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MRI)介绍_zhyynbynb的空间_百度空间

成像装置

  系统是由磁体系统、普仪系统、计算机系统和图象显示系统组成。
  磁体系统是由主磁体、梯度线圈、垫补线圈和与主磁场正交的射频线圈组成,是磁共振发生和产生信号的主体部分。

  普仪系统是产生磁共振现象并采用磁共振信号的装置,主要由梯度场发生和控制系统、MR信号接收和控制等部分组成。
  计算机图象重建系统要求配备大容量计算机和高分辨的模数转换器(analog/difital converter, A/D),以完成数据采集、累加、傅立叶转换、数据处理和图象显示。

  优缺点

  (一)检查的优点

  1、在所有医学影像学手段中,MRI的软组织对比分辨率{zg},它可以清楚地分辨肌肉、肌腱、筋膜、脂肪等软组织;区分较高信号的心内膜、中等信号的心肌和在高信号脂肪衬托下的心外膜以及低信号的心包。

  2、MRI具有任意方向直接切层的能力,而不必变动被检查者的体位,结合不同方向的切层,可全面显示被检查器官或组织的结构,无观察死角。近年开发应用的容积扫描,可行各种平面、曲面或不规则切面的实时重建,很方便地进行解剖结构或病变的立体追踪。

  3、MRI属无创伤、无射线检查,避免了X线或放射性核素显像等影像检查由射线所致的损伤。MRI扫描对人体无害。

  4、MRI成像参数多,包含信息量大,以应用最广泛的自旋回波(spin echo,SE)为例,此技术可获取三种性质不同的图像:T1加权像、T2加权像和质子密度加权像。目前,MRI已知成像参数达十余种,再加上超过百种的脉冲序列组合,以及许多特殊成像技术的应用,MRI的成像潜力十分巨大,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研究领域。

  5、MRI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尽管一般MRI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不及X线平片、X线心血管造影,但优于超声心动图和放射性核素显像,接近DSA和CT的水平。MRI的空间分辨率还将进一步提高。

  (二)的缺点

  1、MRI设备和检查费较昂贵,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普及和应用。

  2、早、中期MRI设备扫描时间较长,为其主要缺点。例如,一次心脏扫描需1小时左右,甚至更长时间。近年随着快速成像技术的完善,扫描时间长的问题总算得到解决,回波平面成像(echo plannar imaging,EPI)扫描速度已达20ms一幅图像,不用心电图门控,可行心脏实时动态显示。但目前我国运转的设备,绝大多数还不具备超快速扫描功能,完成一个病人的心脏扫描,耗时30~45min,比CT慢许多。

  3、国内MRI设备尚未普及,而普通X线、超声心动图、CT、X线心血管造影等已广为应用,就普及率而言,MRI还远不如上述影像学技术重要。

  4、除超低磁场(0.02~0.04T)和近年新开发的开放式(open style)、低场强(≤0.2T)MRI扫描机外,一般MRI机房内不能使用监护和抢救设备,加之MRI对病人体动敏感,易产生伪影,不适于对急诊和危重病人进行检查。

  5、个别人进入扫描室可产生幽闭恐惧症(claustrophobia),自诉一种难以名状的恐惧感,常导致检查失败。

  6、钙化灶内不含质子,不产生MRI信号,故MRI对钙化不敏感,小钙化灶由于容积效应不能显示,大的钙化灶表现为无信号区亦缺乏特异性。钙化在发现病变和定性诊断上有帮助,对钙化不敏感亦为MRI的缺点之一。



郑重声明:资讯 【磁共振成像(MRI)介绍_zhyynbynb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