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绿色交通新走廊_齐圣_新浪博客

 

 

打造绿色交通新走廊

南京交通提升航道等级切入低碳经济课题

 

 

现代经济的蓬勃发展与现代交通的xx与支持密切相连,铁路、公路、航空,近年来无不以振奋人心的方式,在我们这座城市的备忘录上呈现各领风骚的精彩。然而,作为一种既环保又节能又经济的重要运输方式,南京的内河水运却一直未能与它们一样,与时俱进地闪现出应有的发展亮度。

这一被动局面如今终于被扭转,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南京交通在市政府及上级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将改造和提升城市内河航道等级,通过打造交通水上绿色通道来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为新的、重要的战略任务加以落实。

南京市航道管理处,责无旁贷地站到了这一破冰之举的最前沿。

 

一种欲进不能的尴尬处境

 

除了有滚滚长江穿境而过,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南京还有着 645.04公里的内河航道,其中芜申线、秦淮河、滁河3条航道与长江航道形成“三横一纵”的布局,体现出南京发展水运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南京内河航道近20年来都没有实施过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时至今日,与省会城市高度发达的公路、铁路、航空运输状况形成极度反差的是:南京的五级及其以上航道为空白,六级航道104.25公里,七级航道41.13公里,等外级航道499.66公里,分别占全省内河航道拥有数的 4.78 %1.64%2.9%,内河航道里程和等级在13个地级市中处于倒数第二位,是这些市中{wy}没有五级以上内河航道且航道等级{zd1}、结构最不合理的市!

如此现状,与城市实际蕴含的水运潜力极不相符;与江苏作为水运大省应有的交通格局相去甚远!南京要想实现更大步伐的跨越发展,与时俱进地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综合运输体系十分重要,而目前内河航道落后时代的问题,无疑使我们的城市面临着欲进不能的尴尬。

水路运输是目前最经济的大宗货物运输方式,从价格成本上看,每吨货物用水路运输1公里,运价只需3分钱,相当于铁路的五分之一、公路的十二分之一,因而用于水上运输的航道是低成本的物流平台;从运送效力上看,以运送2000吨货物为例,用载重5吨的卡车需要400辆,用火车需要28节,而使用船舶运输,330吨的单船只需6艘。同时水运的运能较大,每马力的运量比铁路多24倍,比公路多50多倍,一条苏南运河的年货运量相当于45条单线铁路或6条沪宁高速公路的年货运量;从战略远景上看,水运不仅运量大,而且能耗低、污染小,具有节能环保的优势。

因此,尽快改变南京内河航道等级过低、运力难举的现状,为不断崛起的城市经济提供良好水上通行环境的课题,成了政府和各级主管部门上下一致的共识。

 

一个意义深远的“低碳”课题

 

水运是“节能减排”的理想运输方式,它具有运能大、运距长、能耗小、成本低、投资省、占地少、污染轻且易于维护等不可替代的优势,特别是在大宗、大件货物的运输中,其地位是其他运输方式难以替代的,因此,水上运输也被称为“绿色运输方式”。

有资料显示,在单位货运量中,公路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排放量约为水路的2.5倍,铁路形成的污染是内河水运的3.3倍。由此可见,加快内河水运业的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中“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符合推进“低碳经济”的要求。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及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已经使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处于世界前列。在此情况下,注重走绿色、低碳的发展之路,是中国作为一个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对人类社会进步义不容辞的责任。

航道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水运发展体系的重要支撑,随着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随着科学发展观在各行各业的逐步落实,随着铁路、公路发展的日益饱和,随着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以及航道运输优势的日益凸显。加快内河航道发展规划、加速建设内河航道基础设施,也成为交通行业以“低碳”的方式实现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

长三角地区土地资源宝贵,环境容量有限。据测算,新建一公里铁路约需占地4060亩,一般公路约30亩,高速公路则需80亩左右,而内河航道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河道,基本不占用或占用较少的土地,不仅如此,在航道整治时还可造地还田。因此,内河航道建设可以{zd0}限度地保护士地资源,实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低碳”目标。

现代交通加快水运发展实际上就是加快低碳经济的发展,它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有利于构建绿色交通新走廊。

 

一场造福未来的攻坚战役

 

肩负着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开拓使命,南京市航道管理处从200811月开始,着手全面推进实施南京市政府在全市水运发展“实施意见”中提出的建设“以长江为核心,芜申运河、秦淮河、滁河为骨干,其他航道为补充的通江入湖、连城达港的高等级航道网络。”的战略目标。

按照这一目标的构想,该处在往后的5年时间里,将首先投资30多亿元实施划子河船闸、芜申运河航道整治、秦淮新河复线船闸3大工程的建设,通过“一年打基础”、“三年树形象”,“五年大变样”的“三步走”战略,彻底改写南京无高等级内河航道的历史,在确保内河航道不再成为南京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短腿”,确保其等级能与都市圈航道网“平起平坐”的基础上,全面建成“县县通达”的高等级航道网,{zd0}限度地发挥水运在区域经济中的“动脉血管”作用。

除了“三大工程”,在这5年时间里,该处还将投入长江南京段负125米水深航道工程以及秦淮新河、滁河航道整治等工程,力争尽快将南京的内河航道建成—个“王”字形的快速水运网。

一场具有战略开拓意义的攻坚战役就此展开。20081115日,划子河船闸建设工程率先启动,南京20年无航道工程的局面从此被打破,据悉,该工程将有效化解滁河航道通过能力与货运量增长之间的矛盾;进入2009年,芜申运河南京段的航道整治工程逐步展开,该工程计划2012年完成,届时宁沪间将出现一条可供千吨轮通行的 “水上沪宁高速”;与此同时,秦淮新河复线船闸的前期推进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一幅以低碳经济为显著标志的生态航道构图正由规划转变为现实,这是造福未来的民心工程,因此,2010年的祝福对于南京航道职工来说,是鼓励,也是鞭策,尽管前方还有很多硬仗要打,他们始终充满信心,始终百折不挠……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打造绿色交通新走廊_齐圣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