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金铜仙人辞汉歌》有感_梦想指南_新浪博客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牛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这首诗是李贺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托古伤今之作。据考证,这首诗是诗人离京途中所作。而诗人也是借铜人辞汉的传说抒发忧时忧世的情思。
  全诗围绕金铜仙人的搬迁写汉王朝的衰败。金铜仙人临去时“潸然泪下”表达的主要是亡国之痛。而李贺处在中唐时期,此时,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大伤元气,失去了往日的风光。此时,唐王朝藩镇割据,外族入侵,宦官专政的危机日益严重,作为“唐诸王孙”的李贺无时无刻不在为唐王朝的命运担忧。面对这严酷的现实,诗人的心情很不平静,他用世心切,急盼着重振国威,同时光耀门楣,恢复宗室的地位。却不料进京以后,因一些无稽的原因,不能参加科举,而后来当的官也是无足轻重,{zh1}不得不含愤离去。家国之痛,身世之悲交织在一起,促使李贺写下了这首托古言今之作。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前四句是金铜仙人的观感,他追溯历史,慨叹盛时不在。汉武帝曾经梦想长生不老,所以建了金铜仙人像。但他也敌不过岁月,像秋风中的树叶一样悄然离去,只留下一座荒凉的茂陵。尽管汉武帝在世时曾经叱诧风云,但也只能“夜闻马嘶晓无迹”,已经成为了过往。“夜闻马嘶晓无迹”这一句,采用了夸张的手法,显示出生命短暂,人生无常。而“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则采用了对比的写法,将汉武帝在世时三十六宫的繁华与后来的荒凉作了鲜明对比,更显出物是人非之感,衬托出悲凉的气氛。
  中间四句则写出了金铜仙人被搬迁时对故都的留念,对故主的不舍。在这里,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金铜仙人是汉王朝由兴盛转向衰败的见证人。在离家的路上,满目凄凉令他感慨万分,神情悲痛。而且,他的心中还深埋着对故主的思念。所以,他被“酸风”刺激得流下了“清泪”。在这四句中,作者不仅写了金铜仙人的神态,还描绘了他四周的景物,给他们涂上了一层忧伤的色彩。“酸”字,通过金铜仙人的主观感受使得情与景很好的交融,既写出东关自然环境的恶劣,也写出金铜仙人内心的酸楚。
  {zh1}四句,写出城后途中的情景。金铜仙人离去时正值深秋,一路上只有“衰兰”和荒月相伴。城外的咸阳道正如三十六宫一样,已经破败不堪,只能看到一些“衰兰”,仿佛在给仙人送行。而与仙人同行的也只有手中的捧露盘而已。而“衰兰”一词也有其特殊意义。它既写出深秋时节兰花的衰败,也写出金铜仙人心中的愁苦。兰之所以“衰”正是因为仙人心中伤感。这更加衬托出金铜仙人内心的愁苦和处境的艰辛。而“波声小”既写出金铜仙人的渐行渐远,也写出了前途的艰辛。这四句中,“天若有情天亦老”是千古名句,它设想奇特,有力地烘托出仙人内心的凄楚,意境非常高远。
  全诗创意奇诡,情感的抒发极为深沉,在无可奈何中表现出对正逐渐衰败的唐王朝的叹息。 
郑重声明:资讯 【读《金铜仙人辞汉歌》有感_梦想指南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