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弘扬民族文化_小猫猫_新浪博客

结合实际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弘扬民族文化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时代向我们提出了中小学生应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素质的轨道上来的总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全面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技能和身心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开展各项特色活动,切实贯彻国家提出的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方针,这也是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必然要求。作为一名劳动教师,从多年的教学实际出发,我认识到劳动技能的培养是整体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

    今非昔比,现今时代的科技迅猛发展,各种家用电器及现代化设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已普及到千家万户。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早已掌握了许多常用电器的性能,还有许多落后、陈旧的设备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因此,现行劳动教材有一部分课程已不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洗衣机的使用》、《电冰箱的使用》等教材学生早已掌握,《防蝇罩的制作》中的防蝇罩逐渐被我们的生活所淘汰。这些教材都已不适用于城市,尤其是我们这个较先进的沿海开放城市。因此,经过潜心地研究和考虑,响应区教委关于创新新教材的号召,结合本校民俗特色活动的开展,我把高年级劳动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培养动手能力,弘扬民俗文化上”。

    中华民族有着近五千年的光辉灿烂的文化传统,艺术底蕴深厚。民间流传的各种手工艺制品更是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因此,我结合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自编多篇该方面的新教材,较适合学生学习。这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并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还可以与思想品德教育、美育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教育学生怎样欣赏美、创造美。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培养了动手能力,而且学习兴趣极高,教学成果较为显著。下面浅谈几点关于该方面的教学心得:

    一、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民间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劳动技能。

    1、自选教材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但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博大精深,只能选择一些较简单且色彩艳丽、形式较活泼的民间艺术品来供学生学习。设计教案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以及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材施教,要将艺术性与实用性结合起来。编写前还要把课程安排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少先队计划中的“雏鹰征章”、“小巧手”等活动相结合,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去年“六一”,我结合学校的“小巧手”活动,设计了《编制挂毯》、《制作小熊布篮》两节课,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作品,积极参加学校的艺术节。结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级部许多学生在“小巧手”活动获奖,比赛结束后,学生仍乐此不彼,还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并加以创新,“布艺制作”逐渐成为本级部的一种艺术特色。

    2、提高、巩固学生的劳动技能。

    小学劳动课的教学目的明确指出:要通过简单生产劳动的教育与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无论是劳动知识还是劳动技能的掌握,都不可能脱离实际的劳动锻炼而获得。在设计教案时,不仅要考虑到这个因素,还要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教师说话要精炼,课前要精心准备,做到“少讲、精讲”,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以便当堂掌握重点的劳动技能。例如:《编制七彩线粽》这一课,由于教学难点不易掌握,我设计了多媒体课件演示“起壳”和“缠线”的经过,帮助学生理解。在编写教案时,注意斟词酌句,起到帮助解说课件演示过程的作用。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重视独立制作的过程,教师只进行适当的点拨,以巩固学生劳动技能的形成。

    3、培养学生认真、耐心、坚持不懈的劳动习惯。

    小学劳动课的教学目的还指出:在学生掌握基本劳动技能的基础上,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因此,在劳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人人动手,人人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树立劳动观念;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有趣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乐于学习劳动这门课程。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认真、耐心地完成劳动任务,并坚持到底。像《编制挂毯》这样的课程,决不是在课堂上就能够完成得了的。我先在讲课前展示了部分精美的挂毯作品,让学生充分参观,让他们自己评价,以激发学习的兴趣。然后结合学校每星期四下午的民俗特色活动时间,在级部开展编制挂毯活动,每次活动都对进步快、做工细致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并及时提出本次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巩固学生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认真、耐心、坚持不懈的劳动习惯。

    二、弘扬民俗文化,了解祖国民间传统艺术的起源,结合德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1、结合教学内容,了解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起源。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光辉灿烂的文化传统,艺术底蕴深厚。民间流传的各种手工艺制品不仅美观、精巧,还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中国悠久的文化。选择教材和编写教案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起源。如《编制七彩线粽》一课,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师:同学们,我们什么时候吃粽子?谁能说一下端午节和粽子的来历?

    生:战国时,七国争霸,楚国爱国诗人屈原被奸佞陷害,流离他乡,在楚国即将灭亡之际,投入汨罗江自尽。

    师:对了,后来呢,人们为了怀念这位爱国诗人,还用丝线缠成粽子的形状,以示纪念。以后逐渐演变成一种民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它的制作方法。

    通过讲解粽子的来历,涉及到爱国诗人屈原的事迹,让学生了解到战国时期的社会现状,以及诗人的爱国精神。

    2、拓展知识面,结合思想品德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在劳动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通过劳动实践得来的教育往往更具体、更鲜明、更让人容易接受。在设计教学时,要让学生课前了解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查找资料,了解该民间艺术的渊源,并在此基础上,注意强调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古代科技劳动技术的进步等知识,使学生了解到自己祖国繁荣昌盛的时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劳动教学中其他方面的德育教育。在劳动实践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其他的良好品质,如: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等良好的思想品德。这些品质都需要在劳动实践中通过克服困难得来。比如说,刺绣是一件枯燥的工作,这时就要教育学生有耐心,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要鼓励学生克服厌倦的情绪。再比如说:学生学习民间剪刻工艺时,教育学生在刻纸时要注意不要刻坏桌面,要爱护公共财物,剪刻下的碎纸不要随手乱扔,要注意保护公共卫生。这些品质要渗透于每一节劳动课之中,要自始至终贯穿于每一个四十分钟。

    三、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结合美育,教会学生欣赏美、创造美。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应作为创编新教材的依据。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增强美感的重要途径。可以为学生打开审美之门,陶冶性情,进而转变学生的思想,发展学生创造美的才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在《制作小熊布篮》中,我出示的教具实物是一个由碎布简单拼成六只小熊的布篮,由于在课堂上经常贯穿美育教育的缘故,学生上交的作品各具特色:有的给小熊缝上了眼睛和鼻子;有的给小熊系上了红丝带;有的给篮子把上绑上了蝴蝶结;有的给布篮的底部加上了荷叶边,以便挡住篮底的针线痕迹,使小篮更加美观;还有的学生把小熊的形状改成了小兔;最让人高兴的是,有的学生竟然交上了自己根据布篮创制的新挂件。对于这些创新,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教育学生哪些是符合审美规律的,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劳动实践中要继续按照审美规律进行创新。

    四、注重劳动的评价,鼓励学生自我创新。

    在这里,劳动评价是指评价学生的劳动方法和劳动成果两方面。劳动方法的评价影响着劳动质量。在课堂中,教师要在不同的劳动阶段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指导学生反复实践,直至独立地掌握正确的方法为止。还以《编制七彩线粽》为例:这一课中有两个教学难点,即“起壳”和“缠线”,都需要学生经过认真观察和模仿才能学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方法评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指导学生的动作是否正确,内壳是否合乎标准,缠线是否整齐、均匀,缠好的线粽是否美观,并一直引导学生反复实践,指导掌握方法,逐步形成技能为止。劳动成果的评价,能激发学生对自己从事的劳动保持持久的热情,体验劳动的快乐。在《编制挂毯》一课中,就侧重劳动成果的评价。我不光在课上给予学生高度的评价,还结合校“小巧手”比赛,使学生在学校竞赛获奖,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并使制作挂毯这项劳动技能自觉地延续下去,并有所创新,逐步形成了级部的艺术特色。

    总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势必会影响到劳动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我作为一名劳动教师,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继续在结合实际、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在区教委的指导下,致力于劳动教学的改革,在创编新教材上多下功夫。要多查找课外资料丰富自己的学识,积极弘扬民族文化,做到课内外结合,以课堂为立足点,使“民俗”这一特色辐射到第二课堂,继续巩固和发展学校的民俗特色。

 

获2002年市教师优秀论文二等奖

2005年省第十届教育教学“百佳”论文评选二等奖

版权所有,不得转载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弘扬民族文化_小猫猫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