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厂的一个问题- 河池的老何的日志- 网易博客

铜厂的一个问题

2010-03-18 10:39:53 阅读4 评论0 字号:

         与铜厂老同学交流,原意请他为学生作一堂报告,讲下河池或者广西地域内矿冶行业的有关问题,专题由同学自选,4月时间暂定在4月。同学已应承下来。

      接下来的交流中,他讲到一个问题:铜厂近期采用富氧鼓风熔炼,出现了两个困扰生产的问题:一是矿中高锌,便冰铜发粘,咽喉口易堵造成死炉;二是在冰铜底出现了一层流动性极好的合金,成份为铜25-30%,Sb+Pb70%左右。希望能帮忙分析下原因,提出对策。

       初步分析,{dy}个问题应该是与铅鼓风炉同样的问题,而且更明显,即精矿中的ZnS因高熔点进入冰铜后或单独存在时,粘结未熔化的固体粒子形成团块,进入咽喉口后发生堵塞,很难处理,唯有降低矿是的锌含量一途。

     第二个问题,可能是精矿在风口区强烈氧化,其中的铁、锌、铅、铜依次氧化,理论上只要有少量FeS存在都不至于让铜入渣或形成金属。但实际上因精矿在风口区停留时间短,而氧量相对充足,xx可能出现少量氧化物与冰铜中的硫化物反应形成金属的情况。其中铜、铅的硫、氧化物互相反应的可能性{zd0},这些金属一旦形成,就会因密度大而沉底并互相溶解形成合金,便其活度下降,就不大可能再次硫化。 而锑的硫化物易于氧化,部分形成Sb2O3挥化入烟,少量生成难挥发的Sb2O4,进行风口区与被焦炭还原或与冰铜中的硫化物反应,形成金属锑。金属锑与铅铜互溶最终形成多元合金中。

       这种多元合金的危害应该说是很大的,因其点据了前床的空间,影响渣层中的冰铜沉降,本身难处理。目前企业采取重新返回鼓风炉的办法,其效果难以评估。但至少会有相当一部分在其中循环,空耗焦炭,占用炉子产能等。故应该尽可能避免产出。

     个人意见,一是降低精矿中的锌含量,避免硫化锌的危害;二是适当控制鼓风炉中进入的空气含氧量,减少铜的氧化。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铜厂的一个问题- 河池的老何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