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的新车型、新战略、新体制-Jousei-搜狐博客

2010-03-18 | 日产的新车型、新战略、新体制 该日志已被收录

     

日产的新车型、新战略、新体制

    自从去年8月,日产汽车公司发表了它的电动汽车“Leaf”以后,日产就一直站在了电动汽车的潮头上。日产的目标很明确:现阶段,做电动汽车的世界{dy};而在电动汽车大量普及的将来,要做汽车行业的世界{dy}。

    这个目标看着很熟悉吧(去年的时候,国内也有公司提出过)。

    对于任何一家有理想有抱负的汽车公司来说,想着做世界{dy}都是无可厚非的,关键看怎么做。其实怎么做也很简单,凡是有这个目标的汽车公司,现在都在做两件事:1,开拓新兴国市场;2,抓紧新能源汽车。一个是现在的市场,一个是将来的市场。

    而日产现在则针对这两个市场,在进行两个大项目。其中的任何一个,都能关系到日产的发展,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世界汽车工业的格局。

项目一:全球战略车型“March

    {dy}代March(欧洲名“Micra”)出生于1982年,至今为止是第三代。它的主力竞争对手是同胞车型:丰田雅力士和本田飞度。而日产将在今年推出第4代March。

现行版March(图片来自日产官网)

日内瓦车展上的第4代March

    第4代March,被冠以了“全球战略车型”的称号。日产的COO(首席运营官)志贺俊之表示:这个车型的年销售目标是,100万台。单一车型,年销100万台,这个项目之宏大,在现阶段甚至超过了日产的电动汽车项目,而按照日产现在的产销量来看,差不多是每4台车中,就会有一台是March。

    而从这个销售目标,以及这个车型的级别来看,最重要的市场一定是新兴市场,说得通俗点就是,小富起来的发展中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小富阶级。

    这个定义就决定了,这辆车销得好不好,跟它的价格有直接关系。如何把这辆车的成本尽可能的压缩,比较直接的方法就是:当地生产。关于东风日产将在今年(秋季)把March国产化的新闻己经不是新闻了。除了中国以外,还将有三个产地:泰国,印度,墨西哥。

    但是请注意,March的产地将是有且仅有这四个国家。

    在此之前,March的产地是日本和英国。其中日本制造的主要供本土市场和出口;英国制造的主要面向欧洲市场。但是从今年开始,这个生产体制改为:全部由中、印、泰、墨四国生产,中国产的主要供应中国市场,印度产的供应印度和欧洲市场,墨西哥产的供应美洲市场(应该主要是南美),泰国产的供应中国以外的亚洲市场,包括日本。也就是说,将来在日本路上跑的March,将会从泰国进口。

March”项目的隐含信息

    日产把March的生产从日本和英国迁至上述四个国家之后,剩余的生产能力如何解决呢?日产在去年8月份发布了一款电动汽车Leaf,将在今年年底开始,依次在日本、美国、欧洲上市。日本和英国工厂停产March,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腾出地方来生产Leaf。

Leaf

    这就是现在所谓的一种汽车生产的全球趋势:以价格取胜的紧凑型车型,全部由生产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生产,让便宜的车型更便宜;而技术含量高的车型,尤其是使用新技术的新能源车型,则全部在生产质量高的发达国家生产,让高技术的车型更有质量。这是一种趋势,而日产现在则是通过主动的转型生产体制,来强化、主导这种趋势。

    但是日产这么做,还必须先得到一个保证:电动汽车的生产需求是否足够高。比如日本工厂原来有年产20万台March的能力,现在改为生产Leaf的以后,如果一年只生产1万台的话,{jd1}是行不通的。所以这就涉及到日产的另一个大项目:电动汽车。

项目二:关系到“社运”的电动汽车

    “关系到社运”,这句话是出自日产的一位副社长。“社”,就是“会社”,公司的意思。电动汽车项目的成否,关系到日产的命运,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日产对电动汽车的重视程度。

    这里插一句,就我所看到的,无论是电动汽车,还是所谓的“新能源汽车”,有很多的公司一拥而上,甚至可以形容为疯狂,但是,认认真真把电动汽车当做一个项目来作,当作一个很严肃的工作来对待的,少之又少。而至今为止,把电动汽车和公司的命运成败联系起来的,对电动汽车项目要求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似乎只有日产一家。(当然,像那些xx就是为电动汽车而成立,{wy}的产品也只有电动汽车的公司除外)

    日产把March的生产转移到新兴国家的目的之一,给电动汽车的生产腾地方。是因为日产的电动汽车生产规划很大,不是像有些公司小打小闹的那样以十百千为单位,而是起步价就是年产5万台。日产的“Leaf”将在今年底开始,依次开始在日、美、欧洲三地上市,而对应的产地则是日本的追滨工厂(今年开始生产),美国的田纳西工厂(2012年生产开始),英国的Sunderland工厂(2013年生产开始)。其中,主力的本土追滨工厂年产目标是20万台,英国工厂的初期目标是5万台(起步价)。

日产电动汽车项目的后台

    日产敢于提出前述那么大的电动汽车生产目标,并不仅仅是依据“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这种很虚渺的概念,而是扎扎实实的根据:产品。所谓的电动汽车环保,所以就一定会普及,这是诗人的想法,不是一家企业的正常思维。决定车型销量的,主要还是性能和价格。

    作为一款电动汽车来说,Leaf的性能是相当拔群的。而在价格方面,日产有一个很硬的后台:日本政府。

    日产在去年8月份发布Leaf时提出了一个预期价格:300万日元(20万人民币)以下。而就在昨日,日产又进一步放出消息,强调了这个价格,应该可以说基本上就是年底上市时的定价了。

    不过有必要说明一下,日产提出的Leaf的价格其实是350—400万日元,“300万以下”是指享受了日本政府的补贴以后的价格。目前日本市场上的上市电动汽车有三菱的i-MiEV和斯巴鲁的Plug-in Stella。以三菱的i-MiEV为例,在日本可以享受中央政府的139万日元(约10万人民币)的补助;此外,还有省级和市级的地方政府补助。中央政府的补助是全国统一价,但是地方政府的补助并不相同,比较极端的例子是日产总部所在地神奈川县横滨市,县(=中国的省级行政单位)政府则再补贴中央政府补助金的一半,也就是69万5千日元,然后市政府再补贴30万日元。所以根据Leaf的价格,即使只接受中央政府的补助,价格也会低于300万日元;而如果在横滨这样的极端地方,尤其还是日产的总部所在地,Leaf的最终价格有可能在200万日元出头(15万人民币左右)。这就属于非常有诱惑力的一个价格了。

    此外,Leaf将来的两个国外产地,美国和英国,也分别有针对电动汽车的补助。根据日本媒体的报道,英国政府己经拔出2亿3千万英磅,从2011年开始补贴电动汽车的购买。而日产的Leaf,则可以享受大约5000英磅(5万多人民币)的补助。所以日产提出的那个300万日元的价格目标,是合情合理合法的。有了后台在价格上的支持,再加上自己在技术上的努力,日产的电动汽车项目显得很实际了。

    一款年产100万台的紧凑型小车March,和一款年产以10万台计的电动汽车Leaf,推向市场后,无论对传统汽车市场,还是新能源汽车市场,{jd1}是冲击性的。而尤其在现在各家汽车公司的电动汽车并没有规模化生产的时候,日产的电动汽车项目,除了冲击之外,其实更值得重视的是它的后劲。

本文为{dj2}供给搜狐汽车刊载的原创文章,版权归搜狐汽车所有,未经许可,不准转载

郑重声明:资讯 【日产的新车型、新战略、新体制-Jousei-搜狐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