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问题|文/邓燕飞
编者按:我在《企业{ldz}的权术、权势、权变与权限》一文的收尾处,无意中将落脚点放在权力公平和权力正义上,这恰与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会见中外记者时发出的铿锵之语“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巧然一致。笔者在欣慰之余,愿与同胞们共同思考涉关举国公平正义发展的重大问题。
本文是在国内一家知名媒体发给我的一份采访提纲的基础上作答完善而成。内容涉及前段时间全国媒体争相报道的、以及前几天全国政协会议上有热烈讨论过的民工荒的问题。但思想指向是由此延伸出的有关我对中国农民工结构调整和素质变化的看法,以及我对全国风起云涌的发展形势蜻蜓点水般的观花纵览。仅一家之言,权作参阅。
农民工结构变化促成短暂民工荒
1.
就民工荒的问题已经有不少讨论,大致说法有这么几个方面:一、国家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农村变化大,农民摆脱了非出门务工不足以活的境况,所以年后并不急于外出;二、过去两年中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工厂订单不稳定,招工少,待遇低,农民工很受伤;三、中西部当地政府出台政策,积极挽留本地农民留守家园,创业致富。
上述几方面我认为都有一定道理,这里仅作两点补充:一、农民工结构变化使然。这几年的农民工主力军渐渐以80后为主,90后也越来越多。80后、90后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比他们的父兄辈更有想法,甘于平稳务工的人越来越少。而70后和70前的农民工,外出务工十来年了,有一些积蓄,开始考虑用他们十多来年辛苦积攒的一点钱回家自己做点事;有的则通过再学习、再培训,更换了高级一点的工种,俨然蓝领、白领。我个人认为的另一点原因后面再叙。
可以肯定的是,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依然很多。年后依然居高不下的春运压力就是强有力的证明。在现有的春运能力下,年后十天内不用提前买票,依然有座,那时就真正出现民工荒了。
据铁道部官网,全国铁路春运节前共发送旅客7061.5万人,至 3月10日圆满结束时发送旅客2.04亿人。也就是春节后运输了1.23385亿。2月19日至3月5日,全国铁路客流居高不下,连续15天超过550万人。这么多人被运出去,运往哪了呢?还是沿海经济发达区。
在我看来,民工荒不见得能倒逼企业进行产业升级。产业升级叫得最响的是政府。而企业主多想着拿钱投入到房地产等赚钱快、包袱轻的地方。比如,现在不少传统的制造型企业,都有房地产这么一块或大或小的产业。稍微有见地一些的企业主,在多产业发展的同时,会死守企业xxx的产业根基。但产业升级,对他们来说,似乎依然遥远。
产业升级释意为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古语说,穷则生变。理论上,哪怕是一时半会儿的用工荒,也应该引起企业主的思考,将产业升级尽早列入议事日程。但现在对于某些企业而言,存在一个误解,认为产业升级就是品牌升级,所以每年投放大量的广告,策划大量的活动。但换个角度来想,品牌越响,销售更旺,订单更多,那在用工荒的时候压力不是更大。
农民工能力有所提升思想有所觉悟
2.
沿海地区各政府如果没有找到更强劲的发展引擎,并不愿意将本地产业转移至其他地方。所以,民工荒更能引起沿海地区各政府对产业升级的重视。政府重视之后,加上切实行动,比如出台相应政策,鼓励低效能的企业引进人才和技术,改进工艺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损耗等,以帮助企业改善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效能。如果是政府主导产业升级,政府当然愿意先帮助当地的纳税大户及有很大发展潜力的企业。存在发展瓶颈的企业都适合且都需要进行产业升级。产业升级更容易推进的当然是财力雄厚、人才济济的企业。当然产业升级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全盘部署,步步为营,扎实推进。
3.
不少人也都知道,用工荒是年年春节后都会有的一件事。这种年年出现的现象,反映出部分农民工能力的提升和思想的觉悟。也是中国农民工市场整体素质有所提升的表征。这即是我上面解答用工荒现象未说完的第二点原因。
怎么理解呢?新出门的农民工一开始没技术,也没见过世面,一开始闯到外面只想尽快找到活儿解决吃住等生存问题。所以只要有人愿招工,他们就愿意去。一旦加入了某个企业,农民工不会轻易变动,哪怕工厂情况再怎么不好,非到万不得已,是不会随便想着换地方的。但一年下来,农民工技术长进了,渐渐也知道了整个行业的行情。加上有过年那个长假的停顿变更期,所以部分农民工多选择在这个档期更换工作。对于厂家而言,新年伊始,人才市场农民工再多,也不见得就能以一般的薪资立刻招到熟练适用的农民工。所以年年春节年后有民工荒的现象。加之这两年农村有发展、有变化,以及中央出台惠农政策,这使农民工年后更不急于外出谋活路,他们也开始考虑找份有前景的工作,要谋发展了。
企业要进行产业升级来解决用工荒的问题非三年两年的事,即便产业升级成功,企业仍需要一定农民技工,即便数量上有所减少,如果其他方面没有改善,也难保用工荒重现。所以对企业而言,解决的根本之道是将农民工的家庭问题和他们在企业的发展问题细加考量并有效安排。
产业西移早已叫响但并非正当其时
4.
目前来看,我更倾向于产业升级。产业转移就这几年来说,条件并不成熟。中西部为吸引投资,会研究出台一些优惠的土地政策、税收政策等。政策固然关键,可整体上,从配套设施,到人才结构等,中西部一时半会儿还难跟上凝聚人心、稳固阵势的需要。再者,现在企业主理解的产业转移多为部分转移,比如单只生产车间的转移。公司的行政法务、品牌财务、研发设计、销售培训等枢纽部门仍然会留在原地,这样的话,产业承接区就很难综合发展。缺失综合发展的机会,自然难以吸引综合性的人才。所以最终,产业承接区仍是一潭死水。而经部分产业转移的企业,整体优势也将分割。搞不好企业还因此元气大伤。
严格说来,两者并不存在优点,它们都是经济发展在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换句话说,产业即便转移到中西部,若干年后,中西部同样将面临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问题。
5.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式后接受央视主持人鲁健的采访时表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并强调要用机制倒逼来促进经济转轨的方式。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广东“刻不容缓”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由当下广东经济发展的严峻形势决定的。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改革决心,说明他们试图从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中“杀出一条血路”。
上述九大传统产业曾帮助广东成为全国{dy}经济大省。但现在环渤海有北京这一政治中心、交通中心、文化中心和科教中心的坚强推动,长三角有上海这一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和贸易中心的强力带动,东北有深厚的老工业基地作为支撑、还有发达的机械化农业基地,另外闽南经济区、武汉经济区、郑汴经济区、关中经济区、长株潭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和武汉都市圈等都在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崛起直追。所以这些,意味着广东将失去其固有优势,并将被全国风起云涌的发展态势包围。广东的地理位置本来就在南端,如果没有新的经济增长引擎,真的或将越来越边缘化。海南也被定位要发展成国际旅游中心。所以广东的经济腹地从早些年全国各省收缩至目前的本省、广西、江西(江西都有可能成为上海的经济腹地)。
广东深知自己的战略处境,前几年也一直在探索如何维继全国{dy}经济大省的地位,所以2005年表示要用两年的时间,投入400亿元的规模,稳固经济基础。但此一时彼一时也,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这个如意算盘被临时搅乱。也是因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当地政府对早些年稳固经济基础的既定方针重新思考。从国家发展的战略布局来看广东,广东仍将不得不继续大力支持传统产业的升级。
企业高瞻远瞩之外少不了从点滴做起
6.
早年,中西部各省市都往深圳东莞跑,这两年深圳东莞发展受阻,相对而言,长三角在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牵引下,吸引力居高不下。尤其党中央、国务院将上海定位建设为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经济中心。所以,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已经孕育了新的增长引擎,在强劲发展势头的召唤下,更多农民工愿意奔赴长三角。
7.
产业升级的过程本身就会有大量成本集聚上升,所以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非到万不得已并不会进行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产业升级意味着要更换机器、培训工人、丰富产品附加值,还需要做调整组织架构、重新配置财务等等方方面面复杂的动作,加之产业升级对企业的好处并非立杆见影,所以企业主如果缺乏忧患意识和战略眼光,是不会轻易动产业升级的念头。但产业升级和部分产业转移是历史必然,所以包括企业主在内的管理层需要有足够的洞察力,并高瞻远瞩,做出企业发展的远景规划图。从点滴做起,一步一步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发展形势。
任何一种发展方式都要求教育宽进严出
8.
中西部承接的产业,当地区域内要能力、有人才从整体上消化它。前面已经谈到,这并不是能简单靠优惠政策和完善基础设施就能做到。所以,与其希冀产业西移,不如着力发展经济片区,在发展本地区特色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完善软、硬件,以便晚几年后能真正有效吸收、快速消化转移过来的产业。
中国发展经济片区,首先是东中西三大片,然后东中西三大片各区域内又按米字型或扇形或其他什么形状形成特色片区。特色片区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应该是产业链的关系,或能形成其他某种集合。片区内的人力各有精通,即区域内存在复合型人才。总的来看,东部可以发展成大服务区,中部可以发展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的加工产品工业区和老工业区(包括东北),西部可以发展成包括现代畜牧业在内的xx产品供应区和重工业区。
而要实现之,靠的是教育。教育兴甚,事业兴甚,国家兴甚。高考改革已先试先行。但现在看来,改革倒有可能成为少数高校抢揽、独揽人才的利器。北大搞的校长推荐制,有高度赞同者,有极力反对者。反对者之所以反对是质疑校长的识才能力,当然更是出于对这种体制滋生腐败的担忧。我们相信北大也考虑过类似不利的一面,但权衡之下仍试行,不排除是欲率先独揽人才,常此以往,中国教育界的“贫富分化”也当愈加严重。宽进严出,或当成为每所学校的改革方向,我们相信这样方能兴盛教育,兴盛事业,兴盛国家。
总而言之,改革和探索的精神我们不能否定。我们坚信,中国的前途是光明的,只是道路难免曲折。
二0一0年三月十五日傍晚于交大安泰南楼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