0.7% 。用石灰石或石灰中和时,液相中的氟质量分数很易低于20×10~。但应注意一个问题,中和时先生成氟硅酸钙,当pH大于1.9后,氟硅酸钙开始水解生成氟化钙。pH从低到高,氟硅酸钙的水解速度逐渐加快。由于氟化钙的溶解度极小,会瞬间形成极大的过饱和度,生成极细的固相而使后续沉降发生困难。因此,中和{zh0}分二段进行,一段的pH控制在3左右,使氟化钙在相对较小的过饱和度下充分成核后再继续中和。一段用石灰石粉浆中和,二段用石灰乳中和,生成的固相易分离,且费用低。
9、新建项目技术路线选择建议
目前在新建氟硅酸钠项目中,多数企业都采用气流干燥和离心过滤。差异较大的是反应和洗涤工序,有的采用连续方式,有的采用问歇方式。事实上,氟硅酸钠在其母液中的沉降速度高达3 m/h,而杂质硅凝胶仅为0.25~0.3 m/h,很容易将它们分开。采用连续反应加重力沉降路线虽能减小反应器的体积,但要增加两级庞大的沉降器,还要建3层以上的厂房。若不建楼房,庞大流量都要靠动力输送,不仅能耗增加,动设备也增加很多,装置的可靠性降低。我们建议,采用“间歇反应一间歇洗涤一连续离心过滤”流程。此流程为露天布置,动静设备都减少,装置可靠性提高,投资大幅下降,可xx实现自动控制,管理简便。

    有关氟硅酸钠研究报告资讯请登录

    

郑重声明:资讯 【氟硅酸钠生产工艺】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