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敢做大多数人本能上感觉不舒服的事_tinsking_新浪博客
投资要成功就要敢做大多数人本能上感觉不舒服的。大多数人的天性倾向于使人舒适的方法,比如在上涨过程中买入,在坏消息出来后卖出……

 

    市场之所以攀升,靠的是挡在前面的顾虑。所以在目前大多数人担心经济二次探底、担心银行的大量坏帐之状态下,我们对我们的持有状态很放心,不会改变。基本上大多数人认为企业是好的但不敢买的就是好股,为什么不敢买,是因为他们其实还有很多担心和顾虑。

 

    持有银行股也是让大多数人不舒服的事,银行好像永远会有坏消息不断,光从政策上就有准备金率上调、加、减息,对银行的利润影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公说加息可以降低利润,婆说会增加利润。银行又涉及各行各业,哪个行业的不利消息都能产生对银行 大量坏帐 的预期。房地产的坏消息来了,马上就会有人出来喊话:地产倒银行哪有不死之理?;钢铁行业不行了,就可以想象最终无法还钱给银行等等担忧。

 

    中资银行要破产倒闭的理由每年都可掏出一大堆,特别是外资投行的研究报告中,除了2007年没有看空中资银行股(2007年10月初外资投行大力推荐中国银行股,年末好几只股还 荣幸 的进入了机构2008年xx金股之列),似乎每年都看上去中国的银行破产指日可待。这也是我们依然看好银行股的重要理由之一,如果中国的银行股获得了像2006年工行上市时花旗所受的{zz1}荣耀,例如如果某{yt},我们到处听到的是 **都只有*倍的市盈率、市净率,**元价格,凭什么汇丰、花旗能到**倍 的时候,便是可以毫不犹豫卖掉时,当然这{yt}还很遥远。当12年前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的故事传到中国时,便已经不是买入可口可乐的时机,相反是卖掉可口可乐的{jj1}时机。

 

    细数从2005年开始的各条看空银行股的理由,比如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尚未完善,因此不能高估中国市场价值;中国股票的估值还没有到应该超过美国股票的时候、净利息收益率的扩大已经见顶、企业低利润、低增长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不断恶化……都非常正确,唯独事实没有发生,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结论都建立在静态上,所有的结论都建立在悖论上。  

 

    财经头版上 通货膨胀 这四个字最近高频率出现。通货膨胀到底是个什么概念,我没有搞清楚,各派经济学对通货膨胀的起因各有解释不同,它就像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而CPI的数值高低,除了取决于各个类别中每一个规格品种的价格变化,也取决于CPI的构成,即各个类别在CPI中所占的权重。不知有没有卫生纸和洗发水、洗衣皂(液)。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要敢做大多数人本能上感觉不舒服的事_tinsking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