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建设生态化工园区打造千亿产业板块

武汉建设生态化工园区 打造千亿产业板块

2010-03-12 16:33:44 阅读8 评论0 字号:

 由国内{dj0}石化规划设计单位——中国石化咨询公司和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编制完成的《武汉化学工业区产业发展规划》,已于28日通过了专家评审。按照这一规划,未来5—10年,围绕80万吨乙烯工程提供的产品及周边资源,武汉化工区将重点打造七条乙烯下游产业链,总投资将超过700亿元。

  这七条产业链分别是丙烯、橡胶、芳烃、碳五、碳九、环氧乙烷、生物质乙烯产业链,近期策划32个乙烯下游产业项目,涵盖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三大合成材料,以及重要化工中间体和xx精细化学品。

  随着七条产业链项目陆续落户北湖组团,武汉化工区将成为“一个中心、两个基地、三个园区”,即中部地区石油化工产品供应中心,中部地区石油化工生产基地和长江中游的重要港口物流基地,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国内{lx1}的生态型、科技型化工园区。

  武汉化工区管委会主任黄克强介绍,建设武汉化工区、发展乙烯及其下游产业链,可以在武汉市形成比较完整的石化工业体系,将武汉市化学工业的经济总量、产业质量、技术含量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并为湖北省汽车、电子电器、轻工纺织、建筑、医药等产业提供强有力的原料支撑,从而促进相关产业提高竞争力、增强发展后劲,带动武汉乃至周边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当前,世界化工产业呈现规模化、集约化、园区化的趋势,生态化工园区日益成为国际化学工业发展的主流。武汉化工区将秉承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理念,建设土地集约、企业集中、产业集聚的生态化工园区。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园区企业销售收入500亿元,届时武汉石化产业规模将达到千亿元。

  本报讯 分析武汉石化业的内外部环境,预测2015年国际国内石化市场供需状况,专家认为,武汉化工区必将在未来扮演重要角色。

  专家指出,自2003年全球经济复苏,世界石化工业由调整期进入新的一轮上升周期。2008年后期,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等影响,世界石化产业进入低谷时期,2009年继续在景气周期的下降通道运行,预计2012年回暖。

  武汉80万吨乙烯工程明年将进入全面实质性建设阶段,预计2012年底竣工,2013年上半年正式投产。这一建设进度,恰与新一轮国际石化业景气周期相协调。武汉化工区紧紧抓住国家出台石化产业振兴规划机遇,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挑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化工区核心项目建设在石化产业的波谷时期进行,以尽量降低建设成本;力保化工区核心项目在整个产业回暖期实现量产,赶上市场发展良机。评审专家认为,武汉找准了石化项目的发展节奏。

  近年,全球石化工业发展重点东移,亚洲地区是产能和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从三大合成材料看,五大通用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产能、产量以及消费量均已超过北美,居世界各地区之首。未来,亚洲将继续成为世界石化工业投资的热点地区。

  xx化工区接轨国际

  以王基铭院士为组长,袁晴棠、卓仁禧院士等13位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对化工区产业发展规划进行了认真评审,一致认为“《产业规划》立点高、内容详尽、论点明确、规划的产业优势比较突出、资源配置比较合理,对建设‘国内{lx1}、国际{yl}’的武汉化学工业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专家们认为,《产业规划》充分考虑武汉市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中部地区的市场需求,充分体现了“五个一体化”的先进理念,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实现化工园区的功能化、层次化和可持续发展。

  产业发展规划突出化工新材料发展方向

  此次规划的七条产业链项目均市场前景良好,采用世界先进环保技术和工艺,体现了武汉化工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化工理念。

  据悉,如何围绕乙烯核心项目,延伸下游产业链,使整个产品体系富于市场生命力,这一问题从80万吨乙烯项目动议之时,就是省、市领导思考的重点,也是武汉发展石化产业的关键所在。这一路径设计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武汉化工区的前景和命运,关系到武汉石化产业战略发展的成败。

  评审专家认为,产业发展规划亮点纷呈,特色明显,突出了化工新材料的发展方向。

  ●丙烯产业链 包括聚碳酸酯、ABS、环氧氯丙烷及其衍生物等三个系列。其中:聚碳酸酯作为综合性能优良的非晶型热塑性树脂,是发展最快的工程塑料之一。ABS树脂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这两个品种在汽车、建材、电子电器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橡胶产业链 包括丁苯橡胶、丁基橡胶、乙丙橡胶、异戊橡胶等4个系列,其中丁基橡胶具有优异的气密性能,是制造汽车无内胎轮胎、各种内胎、药用瓶塞的必备材料;乙丙橡胶耐老化和电绝缘性能优异,主要用于汽车部件、电线电缆和建筑防水材料的制造及高分子材料的改性。异戊橡胶俗称“合成xx橡胶”,目前国内尚无工业生产装置。

  ●芳烃产业链 包括尼龙66、苯乙烯、苯甲酸等3个系列。其中,尼龙66作为工程塑料,广泛用作金属、木材等传统材料的代用品。同时,也是重要的合成纤维原料,其制成的纤维叫“锦纶”,广泛用于服装、工业装饰等领域。苯甲酸是重要的精细化学品原料。

  ●环氧乙烷产业链 包括乙二醇醚、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乙醇胺、甲硝唑等4个系列5套装置。其中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是性能优异的工程塑料,也是一种新型的化纤原料,其纤维制品具有良好的回弹性、尺寸稳定性和染色性能,在服装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国内尚无工业生产装置。

  ●碳五产品链 包括碳五分离、DCPD改性树脂2个系列。碳五馏分经分离可以得到一系列精细化工原料,DCPD 改性树脂是优良的“玻璃钢”生产原料。

  ●碳九产品链 利用碳九馏分资源生产碳九石油树脂,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精细化率和产品附加值。

  ●生物质乙烯产业链 包括乙醇制乙烯、OCT、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等4个系列。采用生物质发酵制得的乙醇为原料制乙烯,在石油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具有重要意义,其竞争力将会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逐步显现。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xx,是绿色环保型产品,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广泛用于建筑、纺织、农用薄膜、汽车、包装、鞋业、电子等领域。

  两大产业组团支撑化工新城

  武汉化工区总体规划范围:外环线以北八吉府地区及外环线以东、长江以南、老武黄公路以北的区域。土地总面积89.1平方公里,总建设用地39平方公里。

  乙烯下游产业主要布局在化工区两大组团之一的北湖组团。该组团规划面积30.4平方公里,是以乙烯及下游产业为主体,包括现代物流业的产业区。根据石化工业企业间物流联系紧密,同时各装置和各企业间要求留有足够安全距离的特点,将北湖组团规划成以“四纵三横”为骨干的道路网络,贯通区内及外界的交通联系,分割出33块地块。主要根据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与核心项目80万吨乙烯工程的关联紧密程度,加以安排。在组团南侧靠近外环线部分,策划建立现代化工科技研发区和科技成果孵化区。在化工区长江沿岸建立石化物流区,规划布置39个泊位,年吞吐能力2800万吨。

  左岭组团规划建设用地规模8.6平方公里,其产业发展方向重点是无机基础化工原料、无机化学品和精细化学品。

  立足环境友好 实现产业与自然和谐共处

  在北湖组团规划建设“一心二环二带”的绿化景观体系,即以北部绿化景观公园为中心,建立组团内部渠道生态水系环和外围自然生态保护环,依托道路建立两条绿化景观带。

  同时,按照国际先进水平设定环境准入门槛,严格控制“高污染、高消耗、高排放”的产业和项目进入园区,坚决把环境风险大的项目拒之门外,建立覆盖建设、生产全过程的环保监控机制,实现产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建立公用工程“岛” 实现资源共享

  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园区经济活动被设计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促进物质的循环,实现园区可持续发展。

  根据各企业的供水和排水水质水量的差异,开展水资源的梯次利用。设置中水回用项目,为绿化喷灌、道路和车辆清洗、景观提供用水,使新鲜水的用量降到{zd1}。将生产丙烯腈产生的废气xxx,用于生产重要的化工中间体甲基丙烯酸甲酯;将乙烯装置产生的废气二氧化碳回收利用,用于生产工程塑料和聚碳酸酯。

  改变企业各自建设配套设施的传统模式,坚持公用工程一体化建设原则,通过建设工业气体中心、自来水厂、热电厂、污水处理厂、固体废物处理中心等公用工程“岛”,做到集中供热、供水、排污、供气和废物处理,实现园区内资源共享。

  化工区内还将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方式,建立紧密的工业共生体,使上一环节的产品、副产品和废物变成下一环节的原料,如把热电厂产生的大量灰渣作为生产水泥或新型建筑材料的原料;将通常用作燃料使用的乙烯焦油,用于提取萘等重要化工原料。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武汉建设生态化工园区打造千亿产业板块】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