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问学记(171)

    2010年3月9日,大慈寺茶聚,天阴。近几日气温陡降十多度,原以为可以脱下的冬装又纷纷都穿上了,大家都说是倒春寒,流沙河先生说不是,因现在还在农历的正月间,倒春寒指出现在农历的三月间,也就是公历的四、五月份。
丁老坎外传
大家聊到成都人说某人吝啬,叫他“老坎”,流沙河先生笑了,他说:“我家许多东西不用了,我又舍不得丢,我家那位就骂我‘老坎’,嘿嘿,我们这一代人很俭省,又恋旧,许多年不用的老东西,放在家里没有用,又占地方,可是就是舍不得扔掉。这使我想起一个人,他叫‘丁老坎’。四十年代,汤远烈在《成都工商导报》作副刊部主任,他写有一个专栏就叫《丁老坎外传》,很有趣。他笔下的‘丁老坎’是川北某个小县的小知识分子,到成都省城后,当了一个小职员。他还是一个光棍,生活环境不好,人很直朴又很俭省,俭省得不近人情,闹了不少笑话,故别人都称他‘老坎’。最精彩的是汤远烈写‘丁老坎’一大把年纪,交不到女朋友,看报刊的时候凡是看到带有女旁的字,他全身都要紧一下。这种手法,好比今天的赵本山在小品中挖苦中国的农民。1949年以后,汤远烈写‘丁老坎’迎解放,投身土改,这样《丁老坎外传》就不那么精彩了。后来,大约1956年,上面要求百花齐放,四川文艺出版社考虑他是民主人士(民盟),资历又老,跟党也跟得紧,就让他做了四川文艺出版社的副总编,还给他配了一辆英国的莱宁自行车。他每天骑着到处约稿。1957年党号召大家给党提意见,他是民盟的,积极性很高,他就画了一幅漫画,画一个胖子,穿着中山装,呢子服,人在空中飘,衣服里塞满了烂谷草。这幅画取名为《特殊材料造成的人》,此典故出自斯大林曾经讲过:‘共产党人是特殊材料铸成的’,这里的‘特殊材料’当然是‘钢铁’或‘合金’之类,现在你胆敢说党员干部是草包,那还了得。结果他被打成右派,抓起来送去铅锌矿劳教。六十年代初放回来,那时家里怕受他牵连,娃娃都与他划清界限,还骂他,他气到了,又回到铅锌矿,不久服毒xx,工友们还没把他抬到医务室的大门口就断气了。”
川剧编剧何序
曾伯炎先生道:“过去的文化人,像这样遭遇不幸的何止一个汤远烈!川剧院编剧何序,1949年以前就很有才华。1949年以后,为配合土改工作,按照《白毛女》的格式,写了一部川剧剧本《红杜鹃》,以成都西门袍哥舵把子徐子昌强占伶人为原型,把他脸谱化为恶霸地主黄世仁,增加农民兄弟的阶级仇恨,以配合土改运动,很是煽情。记得当年在广汉,一个队一个队的演,哄动一时;出后来还进京演出,红极一时。不想反右时,他被打成某反党小集团成员,送去劳教。在修内昆铁路时,遇山体滑坡,一下子被埋在大山里,连尸体都没找到。”
木匠解匠
李兴辉先生最近写了一组旧体诗,反映老成都走街串巷的匠人,请流沙河先生雅正。其中有写木匠、解匠。原诗录后,《木匠》:“锯包墨斗又梳弓,万户千门尽可通。箍桶修窗打家具,班门手艺自精工。”;另一首《解匠》诗云:“解栋梁成板板材,拉拉扯扯去还来。豁皮煮熟槽头肉,锯齿衔杯醉一回。”
流沙河先生曾作解匠,他说:“‘梳弓’应作‘鎪弓’,就是钢丝锯;鎪,雕刻,钻得深处的雕刻,鎪工属这细木工。木工还分有高架木工、装修木工、家具木工等。明代有一首关于解匠的诗,这位诗人写当时社会底层七十二行,结果一写,竟然写出了一百六十多行,那首诗描写得很细,写了解匠们的心情,他们的愿望,他们的日常工作,他们的专业用语等等,我还在近作中写了一篇《解匠的自尊》,详细介绍。xx中,我当了六年的解匠。一年之中,只有大年初一休息{yt},其他日子都要工作。六年所解木板折合一尺宽可以铺30华里长。当年人家都‘尊称’我为‘余解匠’,没有人喊我‘流沙河’;有些小孩子不懂事,喊我‘流沙河’,大人都要阻止,因为‘流沙河’是大右派、是坏人,批斗时才喊我‘流沙河’。我们木器社几十个木工、漆工绝大部分对我非常好,共产党怎么说我,他们不信,不恨我,无法恨我,只恨剥削他们的人。只有一两个天生有红色边缘贵族情结者想整我,如有一个姓苏的,可能他当民兵时,上过一趟北京,阶级觉悟特别高。他曾在车间里写上一幅对子:‘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河深海深,不如xxx的恩情深。’有一个木工就给他改成:‘天大地大,不如老子锤子大;河深海深,不如你妈的皮屁深’。”
读书心得
流沙河先生谈到自己最近读的一本书时说:“王笛是美国某大学东方系的教授,他写了一本书送我,书名叫《茶馆》。他把成都的茶馆写成一部学术著作,简直就是一部关于茶馆的百科全书,看了让我既震惊又惭愧。王笛的爸爸与我是老庚(同年出生),他从小在文联宿舍长大,在和平街小学读书,后来留学美国,取博士学位。十多年前,他将博士论文寄给我,记得是写清末民初长江上游社会中的士绅阶层,主要是四川地区。国内还没有这样的著作,内容xx是为地主翻案。03年、06年他回来过,拍了不少照片,采访了很多成都老人,包括熊作云(茶馆老板),收集了大量原始资料,这些资料全是从档案中取来,推都推不翻。他书中的思想,我连想都不敢想,虽然那些真相我全都知道,但不敢这样想。中国没有学者这样研究过中国社会,我恍然大悟,中共建国后取消了社会,他们认为自己早把社会研究透了。大陆几十年来,自然科学方面的差距不用说了,社会科学研究更是落后。国内的社会科学,水平之低,全是自我欺骗,应该反省一下了!这样的学术研究方法别人数十年早就是通例,我们自己还觉得新鲜。越看我越觉得惭愧,越感到自己的无知。我看着他背上书包上学,看着他长大,我混了一辈子,所知甚少啊!”
乐山嘉乐纸厂档案
李劼人故居博物馆的郭志强先生说:“乐山嘉乐纸厂的档案有三万多页,非常有研究价值,我馆翻拍了四千多页。我认为应该出书,将这样史料出版。”
流沙河先生答:“民国四川有两大企业,一是民生公司,一是自贡盐业。乐山嘉乐纸厂规模不算很大,时间也不算很长,但它很有典型性、很特别,因为它是知识分子办的企业,这是四川现代工业与文化关系最密切的。知识分子爱国,搞实业救国,可以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独立于单纯研究李劼人的角度。不过现在研究的条件还不成熟,可能和上面的口径不合,但作为内部资料出版是可以的,为后人保存史料,现在最起码的工作就是整理这批材料,分若干批,搞个《乐山嘉乐纸厂史料》,分{dy}集、第二集、第三集...出版,四十年代末,顾拮刚他们搞的中国近代史料丛书,由神州国光社出版,为后人研究中国近代史打下了基础,比如‘义和团’编了八卷;‘中法战争’编了四卷;‘捻军’也编了四卷,‘洋务运动’编了若干卷等,这些史料,现在还在用。要注意,现在的知识分子有一个通病,那就是目光短浅、为利是图、思想中老有一根弦儿——党的方针。要注意,不要有遗漏,这些史料整理出来,不仅对研究李劼人有用,其他学术研究也可以用。正如司马迁所说‘述往事,思来者’。”
孙梦渔先生补充道:“王国维先生就是靠罗振玉的资料搞的研究嘛。当年嘉乐纸厂的纸用于印刷四川中小学堂课本、练习本。我记得抗战时,我在东大街门市部买练习本,星期天才卖,每人只能买二十本,我帽子都挤落了,就是因为它便宜,夹江纸印的练习本要贵三倍。”
流沙河先生继续说:“李劼人,作为一个优秀作家,不可能先承诺自己的作品以爱国为{dy},凡是自称‘爱国{dy}’的都是宣传品。什么是爱国?我认为他办嘉乐纸厂就是爱国,办了纸厂,使学生有纸用,这比一个富翁捐一个亿还有价值、还珍贵。让我们来看看,李劼人有几个身份:一是作为文学家的李劼人,他的作品忠实于生活,忠实于历史,忠实于自己的良心;第二作为实业家的李劼人。作为一个经营者,他很精明,他要为股东负责,要赚钱,人家称他‘精公’,此足可入《货殖列传》;第三是趣味的李劼人,他好美食、喜收藏、善处事、真个性、富魅力、多趣味、有特色。他还好交朋友,爱帮干忙。研究李劼人,就要了解他的几张脸谱,同时也了解一个人的复杂性,其实每个人都有多面性。”

郑重声明:资讯 【茶馆问学记(171)】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