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南华山-文化苑]苗族锉花篇——锉花用纸_凤凰南华山_新浪博客

                                      锉花用纸

 

    苗族锉花用的纸张较单纯,皆选用乡场上供销社卖的普通白纸,纸是一张一张卖的,普通规格。吴花红说她年轻时用的纸比现在的纸好用、耐用,我理解是过去的纸纤维好、拉力强。我问吴花红,过去的纸都叫些什么名字?如宣纸、蜡光纸等等。“哪有什么宣纸、蜡光纸哟!”她叹了一口气,想了想又接着说:“过去叫丁公(贡)纸、清明纸。”现在都不见这些纸了。锉花用的纸要求薄、光洁,纸薄可以多刻几层。直到今天,住在腊尔山台地及周边地区的苗族妇女,仍然只使用普通的白纸锉花,这种白纸多是本地县城纸厂,5毛钱一大张。纸买回后,根据图案所需裁成小张备用。

 

    纸除了锉花外,还用来搓成纸捻子。纸捻子除了用普通白纸搓成外,有的还有白绵纸、清明纸搓成待用。

 

    锉花时的背纸有多层,一般视纸的厚薄而定,一般10层左右,最少的有4层,最多的有16层。最上面的是锉花图稿,称纸样花,有的就用从乡场上赶场时买来纸花做花样,有的用现成的刺绣图案做花样,有的由锉花人自己绘制。石茂花的纸样花有一部分是自己绘制的。她先用铅笔打草稿,用圆珠笔画定稿。以腊尔山地区山江镇为中心的苗族妇女,她们所用花样,从马鞍山村吴花红处得的花样最多,人称吴花红的花样最齐全、xxx。吴六爱是山江镇好友村的锉花能手,她的花样也很多,她能说出一大串买她的花样的妇女姓名,她说:“她们都从我这里学的花样子。”她创作了许多新花样,比如,90年代初,她画了一幅“群猴嬉戏”图,然后锉成帐檐花样出售,许多妇女买去后照原稿绣花,就越传越多。有的将图上的树枝作了改动,石茂花的“群猴嬉戏”图案与吴六爱作品有许多相似之处。

 

    苗族锉花较少用彩色纸,主要有三个语音。一是锉花多为绣花底稿,白纸醒目好用,干净卫生,水洗不变色。苗族锉花多是用来作服饰刺绣底稿的,有的直接粘在服饰刺绣处,然后再纸样上绣花,绣成的图案遮盖住纸样底稿。苗族都绣花穿青蓝两色衣裤,白纸花样放在布上醒目大方,便于刺绣。二是彩纸易脱色,见不得水,易把刺绣图案弄脏。三是彩纸比白纸贵。当然,苗族锉花有时也用来装饰环境和居室,或用于红白喜事、宗教祭祀等场合,也选用红、黄、绿等彩色纸。

 

                               (本文摘自《锉刀下的风景——湘西苗族剪纸的文化探寻》田茂军著)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凤凰南华山-文化苑]苗族锉花篇——锉花用纸_凤凰南华山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