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电上市输配电三巨头聚首资本市场_POWER YOUR LIFE_百度空间

     []“沈西保”曾做为中国输配电装备的标杆,统治着中国变压器行业的市场,但现在这三家企业却走上了三条不同的道路。

     2001年2月28日,保定天威集团通过天威保变率先上市,并成功利用资本市场这一撬杆更改了“沈西保”的排名,坐上了输配电市场的{dy}把交椅。2007年9月25日,中国兵装集团向保定天威集团注入150亿资金进行重组,并以此获得了保定市国资委手中的天威集团{bfb}股权。其后,保定天威在中国兵装集团的帮助下快速打造输变电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的“双主业”模式,并使得保定成为中国的光谷。

中国西电

中国西电

     而和保定天威集团的境遇不同,沈阳变压器集团却向着另一个方向发展,由于多种原因,沈阳变压器曾经徘徊在破产的边缘,2003年11月,特变电工在西门子与浙江正泰收购失败之后,斥资2.3亿元控股当时的沈阳变压器厂,并在当年成功组建了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6月22日,时任辽宁省委书记的xxx在新疆、辽宁两省区工作交流会上表示,“特变电工沈变的发展是新疆、辽宁两省区交流和国企改革的成功典范”。

     和这两家输配电xxxx有所区别,西电集团虽然在排名中名列第二,但它却是变压器领域中的{wy}一家央企。所以,西变集团的资本运作历来是输变电领域业内人士xx的重点,2009年12月4日,西电集团上市申请成功获证监会批准,根据其招股说明书,西电集团将拟发行13.07亿股A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30%,发行后总股本为不超过43.57亿股。

不过和业内人士的看法不同,很多大的投资公司对中国西电上市价格并不看好。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一位人士在此之前就告诉记者:“中国西电价格还有水分可挤,破发的可能性较大。”

     输配电设备制造战局

     西电集团虽然是中国{zd0}的输配电一次设备制造商,但它却不是这个市场的掌控者。实际上,由于近些年来中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大幅增长,电力如何输送的瓶颈开始暴露出来,电力行业的发展中心已经逐步由电站建设向电网建设进行过渡,这个市场竞争开始激烈起来。

     在对核心技术要求不甚严格的配电市场领域,中小生产企业在近几年进入迅速,由此也带来了产品同质化和无自身核心技术问题,市场竞争激烈。而相对拥有技术壁垒、行业进入和资金门槛这些屏障的输电市场领域,这一战局也同样不轻松,历年来,西门子、ABB、AREVA等在国内的合资企业与国内传统的大型设备制造商捉对厮杀,行业希望用、等方式垒高技术壁垒,发展出能和世界企业匹敌的制造公司。

     西电集团、天威保变、特变电工就是被寄予这样期望的企业,西电集团是以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为主体改制设立的公司,在三峡工程、“西电东送”等xxxx工程项目中提供了成套输配电设备,它拥有中国{zj1}规模的高压、超高压及特高压输配电成套设备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和试验检测的基地,并在近两年间开始快速兼并优良资产,扩大生产规模,以图做成中国的ABB。据有关人士回忆告诉记者:“2009年李荣融找到张雅林说过,如果你要做就做成中国的ABB或西门子,要不就被别人兼并。”可能正是这句话使得西电集团下定决心扩张自己。

     由于拥有强大的资本市场优势,多年来,特变电工与天威保变纷纷扩充了自身的产能,打造一条以输配电为主线的产业网结构,先后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搭建平台,扩展自己的利润空间。像特变电工在实现了资本化运作之后,便在全国积极开展并购,以弥补其地域短板,先后将衡变、沈变、鲁缆等企业收入囊中,随即发挥新疆能源储存丰富的xx地理优势,又将触角延伸至太阳能和新材料等产业;而天威保变也先后进军风电、多晶硅等产业。

     在这样的情况下,上市对于西电集团稳固其地位显得更为重要。2010年1月14日,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在2010年国家电网工作会议上宣布,国家电网2009年全年对电网建设的投资总额达3058.6亿元,同比增长22.5%,全年实现利润45.2亿元。同时,国家电网在2010年的投资计划完成电网建设投资2274亿元,同比下调25.56%。广发证券研究员谢军认为,在未来2~3年内,国家电网未来的投资结构将从“中间大,两头小”向“两头迅速膨胀,中间需求缩小”的局面转换,未来3~5年内,xx重点将转向特高压、配网、农网和智能电网建设与改造。

西电筹资剑指何方

     在西电集团公布的招股说明书中,西电集团此次上市将募集资金77.21亿元,其中66%的募集资金将投向技术改造扩能项目,3.89%的资金投向科技研发项目,剩余资金用来补充流动资金。由此可见,西电集团准备在技术改造上进行突破,而根据国家电网2009年对能生产超(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设备成套的国内企业倾斜就不难看出,西电集团希望在超(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设备上完善和开发新产品,以此提高产品的盈利能力。

     具体落实到项目上来看,技术改造扩能项目以投入资金大小依次包括高压开关板块、绝缘子避雷板块、变压器板块、试验检测板块、电力电容板块和整流装置板块,其相对应的也正是在国家百万伏示范线路“晋东南—南阳—荆门示范工程、云南—广州±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提供相关产品,像西电集团研发出1100kVGIS、隔离开关、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GIS出线套管及其用空心复合绝缘子等17项特高压xx技术产品。

     业内人士大多知道,超(特)高压输配电设备单体造价高,生产时间长,运输问题突出。以500kV这样的大型变压器产品为例,单台成本普遍在1500万~2500万元,而大型直流换流变压器单台成本更是高达3000万~4000万元,生产周期要5个月左右。而且随着大型变压器单台容量的提高,其运输重量的问题也会更加严重。一般而言,500kV的大容量变压器单台总重量已超过500吨,运输重量也超过380吨。在这样的情况下,西电集团加大超(特)高压输配电产品比重将会改变现有的结算模式。

根据截止到2009年6月底的资料,西电集团售结算采用的为“1-4-4-1付款”模式,即签订合同后客户预付合同金额的10%,发货验收后付款40%,合同货物完成安装、调试、性能试验和合格后付款40%,质保期结束后支付余款10%。在这样的模式下,西电集团应收账款净额为55.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的26.80%,随着其业务的不断增长,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所以,在上市之后,西电集团如何在运用资本市场支持改进自身的管理运营结构也是值得xx的事情。

     西电危局

     虽然西电集团的上市使得它能获得和其它输配电领域的两大巨头一样的资本后盾支持,并通过资本市场加速技术进步的步伐。但这并不表示,它能够替代国外企业。实际上,中国输配电设备制造行业和工程机械行业一样,在基础研究、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一定差距,尚不能xx满足客户的需求,所以,包括保变集团、西电集团和特变电工在内的三大企业,部分关材料和零部件在相当长时间内不得不依赖国外厂商供应,这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国产设备的成本,也控制了国内厂商的生产力。

     而且,西电集团在电力设备控制及电网自动控制、保护和调度等二次设备生产和研发方面,与国际{lx1}的输配电设备生产企业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尚不能满足客户输配电一次、二次设备成套要求,而且由于企业体制的原因,其他国家的国家工程更倾向找别国的民营企业来进行。这使得西电集团在国际工程承包方面落后于特变电工,2008年10月12日,国家发改委把《特高压变电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正式授予特变电工全资子公司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和沈阳变压器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中国电力行业首批设立的设备研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也是中国变压器行业{wy}国家工程实验室。

     实际上,西电集团这次上市的资金分配已经表明,它依旧会专注于输配电设备领域,并未有向其他拓展的迹象。以此看来,2010年国家电网全年对电网建设的投资总额下降将是对西电集团各方面的一次挑战。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西电上市输配电三巨头聚首资本市场_POWER YOUR LIFE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