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之行12—兰州黄河<br>_塔塔_新浪博客
 

    {zh1}一站兰州,早上七点左右到达兰州,漂亮的脸圆鼓鼓的导游小姐热情接待了我们,先领我们去吃有名的兰州拉面,路上进入市区导游给我们介绍兰州城市情况,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让我们注意前面快到了的兰州体育馆,远看像什么?大家看了吓一跳,棺材,对,体育馆建的像棺材,白色加上深黑蓝条,上面有一个深色盖子,啊!太恐怖了!为什么啊?可爱的导游小姐告诉我们,在别的地方可能这是不吉利的,但在兰州不是,当地人取谐音‘棺材—官财或灌财’,所以在体育馆一楼门脸的商铺,生意兴隆的很,做什么生意都发财,虽说商铺租赁很贵,却依然抢手,很神奇。

    等了二十分钟终于有座位吃上xx的兰州拉面,味道不错,不过看到当地人吃的和我们不一样的拉面,心里暗暗想那一定更好吃更xx吧。

     开车前往黄河母亲雕像。黄河从兰州市内穿境而过,在黄河南岸的滨河路中段、小西湖公园北侧,由甘肃xx的雕塑家何鄂女士创作的表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雕塑,由“母亲”和一“婴孩”组成构图。分别象征了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雕塑台刻着水波纹和鱼纹,反映了黄河流域的祖先们对自然现象敏锐的观察力。

    接着我们来到位于滨河路中段北侧历史悠久的古桥—中山铁桥,它有“天下黄河{dy}桥”的美称,从桥上看对面黄河两岸、位于兰州城北的白塔山下、金城关,今尚存建桥所用铁柱一根高达三米,重约数吨,上有"洪武九年"字样。原为浮桥,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一九○七年),改浮桥为铁桥,是黄河上游{dy}座铁桥。古代这里是河西走廊、青海、宁夏的交通要冲,“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西汉以后,严冬黄河结冰,厚数尺,车马通行其上,俗称冰桥。铁桥曾于1954年进行加固工程,上架弧形钢架拱梁,结构美观,气势更见雄伟。现铁桥已禁止车辆通行只准步行。这时又下起小毛毛雨,我都无语了。

    前行参观xx的兰州黄河水车,兰州水车是由明代兰州人段续在吸收借鉴南方水车技术基础上创造制作的。这里耸立的6架木制巨型水车,日夜缓缓旋转,并发出哗哗的巨大声音,水车是黄河沿岸一种古老的提水灌溉工具。高10米多,由一根长5米,口径0.5米的车轴支撑着24根木辐条,呈放射状向四周展开。每根辐条的顶端都带着一个刮板和水斗。刮板刮水,水斗装水。河水冲来,借着水势缓缓转动着十多吨重的水车,一个个水斗装满了河水被逐级提升上去。临顶,水斗又自然倾斜,将水注入渡槽,流到灌溉的农田里。千百年来水车在黄河两岸,以其独有的风姿留传至今,为黄河游增添了无限的风光。我们还现场观看用心玉米碾的玉米面 。 

 
   下到堤岸,看到以排排像小猪样的东西排在那里,大家猜到是什么吗?

“兰州三样宝,吉祥葫芦、牛肉面、羊皮筏子赛军舰”,这是“老兰州”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如果来兰州旅游不坐羊皮筏子来一次黄河漂流,那真是遗憾。羊皮筏子,已经有了1800多年历史,与其它水上运输工具相比,羊皮筏子体积小而轻,浮力大,变向灵便,十分适宜在黄河上漂行,而且所有的部件都能拆开之后携带。古时兰州的羊皮筏子是中国西北地区水上摆渡、载货的主要交通工具,它驮着黄河上游的居民跨河涉水,满载货物沿着浊浪滔天、波涛翻滚的黄河顺流而下,远走宁夏、内蒙古等地。现在羊皮筏子是黄河岸边旅游者的宠儿,它们与摩托快艇是兰州黄河风情旅游中一道亮丽悠久的风景。

我望着宽阔的河面滚滚黄河,开始有些发怵不敢下去,天才已经跃跃欲试准备漂了,在与同团的团友商议后,准备冒一次险了,上!和天才一起与另两个小团友坐上羊皮筏子,筏工告诉我们,河水现在很平缓,不要怕,没关系,很稳的,就是浪急也没关系,看着眼前的黄河水从筏底哗哗淌过,坐在筏上悠悠的,立刻忘了危险,拿出相机拍照,划水,那种平稳休闲的感觉真好,建议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坐噢。回来时坐快艇,太快了,以至于没看够没玩够。

    吃完午餐自由购物,我和天才到市中心买了几件衣服,兰州的衣服相对便宜,记得在敦煌时导游小伙说敦煌衣服贵,所以他们每年分季度到兰州一次性解决购衣问题。我在一个韩国休闲品牌连锁店买了一条短裤,还有一条皮带呢,在大排档吃羊肉串和烤鱿鱼,烤鱿鱼真好吃,可惜买少了,下次来兰州一定多吃烤鱿鱼。如今的兰州不仅白天很繁华,据说夜晚也是一片霓虹,可惜我看不到就要返回了。
     晚上飞机晚点一小时起飞,到家已转天凌晨三点半。

郑重声明:资讯 【西北之行12—兰州黄河<br>_塔塔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