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自主创新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建立于1949年,前身是山东省农业实验所农艺化学系,1959年改称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已成为国内规模较大、力量较强、学科较为齐全、贡献和效益较为突出、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省级研究所。

  目前,该所在土壤改良与培肥、植物营养与肥料、食用菌育种与栽培、沼气科学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控领域成为山东农业科技创新的龙头、区域农业科技创新的中坚和服务“三农”、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科技支撑力量,为实现新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

  综合科研能力跻身全国百强

  在农业部组织开展的“十五”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综合科研能力评估中,山东省农科院土肥所从参加本次评估的1077个农业科研机构中脱颖而出,跻身全国百强。特别是在新型肥料研制、食用菌栽培、沼气科学、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土壤改良与培肥、精准农业技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该所共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星火计划、农业部产业技术体系、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际科技合作及省内项目82项。自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以来,该所共取得各级各类科技成果80余项,其中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3项。共有5个食用菌品种通过了国家或省审(认)定。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并高效转化,为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

  多年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紧密对接国家和山东省农业重大战略需求,整合自身优势,不断调整学科结构,拓展研究领域。目前,主要研究领域涵盖了土壤改良与培肥、植物营养与肥料、农业面源污染与防控、食用菌和沼气科学5个学科。建有植物营养与肥料、农业环境工程、农业微生物、沼气科学、土壤改良与培肥、精准农业技术、农业生态、肥料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共9个研究试验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寿光滨海盐碱土改良利用试验站和山东邦地肥料有限公司两个实体单位,研究机构不断健全,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软实力与硬实力双向提升

  该所始终将人才作为单位软实力的核心要素,通过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青岛农业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面向海内外广泛招聘高层次人才等措施,着力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不断提升人才竞争力,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结构比较合理、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在全所54名科技人员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1人,博士18人、硕士15人,一线科研骨干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员占到60%以上。拥有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人,济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人。现代农业创新体系岗位科学家2名,实验站1个。引进了农业部沼气研究所原所长博士生导师刘英研究员到所工作,迅速带起了沼气学科的创新团队。先后聘请了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马可人教授和夏威夷大学董良杰教授任所客座研究员,人才结构不断优化,科技创新队伍日益壮大。

  在硬实力建设方面,该所通过整合资源,狠抓了创新平台建设,在主要研究领域相继建设了一批高标准创新平台,数量和水平居全国省级农科院研究所的前列。目前,共建有部级创新平台2个,包括1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个农业部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省级创新平台3个,包括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具有全省三大土类(棕壤、褐土、潮土)池栽定位试验500平方米(28年),肥料中试基地2500平方米,科研试验示范基地8处。拥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离子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离子连续流动分析仪、凯氏自动定氮仪、PCR仪、凝胶成像分析系统、蛋白质电泳、新型肥料中试设备20余台(套),科研基础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开放办所实现合作共赢

  该所本着“开放、合作”的宗旨,在多个学科领域,开展了与澳大利亚、乌克兰、加拿大、美国、俄罗斯、德国、韩国、日本、瑞士等多国科研机构的合作研究,在植物营养、作物养分吸收规律、肥料使用技术、农业环境等领域取得了很大成绩,为新型肥料的研制奠定了基础。在蔬菜、粮食作物的养分资源管理方面,与中国农业大学、国际磷钾肥研究所进行了多年的合作,建立了作物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模式和技术体系。在开放办所过程中,土肥所与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人才交流合作关系。先后聘请了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山东大学等国内有名的专家教授任实验室的客座研究员,定期在实验室工作,指导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转。

  近年来,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人才交流模式,先后选派20多人次到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韩国、乌克兰等国进修或作访问学者;同时吸收国内外有关人员到实验室作访问学者,引进国内外xx专家到实验室进行短期讲学。通过实行开放式基金的课题合作模式,有效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科研成果为两家共同拥有,目前已完成合作课题10余项,这些成果均已迅速转化,收到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 ,,,,,,,,,,,,,,,,,,,,,,,,,,,,,,,,,,,,,,,,,,,,,,,,,,,,,,,,,,,,,,  

  成果转化改善农村民生

  该所高度重视科技示范推广与成果转化工作,把为全省及区域农业生产服务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成果转化水平不断提高,为农服务能力显着增强。近几年,随着我国农业逐渐向食品安全、耕地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等方向发展,土肥所在研究方向上进行了调整,由原来以复合肥研究为主转向缓释肥、控释肥、螯合肥、有机肥、微生物肥料并重,由原来的食用菌常规栽培向高效栽培发展,给农民致富提供技术保障;由原来的常规沼气池向低温沼气池发展,以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的实际需求为主立项研究,形成了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农业生产技术。

  在成果转化过程中,该所始终坚持科研、产业、推广三位一体,实行无偿技术服务与适度有偿转让成果相结合。结合实施项目开展产品研发,共建示范基地带动农民致富,明确所企双方责任与权利分配,实现企业、农民和科研单位三方受益,探索建立了产学研紧密结合、产业链良性发展的科技推广模式。该所在新疆、辽宁、四川及省内建立了16处试验示范基地,62处科技推广服务联系点,重点解决了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瓶颈技术,对促进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目前,新型肥料技术和食用菌高效栽培技术在山东省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低温沼气技术也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为进一步改善农村民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标签:山东省 土壤肥料


郑重声明:资讯 【山东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自主创新】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