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土车床_wjbtv_新浪博客

    最近几天在网上闲逛,偶然发现一个“航海模型制作港”的网站,令我大为兴奋了一阵,里面有个“模型设备与工具”的栏目,很多爱好者把自己制作模型的工具及DIY心得发在上面,看着一个个精美的小车床图片,一个个精致的小制作介绍,不禁想起了我在东北连队时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的那台土车床,勾起我儿时的梦想。

    从事电视几十年,仔细想想,其实我更喜欢的是摆弄机械。搞动画的起由也是动画摄影台是个集机械、光学、摄影为主要结构的东西,出于好奇和精于此道而一发不可收。

    打小我就是个十分喜欢动手鼓捣的人,上小学时,经常从胡同里12号一个叫老二的玩伴处借高中的物理书看,从书里读到很多电磁原理、杠杆原理、虹吸毛细等方面的知识,十分好奇。看着书上的插图制作“小电动机”“蒸汽炮”“蜂鸣器”“电磁起重机”到被妈妈强令劈掉的“幻灯机”,动手制作带给我成功的乐趣和成长的自信,直到后来影响到我几十年的生活。

    那时积攒下一点零用钱就跑前门大街旧书店和校场口车子营废品站,在堆积如山的工业废料里面翻找小铁片儿小齿轮之类的玩意儿。和胡同里的玩伴潘大文合写了故事“冒牌蚂蚁历险记”找来透明的糖纸画幻灯片,把废旧电灯泡的螺丝口小心地敲开个口灌上水当凸透镜,手电筒当光源制作了{dy}台幻灯机。在北屋刘奶奶的后窗户上往对面墙上放映,得到大人的称赞。后来觉得不过隐,背着大人用木头钉了一个灯箱,里面装上220V灯泡做了升级版的幻灯机,制作得忘了时间,妈妈下班回家发现发了脾气,一声令下“劈了!”忙活了几天的成果,在切菜刀的挥舞下成了一堆劈柴。

    父亲也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家里的家具都是他自己设计制作的,当时晶体管刚刚出现,有些人自己开始“攒”“半导体”了,他也每天晚饭后用土制的烙铁焊接自己的“四管来复式再生式”晶体管收音机,到很晚。全家人随工厂组织的春游到颐和园,带上他自己制作的做工精致美观的半导体收音机边听边野餐,是一件很时髦的事,听到厂里不少同事羡慕的夸赞,对父亲充满崇敬之心。我也学着父亲做收音机,不过当时买不起一块多钱一支的三极管。就学着书里介绍的方法,在院子里拉一根铁丝、竖起一个旧笊篱当天线,在土里埋一个铜片当地线,在煤堆里翻找铜矿石,固定在小木片上,戴上找来的老式电话听筒,用缝衣针在矿石上面轻轻地扎,边扎边仔细地听,运气好能找到比较强的电台广播信号,听着自己通过努力“制造”的矿石收音机里面那细微而清晰的广播,成功之感溢于言表。

    十六岁下乡来到北大荒,当上了铁匠。每天烟熏火燎钉马掌抡大锤烧电焊砸铁皮,但也算自由自在,不像其他同学下地干活风吹雨打暴土扬场吃苦受累。

    在保养间的工作很杂,打铁、挂马掌兼带修理农机具,电焊工钳工钣金工,车钳卯煅焊除了车工什么都得干。遇到需要机加工的活儿就要徒步到八里地外的营部修理所求人看冷脸子,每次到修理所都受刺激,看到车间里一排排锃光瓦亮轰鸣飞转的机床师傅们聚精会神手脚利索忙而不乱的的工作场景,令人羡慕不已。“车钳铣、真没比;卯煅焊、凑合干;让翻沙、就回家。”是当时大多数人对机加工行业地位的评价。心中很是羡慕车工,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对那些掌握着车床设备的人很牛的态度的一种愤愤不平。心想我要是有一台这样的机床加上我其他的工具台钻电焊烘炉就可以做到万事不求人。在这种动力驱使之下,暗下决心自己制作一个!

    于是开始筹备原材料,小烘炉的窗外是保养间的废料堆,每年农忙前的拖拉机康柏因保养换下来的废旧零件都扔在窗后,从废料堆里翻出康柏因发动机旧缸体,找来两段工字钢当床架,用角铁当滑轨。手头有什么材料用什么,白天在废料堆里翻找琢磨,拣出一样东西拿在手里端详看看能否利用在啥地方。晚饭后埋头在宿舍里画图纸,由于是用废旧材料改装,只能将就材料,按照找到的可以利用的旧材料的结构尺寸设计其他的工件。机头箱是车床的重点,要求结实厚重,只好求已经调往赵光团部修理厂的赵师傅帮忙铸造一个,画好图纸徒步12里找师傅,由于不是农业生产急需的任务,人家只能悄悄的托人安排加工,时间很长,又不好一次次催,只好耐下心来等待,那个时候比较困难,求人难啊。

    主要的机构完成其他的就要靠自己坚持干了,一台小台钻,一个电焊机,手工锯锯锉锉完成了机床的托板滑轨燕尾刀架,进刀丝杠是找来五铧犁上旧玩意。变速机构采用皮带传动,没有皮带轮用手工敲。把两厘厚的铁皮剪成直径大小不同的圆盘,手工敲成盘子型,两个两个一对背靠背卯在一起中间卯上轴承就成了皮带轮。

    经过几个月的苦干,安装调整,一台土法上马的小车床竟然完成了。扳动电源开关,随着电机转动卡盘夹住的工件飞速旋转,手摇进刀摇柄,车刀刃口上飞出的铁屑打着卷。用它车制的工件虽然不算精细但也够用。营部修理所的指导员听说特意来到连队参观,连长夸奖同事羡慕自己得意。有了这个工具的帮助,先后为连队制作了的几个实用的农机具,上囤机:解决了人扛麻袋上三级跳做囤的危险体力活、装袋机:打撮子灌麻袋在麦场里是个比较累的体力活、科研班专用的小型谷物脱粒机,采用当时新出现的比较先进的锥形滚筒脱粒法、帮助康柏因手王洪生改装蜗轮式无级调整下凹板机构等。这台机器一直陪伴我被调到营部俱乐部当电影放映员离开连队。

    过了若干年有次出差回到连队,在保养间又看到了那台土车床落满了灰尘在破旧的保养间里睡觉。

返城回到北京,来到电视台在电影机房当放映员,电视台刚开播,那时电视台人员少,播出任务不重,有很多富裕的时间,机房里有很多铺地线的铜皮,用它可以很方便地发挥我在东北练就的钣金工手艺,于是搬来一台台虎钳放在办公桌上,弄了很多工具敲敲打打搞起了钣金活。看到报纸上的新闻,美国柯达公司发明了圆盘照相机,于是,我就用120胶卷裁成圆片,用雪花膏盒当外壳做了个微型的小照相机,由此一发不可收,一连设计制作了几个不同样式的微型照相机,把135胶卷在暗盒里裁成条当微型胶卷,过卷机构、光圈快门样样都有。完成之后在街头抓拍照片,还怕别人发现,因为当时最小的相机是普通的傻瓜相机,我拿个特工用的微型玩意儿让人当间谍抓了去麻烦了。后来几经搬家,那些小巧的照相机都遗失了,现在每每看到旧货市场里摆着各种各样的另类收藏相机,就有点后悔没有把它们收藏起来。现在只留下十多张当时拍摄的照片和小底片。

                              20069

 

郑重声明:资讯 【我的土车床_wjbtv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