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防抱制动系统(简称ABS)概述_yanghq_新浪博客

汽车防抱制动系统(简称ABS)是最近几年开发使用的一种提高汽车制动安全性的高新技术装置。当汽车在行驶中进行制动时,尤其是在潮湿、泥泞、冰霄路面等低附着系数路面上高速行驶中实施紧急制动,车轮很容易抱死拖滑,一旦有一个以上车轮抱死,就会造成车辆侧滑甩尾,方向失控.导致车辆相撞倾覆,甚至造成车毁人亡的严重事故。
  ABS就是针对这一问题而开发的汽车安全性装置。其作用是在汽车制动过程中防止车轮抱死拖滑,以保持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和操纵性,有效地提高附着系数的利用事,缩短制动距离。有力地保证安全行车,防止事故发生。

   1.汽车ABS的开拓史
  汽车ABS的研究可回塑到1900年。当时汽车就有了原始设计的ABS;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又开发了飞机用ABS技术。由于当时的机械和电子技术水平极低,因而ABS技术性能不佳。汽车ABS的正式开发工作始于70年代初期,德国的博世公司是汽车ABS技术的开拓者,同时也是ABS的主要生产厂家。博世公司从1978年开始生产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的中型轿车用ABS,随着产量的增加,结构改进和成本降低,ABS开始应用于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的中小型轿车和四轮驱动轿车。从1981年开始,博世公司又开始生产载货汽车和大型客车用ABS。在欧洲增加装用ABS技术之后,美国汽车厂家也开始对ABS发生兴趣。1985年起,德国的博世、戴维斯和美国的本迪克斯、凯尔西海斯等公司开始对ABS技术生产大量投资,以适应汽车生产对ABS需要增加的要求。1987年初,德国的博世公司在进一步开发ABS的同时,又紧锣密鼓开发出驱动防滑装置ASR(它是ABS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该装置可防止加速时车轮打滑,以提高汽车加速时的牵引性能,改善其操纵稳定性,1988年,博世开始批量生产ASR. ASR将与ABS一体化结构,共用微处理器和传感器。1991年,汽车ABS的装用率达20%,在—些发达国家,ABS已成为汽车的标准装备。目前,ABS总产量已达数百亿美元。早在1991年,ABS的世界产量超过1000万台,已有300种以上类型汽车装用了ABS,2000年,西欧ABS产量为1 000万台,美国为680台,日本为720万台。
  2.汽车ABS技术现状
(1)汽车ABS技术的结构和分类
目前,典型的汽车ABS由3大部分组成。
A.车轮速度传感器;
B.制动压力调节器;
C.电子控制单元(ECU)。
车轮速度传感器用于采集车轮的转动角速度,ECU处理车转转动角速度并向制动压力调节器发出控制信号,制动压力调节器根据ECU送来的控制信号调节车轮的制动管路压力。
按照ABS控制通道数的多少,可将ABS分为以下5类:
A.1通道/l传感器ABS;
B.2通道/2传感器ABS;
C. 3通道/3传感器ABS;
D.4通道/4传感器ABS;
E.6通道/6传感器ADS。
   通道数/传感器数越步,性能就越好,其价格也就越高,汽车的档次不同,选用不同类型的ABS.
   2)车轮速度传感器
  典型的车轮速度传感器由一个脉冲发生齿轮和一个信号检拾头组成,脉冲发生齿轮被紧固在轮毂上。车轮转动时,轮速传感器感应出一个与轮速成正比的信号,在通常的情况下,一个脉冲发生齿轮具有40-100个齿,可产生30~6000Hz的脉冲信号。
  (3)制动压力调节器
  典型的制动压力调节器是通过电磁阀来控制管路压力的,每个控制通道有3个,一个升压阀,一个减压阀,一个保压阀。除此之外,有的制动压力调节器还采用组合式电磁阀及电动机驱动的活塞来调节制动管路压力。
  (4)电子控制单元(ECU)
  电子控制单元是ABS的核心。它根据传感器送来的速度信息对车轮速度作计算和比较。如发现有不正车轮转动,就向制动压力调节器的电磁阀发出控制指令,调节制动压力,以防止车轮抱死。大多数ECU的这一比较和控制过程约每5ms循环一次。

本文转自 汽车教学网

郑重声明:资讯 【汽车防抱制动系统(简称ABS)概述_yanghq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