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dj0}”摄影器材的配置及评价二(电分)_道_百度空间
四、人文摄影{dj0}器材配置及点评:从leica M起步,ROLLEI双反适中,如能克服使用上的困难,ALPA{zh0},片幅够大,色彩纯正,成像结实,但弱光下难于使用。徕卡的重要性,没必要多说,网上能搜到一大批。我要强调的是,我曾为了买另外的器材而卖出徕卡一机三头,后手头稍松,重新逐步购回,一去一回,更深地体会到了徕卡的无可替代性。可以说,没有其他器材在可玩性上能与徕卡相比,同时,徕卡也是最适合拍摄人文的器材之一。如果装上广角头,一边与之交谈,一边放在腰间盲拍,会记录下非常精彩的瞬间。徕卡有多神,并不需要人去证明的,在它擅长的领域,无人能敌。强光时,徕卡仍然明显胜出,但与其它135镜头的差距在缩小。那怕是飞得极快的蜜蜂。如果用单反,就来不及了,只能连拍、瞎拍后再挑选了。但徕卡也非{wn},比如拍风光,效果确实不够好,尽管就135的片幅来说,已经是{zg}质量了。但这并不是它的错,所有135镜头拍风光都不够好,风光是大幅及宽幅机的天下,连120机都只是一种妥协的做法,马7、宾67、康645、哈苏、禄来等,拍风光的效果只能说还过得去。中幅用家可能对我这段话很有意见,但没法子,事实如此。这里有三个问题,{dy},选择哪个型号,第二,需要几台机身,第三,需要什么倍率。选择徕卡机身自然要讲究做工,(最难看的是M5,一看就不象是徕卡,倒象是不成功的模仿品),50年前的M3目前仍可使用,在二手中仍可买到。不过我倒不建议选择M3,原因有二,其一,M3没有35、28毫米框线,对于使用广角镜头不便(带眼睛的镜头既不美观,在包里又不好放),其二,M3没有测光,需另购测光表,毕竟不太方便。如果对测光估计得非常准确并喜欢使用标头或90头,那么M3是很好的选择。M6在质量上还不够尽善尽美,将之与M3或MP比较,会发现做工仍有不足,漆面较差,前脸的红标及商标太显眼,光秃秃的机顶也显简陋,过片扳手塑料感强,取景器不够明亮,斜向的倒片轮谈不上美观,特别是大盘(速度盘)的M6,明显不够斯文。目前也只有二手的了。M7应该是一个对市场妥协的产品,它主要面对那些已经习惯自动曝光相机的用户。自动曝光虽然方便,但要考虑曝光补偿,反而令使用者要多考虑一件事,而且不如自己判断曝光来得可靠。M7无电时只有60及125两档快门可用,在弱光下就没法用了。与M6一样,M7的前脸、机顶、倒片轮及过片扳手不美观、不经典。不过,M7取景器较M6明亮。徕卡机身还是选择纯机械的MP为好。MP与M3接近的外型,是对M3的深度回归。MP处处体现出经典及xx做工,取景器明亮,前脸无商标及标记,机顶有漂亮的手写体刻字,全金属的过片扳手很秀美,取景器异常明亮。拿在手里,使用与把玩俱佳。如不用75、90头,那么一台机身就够了,如果又喜欢广角(28或35),又喜欢长头,那可能两台机身方便些。只是两台机身挂在身上很招摇,对拍人文照片不利。机身颜色许多人喜欢黑的,认为黑机身显得低调、专业,有些人还特喜欢黑机身使用后露铜的效果。我个人喜欢白机身,黑机身给人专业相机的感觉,反而不低调,相反,白机身更象个玩意,黑白相间的颜色并不刺眼,还很耐磨,黑白镜头装在白机身都很美观。有些老头如“八枚玉”似乎只有白色,装在黑机身上会很怪,不好看。如果只买一台机身,0.72倍率{zh0}用,兼顾了35及50头,但28头用起来不太舒服,特喜欢28头的人只能选0.58了,不过50头用起来又不舒服了。买两台机身,那就0.58+0.85,长短镜头都好用。买三台机身,那就0.58+0.72+0.85,但是否有必要?不如多买镜头好用些。任何一只徕卡M系列镜头,几乎没有其他品牌能超过它。没用心去用过的人是体会不到的。徕卡镜头不可能只买一个就收住手的,虽拍摄时一机一头即可,但不摸透徕卡最xx的几个头,“新鲜”的徕卡迷一般会买全新的ASPH镜头,我当时也一样,买的{dy}个镜头是M35/1.4asph,它轻易地击败了我当时手中的佳能L头,令我兴奋不已。后来又买了M75/1.4,一只不新不老的头(1980设计),远没有35/1.4A锐利及鲜艳,但其层次xx丰富,色彩很雅,总之很耐看。还与影友的90/2AA(最鲜艳锐利的头)比较,就更喜欢老一点的镜头了,从此对新头不感兴趣。先买一头不得不考虑人文题材的通用性,但问题又来了,35毫米有近10个版本,各版本都能获得极高的质量,而风格又各异,该选哪个?F1.4还是F2.0?又该买哪一代的?F1.4还是F2.0?这得看是否常用到F1.4光圈,手持徕卡相机在四分之一秒以上都可获得清晰的片子,因此,1.4光圈基本只在晚上灯光环境下才能大显身手,除非你特别迷恋F1.4的散景。35/2有更小巧的体积,也就更方便携带也更低调。我该买哪一代的?M35/1.4就在二手中找非ASPH的,体积小巧,价格也合适。这是一颗层次非常丰富、立体感非常强的M型镜头,是徕卡全盛时期的倾力之作,被称之为“黑白王”,拍彩色也不错,风格淡雅,喜欢与否看各人口味,分眼睛版和无眼睛版,分别适合M3及其他M型机身,拍摄效果基本相同,无眼睛版数量较少,价格较贵。因年份较近,成色好的容易找。在日间包括早晨及傍晚,35/2都够用了,但晚上弱光下怎办,总不能用闪光灯破坏现场气氛吧,这时,你会需要F1.0的镜头,目前只有一颗一旦掌握了它的脾性,它就会xx听命于你,绝不会令你失望。“八枚玉”或“七枚玉”还可以用其它镜头替代,而一定要掌握它。35头与50头视角感觉差得挺远,相互不重复,各有用途。而28与35的视角很接近,选择一个即可。已有35、50两头之后,第三个镜头肯定要选择广角,从焦距上来说,21或24都很好用,不习惯超广角的选择28也行(只是与35太接近了,{zh1}保留一个即可)。实际选择起来有些困难。早期不得不委托施耐德代工21/4、21/3.4镜头及委托蔡丝代工15/8镜头。成像称雄21MM,而且小巧。这个头后组太长,装在机身上太靠近焦平面,无法准确测光,使用中稍不方便。这头已停产二十多年,需要在二手中耐心寻找。徕味很浓,层次、反差及清晰度都非常好,虽光圈稍小,但视角合适,配合M50/1几乎可通杀所有人文题材。做工异常精良,调焦环、光圈环手感特好,配套的取景器明亮得令人吃惊(只是稍有点偏蓝调)。这头虽是菜丝出品,成像却十足的徕卡风格,其110度的视角可拍出令人过目难忘的照片。只是这个头太大太重了,与50/1差不多的体积和重量。作为构建一个完整的M系统,第四个头应该选择中焦了,散景稍没那么美,取景框更小些不太方便使用,而90焦距用于人像却更合适。M135在旁轴上太长了,对焦取景都困难,不建议采用。M75/1.4成像柔美,随光圈缩小而渐锐利,整体画风及焦外迷人,拍肖像、花卉俱佳,立体感十足,能分辨肤色及花瓣中同一颜色的微妙过渡。大光圈时的暗角很漂亮,明显而柔和、过度自然,暗角里还包含着丰富的层次。佳能用户很关心这两头都是人像头,顺便在这里谈谈。EF85/1.2L锐利,感觉很清晰(或过于清晰,脸上缺陷太明显,需事后磨皮才行),M75/1.4的立体感及层次非常丰富,整个画面显得很柔美(一般不用磨皮),四周柔和的暗角突出了主体,并增强了现场的气氛(插一句,我不喜欢xx没有暗角的照片,那种照片的边缘显得很突兀)。M75/1.4虽没EF85/1.2L的锐利,但也有足够多的细节及清晰度,M75/1.4的清晰度是靠丰富的层次来表达的,不是通过边缘的强反差来体现的。另外,M75/1.4的暗部比EF85/1.2L丰富。EF85/1.2L的{zd0}光圈成像偏软,我一般收到F2来用,M75/1.4的1.4已经很好了,xx可放心使用。焦外表现两头虽味道不同,但都很精彩。M75/1.4比EF85/1.2L多了一个用途,那就是拍花卉等小品,拍出来的比EF85/1.2L的好看多了,说明M75/1.4的近拍能力比EF85/1.2L强。手感无疑是M75/1.4比EF85/1.2L好,M75/1.4调焦阻尼适中,不松不紧,如丝绸般柔顺,EF85/1.2L的自动对焦速度太慢了,操作起来比徕卡手动对焦要慢,弱光很容易拉风箱,特别是85头的手动对焦环,不是机械的,是电子驱动的,很松旷,不容易定位。M75/1.4是纯机械的,自然更可靠,用50年以上是没问题的。至于重量、体积等方面差异,就不用说了,明摆在那里。如果有佳能机身,这头值得拥有。 在买进徕卡头方面,我并不推荐直接一步到位。即使全新购入二手卖出也不会亏多少钱,二手进二手出就更不可能亏了,或许还可小赚一笔。大部分影友可能不喜欢这般折腾,那么,可考虑如下方案:一镜:35/2(黑白“八枚玉”,彩色“七枚玉”)二镜:28/2.8+50/1三镜:21/3.4+35/2+50/1(或75/1.4 ),也可以28/2.8+50/1+90/2四镜?从使用的角度来说,似乎太多了,双反相机非常适合人文摄影,而且成像质量非常高。双反相机的腰平取景、快门微小及体积小巧这三大综合因素决定了很适合人文摄影。腰平取景可以不干扰拍摄对象,他以为你只是在把玩相机,镜间快门振动微小,连你旁边的人可能都听不到,而体积小巧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因此,你拍了好几张对方都很难发现,这些,都是非常有利于人文摄影的因素。如果你举起一台单反相机那就不同了,马上会引起他的警惕,哪怕你能偷拍或抢拍到一张,但同时也会惊动对方,这样,你就没可能拍到第二张真实自然的照片。而禄来是{zh0}的双反相机,其成像质量也是异常优秀,就标头来说,把哈苏及禄来单反都比下去了。我有一影友“长乐”(网名),本是尼康、哈苏用家,在使用过禄来双反后,利用三把刀来形容尼康、哈苏及禄来(双反)镜头成像的区别,真是到位:许多影友{wy}对禄来不满的是不能换镜头,其实双反的结构决定了不可能方便地交换镜头,同时也没有必要。对于人文摄影来说,一个标头及一个广角已经足够了。禄来双反大部分装配标准镜头,但也有装配广角和长焦镜头的禄来双反。如果不准备买阿尔帕,那么,把它们都买下来是很好的主意。禄来双反中名气最响的是2.8F,类似徕卡中的M3,做工及镜头都是超级好,{wy}不足只有镀膜不如现代的好,2.8F已经停产几十年了,成色好的不容易找到。刚停产不久的2.8gx也不错,采用的还是老玻璃,2.8fx、4.0fw这两款则是环保玻璃了。禄来双反没有独立后背,无法与数码化兼容,这是一大劣势。阿尔帕是最昂贵的量产相机,是最漂亮的相机,也是最简单的相机,更是在69片幅中成像质量{zg}的相机。拥有阿尔帕是许多摄影人的{zj2}梦想。我对阿尔帕的总体感觉是:异常精巧、异常结实、异常漂亮、异常高质、有些难用。比眼睛直接看到的还明亮整整一档以上!真不知怎么办到的,而且还是全景深的,能同时看清取景框线、对焦刻度、光圈刻度和120度的场景。0号镜间快门振动极轻,手持1/2秒基本可行,1/4秒十拿九稳,1/8秒以上xx可以放心,1/15秒以上的片子如果不用高倍放大镜来仔细观看,xx看不出与上脚架有何区别。与其它牌子的后背不同的是,胶平面没有压片板,硬是靠精密加工将胶片拉直。更绝的是,后背可以水平或垂直安装,取景器也可以水平或垂直旋转,对于拍摄竖幅画面特方便,不用扭转相机。现在主要特选施耐德镜头加装卡口及调焦环,质量比市面的施耐德镜头更好。可以说是目前为止最漂亮的相机。1)、后背太重,上片也麻烦费时。ALPA的机身和镜头都较轻,但后背太重,连续使用半天觉得较累,希望后背能减重。那个取景器也是沉甸甸的家伙。 2)、取景器桶形失真严重。虽然习惯之后也不影响使用,但总不如无变形来得好。也许为了达到那种超强的亮度和超广的视角,不得不保留这一缺陷。3)、调焦环阻尼手感不如徕卡,有点涩。4)、太漂亮了,不利于人文拍摄。过于漂亮,既是阿尔帕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5)镜头光圈太小,在弱光下徒呼奈何。6)成像润味不如徕卡、色彩不如蔡丝。这个问题可能要综合分析,徕卡、蔡丝的片幅较小,如果没有特别的润味或过人的色彩,那就没多少吸引人之处了。阿尔帕的片幅{zd0}达6X9,因此,其真实厚重的成像风格或许也不是大问题,反而更符合人文拍摄的真实性。挑选{zh0}的镜头,选用{zh0}的材料,采用{zg}的装配精度,成为一部最为精密,公差最小的相机,其结果是成像结实,丝毫不松散,在中画幅中,其成像质量{zg},甚至可以向4X5相机叫板。我曾将手持阿尔帕1/30秒的片子与林哈夫4X5的片子比较过,都电分100兆,都出片30英寸,居然看不出有何差别。要知道,阿尔帕只是69片幅,还是手持的,而林哈夫是4X5片幅,面积是它的2.42倍,并且是上架子的。“手持抓拍”可以说是人文摄影的前提。虽然也有人坚持上脚架并用4X5甚至8X10来拍人文,但那是一种与对象沟通之后的拍摄,并非“决定性瞬间”。阿尔帕很合适手持使用,速度1/8秒以上的成像够清晰,可以放心使用,就当它是一台放大的徕卡相机来用就行了。阿尔帕相机的结构最为简单,所有部件之间概不联动,没有自动对焦、没有测光、没有自动过片、没有防止重拍装置,而且连说明书都没有。要用好它还真需要扎实的摄影基本功,拍一张片子的简单步骤如下:(1)曝光预先设置。观察分析要拍摄的场景,用测光表测光或按经验设置光圈、快门。(2)估计焦点位置。因使用的是广角镜头,一般来说,焦点位置不能超出2米,{zh0}是1.5米左右,有时候我将焦点设在1米处。(3)靠近。超广角构图不易,需要走近甚至走进场景中去,这一点非常重要,一定要走近到1.5米之内,这样出来的片子现场感才强烈,才不会觉得画面散乱,才能突出主体。(4)认为“决定性瞬间”出现时,立即拍。举起来拍或盲拍均可。阿尔帕是广角系统,虽也提供了中长焦镜头,但并不会好用。其估焦的操作方式注定了广角镜头是{zh0}的选择,长焦头装在阿尔帕相机上无法准确对焦,不好操作也不好看,最重要的是丧失了手持拍摄这一优势。阿尔帕相机配一个广角镜头即可。这个选择也比较困难,12SWA和12WA外观基本相同,都有双木头手柄,不同的是12SWA有垂直移轴功能,而12WA则没有。12TC的外观明显不同,更小巧些,没有木头手柄,可配单边塑料手柄。综合考虑,我建议12WA。三款机身中,我相信12WA是最精密的,12SWA因有移轴装置,可能对其精度有细微的影响。另外,拍摄人文照片一般不需要移轴,镜头移轴后还要依靠机背取景才xx,直接看取景器不好判断。如果需要{jd1}的低调,那么12TC更好,也相对便宜些,但手持性能下降许多,同时也未免不够漂亮。如果还需要拍建筑,那么只有选择12SWA,移轴功能在建筑摄影中必不可少。当然,如果另有大幅相机那就不必考虑12SWA了。建议ALPA Apo-Helvetar 5.6/48mm,施耐德专门为ALPA生产,是目前配套镜头中{wy}标注“ALPA”商标的镜头。相当于135的21毫米镜头,胶片数码俱佳。从实拍效果来看,每一档光圈都是工作光圈,从F5.6至F32都一样的结实清晰,成像真实,色彩纯正,较普通的施耐德镜头稍厚重浓郁,其超高的画质令人过目难忘。大光圈下有明显的暗角,F16开始逐渐改善。建议还是ALPA / Linhof Super-Rollex 6×9后背吧,120可以拍8张,实际成像面积为56×84mm 。这款后背又贵又重,但与其他牌子相比,能将胶片拉得最平,还是建议选用。虽然也可以用其它厂家的取景器代替,但ALPA取景器如此明亮,不选择它肯定会后悔。中幅单反最合适高要求的人像摄影,其中,自动对焦的CONTAX645(80/2及140/2.8)对于抓拍很理想,摆拍则ROLLEI 6008更好(80/2及180/2.8)。135数码单反就别要了,全幅的都还不行。①{dj0}135机身(如佳能1V)上的功能它都有,而且更好用。多次曝光、曝光锁定、曝光补偿、包围曝光,2秒自拍时自动预升反光镜、手动对焦时可用拇指自动对焦等,均超越了{dj0}135机身的功能,而且按键布局合理,使用起来非常方便。②快门速度{zg}达1/4000秒,可以在阳光下使用大光圈拍摄,称雄120相机,而且快门声相当悦耳动听,拍摄时会对拍摄双方产生良好的刺激作用。③测光功能非常实用,掌握曝光原理后,机身提供的中央重点测光、点测光及闪光测光很好用,结合曝光补偿,可以随心所欲地决定曝光值。①自动对焦的速度不如135机器。②机身做工未够精致,比较塑料化。③机身右手持机处偏小,建议还是配一个手柄,多了竖拍快门按钮,也多了一套备用电池,装上后机器的平衡感也改善了。④较耗电,1个6V锂电池只能拍15卷左右。在这里我要特别谈谈Contax645镜头的手感。一般来说,自动对焦镜头为了提高对焦能力,其手动对焦环操作起来就不会太柔顺,然而Contax645镜头不是这样,即使与哈苏、禄来镜头相比,手感也丝毫不差,有阻尼而无阻滞。这个标头与135的标头相比,好出太多了,比其它120单反的套机标头也更为出色。其色彩、层次、焦外成像等都是{dy}流的,用来拍全身、大半身{zj0},即使拍半身照,变形也难于察觉。目前120系统中的标头能做到F2.0光圈的只有康泰时和禄来两家(禄来的价格很贵,非标准配置,需要另购),这款标头{zd0}光圈时成像有点软,但F2.8开始成像质量令人惊讶,反差自然,色彩润丽,层次丰富,对高光的表现尤其好,能记录下白色的衣服的层次过渡及细节。相当于135的90毫米,最适合半身人像及胸像的拍摄,是专门为人像摄影而设计的,大光圈时柔和润丽,小光圈时则渐渐锐利。有这个人像头及标头,用于人像摄影来说足够了。Contax645镜头共有35/3.5、45/2.8、55/3.5、80/2、120/4、140/2.8、210/4、350/4、45-90/4.5变焦等9个镜头,还有1个1.4倍镜,可以说每一款都很优秀,其中评价{zg}的是35超广角、120微距、350长焦这三个镜头。这是一个90度的超广角(相当于135的21头),可称之为{jp}镜头,即使{zd0}光圈,也锐利xx,同时并不显得生硬。暗部表现太突出了,胜过阿尔帕48头。色彩与层次表现达到了蔡丝{zg}的水准。综合来说,这个镜头比哈苏、禄来的40头稍更出色,与哈苏90x系列有得一比,而价格却只有1/4,实在是超值,如果手上没有阿尔帕或哈苏90x系列,这个镜头值得拥有。我对它不满意的地方是体积,很大很长,95毫米的口径,为它配一个B+W偏振镜需要2000大洋。对于不习惯使用超广角的影友,这头很合适,相当于135的28头,能得到自然的广角效果。与35/3.5相比,这个镜头颜色及清晰度一样出色,但润度及暗部层次稍有不如,不过体积较小,72口径,滤镜好配。相当于135的35头。这个镜头很少有人购买,可能因为45/2.8头有更大的光圈、更广的视角,而且55头与标头有点接近,大家都考虑45头去了。与45头相比,55头的成像一点都不差, 而且从视角来说很适合拍摄人像合影及人文题材,从这两方面来说,比45头更通用。这个镜头的焦外成像虚化得比140头还漂亮,可惜太长也太重了,手持拍摄的成功率很低,上架摆拍才行。这是康泰时645中{zh0}的三个镜头之一(另两个是35/3.5、120/4),成像足可与哈苏的350SA相比,而且还大一档光圈。由于这个头太贵太重,购买的人极少。说实话,我还没有见过如此好的变焦镜头,成像质量与定焦镜头很接近,也许就是因为要达到这样的效果,这个镜头不得不做成庞大的体积和惊人的重量,95口径,光圈却只能做到4.5。这个镜头装上机身后,手持拍摄很快就累。买这个镜头的多数是习惯了135变焦镜头的,严格的用家一般更愿意用35+80或45+80的组合来代替这款又贵又重又大的变焦头。Contax645机身功能强大(但做工仍不够精良),镜头光圈大,成像优秀,与哈苏503、禄来6008相比只有成像风格的差别,总体成像质量则丝毫不差。Contax645还有多款数码后背,可方便地实现数码化。哈苏H1采用的是富士镜头,成像锐利但不润(不过也不算干涩),与Contax645相比仍显不如。加上超出一倍的价格,我实在想不出购买它的理由。也许只有“除哈苏外概不考虑”的影友才会下手。宾德645、玛米亚645则根本无资格与Contax645相比,无论机身还是镜头,都落后一大截。尽管Contax645如此优秀,然而,最为遗憾和最要命的是,Contax645已经停产了,这使得有心下手的人好生为难,毕竟这是一款电子相机,机身和镜头里的电子部分都有使用寿命,不可能如徕卡那样使用50年以上无故障。Contax645的原厂家只承诺提供至2015年的维修服务,其后如果出了问题只能找一般维修店了,并很有可能无法找到零配件。真希望蔡丝能找到好厂家继续生产Contax645。机身功能在66篇幅中是最强大的了,自动过片、自动曝光,AF版的还是目前{wy}实现自动对焦66篇幅相机,使用起来很方便。机身的重量及体积仍无法令人满意,使用充电电池也可说是一件利弊并存的事情。6008的镜头有施耐德及蔡丝两个品牌,由于镀膜的不同,与哈苏的蔡丝镜头相比,6008的镜头(尤其是施耐德镜头)成像更为真实、通透、滑润,很适合人像拍摄。180/2.8及80/2这两个镜头能满足最挑剔的影友,手持功夫过关的影友能使用80/2抓拍,但由于重量的原因,180/2.8基本上都只适合摆拍。如果只选择一套,我推荐Contax645,理由如下:1)人像经常需要手持抓拍,因此Contax645更合适。2)645格式比66格式更适合拍摄人像,胶卷利用率也更高。3)几乎所有MM都喜欢Contax645的润丽风格,而Rollei6008的真实通透风格则未必。4)一机两头的价格Contax645便宜一半。这里所说的微距摄影特指花卉拍摄等发烧友的微距题材,不含商业产品摄影。说起微距摄影,许多人立即会想起单轨大画幅相机,确实,单轨大画幅相机移轴功能强大xx,可xx控制清晰平面,可修正变形,而且可以实现放大拍摄,而中小画幅相机在不使用延长管时最多实现1:1拍摄,而且一般不可移轴。不过单轨大画幅相机并不适合发烧友用来拍摄微距,并不仅仅是因为相机庞大或操作繁琐这一因素。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成像风格的问题,135系统由于篇幅太小,自然无法满足高要求的微距摄影发烧友,而120相机中,哈苏503及禄来6008不用延长管都无法直接1:1拍摄,哈苏503该如何曝光补偿也是一个大问题。加装延长管可实现放大拍摄,自动曝光准确,无需考虑曝光补偿问题。我算是用过一些好镜头的人,{dy}次接触120/4微距头时,立即被它的做工及手感所打动,其调焦环的手感如丝绸般柔顺,足与手感{zh0}的徕卡镜头看齐。其成像效果很惊人!那色彩及层次、质感、清晰度,都太迷人了,有CONTAX645的人不能没有这头。就算很有钱,也没必要全部买进各类{dj0}器材,但对于自己最喜欢的题材,一定要选对器材,并可多配镜头及附件。对于其他题材,可将就用其他器材代替或只要一机一镜。大部分影友都喜欢风光、人文和人像这三大题材,如果不考虑价格,我建议这样配置:1、leica MP,28/2.8、50/1.0(或只选择一个35/2的七枚或八枚)2、CONTAX645,80/2、120/4、140/2.83、ROLLEI2.8gx(或fx)4、ALPA12wa,48/5.6(或哈苏903/905)5、Linhof617,72/5.6、180/5.6(或只选择一个90/5.6)6、Linhof2000,120/5.6、180/5.6(或210/5.6)摄影人总希望能拥有多一些器材,尤其是涉及多项题材的{dj0}发烧友,但真正拍摄时又希望能用尽可能少及尽可能轻的器材来完成。单独考虑一种题材的器材配置相对简单,而涉及多项题材的配置则令人xx,这中间不仅仅是价格的问题,还有重量、体积、操作习惯等诸多问题需要考虑。1、风光:林哈夫2000+林哈夫617,禄来双反2、风光人文兼顾:林哈夫617+禄来双反+徕卡3、人文:阿尔帕+禄来双反+徕卡4、人像:康泰时645,80头+140头


郑重声明:资讯 【关于“{dj0}”摄影器材的配置及评价二(电分)_道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