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市简介》

                  

  Helen,一个北国小城的名字,它同样是希腊神话中一位美女的名字,也同样是一个当地象征性动物——水獭的满语名字。蓝天缔造了Helen Dream,黑土创建筑了Helen City。

  海伦市隶属于黑龙江省的县级市,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省中部,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集中。幅员面积4,667平方公里,人口83万,其中城市人口13万,人口和幅员面积均居黑龙江省市县第二位。海伦市开发于金辽时代,1912年建立海伦县,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现行政区划7个建制镇、16个乡,耕地400万亩,境内有5条河流、5座大中型水库、6个国有林场,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近年来海伦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其它各项事业同步前进,随着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提高。海伦的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是黑龙江省北部刑事发案率较低的市县。

  海伦市资源丰富,是世界三块黑土地之一,素有“粮仓”之称。、、等五条河流横贯东西,东方红、联丰等5座大中型水库和30多座小型水库星罗棋布。西部平原盛产大豆、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和亚麻、烤烟等经济作物。北部山区盛产红松、白杨等木材和甘草、党参等中药及猴头、蕨菜等山产品。地下蕴藏丰富的煤炭、砂金、矿泉水等矿产资源。

  为加大开放引联力度,促进资源深度开发,改善产品,产业结构,海伦市委、市政府把1999年确定为“思想解放推进年,招商引资项目年”,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提出了“投资者是上帝、引资者是功臣、政府官员是公仆”的口号,并承诺凡涉及到客商来我市投资的一切手续,做到“一个窗口对外,xxx服务,一次性联合办公、办结”,1999年全市招商引资引进资金达到6亿余元,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海伦是闻名全国的商品粮、林、畜产品生产基地,是全国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三个基地之一。1958年,海伦成为xxx总理亲笔签发奖状的农业社会主义先进单位。其盛产的高蛋白大豆远销世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素有“之乡”的美誉。在100个农业增加值{zg}县中列第84位,1995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1997年粮食总产26.7亿斤,在全国100个产粮大县中列第13位。

  海伦市工业经“八五”以来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增加资本投入,已形成制糖、农副产品深加工、塑料包装、化工、医药、农机具、建材、食品、酿造、亚麻、烤烟、机械电子、乳制品等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产业布局。获省优以上的工业产品达100多种,振动时效装置、幼砂糖、塑料制品、海伦奶粉、色拉油、丰山老村酒以及系列农机产品等工业产品xxxxx市场。1997年工业总产值实现10.6亿元。

  市内有大型商场十几家,其中北极星市场、商业大厦、海伦一百是绥化以北较大的综合性商场,1998年开发的北极星大市场、粮食批发市场、北方果菜批发市场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农村做到了乡乡有大集。在对外经贸方面,1998年对俄出口供货额实现7,000余万元。海伦已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14个经济实力较强、辐射力{zd0}的市县之一。

  海伦市交通方便,海望公路横贯东西,哈黑公路、滨北铁路贯通市区南北;电讯事业发达,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万门程控电话,长话已进入国际直播网,移动电话和寻呼系统覆盖全市,“127”自动寻呼实现了十位拨号,具有语音信籍功能,已经形成了现代化的通讯联络系统和信息传递综合系统;供电充足,主变电容量为63,000千伏安,为全市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充足的电源;供热、供水条件良好,现有供热一厂、二厂、三厂为全市冬天取暖和工业用热提供了可靠保证,同时还拥有日处理净化水系统设备3,000立方米,确保了全市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市容整洁,市内高楼林立,主要街道全部实现白色路面,城市达到绿化、美化、香化、净化要求。

  海伦剪纸驰名中外,素有“之乡”的美誉。有闻名遐迩的“圣约瑟屯”的天主教堂、“”和“龙海寺”等宗教圣地。占地20公顷的西郊公园设施齐全,景色怡人,可供游人参观游玩,风光秀丽的东方红水库旅游区更是享受世外桃源的好去处。海伦的餐饮服务业发达,邮电培训中心宾馆集客房、餐饮、洗浴、娱乐于一身,已达到星级标准。

  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县级海伦市。

  海伦市现辖23乡镇,分别是:、、、、东林乡、东风镇、、、共荣乡、、、福民乡、丰山乡、、、百祥乡、、共合镇、永合乡、 爱民乡、海北镇、、双录乡。

  海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黑龙江省建治较早的县份之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先人就已经劳动和生息在这块土地上。在秦、汉、唐、辽、金、元、明时期,境内即有少数民族生息、繁衍、劳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始建通肯副都统衙门,海伦县境域即为其所辖;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裁通肯副都统,设通肯协领署;宣统元年(1909年),海伦直隶厅改为海伦府;1912年(民国元年)海伦府改为海伦县;民国6年(1917年)1月设望奎设治局,从此,海伦、望奎分治,恢复海伦县;1932年,日本入侵后,海伦县归属伪。1945年8月15日,覆灭,全县人民获得解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同年11月,建立了人民政府,至1949年建国前夕,海伦县曾先后归、黑龙江省管辖。1949年10月1日建国后,海伦县一直属于黑龙江省管辖。至1985年,县境内共有7个镇,10个街道;22个乡,360个村,1,667个村民小组,1,255个自然屯;6个农牧场,6个林场。海伦镇为县人民政府驻地。全县总户数为164,418户,人口为799,838人。境内民族99.5%是汉族,还有、、、、、、、、、等。各族人民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紧密无间,团结奋斗,共同建设着社会主义新海伦。

  海伦市,以海伦河得名。海伦,为“开凌”之音转,满语“水獭”之意。因海伦河中盛产水獭,故名。海伦设治时便由此得名。海伦一带,为清皇室围场。先后为呼兰城守尉、呼兰副都统辖地。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设置绥化厅后,归绥化厅管辖。1899年5月4日(清光绪二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清廷批准于海伦河北增设通肯副都统,选“棒槌营”(采参人住的窝棚,今海伦镇城北)修筑通肯城。1905年1月29日(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奏准设置海伦直隶厅。1906年2月15日(光绪三十二年正月二十二日),裁撤通肯副都统。同年8月11日(农历六月二十二日),海伦直隶厅署移驻原通肯副都统府第办公。1908年8 月5日(清光绪三十四年七月初九日),将海伦直隶厅改设海伦府,驻通肯城。隶属黑龙江行省,领青冈、拜泉2县。翌年8月2日(清宣统元年六月十七日),委任试署海伦府知府。中华民国成立后,根据黑龙江省都督府1913年1月23日令,将海伦府改为海伦县。初由黑龙江省直辖,1914年6月隶属。1915年5月,将通北稽垦局辖区划出设置通北设治局。1916 年春,将海伦县南部地区划出设置望奎设治局。1929年2月,废道,由黑龙江省直辖,时为一等县。东北沦陷后,初隶黑龙江省,1934年12月划归滨江省管辖。1939年6月,划归新设之管辖。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划归黑龙江省管辖。1946年10月,以海伦县西南部地区与划出的部分区域合并设置通肯县。1947年2月至9月,海伦县隶属黑嫩联合省{dy}专区,黑嫩联合省分设后,仍由黑龙江省管辖。1948年9月,撤销通肯县,原属海伦县的行政区域仍划回海伦县。1954年8月,松、黑两省合并后,由黑龙江省直辖。1956年3月,将海伦县划归绥化专区管辖。1958年8月,改由松花江专区管辖。1965年6月,松花江专区更名为绥化专区,海伦县隶属绥化专区。1989年12月2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海伦县,设立海伦市(县级),以海伦县的行政区域为海伦市的行政区域,仍隶。1990年1月11日,正式撤县设市。

  1992年,海伦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是由小兴安岭山地向的过渡地带。东与为邻,南与绥化市、接壤,西以通肯河与青冈、明水、拜泉县分界,北与北安市毗连。全市总面积4551平方公里。全市共辖7镇、22乡。1992年末全市总人口78.6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7万人,占 17.4%;满、回、朝鲜、蒙古等少数民族人口占3.3%。市政府驻地海伦镇。



郑重声明:资讯 【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市简介》】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