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制丝质量管理的“十防”

简论制丝质量管理的“十防”

2010-03-07 13:38:53 阅读5 评论0 字号:

制丝质量管理的“十防”是根据制丝特点和实践经验归纳而来,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

  制丝质量管理的“十防”是指“防错配方、防错加料、防错加香、防错掺配、防错用丝、防杂物、防油渍、防水迹、防霉变、防烟虫”。

  1.“防错配方”。错配方是指所用烟叶的地区、等级与牌号要求不符,数量不符。

  每一个牌号都具有一定的风格和特点。风格和特点是由烟叶配方、工艺技术、加香、加料、辅助材料等因素决定的。烟叶配方是产生风格和特点的前提。利用各种烟叶的不同特点,选择{zj0}的叶组配方组合,互相补充,协调一致地发挥作用。一般一个牌号由5~8个不同地区和等级组成,有的近10个。烟叶配方发生错误,就会失去牌号的风格和特点,就会造成吸味的不协调。

  配方错误一般发生在备料至贮叶段。

  防止配方错误:一是在备料时,不管是计算机控制,还是人工备料,在回潮前,实施核对;二是在生产中断后再生产,实施再确认;三是由于备料缘故,烟叶需“跳过海”,实施确认的再确认;四是由于生产需要,临时调整生产任务,生产管理者要实施从备料至贮叶(包括料液施加),叫操作工重新确认。五是对巴西、津巴布韦等进口烟叶的烟箱英文标识,实施转换。进口烟叶的不同国家、不同公司,烟箱标识各不同,目前就有近十种,随着进口烟叶的扩大使用,不同的英文标识,显然不利于配方管理。

  2.“防错加料”。错加料是指施加的料液与牌号要求不符,数量不符。

  不同的牌号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对烟叶施加特定料液,一方面可以改善卷烟的吸味,另一方面可以体现牌号特征。若料液施加发生错误,就会使牌号“走味”。

  加料错误,一般发生在料液配制、输送和施加段。

  防止加料错误:一是料液在配制时,实施“三符合”,即原料符合、贮存罐符合、标识符合。二是料液在输送时,实施“二符合”,即标识符合,输出、输入罐符合。三是料液在施加时,实施“二符合”,即料液施加与生产牌号符合,料液施加的重量与生产重量的比例符合。四是在生产前(换牌号)、生产中段后再生产、生产临时调整后,实施与前道工序和料液输送工序的确认。五是在生产上,尽可能做到生产的连续性。六是在设备计量上,注意精度允差,注意计量秤检修、校验后复位。七是在料液返回使用时,实施确认。

  3.“防错加香”。错加香是指施加的香液与牌号要求不符,数量不符,烟丝表面“液态”状。

  对烟丝加香的主要目的是协调不同叶组配方及掺配物,凸现卷烟牌号的风格和特点。若香液施加与牌号要求不符,数量不符,就会使牌号“变味”。烟丝表面“液态”状,就会使卷烟纸面出现黄斑,燃吸时“冒香”。

  加香错误,一般发生在香液输入、输送和施加段。

  防止加香错误:一是香液在输入时,实施“三符合”,即原料符合、输入罐符合、标识符合。二是香液在输送时实施“二符合”,即牌号符合、通道符合。三是香液在施加时,实施“二符合”,即实施香液施加与生产牌号符合,香液施加的重量与生产重量的比例符合。四是在生产前(换牌号)、生产中段后再生产、生产临时调整后,实施与前道工序和香液输出工序的确认。五是在生产上,尽可能做到生产的连续性。六是对加香状况进行检查,可以通过观察窗,也可以通过手感烟丝的方法。七是在设备计量上,注意精度允差,注意计量秤检修、校验后复位。

  4.“防错掺配”。错掺配是指梗丝、膨胀叶丝、薄片丝、回用烟丝在与叶丝混合时与牌号不符,数量不符。

  掺配的目的是将梗丝、膨胀叶丝、薄片丝、回用烟丝按产品标准,正确、均匀地掺配到烘后叶丝中去,协调一致地发挥作用。若掺配物与牌号要求不符,数量不符,就会影响卷制质量,影响卷烟的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影响吸味等。

  掺配错误,一般发生在掺配段。

  防止掺配错误:一是使用的掺配物质量,尽可能稳定、一致。二是掺配物在使用前操作工实施确认。三是喂料均匀,防止中断,防止计量管堵塞。四是在生产中段后再生产、生产临时调整后,实施与前道工序的确认;五是在生产上,尽可能做到生产的连续性。六是在设备计量上,注意精度允差,注意计量秤检修、校验后复位。

  5.“防错用丝”。错用丝是指烟丝与卷烟牌号不符。

  烟丝与牌号不符,就是”张冠李戴“或者是混合。制成卷烟就会影响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及吸味。一旦作为不合格品,处置时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若流入到市场上,卷烟品牌可能会受到伤害,严重的话,就会砸了牌子,坏了名声。

  用丝错误,一般发生在进、出贮丝段。

  防止用丝错误:首先,掺配后烟丝进入贮丝柜时,牌号、标识要一致,并由操作工互相确认。其次,在跨线别、跨区域、换牌号、生产中断、临时调整生产任务时,贮丝和掺配工序操作工实施确认。再其次,烟丝在返回使用时,实施确认。

  6.“防杂物”。杂物是指在制丝过程中,烟叶或烟丝中含有非烟草品,一般燃吸时,有异味。若流入到市场上,可能会影响消费者身心健康,影响企业形象。

  造成烟丝中含杂物,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原因。原因之一,在回潮时,原料中杂物未剔除。原因之二,设备密封材料、输送带、围裙磨损脱落。原因之三,粘附在设备上的烟垢随物料脱落。原因之四,清扫工具上的材料脱落。原因之五,施工时,建筑材料的混入。原因之六,人的疏忽,以及不可预测性。

  防止杂物,原料中杂物,主要采取人工拣杂的方法,重点放在切丝前。在设备上,定人检查,定期调换或及时除去密封材料、围裙、输送带上的边角料,设备上的烟垢。在清扫时,及时回收工具上脱落的材料。在施工上,采取防范措施,避免建筑材料的混入。在生产区域内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尽可能不带入,与生产有关的工具不遗失。

  7.“防油渍”。油渍是指烟叶或烟丝中含油或油污,卷制后烟支上有白色的斑点或黑色的斑点。

  烟叶或烟丝中含油,一般是通过卷制后才发现。一旦作为不合格品处置,将浪废大量的辅助材料,损失很大。若流入到市场上,即影响外观,又可能影响吸味。

  烟叶或烟丝中含油,造成原因主要由加油点、减速箱、接油盘、传动装置漏油,压缩空气过滤装置失效,回用烟丝、周转工具、烟叶、烟丝及原料受到油品污染,烟虫等。

  防止油渍,至少做好下列方面的工作:设备施加的油品应有良好的抗熔化性;设备动力设施尽可能不要安装在下有物料的部位;下有物料的加油点、减速箱、传动装置应有接油盘;及时清理接油盘、防护罩内的残丝,切忌用压缩空气吹,以免混入物料内或者扩散;受油品污染的烟叶、烟丝及时作报废处理;确保KTC切叶、梗丝机油系统不渗油;确保加香的压缩空气不含“水汽”;确保RC4切叶、梗丝机压缩空气的过滤效果;对成品烟丝进行抽查等。作为补充手段开展对烟虫的防治工作,杀虫后进行大扫除,xx各类昆虫的残骸。

  8.“防水迹”。水迹是指烟叶或烟丝中含有水的痕迹,卷制后烟支上有浅黄色的斑点。

  烟叶或烟丝中含水迹,一般也是通过卷制后才发现。贮存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发生霉变。一旦作为不合格品处置,同样,将浪费大量的辅助材料,损失也很大。

  烟叶或烟丝中含有水迹,主要由生产、设备、清洁和辅助设施不当造成的。

  防止水迹,至少做好下列方面的工作:设备加水(汽)控制系统必须保持完好;设备用水清洁后,物料未干燥前,不得积水,物料干燥后,必须用吸水的物品擦试,不得留有“水迹”;叶片回潮筒必须旋转至水xx排出或确定至少旋转的时间;在天冷季节,有环境温湿度要求的地方,比如贮叶房、掺配工序和贮丝房增加调控和巡检的频率,及时发现或避免由于冷热差异造成的结露、滴水;对有温湿度要求的重点部位(如掺配工序、贮丝房)的冷水管和冷风管采用相关材料进行包裹;对车间内,特别是下有物料的排汽、排污悬空管道接口处的密封状况要列入管理范围;加强排潮系统的管理,定期清理管道中、风机等上积垢,以防止排潮不畅而形成冷凝水,甚至冷凝水倒灌;加强对贮存房顶的管理,防止渗水和漏水,特别是有接缝的地方列入管理范围,加强对雨天进货操作上的管理;对设备出口有喷水要求的,要强化管理措施;各类盛放烟草制品的工具,用水清洁后,必须用吸水的物品擦试或吹干,不得留有“水迹”;从会影响产品质量的角度,加强消防系统的检查管理,防止滴水、漏水和误操作。

  9.“防霉变”。霉变是指烟草发霉、变质,已失去了原有的使用价值。

  霉变的烟叶混入烟丝、烟丝混入卷烟中,贮存时会进一步霉变,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使企业在经济上蒙受损失。若流入市场,消费者抽吸,会影响身心健康,使企业在名誉上蒙受损失。

  造成霉变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原因之一,在松散时,原料中霉变的烟叶未剔除或未剔除干净。原因之二,烟丝水份过大,或者烟丝中含有过大水份的烟丝。原因之三,周转工具、贮存柜体底带角及输送设备上的残丝,未及时清理。原因之四,烟丝(掺配物)贮存一段时间,轻度霉变未发现而掺入制品。

  防止霉变:一是在烟箱(包)切片、松散时,操作工实施检查,及时将有霉变的烟叶取出。二要在制丝过程中烟丝含水率符合工艺要求,无水迹烟丝。三要及时清理周转工具、贮存柜体底带角及输送设备上的残丝。四要对于贮存一段时间的烟丝等,采用感观法、目测法和评吸法加以判断,必要时采取相关措施。

  10.“防烟虫”。烟虫是指烟草甲虫,体积大于2~3毫米,有翅膀,会飞行,在适宜的条件下以惊人的速度繁殖,它们既能够在干燥的环境下生存,也能够在高温和低温下存活。受到烟虫污染的烟叶制成烟丝或受到烟虫污染的烟丝,卷制后会造成卷烟黄斑、油渍,烟支上出现洞孔,包装贮存一段时间后,受到烟虫污染的范围会扩大。这些受到污染的卷烟,基本上失去了使用价值,给企业造成损失。若受到烟虫污染的卷烟流入市场,企业的声誉将受到破坏。

  防止烟虫,须实行“预防、控制、监测”的一体化战略。重点实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度清洁工作,深度清洁是预防甲虫的根本。深度清洁就是环境管理向纵深发展,治表,也治里,xx烟虫滋生地。二是xx杀虫工作。xx杀虫是控制甲虫的手段,可以有效遏制甲虫繁衍速度和蔓延。由于是xx,是大面积喷洒,是经常性工作,须明确管理要求、操作要求、频次、时间要求和数据要求。三是使用诱捕器。诱捕器是监测甲虫的工具。根据区域性特点放置诱捕器和合理确定诱捕器数量,实施跟踪,并采取相关措施。

  “防错配方、防错加料、防错加香、防错掺配、防错用丝、防杂物、防油渍、防水迹、防霉变、防烟虫”是制丝质量管理的重要方法,它可以避免质量事故,保证制丝质量,稳定生产秩序。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简论制丝质量管理的“十防”】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