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职场惯例,在岁末年底发出和拿到奖金或其他激励后,1月和2月是公司人心最不安定的时期:是留?是走?每个人都在寻觅可以让自己“升值”的机会,寻找更理想的新职场。进入3月,则是诸事渐定,或走或留,无论是新东家还是旧老板,多数人考虑的重点开始转向如何让自己更成功…… 选择天堂、人间或地狱 出场人物:刘先生,某跨国公司驻中国总部培训部副部长。1994年大学毕业,获得本科学士学位,是一名年轻的成功人士。 如果现在有三个团队让你选择加入,天堂、人间和地狱。天堂团队会让你学到很多现成的成熟的管理知识;人间团队乱一点,当然也就会有一定的风险;地狱团队就不言而喻,纯粹在帮你消耗生命。你会选哪个?通过这个选择就可以分析出你在职场上是怎样成功、失败或者变得平庸的了。 而实际上,每个人都有到达成功的不同方式和办法。或者你更适合学习现成的理论知识再去应用,或者你更适合在实践中通过体验的方式来锻炼自己。但总之,如果三次以上,你总是能解决疑难问题,那么你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 可实际问题是,公司里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有的员工无论做得好与不好,上司都很喜欢,甚至他一步一步高升,也不会出现上司因为担心下属功高震主而不高兴的情况。这又是为什么呢?归根到底,就是与上司的沟通。实际工作时会发现,上下级的关系往往是情感因素为主,而信任度为辅的。所以,培养情感对于职场上的成功至关重要。 另外,说到个人素质对职场成功的影响,我的个人体会就只有一句话:“心态大于技巧,习惯大于知识。” 事业成功的数学公式 出场人物:陈先生,资深律师,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有过20年以上从业经验。 我带过不少实习律师了,也结合我自己的经验,我想可以把事业上取得的效果表述成一个公式吧。那就是热情×思维方式×能力=工作效果。 热情是{dy}位的,也是日后全部工作成果的原动力。思维方式是第二位的,因为它决定你会把自己的才华和精力奉献给哪一个领域的工作,决定你走哪一条路。能力是第三位的,而工作能力实际上是随着经验而来的。工作热情相对感性化一些,跟你个人的成长历程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而思维方式最终取决于一个人的个人素质,大部分是靠后天学来的,是学而知之的东西。 我个人认为这个公式适合所有行业,而针对每个行业的特点还会有一些其他的附加因素影响工作效果。比如说,律师行业是一个以实践为主的行业,经验的重要性就比其他行业更多一些。另外,律师行业对学历、专业资格考试以及专业水平要求相对也高,这些都是由行业决定的。 发展取决于本人的能力 出场人物:程先生,网络公司总经理,人事制度顾问。1985年大学毕业,有过10年外企工作经验。 我曾经参加过一个专门为在外企工作的白领人士,当然也有部分金领阶层而举办的讨论职场问题的沙龙,有大约100人的规模。当时我做过一个调查,对于“哪些因素导致30岁职场上的成功”这个问题,现场得出的答案都非常贴近现实状况。比如,出国深造后回国当“海归”,在国内参加培训课程以培养专业能力等等,基本都是以提高学历或者学力为基础的。大家一致的意见就是,在职场上考虑东西时不要过分实际,要注重培训和知识发展的能力,这样才能在30岁以后有更多的潜力。30岁以前的生活不是在赚钱,而是在赚未来。 但是,也有人对此提出异议。有一个有过若干家外企工作经验的外企人说他曾经服务过的公司,并不是xx喜欢“海归”。如果领导层里管事的人有“海归”背景,那么他就比较容易接受“海归”派,也自然会给他们更多表现自己和晋升的机会。但最终的发展仍然取决于本人的能力,不见得受过更高等教育的人就有足够的能力。我个人更同意这样的观点:能力和学历一定程度上有关系,但是不一定成正比。而人脑在他(她)16岁以前就基本定型了,也就是说他(她)的思维形式已经基本定型了。 困惑1:职业定位模糊浅析伊利的全方位优势 困惑2:职业规划缺失 困惑3:求职技巧匮乏 困惑4:大龄求职障碍 困惑5:职场人际冲突 困惑6:职场“过劳” 困惑7:职业倦怠 困惑8:薪情不如愿 困惑9:工作缺乏安全感 困惑10:职业转型“阵痛” 近日,由新闻晨报、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的“职场快乐指数大调查”活动,经过前段时间市民的xx、专家和特邀记者的审核,xx职场困惑最终敲定,20个经典xx同时公开。 xx职场困惑的诞生,经历了“市民-专家-市民—专家”两轮反复的评选。据了解,所有困惑都来自于市民,活动一开始,组委会即向社会发布了征集困惑的信息,共从社会上收集到的各种职场困惑300多个。对此,专家和特邀记者团分别进行了梳理和归类,共初选出18个职场困惑。然后,这18个职场困惑又重新交给市民,由市民进行网上xx。据统计,近500名市民参与了此次xx活动,其中,市民关注度排在前三位是职业定位模糊、职业规划缺失和职业倦怠。{zh1}, 13位专家和特邀记者进行了{zh1}的审核和xx表决,xx职场困惑最终出炉,职业定位模糊、职业规划缺失等榜上有名。 其实,每个困惑都有它的解决方案。组委会从入围的20个“职场医生”提供的100个“xx”中,精心挑选了10个“xx”,为职场上有同样困惑的人士提供自疗“妙方”。 “在职场发展中,遇到职场困惑了?不要急,针对10大职场困惑,我们从100个xx中精心挑选了10大“妙方”,您不妨跟着下面适合你的“xx”,一步步地“自疗”吧!” 困惑1 职业定位模糊 职业定位是职业人通过对行业发展的充分了解,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出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方向。它是自我定位和社会定位两者的统一。通常面临下列情况容易出现职业定位模糊:1、选择专业与自身兴趣、爱好不吻合;2、盲目求职,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的优劣势;3、对目前工作状态不满意,但又不知所措;4、面临多个选择,或对未来职业发展没有把握。 xx 杨燕华(上海职业介绍徐汇分中心东安职介所所长、职业指导师、人才中介师) -全面、客观、系统地评价自身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爱好特长,分析自己适合做什么?能做什么?知己知彼,寻找符合自我的角色。 -分析职业行情和职场形势。在社会需求与个人兴趣爱好之间寻找两者的切合点,明确在社会所处的角色定位,这样选择职业比较容易成功。 -个人在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所处的环境不同,尤其在职业转型或跳槽时,要比较自身的优劣势,作成熟、理性的思考,扬长避短。 -必要时借助职业倾向、职业能力、职业兴趣的综合测评,了解自己属于哪一种性格特征,为自己的职业定位提供参考。明确职业定位可帮助个人在职业选择上少走弯路,使自己在职场竞争中游刃有余。 困惑2 职业规划缺失 职业规划就是个人针对自身的性格、能力、特长、兴趣、潜能,根据市场的行业发展与从业准则进行分析和测定,制订相应的职业计划,从而达到个人职业发展的{zj2}目标。而很多人却很少会考虑到制订这样的计划,以致迷失方向。 xx 杉川英哲(上海日总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人才中介员) 一般来讲,对“职业规划”这个词的感觉往往是———难、复杂、麻烦等,更有些人觉得“那是高级人才的事情,跟自己没有关系”。 导致职业规划缺乏的原因是把职业规划想得太复杂,就放弃设计自己的职业规划。职业规划是职业生涯的管理工具,其核心是“跟自己谈工作、了解自己”。跟自己谈工作的{zh0}办法是“给自己写信”,写信给将来的自己。在信里,自己跟将来的自己谈谈工作情况,还有鼓励、夸奖、批评。信的内容都是构成自己职业规划的因素,信的内容越具体,工作规划也就越明确。信还可以定期写、反复写,因为每个人的职业规划都跟别人不同,而且规划毕竟还是规划,需要根据情况修改。这就是所谓的职业规划的管理和维修。 困惑3 求职技巧匮乏 整个求职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甄选企业、投递简历、面试过程、试用期,各个阶段都有诸多方法和技巧来提高求职成功率。但据调查,80%以上职业人求职技巧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写简历技巧和面试技巧。对求职过程中{dy}个及{zh1}一个环节的重视不够,求职技巧也十分匮乏。而相关的专业培训课程对技巧的技术性研究缺乏创新性、针对性。 xx 彭明(上海职业介绍黄浦分中心副主任) 求职技巧缺少,往往意味着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存在问题,而这几项技能是打开职场大门的钥匙。 -跟应聘职位沟通:确切地说是了解职位,到底该具备哪些技能、素质,包括公司所在的行业位置和发展目标、自己能对这家公司起什么帮助等。在了解职位基本情况后,对照自己,做好准备,以便向考官证明自身具备的技能和素质。 -跟考官沟通:对于不善于言谈的人,{zh0}从自己最拿手方面谈起,帮助自己尽早进入状态,避免因紧张而陌生。 -用技巧沟通:想象考官可能问的问题,自己准备面试的题目。 困惑4 大龄求职障碍 大龄求职障碍普遍存在于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人群,由于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系统没有形成较强竞争力,很多人在求职过程中将稳定和薪资放在xx,而不是和个人竞争力的持续发展紧密相连。随着年龄的增加,职业价值下滑。又因职位特点,企业对年龄的要求提出比较明确的限制,因此很多人遭遇求职年龄门槛。 xx 陆丹蒙(上海职业介绍徐汇分中心东安职介所职业指导师) 年龄成为求职无法逾越的鸿沟,让不少大龄求职者在就业市场吃了闭门羹。然而,大龄求职者也有自身的优点,比如经验丰富,能吃苦耐劳等。所以大龄求职者应善于扬长避短,择己所长,补己所短。 -应聘心态要平和:因为年龄原因被单位婉拒之后,要调整好心态,相信自己还能有所作为。 -应聘要求切勿苛刻:大龄求职者不能自恃以前待遇如何高,而要求较高。 -多种渠道求职:积极地通过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或其它途径推销自己,走向市场。 -及时补己所短:有技能而没有证书的,可以通过培训取得证书;没有技术也没有学历的,可以从较低层的工作开始做起。 -突破大公司的局限:一般大公司对年龄要求比较严格,小公司则为了降低用人成本,一般招聘的岗位要求一职多能,反而对很多懂技术又懂管理经验的大龄求职者青睐有加。 困惑5 职场人际冲突 现代企业中,因为分工合作、职位升迁等利益分配,使得原本简单的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变得复杂起来。在职场打拼的人,很关键的一条就是EQ技能———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这个能力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工作成就。但有许多职场人士往往处理不好工作中的人际关系,而影响个人工作的发展。 xx 陆丹蒙(上海职业介绍徐汇分中心东安职介所职业指导师) -首先明确人际关系不是工作的全部。脚踏实地做事,勤勤恳恳地工作,多创造业绩,才能使自己得到职场的认同。想在职场中站住脚跟,实力是关键。 -积极面对“人际冲突”,主动和不同部门的同事建立起友好的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会让工作愉快,还能在你需要的时候助你一臂之力。 -避免被卷入到人际关系斗争的圈子里。若是一旦被动地卷入到争斗的漩涡中,{zh0}的方法是装聋作哑,待事态明朗后抽身而出。 -始终牢记,努力工作。因为实力才是职场中最坚固的权力基础! -理解感悟企业文化。当团队文化达到理想模式时,不仅能包容性格不同的人,而且能给予克服困难的毅力。 困惑6 职场“过劳” 职业发展是分阶段性的,越往上晋升责任就越大,压力也越大。年轻职业人往往有一个误区,把年轻当{zd0}的资本来看,而不是工作胜任能力、职业管理能力,他们缺乏应对长期竞争力的经验。因疲劳、压力、挑战和挫折等原因引发的疲劳不堪、情绪低落、心情烦躁、xx等身心失调往往是疾病的前奏。 xx 黄惟舫(上海职业介绍静安分中心专业人员介绍所副所长、职业指导师) 职场“过劳”有两种,一种是“假性过劳”,一种是“真性过劳”。“假性过劳”是指由于自己的主观因素而造成的疲劳,出现这个情况时,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清楚了解工作目标,避免做无用功。感觉自己工作吃力,其实很多情况是由于业务水平不精或工作方法错误。 -熟悉自己的工作内容,排定合理的工作顺序。要学会工作,注意工作的规律和方式方法,合理安排工作顺序。 -从工作中寻找快乐和满足。假性的职场“过劳”很多是心理的疲劳,因此,努力从工作中获得情绪的愉悦,通过成功完成任务获得满足感。 若是“真性过劳”,遇到单位严重“剥削”劳动力时,要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劳动监察或劳动仲裁依法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