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途末路 解析美国拉中国下水的拖垮战略_中华必胜_新浪博客

不是我们的经济,不是我们的军事,也不是我们的科技,是我们的民族精神。简单的说,就是中国人的国家和民族意识: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意识。这种意识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由于这种意识,中国尽管落后,但全民一心,可以把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杀于马下!──朝鲜战争就是{zh0}的例子。因为,中国无论在军事力量,经济力量上都远不是美国的对手,所以美国人根本不用担心中国的军事和经济力量。但是美国人怕中国人,因为中国人一旦在美国面前完xx全地团结起来,美国远不可以战胜这样的中国。而无论是军事还是经济上对中国的挑战都会把中国人这种精神挑起来,那是美国不想看到的。美国要在现在的国际国内(中国)形势下拖垮中国,唯有瓦解中国人的国家民族精神!一但中国人失去了这中精神,中国不过是一盘散沙,不会对美国的目标构成任何威胁!──就如满清末年的哪个样子,不是我们的武器不列强,不是我们的经济不如列强,而是我们没有团结起来;中国很多人,但是谁也不信谁管,内部矛盾重重,人民各为生计,列强轻易就让中国屈服。美国就是想让中国人回到这样的状况中,那么中国不攻自破了!

首先是蚕食中国政府的威信,让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不断的下降。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从“5.8”事件开始,美国的目的并不是想中国挑衅──没有那个必要。它的目的是制造外交事件,让中国政府不知所措,产生外交上的失误,让中国人觉得我们的政府没有在外交上维护我们的利益。其实现在的撞机事件也是一个意思。以后美国和中国还会有很多这样的事情。通过这些事件,美国并不想达到什么自己的目的,在这些事件上得到什么表面上的利益。只是想让中国政府失误,让中国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不停的下降,失去对人民的号召力!蚕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国内经济建设上取得的民望。使人民对她失去信心。从而对整中国失去信心。这是美国{zd0}利益。也是它最想看到的情况。

要和美国对抗,或许说美国要拖垮中国,中国人往往把心思留意在如台湾问题、军事对抗、经济制裁这些观念上。但是谁会想到美国的这个用心??我们自以为的民族自豪感,民族凝聚力,或许在不经意之中就被美国蚕食而尽!就如俄罗斯的国家经济在不经意中被美国拖垮一样!某一年,我们的子孙不再希望自己身中国人,而想到美国去──单单是出于民族感情的考虑时,那就是美国又一次成功的现象了!就如我们不会为一支每场必输球队喝彩一样,我们(作为一个一个的人)也不希望自己是一个屡屡被侮辱民族的一员。美国的策略是不做大规模的对抗,在一些小事情上旁敲侧击地、一点一点去消磨掉中国人的精神。一但这种被侮辱的感情日积月累下去,美国要达到其目的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因为在这些旁敲侧击的事件上,我们没有时间和迫切性去作考虑,不会做深刻的反省。于是,慢慢的,我们就在不经意中被xx瓦解了!!!我们的人民──12亿的大部分,对政府失望、不抱期望时,我们就是苏联第二!!失去了对人民的号召力,中国政府在力量上还不及俄罗斯;失去民族精神,中华民族还比不上巴勒斯坦民族(若大的一个阿拉伯世界,就是对付不了丁点大的以色列)。那时候,美国想对中国怎么办就怎么办!

其实,中美之间跟本没有什么“长远利益”,只有长远的矛盾。要解决这长远矛盾的{wy}方法不是你打败我,就是我打败你。但是我们的领导班子却不停的说什么“从中美的长远利益出发”──正中美国的下怀。中美之间的“利益”就是你利用我,我利用你。现在,美国不再要利用中国了,那么,“中美利益”失去存在的基础,已经不存在了。但是我们的领导人去抱着以前的观点不放,还以为美国要在中国的身上得到什么利益,所以美国还会顾虑中国──现在美国想做的是毁灭中国。既然没有了利益,美国自然就不会再和中国说什么“友谊”了,剩下的是明明白白的对抗。但中国却不是,就象单恋的情人一样,在苦苦的哀求这那根本不存在的“中美长远利益”。不但是上了美国的大当,还上了自己的大当。历史不说,中美根本就没有过交好的例子,美国人的思维是:对我有利的就是好的,对我不利的就是坏的。现在,中国是阻碍美国称王称霸的{zd0}障碍,就是对美国不利的,就是坏的。中国现在是美国的眼钉肉中刺,不除去中国美国就不舒服。而中国却天真的以为“中美友好”会时代相传!!于是,在中美关系上出现了一个挨了打,却只要求别人别再打;一个打了人,还说打得不痛快;被打的不还手,打人的还要再打的情况──荒天下之大谬!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穷途末路 解析美国拉中国下水的拖垮战略_中华必胜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