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的电气工作原理_鹏哥_新浪博客

增量式旋转编码器是位移型传感器的一种,根据内部结构和检测方式的不同分为接触式、光电式和电磁式3种,一般以光电式为主流产品,本文所指的旋转编码器均为光电式。这种器件的工作原理如图2-16所示,AB两点个光敏接受管,AB两点间距为S2,角度码盘的光栅间距分别为S0SS0=S1=2S2,当A或者B光敏接受管对准S1时,A相或B相输出为高电平,当A或者B光敏接受管对准S0时,A相或B相输出为低电平,则在增量编码器做顺逆时针运动时,每个运行周期的输出波形时序为:

                   

 

 

 

增量式旋转编码器工作原理

可见,当顺时针旋转时,A相信号变化超前B相信号变化1/4周期,反之B相信号变化超前A相信号变化1/4周期,由此可以对旋转方向进行相应从而决定累计脉冲个数的增减,对旋转方向的判别和脉冲数量的增减需要端的鉴相电路和计数控制电器来实现,同时计数起点可任意设定,并可实现无限累加和测量。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的电气工作原理_鹏哥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