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相逢的己然相逢_狐狸的窗_新浪博客

今天快忙到下午三点左右的时候才出门去给妹妹选购苴却砚。让我寄去天津,她要送人。

 

我要去的地方在仁和,从炳草岗出发几乎穿过了大半个城市,幸好我所在的城市并不大,中间只转了一次公交车就到了。去年陪表弟去过仁和,一行人兴致勃勃地去参观我几年前买下的那套大房子。随后逛了逛仁和,在春天花园背后两岸咖啡旁边偶然间发现那里竟然有一家苴却砚店铺,二层楼的铺面,很是气派。里面除了传统的砚雕外,还有许多苴却石山水挂件,令人惊艳,许多小摆件也令人爱不释手,原来这些砚雕作品出自攀枝花xx砚雕大师罗氏三兄弟之手,自然是不同凡响,令表弟赞不绝口,可惜表弟没有下定决心带一方砚石回崇州,我也以为以后有闲钱了有的是机会送一方给表弟,那知表弟回崇州后二个月便与我们阴阳两隔,我是再也没有机会送他了。

 

那个店铺给我留下了永恒的记忆,因为那里留下了我同表弟中全在一起的{zh1}的短暂时光。当然还有那里的每一块精美的砚雕作品。因此,为妹妹选购苴却砚的地方也就定在那里了。

 

可是,当我在烈日下的街道上找到它的时候,那个座落在两岸咖啡旁边的店铺却人去楼空了,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去向。

 

向街边的摩的打听,摩的师傅晓得有两处苴却砚店铺,但不晓得是不是就是我要寻的那家,于是我们决定两处都去看看。{dy}处只是摩的师傅的一个错误印像,第二处却又给我一个意外,因为那家店铺正门不开,却从旁边另开了一道大门。大门旁一溜载着奇花异草的盆景让我目不暇接,心驰神往,我甚至确信里面就是我要找的罗氏三兄弟了。

 

进得大门,也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大姐端坐堂前,我正要连呼:“你们让我找得好苦!”却发现那大姐不是我想找的那个人,而背对着我的那位先生,转过身来,我俩彼些都怔了一下,呵呵,这位先生原来是我熟悉的一位本市有名的摄影家李学智先生。我们一起合作过,还在他的带领下去过当地的农民朋友家吃过烤羊。

 

李先生热情为我介绍了几款漂亮的砚雕,有几款我也是爱不释手,{zh1}为妹妹选定了一款小水牛的砚台,砚雕不在大,而在于它的xx石材和雕功,那款小水牛的砚雕,整块石材由三层花色组成,砚池部份主要是黄膘,色彩艳丽,过渡自然。应该说胜出的理由就在于难得的xx色彩与人工雕刻的浑然一体,真想买来留给自己。习画至今,我自己尚没有舍得为自己购一方漂亮的砚台。而那个得此砚台的人,未必又会懂得?世间的事,不好说。

 

有一方松鹤图也是胜在黄膘,尤其是砚池部分若一匹金色的风牵动着流云,又像金色的沙滩上吹起了阵阵浪花,潇洒飘逸极了。爱不释手,可惜暂时没有闲钱,下决心,以后不买新衣,存下钱来买石头,呵呵。

 

临走,又发现一方梅花砚雕,更是舍不得放下。圆圆的、深墨色的砚池旁,一枝绿梅(绿膘雕刻)正在怒放,根是老根,枝是新枝,花朵含蕊,似有阵阵芳香.....我天生爱梅,爱到极至,这方砚台,哪能错过?已相逢的己然相逢,未相逢的将成永诀。纵然是相遇,那就要好好珍惜。于是乎,告诉李先生,这方砚台,非我莫属,我已定下,改日携“巨款”来带走!

 

出得门来,心中又浮起寻罗氏三兄弟不遇的怅惘。天下美景,又那里寻得个够?

 

                                                                   童/2010年3月14日

 

 这便是让我爱不释手的那款梅花砚雕



局部细节

 



这款同样漂亮,让人惊艳,可惜太贵

 



这款,同帮妹妹买的那款差不多,但那款色泽更佳



还有这款,银灰色,整块石头无瑕疵,石材非常纯正



更有这款







太多,太多,喜欢不够,暂且介绍到这里吧,否则爱上这些石头会让人茶饭不思滴

 

 

相关链接:

  

苴却砚是中国名砚之一,苴却砚石材产于中国西南攀西大裂谷金沙江沿岸(四川和云南永仁交接处,永仁县古名苴却)故谓之苴却砚。

 

  苴却砚集端、歙二砚优点于一身,雕刻集浅浮、镂空、圆雕、深雕、薄意、减地雕刻于一体,形成了厚重浑实、明丽浓郁的多元风格。石品绚丽丰富,有石眼、青花、金星、冰纹、绿膘、黄膘、火捺、眉子、金线、鱼脑冻、蕉叶白、庙前青、玉带、紫砂、鸡血等近百种,其中尤以碧翠神溢,如珠似宝的石眼著称于砚界。苴却砚,人们又称它为中国彩砚,它斑斓多姿、异彩飞扬、天生丽质、独步天下。有极晶美誉的金田黄,色泽金碧,灿灿然一片金黄;外白如晴雪,内红如丹砂的封雪红,风韵天成;似凝脂初露,嫩润可人的碧云冻,如碧云浮起,丰饶富丽;xx成趣的绿萝玉,如幽谷涌翠,碧波泻玉,又似绿萝漫延。苴却砚石质细腻,发墨如油、存墨不腐,耐磨益毫,呵气可研,叩之有金玉之声,抚之如婴肤娇嫩,方毅、张爱萍、启功、董寿平、黄胄、千家驹、溥杰、王遐举、刘炳森、范曾、郑珉中、刘演良、陈声桂、徐梦丰等国内外名家为苴却砚写诗题字,称苴却砚为砚中珍品砚中瑰宝砚中奇品

 

  砚的历史名坑主要有平地坑、大宝哨坑和花棚子坑。平地坑,位于苴却石矿脉中段,据传古人在此采石,先把麻绳系在身上,由陡峭的崖口逐步下移,一直移到数十米处,才能到达坑口采石。平地坑眼石,眼形明晰、色泽翠绿、心睛圆正、环晕纯美,其中红睛、金睛、带环带晕的居多。石眼较多的料石主出在平地坑。平地坑以膘石为其特色,主出绿色膘石,罕见、名贵的绝晶青花、绿萝玉主出在这里。大宝哨坑又称上岩,是历史上的xx老坑。大宝哨坑以出产石眼为主,石眼心睛明晰、色泽碧翠、晕色纯美。苴却砚中{zj0}绝的金瞳石眼、紫砂红石眼,名贵的封雪红,稀世极晶金田黄、金地鱼子亦出自这里。花棚子坑地处砚料富集地的下层低洼处,也称下岩石,当地人称水岩石。花棚子坑的砚料色泽偏紫,略重于平地坑与大宝哨坑。花棚子坑的石质细腻、滋润。主出石眼、鳝鱼黄、绿膘、黄膘、青花、天青、玉带、金线、银线、罗纹、鱼子与膘石。但由于地质结构复杂,地势偏低,加上紧邻金沙江,江水涨落无常,故采石极为困难,故而xx珍贵。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已相逢的己然相逢_狐狸的窗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