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观音的品种与传说_铁观音,安溪铁观音,茶叶知识,茶叶文化,绿茶,红茶 ...

      原是茶树品种名,由于它适制乌龙茶,其乌龙茶成品遂亦名为。所谓茶即以品种茶树制成的乌龙茶。而在台湾,茶则是指一种以茶特定制法制成的乌龙茶,所以台湾茶的原料,可以是铁观音品种茶树的芽叶,也可以不是品种茶树的芽叶。这与福建茶的概念有所不同。

        清代时安溪尧阳南岩山,有位王士让(王士让,字尚卿,清康熙六年(1687年)生于安溪县崇信里尧阳乡,清雍正十年(1732)以五经应试中副贡;乾隆十年(1745)任湖广(今湖北)黄州府蕲州同判,卒任上。著有《六经训解》)平生喜爱收集奇花异草,筑书房于南岩山麓名为“南轩”,书房旁辟有花圃。乾隆元年(1736年)春,王士让告假回乡访亲会友,到南岩山麓游览,在一片荒园乱石间,发现有株生态独特的茶树,香气扑鼻,遂移植于南轩的花圃里。经过压枝繁殖,细心照料,于是枝叶茂盛,园叶红心。采制成茶后,茶干乌润肥壮,气味超凡。开汤品尝,气香味醇。乾隆六年(1741年)王士让奉召赴京,在拜谒礼部侍郎方苞时,携茶相赠。方苞品饮后,顿感气味非凡,疑为神品,逐转献内廷。乾隆帝饮后甚喜,召见王士让垂询尧阳茶事。王奏禀此茶发现始末。乾隆帝细察、掂量茶叶,认为其茶条型乌润结实,重若玄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便赐名为“”。

       自此,就有了“貌似观音重如铁”之说。据《清水岩志》载:“清水高峰,出云吐雾,寺僧植茶,饱山岚之气,沐日月之精,得烟霞之霭,食之能疗百病。老寮等属人家,清香之味不及也。鬼空口有宋植二、三株其味尤香,其功益大,饮之不觉两腋风生,倘遇陆羽,将以补茶话焉”,说明安溪唐代已产茶。到明代茶产稍盛,《安溪县志》有“常乐、崇善等里货(指茶)卖甚多”的记载。18世纪后期安溪茶户有了较大发展。诗人阮锡在《安溪茶歌》中有“安溪之山郁嵯峨,甚阴常湿生丛茶。居人清明采嫩叶,为价甚贱保万家……”之句。随之茶区农民还选育出许多优良茶树品种,其中以铁观音制茶品质为{zy}。

(责任编辑:中央名茶)
本篇文章来源于:中央名茶|www.cctvtea.com 原文链接:



郑重声明:资讯 【铁观音的品种与传说_铁观音,安溪铁观音,茶叶知识,茶叶文化,绿茶,红茶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