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诺2号”的故障对我国直播卫星产业进程的影响并不会太大,“中星9号”将如期而至,直播卫星的商业化、与有线电视形成激烈的竞争也是早晚的事情。
我国的直播卫星初期将主要用于解决广播电视的覆盖问题,从“村村通”做起,从公益服务做起,但最终必将踏上商业化的旅途,这是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所决定的。
直播卫星必将与有线电视形成商业竞争格局,这一点已经在美国体现明显。如今美国是全球有线电视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基于Cable Modem的宽带接入业务也超过了电信的DSL,客观而言,这还要感谢直播卫星。当年正是直播卫星给有线网络带来的严重冲击,才促使Comcast等有线网络进行全面的双向改造,形成了比电信更早步入宽带接入业务的先入为主局面。
站在直播卫星的角度上看,除了有线难以深入的农村及边远地带,在城市及城乡结合部与有线必有一战。
直播卫星的商业运营主体,很有可能在各地市甚至直至县级设立分支机构(分公司、子公司或合资公司),负责用户发展、设备安装调试、售后服务及收费管理。此外,直播卫星首先将冲击城市边缘的、规模小的有线电视网络,甚至可能逐步收购这些小型的有线电视网络,统一接收直播卫星节目再通过有线电视网络进行传输,如果网络条件太差则发展直接接收用户,这一“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将迅速壮大直播卫星的用户规模、直播卫星运营公司的企业规模。而此举反过来将对有线电视网络形成冲击,促使其进行网络联合、网络整合,以形成更大规模的网络,应对直播卫星的用户争夺。如此一来,将对直播卫星及有线电视二者均形成有效的促进,二者将逐渐在市场机制下形成良性的竞争格局。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直播卫星的商业运营初期全国仅一家垄断经营,但随着市场发展以及节目市场的变化、内容集成机构的完善,有可能、也应该发展为2-3家运营主体,这样才能打破垄断、形成良性的市场竞争。
直播卫星与有线电视的用户之争只是结果,或说是表象,真正的争夺在于内容与服务,内容的差异化是用户选择使用谁的服务的核心因素。因此可以预见,内容与渠道的合作将产生大的调整,甚至内容与渠道的绑定将成为竞争中胜出的利器,HBO、CNN都是与有线网络共同成长起来的。对有线电视网络而言,现在网台分离的局面不是很有利,内容与网络合作困难,歌华有线的高级顾问罗小布称现在网台不是分离,而是“离婚”。在直播卫星的压力下,构建新型网台关系,或者网络与内容的结合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杭州华数为推动视频点播业务以及投入巨资来集成节目,这是一个趋势性的信号。中国有线于2005年划归央视,具备了网络与内容结合的基础,但一年多来还未看到这方面的进展。
此外,在高清电视与付费频道营销方面,直播卫星的统一技术平台、统一运营将发挥出威力,而有线则羁绊于网络分散、CA多样化的束缚之中。
我听到不少有线网络公司的同仁说,有线电视拥有双向交互功能,并拥有本地化节目,而从各地收视率数据来看,本地节目优势明显,而这些都是直播卫星所不具备的,因此直播卫星没啥可怕的。
这个说法不错,双向与本地化节目的确是有线电视之于直播卫星的优势所在。但我们有线网络的双向改造率有多高?10%?而真正使用双向业务的用户就更少了,全国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宽带接入用户也就100多万,开展交互电视的地区也还不多。退一步来看,即便有线握有这两个利器、在城市拥有先入为主的优势,直播卫星至少先压低了你在农村进行用户拓展的天花板。
要应战直播卫星,还必须把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
在英国,BskyB的直播卫星最为强大,截至2006年第三季度已有超过850万的用户,有线电视则只有两个较大的运营商Felewest公司和NTL公司,加在一起也就330多万的用户。从2002年第二季度至2003年第二季度连续5个季度,上述两家有线运营商都连续丢失用户;2004年起则开始回升,主要原因在于开展了宽带接入、视频点播、音乐及游戏等业务。而且,随着有线电视的数字化(截至2006年第三季度,有线数字化已超过88%,全部用户的数字化渗透率为73.3%),用户依然保持着不错的增长势头,仅第三季度新增用户超过2万户。
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在有线电视引以自豪的双向及本地化节目方面,直播卫星也已经可以实现!
一起来看看美国的EchoStar吧。
自1995年12月由中国“长征2E”(LM-2E)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首颗电视直播卫星EchoStar 1,EchoStar至今已拥有了10颗直播卫星,发展用户超过1200万。EchoStar公司近年来加强了发展本地频道节目包业务及市场的开拓力度,EchoStar7~9三颗卫星均采用了高聚集点波束技术,将本地节目“点”到对应的区域。DISH Network的本地频道服务,从2002年11月进入美国50个地方市场,发展到2003年12月进入100个地方市场,2004年9月30日进入了美国所有50个州、152个地方市场。
在交互方面,EchoStar直播卫星系统的交互电视用户从2003年1月9日的500万增加至2004年4月12日的800万。2004年8月及10月,DISH Network先后成功地将交互电视多重“画中画”技术应用于雅典奥运会及美国总统大选的转播。2005年起,开展了名为“DISH On Demand”的视频点播服务,为用户{dy}时间提供多达100部电影供点播,包括每周首轮放映的新电影。EchoStar 9卫星携带了两个用于宽带业务的Ka波段转发器,这是Echo-Star卫星系列中首次携带商用的Ka波段有效载荷。今年,EchoStar还将发射其第11颗直播星。
双向宽带、本地化节目,有线有的,直播卫星也都有了,虽然卫星实现这些功能的成本比有线要高,虽然中国的直播卫星走到这一步还有段时间,但“未雨绸缪”应是有线面对卫星时必须想到的词汇。
直播卫星、有线电视、IPTV,这三者广播效率依次递减,而互动功能则依次递增。从前面的文字已经可以看出,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随着各类运营商之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类传输通道的技术弱点逐渐得到弥补,各类传输通道的运营者也越来越认识到向用户提供多种综合业务的重要性,这其实才是“三网融合”的实质意义所在,即便是{zj1}广播特点的直播卫星也不例外。
国家“十一五”规划指出:“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总局副总工杜百川先生强调,三网针对的是宽带通信网而非目前的窄带通信网,是数字电视网而非目前的模拟电视网,是下一代互联网而非目前的互联网。对于数字技术发展、三网融合而产生的新媒体,总局科技司王效杰司长指出,“新媒体绝非空中楼阁,它构建于传统媒体的基础之上”。
那么,三网究竟将如何融合?三网融合对广电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七、八年前,曾有一场关于“三网合一”的争论,有观点认为进入信息化社会之后,媒体和其他行业的界限将打破,从而实现所谓的“三网合一”,全社会只要有一张网就行了,媒体不再独立存在。时任广播影视信息网络中心主任的陈晓宁先生在其《论新媒体——网络媒体时代的中国有线广播电视》一书中指出:“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但是同一项科学技术并不是仅仅在一个方向上发挥作用。……决定一件事物性质的,除了技术因素之外,还有复杂的社会因素,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如今,“三网合一”的论调已基本上悄然无声,大家已经能够更加客观地认识产业现状,认识各自网络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融合与竞争两条线路将同时进行。
业内许多专家认为,“三网融合”的实质就是语音(Voice)、视频(Video)与数据(Data)的“三重奏”(Triple Play),笔者对此颇为赞同。
上海电信IPTV项目组组长杨炳丰曾提出了“1+1+1=7”的等式,即在语音、视频、数据业务之外,语音与视频技术的叠加产生了视频电话业务,语音与数据技术的叠加产生了VoIP业务,数据与视频技术的叠加产生了交互电视业务,而三者的叠加就是IPTV业务。
这个等式简明扼要、清晰明了地表述了Triple Play、三网融合在技术与业务层面的发展前景。只不过,笔者认为IPTV业务应属于交互电视,三者叠加部分则可称之为“多媒体综合信息服务”。
目前,国际上新的技术与业务潮流已经从“三重奏”(Triple Play)发展到“四重奏”(Quadruple Play),一些发展超前的运营商已同时在探索移动、无线业务(Wireless)。Triple Play也好,Quadruple Play也好,1+1+1=7还是下一步的事情,至少首先可以为用户同时提供多种服务,在营销上能够对三网业务进行捆绑打包式销售。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在不久前的一次公开论坛上指出:业务融合将导致三网在运营商的融合,即原有的单一网络、单一业务的运营商将逐渐失去竞争优势,转而谋求跨越不同网络的多业务运营。
中国电信总工韦乐平在阐述电信运营IPTV业务目的时指出:IPTV业务可以增加ARPU值,有利于保留用户,降低离网率。三种Triple Play业务捆绑的离网率比单种语音业务降低50%,比语音和数据两种业务的捆绑可以降低25%,其ARPU值则有可能分别提高3倍和2倍。
罗小布先生有一个更加直截了当的说法:IPTV作为电信的“增值业务”,增加的不是“现金流”而是“价值”。我对此的理解是,单独去计算电信部门运营IPTV的投入产出比的话,它是很难挣到钱的,电信的IPTV比一度受到质疑的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更算不过帐来!比如借助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发展起来的河南IPTV,虽然其30元的月费高于数字电视的价格,但河南网通为此要先投入9.1亿进行光纤到村的网络投入,而各地的数字电视基本不用进行网络改造。但是,抛开政策风险不谈,笔者依然坚信河南网通此举的高明。它并不单单指着IPTV挣钱,首先抵御住了移动通信对其固话的冲击,同时拓展了宽带接入业务的潜力,还为其3G业务埋下了伏笔,加上对中组部项目的支持而赢得的“政治牌”,可谓是一举多得。
从以上多位专家的分析来看,你还能说“IPTV与数字电视仅是互补而非竞争”么?从直播卫星向多种业务发展的动向来看,有线网络还能说“直播卫星没啥可怕”么?
可以断言,前面图中的Voice、Video、Data三个圆将会越靠越近,重合交叉越来越多,这是技术及业务两个维度的融合,更是运营商在市场上的交叉竞争,山西移动都已经铺设光缆开展宽带接入业务了。谁都想成为综合业务运营商!无论是电信、广电还是移动,无论是有线、地面还是卫星。而三个圆的交集部分,即笔者认为的多媒体综合信息服务部分,将是体现“三网融合”业务功能的核心所在,将是汇聚高价值用户的核心所在,将是各大运营商市场争夺的核心所在。
(本文发表于《广播电视信息》2007年1月上半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