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饲料研究会,推动产学研结合_水产前沿_新浪博客

□文/图本刊撰稿人  白静  罗丹

    1988年成立的福建省水产饲料研究会在民间社团中可谓历史悠久。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有单位会员23个,个人会员300余人。现任理事长为陈启发高工、常务副理事长王桂忠教授和陈人弼高工,艾春香博士为秘书长。20多年来,研究会先后举办了九次水产饲料科技研讨会、若干次专题研讨会及研究会成立20xxx典,已相继正式出版“论文选辑”8册,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为养殖准备粮草
    水产饲料研究会从最初解决养虾和养日本鳗鲡配合饲料替代进口的问题,以促进养虾业和鳗鱼业迅速发展,到协调研发欧洲鳗鲡、大黄鱼和鲍等一批水产养殖动物急需的配合饲料新产品,开发系列生物饵料以支撑水产种苗生产,一直在水产饲料上努力工作着。用陈启发的话来说就是“为养殖准备粮草”。
    作为学术型社团的水产饲料研究会,非常注重“产、学、研”结合,经常开办培训班、研讨会,并将相关资料汇编整理成册,授课的内容还刻录成光盘供给会员学习。今年以来,研究会就举办了生物饵料研讨会和鲍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技术培训,探究水产膨化颗粒饲料三聚氰胺残留,并积极参与推进福建省水产饲料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组建。
xx水生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研究方法
    由于研究会成员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生产企业,涵盖了动物营养需求研究、饲料研发、分析检测、饲料机械研发等领域的专家与技术人员,所以研究会能在实际工作中将不同学科结合起来,发挥各自所长,促进行业科技进步。“水生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还很年轻,基础还较为薄弱,我们应该借鉴、吸收畜禽营养与饲料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结合水生动物生理特点、生态环境特点以及水产饲料行业的特点,建立科学、标准、规范的研究方法。”
    “最近两三年我们很xx研究方法”,陈启发介绍,目前国内水生动物营养饲料实验很不规范,资料发表了不少,但这些资料可比性差,对于后来者的研究可参考价值有限。所以饲料研究会希望研究出一种可以推广的标准化的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研发实验方法。“我们希望能把一些对此感兴趣的高校结合起来,针对当前比较重要的品种进行一些实验的探讨,协同攻关等。”陈启发的想法对行业来说具有相当的价值,但他也表示,要做到很难,“可能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一两代人才能做到,但目前我们可以小范围先做一些。”据他介绍,研究会已经对成员开了三期“均匀设计与SPSS应用”的讲习班。
凭志愿老成员发挥余热
    作为非营利性的行业社会团体,水产饲料研究会在没有政府的资金支持,单位会员会费也很低的情况下,仍坚持免费举办各种学术活动,所以资金成了研究会面临的{zd0}难点。
    “我们都是志愿者,是发挥余热”,70多岁已经退休的陈启发半开玩笑地说,而作为副秘书长的刘淑熙和郑香霖则笑着说:“我们是冲着陈理事长的人品过来的,原不是从事这一行当,是来帮忙的。”像陈启发、刘淑熙和郑香霖这样的成员在研究会不少,不领工资,只是凭着对行业的一份热心,在退休之后继续推进研究会的工作。陈启发认为,政府的体制改革尚有所欠缺,应该尽量把社团的力量调动起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陈启发笑着说:“现在企业的生存发展也不容易,我们也是尽力为企业做一点事情。”据了解,“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有会员单位饲料企业被莫须有地停产整顿,也有被报道说在香港被检测出三聚氰胺含量超标,但经过饲料研究会了解,该饲料公司的饲料根本没有销售到香港,而且饲料公司的原料也没有问题。“其实添加三聚氰胺对饲料公司来说只有坏处,我们也在帮忙呼吁加强行业自律,提升产品质量安全。另外,我们至今还在研究为什么原料不含三聚氰胺,但某些膨化配合饲料成品却能检测出 ‘三聚氰胺’,我们希望通过研究,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分析,以指导膨化配合饲料生产工艺的改进与完善。”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福建饲料研究会,推动产学研结合_水产前沿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