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

古玩

2010-03-14 10:08:20 阅读25 评论0 字号:

引用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猪钮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团龙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神鸟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犀牛望月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双鹤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薄意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骆驼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鳌鱼章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辟邪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薄意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荷叶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孔雀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古象吉祥对章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玄鸟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双羊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螭虎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甪端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楚舞翩跹对章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虫趣对章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螭虎博古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狮子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狮钮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佛手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二龙戏珠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夔龙章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鬼钮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五龙章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甲虫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古羊钮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狮子对章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古兽章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鸡钮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竹节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罗汉钮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羲之爱鹅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双翼立兽章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螭虎戏钱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羊钮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双马钮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汉式螭钮章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钱龙钮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圈螭扁章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龙戏珠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人物钮方章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桃花源记微雕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古钮方章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三龙戏水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弥勒佛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异兽云珠章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寿星童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薄意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东坡玩砚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燕杏薄意章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双龙钮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双龙戏珠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龙钮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甲虫钮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双螭钮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甪端钮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螭虎钮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麒麟钮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金鱼薄意章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应龙钮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螭虎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玄武钮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博古钮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鼋龙钮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鳌钮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三螭虎钮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红叶钮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山水微雕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螭虎钮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螭虎背钱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单螭钮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夔龙钱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鳌龙戏珠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双龙戏珠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螭龙钮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辟邪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三鲤鱼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龙吐水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爱巢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虬龙钮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子母猴钮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水龙钮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五岳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弥勒佛钮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飞龙钮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献寿童子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铁拐李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罗汉童子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狮子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五星出东方”护膊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亦称:“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汉晋时代。圆角长方形,绢缘,缝缀六角系带,长18.5厘米,宽12.5厘米,系带长21厘米,部分系带残断。护臂用面锦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文字织锦,五重平纹经锦,经密220根/厘米,纬密24根/厘米,宝蓝、草绿、绛红、明黄和白色等五组色经根据纹样分别显花,织出星纹、云纹及孔雀、仙鹤、辟邪虎等禽兽纹样,纹样题材新颖、风格别致;每组花纹循环为7.4厘米,上下两组循环花纹之间织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小篆文字。白色绢缘系用一通幅的绢条缝制成绢经密50根/厘米,纬密40根/厘米,系带经密60根/厘米,纬密28根/厘米。现藏于:新疆区考古研究所。

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新石器时代。陶质彩绘,器高47cm、口径32.7cm。1978年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出土,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类型,陶缸绘有鹳鸟衔鱼,旁边竖立一件石斧的画面,作者用白色在夹砂红陶的缸外壁绘出鹳、鱼、石斧,以粗重结实的黑线勾出鹳的眼睛、鱼身和石斧的结构,画面效果粗犷有力,绘画具有中华民族远古时代的造型特征,是一件罕见的绘画珍品。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陶鹰鼎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商代。通高只有36厘米,但看上去显得威武而雄壮。鹰的前胸为鼎腹,饱满粗壮,器口开在鹰的背部。鹰的双目圆睁,周身光洁未加纹饰,喙部呈有力的勾状。鹰鼎整体结构简洁,体积感很强,鹰的双足和尾部为鼎足稳定地撑柱于地,后收的双翅围过鼎的中后部,形成一种前扑的动势,配上鹰头部的大眼、利喙,使这只鹰显得威风凛凛,桀骜雄猛的气势。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司母戊”铜鼎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亦称:司母戊大方鼎。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公元前十一世纪)。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饰纹。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耳侧以鱼纹为饰。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鼎腹内壁铸有铭文"司母戊"。据考证,司母戊鼎应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1939年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商代后期王室青铜祭器,一说为商王文丁为其母而作;另一说为商王且庚、且甲为其母而作。此鼎型制雄伟,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zd0}、最重的古代青铜器,有“青铜之冠”之称。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左图 司母戊铜鼎鼎耳细部 右图 司母戊铜鼎鼎铭细部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利 簋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西周早期。为武王时期有司(官名)利所作的祭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是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西周青铜器。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圆形,侈口,鼓腹 ,双兽耳垂珥,圈足下附有方座,造型庄重稳定。以云雷纹为地,腹及方座饰兽面纹,圈足饰夔纹,兽面巨睛凝视,森严可怖。腹内底部铸有铭文4行32字 , 述及武王伐纣在甲子日晨,并逢岁(木)星当空,与《尚书 武成》、《淮南子  兵略训》等古代文献所记相合,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大盂鼎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西周西周康王时期。鼎高一百.八厘米,口径七十八.三厘米,重一百五十三.三公斤,鼎身为立耳、圆腹、三柱足、腹下略鼓,口沿下饰以饕餮纹带,三足上饰以兽面纹,并饰以扉棱,下加两道弦纹,使整个造型显得雄伟凝重,威仪万端,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一字,内容为周王告盂,殷代因酗酒而亡国,周代忌酒面与,要盂一定要很好地辅助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同时记载给盂的赏赐相传此鼎於清道光间在陕西眉县礼村出土,为该地郭氏所得,后归周雨樵。同治间左宗棠以重金购得,又归苏州潘祖荫。解放后,1951年潘氏后人捐献国家。为上海博物馆所收藏,1959年拨交中国历史博物馆。这件周康王时的大盂鼎,是现存西周青铜器中的大型器。造型端庄稳重,浑厚雄伟,典丽堂皇,为世间瑰宝。西周早期的金文有瑰异凝重、雄奇恣放质朴平宝等数类。大盂鼎属於瑰凝重这一类,铭文大字,字体庄严凝重而美观,故在成、康时代金文中,以书法的成就而言,当以大盂鼎居xx。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大盂鼎铭文

  大盂鼎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一字,其内容为:周王告诫盂(人名),殷代以酗酒而亡,周代则忌酒而兴,命盂一定要尽力地辅佐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其书法体势严谨,字形,布局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具有端严凝重的艺术效果。开《张迁碑》、《龙门造像》之先河。以书法成就而言,大盂鼎在成康时代当据xx,是西周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虢季子白盘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西周。虢季子白盘铸于周宣王时期,与散氏盘、毛公鼎并称西周三大青铜重器。此盘造型奇伟,原器高39.5厘米,上口呈长方形,口长137.2厘米,腹下敛,平底,曲尺形四足。四壁各有含环兽首两个,腹上部为窃曲纹,下部为环带纹,是价值连城的艺术精品。虢季子白盘被誉为西周三大青铜重器之首。盘形制奇特,似一大浴缸,为圆角长方形,四曲尺形足,口大底小,略呈放射形,使器物避免了粗笨感。四壁各有两只衔环兽首耳,口沿饰一圈窃曲纹,下为波带纹。盘内底部有铭文111字,讲述虢国的子白奉命出战,荣立战功,周王为其设宴庆功,并赐弓马之物,虢季子白因而作盘以为纪念。铭文语言洗练,字体端庄,是金文中的书家法本。此盘自道光年间出土后曾被当地农人用以喂马,后县令以数钱据为己有。几经动荡,此盘被刘铭传觅得,极为珍惜。在其后几十年内,凯觎此盘者不乏其人,刘氏后人将盘重埋地下,远避他乡。解放后,刘肃将此盘掘出献给国家。自此,虢季子白盘才得以重放异彩,供世人欣赏。虢季子白盘先曾藏于故宫博物馆,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虢季子白盘铭文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虢季子白盘铭文白话译文:在十二年正月初吉期间的丁亥日,虢季子白制作了宝盘。显赫的子白,在军事行动中勇武有为,经营着天下四方。进击征伐玁狁,到达洛水之北。斩了五百个敌人的首级,抓获俘虏五十人,成为全军的先驱。威武的子白,割下敌人左耳献给了王,王非常赞赏子白的威仪。王来到成周太庙的宣榭,大宴群臣。王说:“白父,你的功劳显赫,xx荣耀。”王赐给子白配有四马的战车,以此来辅佐君王。赐给朱红色的xx,颜色非常鲜明。赐给大钺,用来征伐蛮夷。(子白作器以使)子子孙孙万年永远地使用。

凤冠

  明代。定陵出土的凤冠共四件,三龙二凤冠、九龙九凤冠、十二龙九凤冠和六龙三凤冠各一顶,孝端、孝靖两位皇后各2顶。冠上饰件以龙凤为主,龙用金丝堆累工艺焊接,呈镂空状,富有立体感;凤用翠鸟毛粘贴,色彩经久艳丽。冠上所饰珍珠、宝石及重量各不相等,最多的一顶上有宝石128块,最少的95块;珍珠最多5,449颗,最少的3,426颗,最重者2,905克,最轻者2,165克。冠上嵌饰龙、凤、珠宝花、翠云、翠叶及博鬓,这些部件都是先单独作成,然后插嵌在冠上的插管内,组合成一顶凤冠。 凤冠造型庄重,制作精美,其工艺有花丝、镶嵌、錾雕、点翠、穿系等项。点翠面积大(四顶凤冠上有翠凤23只,翠云翠叶翠花多达数百片),宝石镶嵌多达400余颗,大小珠花及珠宝串饰的制作也不少。{zh1}的组装更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序,各饰件的放置,几千颗珍珠的穿系,几百颗宝石的镶嵌,诸多饰物于一冠,安排合理。凤冠口衔珠宝串饰,金龙、翠凤、珠光宝气交相辉映,富丽堂皇,非一般工匠所能达到。凤冠上金龙升腾奔跃在翠云之上,翠凤展翅飞翔在珠宝花叶之中。凤冠是皇后的礼冠,在受册、谒庙、朝会时戴用。1957年北京市昌平县定陵出土。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六龙三凤冠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六龙三凤冠,通高35.5厘米,冠底直径约20厘米。龙全系金制,凤系点翠工艺(以翠鸟羽毛贴饰的一种工艺)制成。其中,冠顶饰有三龙:正中一龙口衔珠宝滴,面向前;两侧龙向外,作飞腾状,其下有花丝工艺制作的如意云头,龙头则口衔长长珠宝串饰。三龙之前,中层为三只翠凤。凤形均作展翅飞翔之状,口中所衔珠宝滴稍短。其余三龙则装饰在冠后中层位置,也均作飞腾姿态。冠的下层装饰大小珠花,珠花的中间镶嵌红蓝色宝石,周围衬以翠云、翠叶。冠的背后有左右方向的博鬓,左右各为三扇。每扇除各饰一金龙外,也分别饰有翠云、翠叶和珠花,并在周围缀左右相连的珠串。整个凤冠,共嵌宝石128块(其中红宝石71块、蓝宝石57块),装饰珍珠5449颗,冠总重2905克。由于龙凤珠花及博鬓均左右对称而设,而龙凤又姿态生动,珠宝金翠色泽艳丽,光彩照人,使得凤冠给人端庄而不板滞,绚丽而又和谐的艺术感受,皇后母仪天下的高贵身份因此得到了{zj0}的体现,为定陵中出土的凤冠之首。

三龙二凤冠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三龙二凤冠,即孝端皇太后凤冠,高26.5厘米口径23厘米,凤冠共用红、蓝宝石一百多块,大小珍珠五千余颗,色泽鲜艳,富丽堂皇,堪称珍宝之冠。

九龙九凤冠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九龙九凤冠,高27厘米、口径23.7厘米、重2320克,有珍珠3500余颗,各色宝石150余块。此冠用漆竹扎成帽胎,面料以丝帛制成,前部饰有9条金龙,口衔珠滴下,有8只点翠金风、后部也有一金凤,共9龙9凤。后侧下部左右各饰点翠地嵌金龙珠滴三博鬓。这顶豪华的风冠,共嵌红宝石百余粒、珍珠5000余粒。

十二龙九凤冠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嵌绿松石象牙杯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晋侯苏“编钟”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编钟局部放大图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大克鼎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西周晚期。原器通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重201.5公斤

,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陕西扶风县法门镇任村出土。大克鼎

太保鼎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西周初期。通高50.7厘米,口径 23×36厘米,方形,二直耳,耳上各有两个立虎,器身上有棱脊与纹饰,腹内有“太保铸”三字。传系清季山东梁山出土,此太保系辅佐周成王的召公奭。现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河姆渡出土“朱漆碗”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新石器时代。食器,口径10.6×9.2、高5.7、底径7.6×7.2厘米。1977年河姆渡遗址T231出土。木质、敛口,呈椭圆瓜棱形,圈足略外撇。外壁均有一层朱红色涂料(剥落较甚),微有光泽。经化学方法和光谱分析鉴定为生漆。朱漆碗的发现,说明至少在六、七千年之前,我们的先民已将xx漆用于装饰生活器具的表面。1977年河姆渡遗址T231出土。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良渚出土“玉琮王”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水晶杯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战国。高15.4厘米,敞口,斜壁,圆底,圈足外撇。素面无纹饰,透明,器表经抛光处理,器中部和底部有海绵体状自然结晶。此杯是用优质xx水晶制成的宝用器皿,国内罕见,其制作技巧和工艺水平令人惊叹。1990年浙江省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战国墓出土。现藏于:浙江省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

淅川出土“云纹铜禁”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春秋中期。通高28.8厘米 器身长103厘米,宽46厘米。禁为承置酒器的案,其器身以粗细不同的铜梗支撑多层镂空云纹,十二只龙形异兽攀缘于禁的四周,另十二只蹲于禁下为足。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用失蜡法铸造的时代最早的铜器,其工艺精湛复杂,令人叹为观止。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新郑出土“莲鹤铜方壶”

  

左图:河南省博物馆藏   右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齐王墓“龙纹矩形铜镜”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西汉时期。镜长115.1厘米,宽57.5厘米,重56.5公斤。背部有五个环形弦纹钮,两短边又各铸二钮。每一环钮四周饰柿蒂形纹。背又饰有夔龙纠结图案,卷曲交错自如。这件大型铜镜大概要用柱子和座子加以支撑,镜背面和边上的钮可能就是与柱子和座子固定时用的。1980年山东淄博大武公社窝托村南古墓五号陪葬坑出土。现藏于:山东省淄博博物馆。

铸客“铜鼎”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又名楚大鼎或大铸客鼎。战国。楚国青铜炊器,通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耳高36.5厘米,腹深52厘米,腹围290厘米,足高67厘米,重约400公斤。圆口,方唇,鼓腹,圆底,三蹄足。颈侧附双耳,耳的上部外侈。腹饰一周突起的圆箍。箍上饰模印花纹,双耳和颈部外 壁饰模印菱形几何纹,足根部饰浮雕旋涡纹。鼎口平沿 刻铭文12字,刻铭开头即是“铸客”二字,故依惯例以开始二字名之, 前足和腹下均刻有“安邦”二字吉语,又因此鼎在数千件楚器中最为雄伟,堪称楚王重器,特冠一“大”’字,是现存周代以来{zd0}最重的鼎。1933年寿县朱家集(今属长丰县)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

朱然墓出土漆木屐

朱然墓出土“彩绘贵族生活图漆盘”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三国(吴)。盛食器,直径24.8厘米、高3.5厘米,木胎,盘内壁及底髹红漆,外壁及底髹黑红漆,内外颜色有区别。漆盘内的画面分为三部分:上面为宴宾图;下面为出游图;中间部分又包括三个画面:右侧为驯鹰图、中间为对弈图、左侧为梳妆图。1984年安徽马鞍山朱然墓出土。现藏于:马鞍山市博物馆 。

司马金龙墓出土“彩绘人物故事漆屏”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娄睿墓《鞍马出行图》壁画(局部)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北齐。《鞍马出行图》位于墓道西壁中栏、作长卷式展开:风嗖嗖,旗猎猎,远征的人儿出发了!莫道行程远,何惧路奇艰,手执弓,身佩剑,扬锐气,策骏骑,纵然千山万水,也要勇往直前。马嘶鸣,回首望,召唤身后的马队,快加鞭,紧跟上,越过前方的大山,将是我们的猎场……整个画面层次分明,构图新颖,人物生动,表情逼真,生活气息浓厚,表现技法娴熟,堪称中国绘画史上的精绝之作。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涅槃变相碑

常阳太尊石像

大玉戈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商代前期。玉质仪仗器,长94厘米、宽14厘米、厚仅1厘米,堪称“玉戈{zw}”。1974年黄陂盘龙城李家嘴三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曾侯乙“编钟”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曾侯乙墓“外棺”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战彩漆凤鹿木雕座屏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新石器时代晚期。红山文化的一个重要发现是牛河梁的女神庙。庙址由南、北两组建筑组成,其中北组为主体建筑,南北十八米余,东西宽近七米。墙壁经过彩绘,室内发现有大量的人物塑像碎块,有头、肩、手以及乳房等部位的残块,均属女性。头部真人大小,面涂红彩,双眼镶嵌青色玉片。这是中国最早的女神像。现藏于:辽宁省考古研究所。

鸭形玻璃注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北燕。长20.5厘米、腹径5.2厘米,重70克。1965 年9月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出土。淡绿色玻璃质,质光亮,半透明,微见银绿色锈浸。体横长,鸭形,口如鸭嘴状,长颈鼓腹,拖一细长尾,尾尖微残。背上以玻璃条粘出一对雏鸭式的三角形翅膀,腹下两侧各粘一段波状的折线纹以拟双足,腹底贴一平正的饼状圆玻璃。此器重心在前,只有腹部充水至半时,因后身加重,才得放稳。此器造型生动别致,在早期玻璃器中十分罕见。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青铜神树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三星堆出土“玉边璋”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摇钱树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局部放大图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铜奔马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铜车马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左图为“一号车”       右图为“二号车”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墙盘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墙盘铭文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淳化大鼎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何尊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茂陵石雕

 

怪兽吃羊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马踏匈奴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西汉。高168,长190厘米,是霍去病墓上{zj1}纪念意义的石刻作品,马的气势轩昂,庄重有力,威风凛凛,一个战败的匈奴仰面倒在马下,手持xx,呈恐惧状,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霍去病战功的赞扬,象征着正义不可战胜的伟大力量,雕刻手法朴实浑厚,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大胆的想象力。现藏于:茂陵博物馆。

卧牛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西汉。长260,宽160厘米,成功地表现了牛的温良驯服,粗壮有力的特点。神情安祥宁静,显示出坚韧耐劳、质朴敦厚的性格,圆睁的眼睛,肥大的喘息的鼻和宽厚的嘴,使牛的形象更为真实而生动。现藏于:茂陵博物馆。

跃马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西汉。高150,长240厘米,其头部线条刚健有力,眼眶呈三角形,炯炯有神,前半部几笔大的勾勒,流畅遒劲,极富于动感,前蹄紧扣地面,前肢弯成直角,形象刻划出了烈马一跃而起的瞬间动态,刻工简练而精巧。现藏于:茂陵博物馆。

卧象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西汉。高58,长180,宽103厘米,前肢盘曲,表现出睡眼惺松的憨态,鼻子斜搭在前足上,宁静中透出顽皮可爱的神情,头部轮廓采用圆雕的手法,刻划出了小象的温驯性格,栩栩如生。现藏于:茂陵博物馆。

野猪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西汉。高55,长112,宽44.5厘米,这件鱼形石刻背上平阶部分,疑曾作“座子”用,推想前一鱼形石刻,可能用途相似。现藏于:茂陵博物馆。

卧马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西汉伏虎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西汉。

平原乐陵宿伯牙霍巨益

河姆渡土“陶灶”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碑文全貌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碑文局部放大图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舞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镶金兽首玛瑙杯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景云钟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鎏金迎真身银金花双轮十二环锡杖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鎏金迎真身银金花双轮十二环锡杖近景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鎏金迎真身银金花双轮十二环锡杖局部放大图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八重宝函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dy}重:宝珠顶单檐四门纯金塔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第二重:金筐宝钿珍珠装武夫石宝函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以珍珠装武夫石磨制而成,周身以雕花金带为边,镶嵌珠宝花鸟,通体以珍珠、宝石嵌饰,并雕上花瓣图案,极其华丽精美。

第三重:金筐宝钿珍珠装纯金宝函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第四重:六臂观音纯金盝顶宝函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重1512克。第五重:鎏金如来说法盝顶银宝函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第六重:素面盝顶银宝函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通体光素无纹,素净,不加丝毫雕刻绘描而浑然生辉,出土时有绛黄色绫带封系。盖与函体在背后以铰链相接,是八个宝函中最特别的一个。

第七重:鎏金四天王盝顶银宝函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第八重:银棱盝顶檀香木宝函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第四枚佛指舍利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铜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战国。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战国时期。通高51.5厘米,{zd0}直径65.8厘米。中山王鼎为王墓中同时出土的九件列鼎中的首鼎,铜身铁足,圆腹圜底,双附耳,蹄形足,上有覆钵形盖,盖顶有三环钮。鼎身刻有铭文469字。据鼎铭得知,此鼎为奉祀宗庙的礼器。中山王鼎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zd0}的铁足铜鼎,也是铭文字数最多的一件战国青铜器。铭文字体瘦长,清秀挺拔,有所谓悬针篆风格,令人叹服。1977年于河北省平山县中山国王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刘胜金缕玉衣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西汉。通长188厘米。玉片有绿色、灰白色、淡黄褐色等。共二千四百九十八块,金丝重1.1千克。用金丝将玉片编缀成人形,头部由头罩、脸盖组成,上身由前后衣片、左右袖筒及左右手套组成,下身由左右裤筒及左右足套组成,皆能分开。玉衣内头部有玉眼盖、鼻塞、耳?、口琀,下腹部有生殖器罩盒和肛门塞。周缘以红色织物锁边,裤筒处裹以铁条锁边,使其加固成型,脸盖上刻划眼、鼻、嘴形,胸背部宽阔,臀腹部鼓突,似人之体型。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的殓服,按等级分为金缕、银缕、铜缕三等。皇帝的玉衣用金缕。中山靖王刘胜是诸侯王,也服用了金缕玉衣。出土时,衣内仅见几枚牙齿珐琅外壳和一些粉末状骨渣。故玉衣和九窍塞并未能保存尸体不朽。1968年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现藏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长信宫灯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西汉。通高48厘米,人高44.5厘米。出自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的墓葬,作跪姿宫女执灯形,通体鎏金,璀璨夺目。宫女穿宽袖长衣,梳髻,戴巾;灯盘、灯座及执灯宫女的右臂处可拆卸;灯盘中心有一钎可插蜡烛,灯罩与灯盘可转动开合,便于调节灯光亮度和角度。宫女右臂为烟道,烟经底层水盘过滤后,便有烟而无尘,可减少室内的烟炱以保持清洁。灯上有九处刻铭,计65字,其中有“长信”二字,为汉文帝皇后窦氏所居宫名。长信宫灯造型优美,构造精巧,为汉代灯具中的杰作,体现了古代匠师的创造才能以及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1968年于河北省满城县陵山出土。现藏于:河北省博物馆。

铜屏风构件5件

朱雀屏风铜顶饰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西汉。立于屏风两侧转角的顶上。朱雀顶上有管状的插座,是用来插雉鸡羽毛的。朱雀昂首展翅,伫立在方座之上,全高26.4cm,双翅距24.5cm。其通体鎏金,自颈以下及双翅遍刻鳞片状羽饰,方座四面饰有火焰形纹。朱雀为汉代四神之一,主南方,以朱雀作顶饰也反映了这一时期思想观念。现藏于: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双面兽首屏风铜顶饰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西汉。高16.7,宽56.3,厚4cm,两面造型一致,为双面兽形。双目圆突,高鼻,张口露齿,状若微笑。头顶出双角,两眉和耳后鬓发飘向两边,如三束飘带相互绞缠,正中和两侧各伸出一根圆管形插座,插入雉羽为饰。下鄂两侧伸出插榫,以固插在屏风顶横枋上。整器通体鎏金,兽面顶的双角、眉毛、卷云纹均用黑漆勾勒轮廓线,管壁上刻有顺序数目。现藏于: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

人操蛇屏风铜托座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精品欣赏 - 禅牌苑 - 禅牌苑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古玩】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