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希望杯”六年级一试解答(5-10)_润智教育_新浪博客

     

5、原题:将2、3、4、5、6、7、8、9这八个数分别填入下面的八个格内(不能重复),可以组成许多不同的减法算式,要使计算结果最小,并且是自然数,则这个计算结果是:

                    □□□□-□□□□

 

    解析:这是一道最值问题。在很多资料上都有这道题的原形,

          “把1、2、3、4、5、6、7、8这八个一位数各用一次,组成两个四位数,要使这两个四位的差最小,那么这两个四位数各是多少,它们的差是多少?”

           要想让这两个四位数的差最小,那么就要让这两个四位数{zd0}限度地接近。

         首先,{zg}位的数相差不应该超过“1”,就是说只能是“1”

          其次,大的数后面的三位数要取最小值,而小的数后面三位则要取{zd0}值。

          具体到本题就是:6234-5987=247 

          而原形题的答案则是:5123-4876=247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试一试:

          9234-8765=

          8234-7965=

          7234-6985=

          5236-4987=

          4256-3987=

         

     6、原题:一个箱子里有若干个小球,王老师{dy}次从箱子中取出半数的球,再放进去1个球,第二次仍从箱子中取出半数的球,再放进去1个球,......如此下去,一共操作了2010次,{zh1}箱子里还有两个球。则未取出球之前,箱子里有小球     个。

    解析:这是一道很老的题了。在很多有关儿童智力培训开发的书籍、资料经常出现。

    我们可以用倒推法来看一看这道题是怎样的。

    {zh1}箱子里有两个球。这两个球中,有一个是刚放进去的。如果不放这个球,那就是只有一个球;而这一个球,是拿走一半后剩下的另一半。如果那一半不拿走的话,应该有两个球。而两个球中,有一个是拿出一半后放进来的,如此反得而已。

    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未取出球以前,箱子里有2个小球。

 

    7、原题:过年了,同学们要亲手做一些工艺品送给敬老院的老人。开始时艺术小组的同学们先做{yt},随后增加15位同学和他们一起又做了两天,恰好完成。假设每位同学的工作效率相同,且一们同学单独完成需要60天,那么,艺术小组的同学有      位。

    解析:这是“培训百题”上的第74题,只不过是把说法变了一下而已。

    我们可以假设一个同学{yt}的时间只能做一件工艺品,那么就是要做60件工艺品。

    因为增加的15位同学做了两天,那么,这15位同学就是完成了15*2=30(件)工艺品,那么另外的30件工艺品就都是艺术小组的同学完成了,又知道艺术小组的同学前后共做了3天,可以知道艺术小组1天能完成10件,所以艺术小组的人数就10位。

 

    8、原题:某超市平均每小时有60人排队付款,每一个收银台每小时能应付80人,某天某时段内,该超市只有一个收银台工作,付款开始4小时就没有顾客排队了。如果当时有两个收银台工作,那么付款开始     小时就没有人排队了。

    解析:“培训百题”上的第78题原样抄过来的。

    显然这是一道“牛吃草”问题,我们可以先转变成“牛吃草”模型。即:某草地上的草均速生长着,每周增长60份草,一头牛一周能吃80份草;如果让一头牛在这块草地上吃的话,能吃4周的时间,如果让两头牛来吃,能吃几周?

    草地原有草量是:4*80-4*60=80(份)

    两头牛在一个周的时间里,对付完新生长出的60份草后,还有2*80-60=100(份)的力量来对付原有的草量,就是说,这两头牛专门用来对付原有草量的工效是100份/周。

    80/100=0.8(周)

    具体到本题,就是0.8小时了。

     这道题解到这里,我突然想起第六届“希望杯”六年级二试的{zh1}一道题,还有前几天华杯赛初试(小学组)的{zh1}一题。大家想一想,这几道题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9、原题:下面四个图形都是由六个相同的正方形组成,其中,折叠后不能围成正方体的是     

    解析:这道题可以看成是一道送分的题了。答案是“A”。

      这道题“培训百题”中的64题的翻版。

  

    10、原题:如下图所示的四个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依次用S1、S2、S3、S4表示,则S1、S2、S3、S4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解析:在本套xx中,这道题应该算是一道比较难的题了。但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大多数同学还都把这道题答对了。当然在这对里面,“懵”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如果真要进行严格论证和推理的话,恐怕就没几个人能真正答上来了。好在这道题是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这分自然是要给的。在这里我把自己对这道题的理解谈一下。

    既然要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那么就要准确求出各图中阴影部分面积。

    图(1)、图(2)、图(3)的面积都好求,分别是0.57、0.215、0.5,而图(4)的面积就不那么好求了。利用小学的知识,显然是做不到的。

    在这里,我们可以回顾一下“百题培训”上的第60题,那也是一道比较面积大小的问题。在那道题给出的条件中,直接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是不可能的。但题中给出的答案却很巧妙地采用了割补的方法,把问题给轻易解决了。在这里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启示,也采用割补的方法,来把这道题解决掉。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上、下两个红色三角形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

    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绿色部分的面积与黄色部分面积不相等。如果把绿色部分面积割补到黄色区域,可以看出,代表阴影面积的部分小于图1中两个红色三角形的面积,即,原阴影部分面积小于0.5,但又比较接近于0.5。

    由此,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S2<S4<S3<S1.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第八届“希望杯”六年级一试解答(5-10)_润智教育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