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墙砖的试验方法(三) 阿里巴巴gyyuli的博客BLOG

9  吸水率和饱和系数试验                                             

9.1  仪器设备

    a.鼓风干燥箱。

    b.台秤,分度值为5g。

    c.蒸煮箱。

9.2  试样

9.2.1  试样数量为5块。

9.2.2  普通砖用整块,多孔砖可用1/2块,空心砖用1/4块试验。空心砖试样可从体积

密度试验后的试样上锯取。

9.3  试验步骤                                                      

9.3.1  清理试样表面,并注写编号,然后置于105 ̄110℃鼓风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量,除

去粉尘后,称其干质量G0。

9.3.2  将干燥试样浸水24h,水温10 ̄30℃。

9.3.3  取出试样,用湿毛由拭去表面水分,立即称量,称量时试样毛细孔渗出于秤盘中

水的质量亦应计入吸水质量中,所得质量为浸泡24h的湿质量G24。

9.3.4  将浸泡24h后的湿试样侧立放入蒸煮箱的篦子板上,试样间距不得小于10mm,注

入清水,箱内水面应高于试样表面50mm,加热至沸腾,沸煮3h饱和系数试验煮沸5h,停

止加热,冷却至常温。

9.3.5  按9.3.3的规定,称量沸煮3h的湿质量G3。

9.4  结果计算与评定

9.4.1  常温水浸泡24h试样吸水率W24按式(5)计算,xx至0.1%:

                      G24-G0

                W24=─────×100   ………………………………(5)

                        G0

式中:W24——常温水浸泡24h试样吸水率,%。

      G0——试样干质量,g;  

     G24——试样浸水24h的湿质量,g。

9.4.2  试样沸煮3h吸水率W3按式(6)计算,xx至0.1%:  

                      G3-G0

                W3=─────×100   ………………………………(6)

                        G0

式中:W3——试样沸煮3h吸水率,%;        

      G3——试样沸煮3h的湿质量,g;

      G0——试样干质量,g。          

9.4.3  每块试样的饱和系数K按式(7)计算,xx至0.01:



                      G24-G0

                  K=─────×100   ………………………………(7)

                      G3-G0

式中:K——试样饱和系数;                    

     G24——常温水浸泡24h试样湿质量,g;

     G0——试样干质量,g;            

     G5——试样沸煮5h的湿质量,g。



9.4.4  吸水率以5块试样的算术平均值表示,xx至1%;饱和系数以5块试样的算术

平均值表示,xx至0.01。

10  孔洞率及孔结构测定

10.1  量具与材料

    a.钢直尺,分度值1mm。

    b.复写纸,毫米方格纸。



10.2  试件制备

    取体积密度试验后的5块试样,从长度方向的中间处锯断,将其中一半砖样的断面

磨平并刷净粉尘,作为孔洞及结构测定的试件。

10.3  试验步骤                                                

10.3.1  将试件断面朝上,放上方格纸,用橡胶辊或其他方法反复滚压,使其断面完整

地印染在方格纸上。

10.3.2  测量方格纸上各孔洞尺寸、试件断面凹线槽尺寸和试件断面尺寸。对不规则外

沿一律数格计算其面积,不满一格者可上下、左右拼凑。对孔洞边沿缺口应对照试件修

图,尽量反映孔洞尺寸。

10.3.3  测量方格纸上最薄处的壁、肋尺寸,xx至1mm。

10.4  结果计算与评定

10.4.1  孔洞率Q按式(8)计算,xx至0.1%:



                       S1-S2

                  Q=─────×100   ………………………………(8)

                         S  

式中:Q——孔洞率,%;                      

     S1——断面孔洞面积之和,mm2;      

     S2——断面凹线槽面积之和,mm;   

     S——试件断面面积,mm。      

10.4.2  试验结果以5块试样孔洞率的算术平均值表示,xx至1%。

10.4.3  孔结构以孔洞排数及壁肋最小尺寸表示。

11  干燥收缩试验                                 

11.1  仪器设备

11.1.1  收缩测定仪:如图12所示,收缩测定仪的百分表量程为10mm,上下测点采用

90°锥形凹座。                                                

11.1.2  收缩头:如图13所示,用不锈钢或黄铜制成。

11.1.3  鼓风干燥箱或调温调湿箱:鼓风干燥箱或调温调湿箱的箱体容积不小于0.05m3

或大于试件总体积的5倍。箱体湿度以饱和氯化钙控制,每立方米箱体应给予不低于

0.3m2暴露面积且含有充分固体的氯化钙饱和溶液。

11.1.4  搪恣样盘。

11.1.5  冷却箱:冷却箱可用金属板加工,且备有温度观测装置及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11.2  试验条件

    试验应在的20±1℃温度下进行。

11.3  试样

11.3.1  试样尺寸与数量

    3块240mm×115mm×53mm的试样为一组。

11.3.2  试件制备                                                         

11.3.2.1  在试样两具顶面的中心,各钻一个直径6 ̄8mm深13mm的孔,编号并注明上下

测点。

11.3.2.2  将试样浸水4 ̄6h后取出在孔仙灌入水泥净浆或其他粘结剂,然后埋置收缩

头,收缩头中心线应与试样中心线重合,试样项面应保持平整,等收缩固定后,xx其

表面残留粘结剂。

11.4  试验步骤

11.4.1  制成的试件放置1d后,于20±1℃的水中浸泡4h,浸泡时,试件间的距离及水面

至试件距离不小于20mm。                 11.4.2  将试件从水中取出,用湿布拭去表面水分并将收缩头擦干净。

11.4.3  以标准杆确定仪器百分表原点(一般取5.00mm),然后按标明的上下点测定试件

的初始长度,记录初始百分表读数。

11.4.4  将试件放入温度为50±1℃,湿度按11.1.3控制的鼓风干燥箱或调温调湿箱中进

行干燥至少44h,在干燥过程中,不得再放入其他湿试件。

11.4.5  取出试件,置于冷却箱中冷却至20±1℃(一般需4h)后在11.2条规定的温度下

进行测量,测量前应校准仪器百分表原点。

11.4.6  每2d按11.4.4.和11.4.5重复进行干燥、冷却和测量;直至两次测长读数差

0.01mm范围内时为止,以{zh1}两次的平均值作为干燥后读数。

11.4.7  每次测量时,同组试件应在10min内完成。

11.5  结果计算与评定                                            

11.5.1  干燥收缩S按式(9)计算:



                         L1-L2

                  S=────────×1000   ………………………………(9)

                      L0+L1-2L-M0

式中:S——干燥收缩值,mm/m;                

     L0——标准杆长度,mm;             

     L1——试件初始读数(百分表读数)mm;

     L2——试件干燥后读数(百分表读数),mm;

      L——收缩头长度,mm;

     M0——百分表原点,mm。

11.5.2  试验结果以3块试件干燥收缩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xx至0.01mm/m。

12  碳化试验

12.1  仪器设备和试剂

12.1.1  碳化箱:下部设有进气孔,上部设有排气孔且有湿度观察装置,盖(门)必须

严密。                                                      

12.1.2  二氧化碳钢瓶。

12.1.3  转子流量计。

12.1.4  气体分析仪。

12.1.5  台秤,分度值5g。

12.1.6  干、湿球温度计或其他温、湿度计。

12.1.7  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大于80%。

12.1.8  1%酚酞溶液,用浓度为70%的乙醇配制。

12.2  试样

    取经尺寸偏差和外观检查合格的砖样25块,其中10块为对比试样(也可采用抗压强

度试验结果。若采用抗压强度试验结果作对比,则试样可取15块);10块用于测定碳化

后强度;5块用于碳化深度检查。

12.3  试验条件

12.3.1  湿度                                                       

    碳化过程的相对湿度控制在90%以下。

12.3.2 二氧化碳浓度

12.3.2.1  二氧化碳浓度的测定

    {dy}、二天每隔2h测定一次,以后每隔4h测定一次。并根据测得的二氧化碳浓度,

随时调节其流量。

    二氧化碳浓度采用气体分析仪测定,xx至1%。

12.3.2.2  二氧化碳浓度的调节和控制

    如图14所示,装配人工碳化装置,调节二氧化碳钢瓶的针形阀,控制流量使二氧化

碳浓度达60%以上。

12.4  试验步骤                                             
12.4.1  取10块对比试样按4.3条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12.4.2  其余15块试样在室内放置7d,多面手放入碳化箱内进行碳化,试样间隔不得小

于20mm。

12.4.3  从第十天开始,每5d取一块试样劈开,用10%酚酞乙醇溶液检查碳化程度,当

试样中心不呈显红色时,则认为试样已全部碳化。

12.4.4  将已全部碳化的10块试样于室内放置24 ̄36h后按4.3条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12.5  结果计算与评定

2.5.1  以试样的抗压强度之算术平均值(xx至0.1MPa),作为该批试样人工碳化后

强度。

12.5.2  碳化系数Kc按式(10)计算,xx至0.01:

                            Rc

                       Kc=──   ……………………………………(10)

                            R0

式中:Kc——碳化系数;

      Rc——人工碳化后抗压强度,MPa;

      R0——砖的抗压强度,MPa。

13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内容应包括:

    a.送样单位;

    b.来样及试验日期;

    c.报告编号;

    d.试样名称、编号及规格尺寸;

    e.试验项目;

    f.试验结果;

    g.试验单位与试验、审核人员和单位负责人签章。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西安砖瓦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西安砖瓦研究所、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硅酸盐建筑制

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寿德、姜炳年、许国干、程相伟、姜勇。

    本标准委托国家建材局西安砖瓦研究所负责解释。


巩义市予力市政工程设备厂
 联系人:李经理
 电话:0371-63236055
  传真:0371-63236575
 手机:15890185656
 网址:

 邮箱:
 地址:巩义市杜甫像北和平路11号



无显示 无显示
郑重声明:资讯 【砌墙砖的试验方法(三) 阿里巴巴gyyuli的博客BLOG】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